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运河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91
颗粒名称:
运河记忆
分类号:
I267
页数:
8
页码:
53-60
摘要:
本节收录了要加强对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一个台儿庄和三个内涵两篇文学作品。
关键词:
杨柳青
当代文学
散文
内容
要加强对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陈树林
民歌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遵照文化部的指示,全国各省市从1979年起,用了30年时间,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五亿字的鸿篇巨制出版了,可是怎样才能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把数万首民歌唱出来、传下去却是一个大难题。
北京的传统民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慢慢听不到了。70年代末解禁后,北京地区断档多年的传统民歌等民族民间艺术,早已元气大伤,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而再难恢复正常有序的传承。多年来,通俗歌、流行音乐几乎成了中国乐坛上的主流,这是很多有民族自尊心、有强烈责任感的老一代音乐家所不愿看到的。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感到是那样的无奈和无能为力。现在,舞台上唱通俗歌和唱原生民歌的比例,大约是9比1,这在当今世界普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认同的大气候下显得很不协调。任何时候,本民族的音乐也应该在自己国家的舞台上占绝对主流,这里不光是各种戏曲、曲艺说唱、民族器乐,还应该包括民歌等民族民间的歌唱艺术。曾经有多少老观众、老音乐家、老文化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的低迷而感到揪心,但是他们在电视机前只有咳声叹气、坐立不安。
前些年,上海一位声乐教授说“中国没有声乐”,我认为这话是不准确的。外国的唱法好,我们可以去学习,但并不能就此而否定中国的声乐。我国的歌唱艺术历史悠久,民族民间唱法源远流长,民间艺人的很多技巧唱法、花样唱法,极其精美!某艺术学院的一位声乐教授就给了北京郊区高跷艺人的歌唱以“绝不低于世界顶尖级歌唱家的演唱水平,只是风格不同”的极高评价。可是我们的艺术科研单位却没有人深入地研究它,我们的教育部门也没有人主张去学习它、传承它。就以北京民歌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就从来没搞过与北京民歌有关的任何活动,这当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1927年,国民政府将北平市的辖区缩小至今五环路以内,其外的大片区域划出为河北省。新中国成立后,才将现在远郊的极少部分区县分期划回北京市。而南至大成、文安;东至遵化、天津;西至宣化的大片地域仍留在河北省。很多人不知道北京原来的辖区有多大,也不知道北京还有民歌。所以一些部队文艺兵把早年采录到的在北京地区产生、流传了千百年的民歌当作河北民歌出版、传唱。有学者说:“北京乃辐辏之区,是我国北方小曲最大的发源地”。可这些却都为世人及文化部门所不知,因此也就没必要搞活动了,还有谁去研究它的唱法?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所接触到的声乐只是视频上和收音机里所看到、听到的,而更多优秀、纯正的民族民间唱法他们无法听到,因为很多造诣高深的民间艺人早已作古了。虽然在1980年前后我国民歌普查时也录下了他们不少歌声,但是那些录音保存在国家科研机构的资料库里。
文革期间,民歌“黄了”,电影插曲等老歌“黑了”,已经没有几首歌可唱了。可是年轻人想唱歌、要唱歌。时逢改革开放,通俗歌涌进国门。当时对通俗唱法虽然也存在争议,北京的文化部门也开了会、做了抵制,但无济于事。年轻人一方面是时髦心盛、好奇心强,再加上“慌不择路、饥不择食”,通俗歌便被他们承包了。通俗歌唱的多了,其他歌唱的必然就会少,尤其是断档多年的民歌,就更难有出头的机会了。三十多年来,在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头脑中,几乎全是通俗歌。他们走路唱、坐车唱。收音机里在唱、电视机里在唱、舞台上唱、大赛上唱!可自己的传统民歌却落得鲜为人知了!不是我们没有民歌,中国的民歌非常多,好歌唱不完:只通州的劳动号子就可以组织几台专场晚会:这里有独一无二的皇家建筑工程号子;有风趣诙谐的酿酒踩粬号子;还有独具北方特色的运河船工号子。老船工说:通州张家湾码头、北关码头那昼夜不停地喊号声,是十万八千嚎天鬼下届临凡。当年通州船工号子申报非遗项目时,论证报告的标题就是“十万八千嚎天鬼,如今传承仅一人”!(其它歌种的好歌就更多了。如通州区的对花)
这里不是在否定通俗歌,通俗歌里也不是没有好歌。只是多年来,我一直对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传统民歌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得到答案,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民歌,好民歌他们也爱听:2010年底,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一场“北京民歌专场演唱会”,那是北京民歌第一次公开露面。笔者唱的一首《卖酸梅汤》,学生们听后站起来鼓掌、尖叫!可是平日里他们根本听不到好的、纯正的传统民歌。接触不到的东西、不了解的东西怎么可能去爱?所以,加强对传统民歌的宣传、做好传统民歌的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正是通俗音乐大流行的年代。北师大一位教授出国考察归来,对同学们说了这样一件事:在德国大街上,看见一对夫妻领着孩子站在饭馆门口正商量什么。一会儿,男的先进去吃饭,吃完了带出来一些吃的给孩子,女的又进去吃。教授一行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一起吃,他们说:“里面在放流行音乐,不能让孩子去听那些音乐垃圾,免得受污染!”这位教授听后感触颇深:为什么人家视为垃圾的东西,而我们却要捡来当宝贝呢?后来为了写论文,笔者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当时我们小学一至六年级的音乐课本上,那么多的歌曲,却只有三首民歌,可那是三首外国民歌呀!我们自己没有民歌可唱吗?老祖宗唱了千百年的歌没有可以做教材的歌吗?孩子们从小儿连自己民族的民歌也接触不到,自然对它不会有感情,又怎么可能去热爱和研究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呢?
中国自古就是伟大的礼乐之邦,音乐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从古至今,我国各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特别丰富,有很多高深的音乐理论著作,从作词到度曲、到演唱,非常系统。如元代的《唱论》,明代的《曲藻》、《曲律》、《度曲须知》,清代的《乐府传声》、《音韵阐微》等等。这些著作对今天声乐作品的词、曲写作及演唱,有很多内容仍然适用。可是我们高等音乐学府的教材里却没有这些内容。今天的作曲家比比皆是,可是其中有多少真正懂得作词、作曲理论的就难说了,他们的作品就体现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如今的一些词作者,只知道浅层的“合辙”,而稍深一点的“押韵”和唱词平仄规律都搞不透;曲作者只注重所谓的“旋律美”,却不知道唱词四声与旋律对应的位置等等。不过,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今人,它的起因要追溯到二十世纪早年的民国初期:当时的一些音乐人,引进了西洋作曲法,可并没有把它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而是以洋法直接顶替了中国的传统度曲法。若干年下来,其弊端大显,结果不是很清楚吗:现在的作词作曲,不讲平仄规律,不讲依字行腔,而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搞得歌唱中的倒字现象随处可见:把“你是灯塔”唱成“尼是等他”,把“五花马”唱成“无化麻”,把“家常饼”唱成“家常病”,把“解渴”唱成“接客”,把“新潮欢涌王府井”唱成“新潮缓用望夫镜”,把“千里刀光影”唱成“千里刀逛营”———太多啦!而不存在倒字现象的歌却少得可怜。歌唱者也是如此,不知道演唱中的二度创作都要解决哪些问题,演唱不注重去弥补词曲创作中的不足,强调咬字归韵,而是凭“自我感觉良好”唱歌:把“照得咱心里亮”唱成“找得咱心立凉”,把“太阳”唱成“太压”,把“莲花”唱成“咧花”,把“好地方”唱成“好地房”(方言因素除外)———知道了这些,很多情况下倒字是可以避免的。(详见拙文《歌曲演唱中的倒字与音乐教育》,发表在《中国音乐教育》2010、5)
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不知者不怪。因为很多音乐理论,不要说现在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不懂,就是他们的老师、导师、导师的导师都没系统地学过,还能怪他们吗?尽管有些理论只是一层窗户纸,可是没有人去捅,“纸”也就成了“水泥墙”。即使是非常棒的、硕果累累的词、曲、唱者也不能逾越。谁之过?多因素。
现在的“音乐人”们,应当加强对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充分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就可少走弯路。少搞那些“跨国研究”,(先做好饺子、窝头再学做西餐)脚踏实地的去提高歌唱艺术的词、曲创作和演唱的水平,加深它的科学性、学术性,从而使杂乱的声乐舞台逐步变得更清新、更高雅!
现在我们总是对外宣称:“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可是文明史应该怎样续写,文化积淀要怎样继续加深,这些东西要看得到、摸得着,不是为了摆给别人看,踏踏实实地做好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才最重要。
再从民歌的内容上说:我们很多民歌的唱词里都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人学好,劝人向善。而这些正是通俗歌里所不足的;民族民间唱法吐字清晰,声音透亮;通俗歌和很多创作歌曲不看字幕很难听清唱词。通俗歌如果是少量的演唱也未尝不可,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把胡椒面儿当成黑芝麻糊冲来喝会怎样?作为个人,常言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这无可厚非。可是一个国家,总该是正能量的东西占主流,要弘扬科学的、进步的文化。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而反之,却是一夜之间的事。上些年纪的人都会记得,“文革”期间,人人都会唱几句唱样板戏,政府虽然没有强迫人们必须学唱样板戏,但是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无论是吃饭、走路,广播里放的全是样板戏,悟性再低、头脑再笨的人也听会了,这便是不干预的干预。前些年,人们总在说:“这电台、电视怎么老听不见放老歌、老戏,为什么老放那些流行歌曲!服装店都设老年服装专柜了,这电台就不能大众一点儿,照顾照顾老年人”。殊不知这件事的根源在于:现在掌控广播的全是通俗歌曲大盛行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对那些民族的、传统的老节目知之甚少,怎么可能想得到去播放那些老歌呢?即便偶尔翻出老歌,他们也会觉得那是“老北京豆汁,又酸又馊没法喝”。可是出国多年的北京人,为什么万里迢迢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喝一碗豆汁呢?因为他们没忘本,他们要找的是那些老传统、老感觉、老文化。
能代表中国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扬我国威、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国乐!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年来到我国时是跪着听我们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的,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极其强烈的震撼了这位指挥家的心!在这位真正懂得音乐的外国指挥家面前,那些对我们的民歌、民乐妄自菲薄的人应当作何感想?!
几年前,一位音乐教育家提出“让每个学生会唱一首家乡的歌”,这要求并不高,可是做起来太难了!现在的学生,包括已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多年的“老”学生们,你让他唱通俗歌,他可以唱十几首、几十首;可是你要让他唱家乡的歌,他只是勉强唱两首、一首,甚至一句都不会唱!因为那些歌在“文革”中是要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他们、甚至他们的妈妈,一出生就没接触过那些老歌!在母亲的怀抱里,他们听不到那些祖辈相传的催眠谣;在学校里,他们学不到《对花》、《放风筝》。到今天,会唱老民歌的老艺人多已做古,他们无处去学。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其传统文化都是非常重视的。日本的“能乐”(古宫廷乐舞),并不被年轻人喜爱,但是国家却每年拨款,对其加以保护、传承,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永不能丢。
家乡的歌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民歌是所有中华民族音乐之祖、歌唱艺术之源!现在民歌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传承了,因为那是“祖遗产!”一个不重视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危险的民族!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我们的时候,曾经强迫我们的学生去学说日本话、学唱日本歌,其目的就是要同化我们,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奴隶。国歌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不要做奴隶!外来音乐、外来的歌唱形式已经占领了我们音乐厅的大半个舞台,我们不能沦为乐坛上的亡国奴啊!
别再让疯狂音乐冲击着我们的脑,别再让怪异的歌唱忐忑着我们的心!少演奏些牛听了不产奶、鸡听了不下蛋的音乐,回到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正路上来吧!
党的十八大上,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民族的核心是什么?就是通过民族文化唤起的民族责任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强心。没有“民族心”的人,就不会知道该爱什么、该恨什么;该摒弃什么,该弘扬什么!
前段时间电视台推出了汉字、成语听写大赛,这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撼!民族音乐该怎么办?传统民歌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民族民间音乐绝不能可有可无。携起手来,为民族音乐之复兴而努力吧!
一个合儿庄和三个内涵
—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的一些新看法
张春生
今天有机会和西青的同志们谈谈大运河和大运河文化,很高兴也有不安。共同研究中国的大运河,当然是一件幸事;但我怕谈不出大家需要的,因此而忐忑。
好在我刚刚去了一趟台儿庄,产生了一些想法,也许在交流中能有深入的共鸣。
(一)台儿庄新印象
从高铁枣庄车站下车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专线,就到了焕然一新的台儿庄。运河环绕全城并潺潺流入城内的各个街区,在主河道上,有若干码头,古色古香的木船接送游客环城揽胜,时而呈秦淮河景象,时而仿佛游弋在异域风情的河道上。在主要的街衢两侧也如云南丽江,都有清渠溪水涌动。运河水无处不在滋润台儿庄,新台儿庄城处处展现活力。
据了解,古城从2008年开始,投入44个多亿。现在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有11个功能分区和8大景区及29个景点,含大战遗址公园、关帝庙、船形街、丁字街等景观。同时,汇聚八种建筑风格融,几十座庙宇。台儿庄把运河与水城融为一体,规划和建设了18个汪塘和30华里的水街水巷。并把全城分割成三大区域,几十处院落,达到院院不同、院院有水、院院有主题文化、院院有展馆,还可舟楫、陆路游览并存。其中,有一段京航大运河仅存的古码头和古驳岸等水工遗存以尽力体现出“活着的运河”。台儿庄还被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和“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2012年,台儿庄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文化节点为:中国民居建筑的博物馆,运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华古水城,英雄台儿庄。核心口号为:古城台儿庄,一个寻梦的地方。
台儿庄之所以2008年规划建设,到2012年就异军突起,原因在于:
1.历史要素的发掘
一是400年的积淀。
她的繁荣可以上溯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京杭运河泇河段开通,使台儿庄因河而兴,成为漕运枢纽、水旱码头。据《清·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为天下第一庄”(乾隆皇帝亲书“天下第一庄”)。“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漕运的兴起带来了南北、中西文化的交融,孕育了台儿庄古城多元建筑风格、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现保留的古河堤、古码头、茅草房等遗迹,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
二是抗日战争使这座城市令世界尊重。
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运河古城化为废墟。但是中国军队3万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运河文化与大战文化交相辉映,赋予了台儿庄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使她不仅成为展示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
2.展示记忆和与时俱进结合
通过恢复古城水系、水街、水巷,还原古城历史风貌和民俗风情,全力打造“大战故地、运河古城”的同时,把台儿庄建成“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经典景区。今天,到台儿庄旅游,能做到:看世界二战遗址最多的城市,要到台儿庄来;看运河文化的活化石,要到台儿庄来;看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要到台儿庄来;看东方古水城,要到台儿庄来。试运营期间,一年共接待游客150万人,国庆黄金周就达到25万人。荣获2010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山东分榜“十佳景区”榜首和“齐鲁文化新地标”榜首,并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区。目前上海伦达投资集团、云南丽江市千里走单骑旅游公司等知名品牌企业纷纷到台儿庄古城投资开发旅游项目。
(二)大运河的“三个窗口(内涵)”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一.大运河的几个发展时期
a.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开凿邗沟。而人工治水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天津,是东汉末年的曹操(公元(206年),为了东打乌桓,北进海河流域屯垦军粮和修筑运输线,而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自此海河流域因人工活动而从黄河泛区独立出来。华北平原众多河流汇自此合于泃河尾闾,即《魏书·地理志》称之为“沽河”,然后东流入海。
b.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后,他连续下令开通永济等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然后开江南运河,建成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c.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行了清汴工程,开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其兴旺状态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
d.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在急需南粮北运之时,开启海运。形成天津的“河海通津”。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会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济宁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会通河建成后,漕船可由济州河、会通河、卫河,再溯白河至通县。1291年--1293年,元朝从通县到大都开通惠河,建闸20座,漕船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
e.明、清两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为使运河免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和避开360里的黄河航程,明朝先后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东济宁南阳镇以南的南四湖东相继开河440里,此时台儿庄成为运河节点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
f.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于1953年和1957年兴建江阴船闸和杨柳青、宿迁千吨级船闸,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之后又多次疏通扩建大运河。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二.大运河的大运河有历史文化内涵,基本包含三项内容
1,“古代文化的明珠之地”
从大文化的视野去看,大运河历经千年以上的开凿、疏通、取直和合理改道,成为联通祖国南北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走廊,并为历代的“一路一带”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中国的政治轴心由东西走向转变为南北走向之后,南粮北运与盐漕的发展,使大运河自元代以后,为国家命脉。沿岸城市纷纷借此而兴起、兴旺和兴盛。苏杭成为甲天下的风景名城,镇江、徐州、台儿庄、兖州成为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天津依借京畿之利和三岔河口地形,更因门户地位和海口要津的位置,经大运河的滋养,而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现在,运河沿线两市四省是我国经济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运河两岸更以文化的靓丽为全世界所称道。可以说,大运河经过的城市,无论大小都是文化名城,都能以自身的历史讲述反映时代的优美故事。
2,“古代技艺的凸显之地”
大运河沿岸因河运而兴盛,在经济物流的促进下人们很快就以创造性地智慧,把科技发展带动起来。例如,605年,他下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这是典型的引水工程。1282年动工挖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而从济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线有二,其中,由济水入海,经渤海湾至天津,这又是古代河海通津的范例。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主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柜,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并增建船闸至51座。这里一方面包含了南水北调,一方面又显示了古代的建闸蓄水,分步调高,让河道低水往高处流的的科技水平。至于沿大运河的制造业、手工业、船舶业、陶瓷业更是五彩缤纷。文化艺术更美不胜收。年画版画、风筝泥人、戏剧曲艺十分发达。粮漕、盐漕不仅促进了地方与国家经济,还以富甲天下之后的由富而贵,使城建、园林、码头、博览和庙宇、宅邸建设获得推进。天津的水西庄、石家大院就是其中之一。苏州、杭州更是因运河而使全城成为花园。
3,“名胜博物馆”和“民俗陈列室”的集聚之地
这两项,咱杨柳青镇就是最好的回答。杨柳青因运河而兴,它使历史名镇,几乎每一业态包括衣食住行,集中起来就是各种博物馆和民俗陈列。杨柳青年画不单是我国木板年画的翘楚,其经典画面也是天津文化的代表元素。杨柳青的民间故事具有传奇和优美的特征,其民间小调《画扇面》等等,是以女性的大爱胸怀,唱出了杨柳青人的追求和理想。赶大营,以百年足迹展示了杨柳青人的奋斗和心系边陲的心胸。当然,做买卖求利润也显示了杨柳青人的魄力。也可以说,大运河的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
三.台儿庄的现代崛起和大运河的三大历史积淀,给我们现在的大运河文化的崛起和申遗后的工作带来深刻的启迪。
其一,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历史,让其内涵与外延充分展示出来。内涵要稳重沉实(方向),外延要丰满大气(力度)。
其二,要先发掘后利用,而且这个利用不能伤害历史文化,不能短视。要长远规划,系统建设,全景展现。
其三,要把现代旅游和历史召唤相结合,要把游乐放飞和情感提升相结合,要把地方特色和全球意识相结合。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