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古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85
颗粒名称: 菁菁古镇
分类号: I267.1
页数: 7
页码: 4-10
摘要: 本节收录了想起当年老码头、逛庙会、从数字看变化三篇文学作品。
关键词: 杨柳青 当代文学 杂文

内容

想起当年老码头
  白青
  我曾经写过一首关于“老码头”的诗歌,其中充溢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码头在辽阔的天水间默然无语,像栖落岸边的大鸟况味曾经的风雨,小树苗听着书本上的诗句长大,吟唱的蟋蟀陪伴我走过又一个假期……”诗歌中的老码头、河岸边、小树苗、蟋蟀等物象交织成我们那个时代的绿色童趣。每当暑假时节,我们打草、放羊、游泳、捉蟋蟀整天遑遑在子牙河岸边,对河边货场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所以与河岸景物结下了深厚感情,往往形成乡思的一个个画面。
  大清河过九宣闸到第六埠汇聚了子牙河绕行津西古镇杨柳青,那时候的杨柳青真是会南北舟车,集八方商贾,迎海运漕粮,越吴百货。有上溯冀中,河南中州,走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的大大小小的运货船,连樯接艘,拥挤不堪。船工们执篙提杆,推挤当位。远远看去俨然一条流动的船泊的河流。河边上木码头一座连着一座。每座之间还有装散货的货位,上下码头立体交叉,到处是川流不息的搬运工。外缘是向货场卸货的大小车辆,里三层外三层,唱筹之声此起彼落。毗连着就是津浦路杨柳青火车站货场,有的货物从水路起旱在这里转运上火车,那个时候河边上热闹劲儿简直甭提了。由此缘河而兴的杨柳青古镇繁盛起来,从事码头装卸的搬运工成为当地最为走俏的工作,有较为丰厚的收入,一个月开两三次支。我们小时候就听过这样的乡谚俚语“一搬运、二军官、搞了社员真心酸。”说的是姑娘家找对象找搬运工是上选,搬运工比军官赚钱多,还守家在地。搞对象搞了社员只有过辛酸日子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等有了孩子,按人头分粮,工分分值很低,夫妻辛辛苦苦干一年有时还欠队里的。现在好了,农民都富裕了,已经没有农民和市民的区别,农民还有土地,姑娘家成为抢手货。
  从小我们就在河码头上玩耍,记得一起玩的发小都是水性不错的。有一次我和小胖偷偷登上一条小船,得意的嬉笑刚落,就听一声“开船啰——”忽然刮起了一阵东南风,水面上开始涌动起来,继而滚起了浪头。只见前面的大船解开了码头上挂的缆绳,大船上的水手都大呼小叫起来:“好风!好风!”顿时扯起篷帆来,劲风鼓胀了篷帆,船头立时兀起白花花的浪头。我们的小船紧跟在大船的后边离开了河岸,随行下去了。原来这只小船是大船上的一条划子,有绳索与大船勾连,我们在上边,船工没看见就开船了。须臾间船调至河心,渐渐的提起速度。只见船两边水浪激荡,排开的水流一脉脉像人字形的雁行,消失于岸沚处。我和小胖都傻了,下午还要上学呢,这可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码头上面扛活儿的王大爷,看到我们将被大船带走了。他立马招呼与大船傍行的打渔船将我们两个傻小子接下来。当我们从渔船上跳下来,小心脏还不停的咚咚跳。好心的王大爷一人给了我们一个脖溜儿,嘴里不停地笑着叨咕,混账小子们,不好生上学,淘出了圈儿。看把你们带到胜芳去。王大爷话音刚落,这时候就听到他工友群里有人说,把他俩带到胜芳看美女去吧!哈哈哈……我们听了,羞臊得抬不起头来,赶紧跑出了货场。那时候真不知道胜芳还是个出美女的风雅去处。回头处只见子牙河河道,艳阳洒下万道金辉,河面锦缎荡漾,绚丽辉煌,高远的天空穹隆之上一只只鸥鸟展翅翱翔。刚才那只扬帆的艚船顺风顺水愈行愈远,逐渐渺茫,最后只剩下一个耀眼的小白点儿。
  还记得有人说,码头下边的蛐蛐咬架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它们见过世面,争强斗狠,临危不惧。于是我就到码头下的临河边的石缝里去逮。在一天放学以后我独自带着蛐蛐罩子去逮。功夫不负苦心人,翻遍几块大石头,果然逮到一只黄头大蛐蛐。后来经过与发小们的蛐蛐几番大战,连连获胜,从无败绩。当时真把我乐坏了,把码头出大蛐蛐的话当成真传,还隐秘地不告诉任何人。后来到了秋后,不忍大黄头自然逝去,还逮了母蟋蟀放到蛐蛐罐子里陪伴它。母蟋蟀放进去以后大黄头的鸣叫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亢奋激昂像打机关枪似的“哒哒哒……”现在忽然变得委婉缠绵起来,拉着冗长的颤巍巍的长音。我们跟这种鸣叫叫作“颤连”,跟情人间谈情说爱说悄悄话似的。真是不到园林怎知春光如许……当时是想让它们交配下籽,没想到这样“拉郎配”也是枉然,蟋蟀繁殖不是简单的事儿,它的选择性很强,没准儿放到野地里“野合”更好。第二年我又去码头逮蛐蛐,却没逮着大的,也许是大黄头没繁衍后代的缘故吧……那时候男孩子大都听得出来蛐蛐“颤连”求偶的鸣叫,现在的孩子恐怕知道的犹如凤毛麟角了。那个天青水蓝与大自然晤谈的天性放纵自由浪漫的童年已经被现在的电子游戏、游艺厅等高档场所代替了。穿掘了人工的造作,淡漠了自然天趣。
  我们的同学当中就有不少是搬运工的子女,她们生活相对高过普通家庭的孩子,穿衣戴帽也讲究些。我则是比较寒酸的了,记得从小没穿过新袜子,我穿的袜子都是大人的袜筒缝的。有一次在班里与同学摔跤,不慎把鞋子甩掉了,露出了缝制的袜子。有的同学看到了奇怪的喊叫,看啊!他穿的袜子是带尖的。我默默穿好了鞋子,当时也不觉得丑陋,因为我没有穿过儿童袜子的感觉,只知道袜子是这样的。因为家贫,到上学分配工作的时候看到有的同学竟然分配到运输厂,真是羡慕死了。听说那些分配到运输厂的同学还开上了汽车更是垂涎三尺。后来我也有短暂的当搬运工的时光,那只是一种体验了,而且已经错过了杨柳青搬运工会最好的时候。因为河道枯水,水运萎缩,子牙河岸边的装卸码头都年久失修,后来逐渐凋零了。继之而起的是陆路运输,也红火了不少年。
  有时候我还是喜欢在老码头的岸边坐上一会儿,看夕阳隐在了长堤后面,地上密匝匝的树木投下了长长的阴影,河面上半明半暗,风还是一个劲儿地吹拂,像当年王大爷的大手在脑后抚弄着。秋后时节听听蟋蟀潺潺鸣叫,仿佛听到大黄头的韵律,回到自然天趣的童年。听到当年搬运工清唱浑厚嘹亮、抑扬顿挫的西皮二黄(杨柳青运输厂曾经有京剧团、评剧团,排过许多整台的大戏名闻乡梓。)有时直到天晚风凉,才凑近旅游新码头,登上归舟。此时河道稍微向东弯曲,游艇随之转向,一路悄然,覻着后面翱翔的鸥鸟款款飞翔。
  逛庙会
  杨兴梅
  农历四月十九日晚十点,烟火映照峰山药王庙亮如白昼,此起彼伏的鞭炮提醒周围人们:又到了药王庙开庙门的日子。
  峰山药王庙始建于唐代,虽历经沧桑但祭祀活动从未中断,每年农历四月二十至二十八都会举办峰山药王庙会,旨在庆祝药王孙思邈华诞,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老人们说,过去开庙门的日子药王庙周围几十里地尘土飞扬,那是告诉世人药王出巡了,神灵真正存在。人们发现不但庙会期间风沙大,平时药王庙一带的雨水也比周围地方强些。
  庙会期间,药王古寺人潮涌动,每个大殿前都有善男信女在虔心祈祷,有的在观音前祈求子嗣传宗,有的在药王前企盼祛病延年,患者疾病不治自愈和求子灵验的传说让这座千年古寺倍添神奇色彩。
  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闹腿疼,到医院里检查也总不对症(这话说起来就有四十来年的光景了)。母亲心急如焚时就到药王庙为我求了一些“药”来,一小包“泥土”和“芦根”,冲水喝过几次,没过多长时间感觉竟好了。现在想来大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缺钙严重,家里人注意营养加上又到了夏天,多晒太阳,钙质增加的缘故吧。
  药王庙开庙门可不只是烧香拜佛,庙会期间的活动更是吸引大部分人!不必说庙会期间的药王出巡,打醮道场,也不必说戏剧歌曲和高跷花会活动,单是庙会期间的热闹劲就足以让周边人们比别处多了一份期盼,实际上南北特产、风味小吃、游医占卜、娱彩节目哪一个节目都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庙会的规模大为缩水,庙附近的土地寸土寸金,两条公交线路沿庙门而过,导致摆摊人逐年减少。尽管如此,每年的庙会盛宴还是给附近人们带来很多快乐。买点不常见的小玩意:菩提子、佛珠、小葫芦、玉器;看看魔术、魔幻,欣赏街头艺人唱的流行歌曲,兴尽时扔点小钱;到套圈、飞镖、打枪跟前试试自己手气,这些活动有技巧也有运气,吸引的是好胜心强的人。
  庙会期间可以品尝各地风味小吃,小孩子们尤其喜欢买现场画的小糖人,传统故事中人物及十二生肖动物都受到人们喜爱。看,摊位前一个小朋友大声说:“我要小兔子,小兔子好玩。”那个摊主微笑着,用勺子舀出一点糖稀,熟练地在石板上画出小兔子形状,片刻时间糖稀稍微凉些沾上竹签,轻轻一铲送到小朋友手中,那孩子举着小兔子,兴奋地左看右看,不舍得吃掉,他的本意也是拿它当玩具吧。
  最让孩子们开心的还是看耍猴表演。每到傍晚,耍猴摊位前总是围着一大堆人,那小猴子穿着儿童装翻跟头、演杂技。看,这个小猴子骑着儿童车绕圈飞奔,另一个跃身坐在后架上,两个小家伙灵巧熟练、配合默契引得众人啧啧称奇。有时它们也和主人耍赖,嫌累撂挑子,跑到远处拍小孩子一下,和主人配合着向看客讨钱,看到他们接钱,作揖的滑稽样子总是让人捧腹大笑。小猴子是聪明的,据说智商可达四、五岁儿童的水平,不过它也是可怜的,它要听任主人训练,在皮鞭和糖果威逼利诱下做些高难度动作,唯愿它遇到的主人善良些,少挨些打,多给人们带来笑声。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容易划过,檀香袅袅、药王出巡、秧歌高跷、古朴庙会每一项活动都给人新鲜感受。每天晚饭后,漫步庙会附近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参与其中也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如果遇到善谈博学的僧侣,双手合十说声“女施主请听”,然后跟你讲讲佛学典故,更让人好几天心情都是愉快的。
  从数字看变化
  ——西青区2016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侧记
  杨丹丹
  2016年春节、元宵节期间,西青区八大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丰富多彩,精彩绝伦,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做了专门报道,群众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过年到西青,看花会展演,赏绚烂灯展,品特色小吃,观精彩演出,听民俗堂会,在这种全方位体验中领略春节、元宵节的丰富内涵,逐渐成为许多市民新的过节方式,转变的背后正是西青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这道文化大餐的魅力所在。
  17天灯展,看各部门的坚守和提升
  2016,若你来西青,会惊喜的发现,除夕夜就开始流光溢彩的绚丽夜景,饱含正能量的花灯,精心设置的流动卫生间,醒目的安全标示,有序通畅的道路交通,分散在灯区的青年志愿者,街头、花灯前、广场边拿着话筒、戴着呼机的各部门工作者,还有街头熙熙攘攘、欢歌笑语、三五成群的观灯者。年年春节有华灯,年年春节又不同,西青区元宵节灯展已走过十几个年头,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文化节庆效应不断显现,社会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办活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灯展呈现的新变化更显弥足珍贵。
  一是精心谋划、细心组织,打造平安春节。西青区元宵节灯展策划长达半年之久,区委、区政府专门组建了包括29个部门的领导小组,各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制定工作预案与应急预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对灯展进行安全检查。交警、公安、消防、文广、新闻中心、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放弃两节假期,从除夕到正月十六,连续17天从6点半开始为灯展的安全、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二是关注民意,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打造和谐春节。针对往年游客普遍反映的交通堵塞、赏灯时间太短等问题,今年各部门都在践行“群众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的理念。市容委在广场西侧设置流动卫生间,新闻中心设置现场广播,工商局加强灯展相关路段的摊贩清理,领导小组在卫生清扫、交通管制、防火、应急医疗救护等方面加强力量,并延长灯展时间,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出发,为百姓营造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三是注重彩灯内容,发挥文化引导力,打造文化春节。文广局对彩灯内涵反复琢磨,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彩灯设计相结合,将西青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相融合,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群体意识、公共观念、共同价值体系的培育,进一步满足西青发展中更高层次的文化诉求。四是志愿先行,打造美丽春节。灯展期间,1000余名志愿者分成8个流动志愿服务小组,参与文明劝导、秩序维护、道路引导、人员疏导、环境保护、平安巡逻等活动,为广大赏灯游客提供服务。
  94支队伍,看民俗文化传承和群众参与之乐
  今年秧歌花会展演采取分散展演模式,由原来集中展演时36支队伍发展到今年的94支,参演人数近3000人。与往年相比,今年元宵节秧歌花会展演呈现出队伍数量多、参演人数多、演出形式多、群众方便看等特点,真正将民俗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
  在秧歌花会展演中,高跷、舞龙、武术、秧歌、腰鼓和金钹飞镲、猴王变脸等多种展演形式,轮番上演,让西青民众大饱眼福。其中,胜舞老会、永乐高跷、风云老会、曹庄狮子会、西马高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参与,在百姓的欢声笑语中揭示传统文化、传承民俗精髓。参加展演各支表演队伍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新的面貌,舞龙队、舞狮会、腰鼓队、金钹飞镲队、秧歌队、高跷会等不少队伍都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编排了新动作,设计了新队形,增添了新内容,使表演在不失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满足群众不断更新的文化需求。同时,扇子舞、现代舞等具有时尚元素的队伍的加入让整个秧歌花会展演充满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美。
  由集中到分散,由36到94,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面,人民群众能就近参与、方便享受文化生活,这种变化的背后正是文化部门对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和践行。
  4场文化下乡,看文化志愿服务开启丙申新年
  新年钟声尚未敲响时,“欢乐西青行”的脚步已在路上,文化志愿者文艺演出队先后到西青区张家窝家贤里社区、中北镇雷庄村、王稳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驻区部队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拉开了“欢乐西青行”2016年全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
  2016年,“欢乐西青行”活动将继续坚持以文化志愿者送文艺下乡的形式,把“文化、志愿、服务、基层”四个元素融合起来,走访和慰问全区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工作者和普通群众。在全区合力创建文明城区,打造美丽西青的大环境下,以“文化暖心,点亮生活”为己任,把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化服务精神传递到西青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新风尚。
  第二届摄影展,看民俗中国影像天下
  中国杨柳青第二届国际民俗摄影大展于2015年5月启动,截止到12月底,面向国际国内征集两万幅作品,并征集到100余个民俗摄影专题展览,评审后推选出40余个专题展览入展,展出作品1600余幅。大展包括40余场展览和10场与摄影相关的民俗展演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摄影艺术家、摄影协会代表、民俗专家、学者和摄影爱好者感知、体验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
  本次摄影展以“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为宗旨,突出展示民俗摄影的成果,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优美厚重的人文景观,立体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力求掀起挖掘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潮,让文化贴近于民、惠及于民,进而推动摄影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场群众文化联欢、1场书法展、7天电影放映、9场民俗堂会,看全民参与,共闹佳节
  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西青区连续多年举办的文化惠民重点项目,已然发展成为一种新民俗。为体现群众参与的公益性、普惠性,突出近年来西青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成果,2016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主题定为“合家欢乐、幸福西青”。活动期间,充分利用西青区文化阵地,博物馆组织民俗堂会演出,安排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戏曲演出,为老年人送上戏曲大餐,9天的民俗堂会,场场座无虚席;文化中心年前有群众文化展演,2个小时,13个节目,19个群众文化队伍,200多个演职人员,500位现场观众,几十万电视观众,共享佳节,开启丙申春天。节后有电影公益放映周,《白雪公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魔幻仙境》等优秀影片为孩子们的春节增添色彩。同时,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文化中心展厅组织的书画篆刻作品展通过浓墨重彩、细腻文笔,集中展示我国传统艺术,西青区百姓在墨香画韵中度过了一个高雅的文化年。丙申年的春节,在西青,处处呈现了“全民参与、共闹佳节”的生动画卷。
  持续近一个月的西青区春节系列文化活动落下帷幕,也开启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各项文化政策出台,各项文化实践层出不穷,各项文化艺术成果不断涌现,增添了前行的力量,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文化部门应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内容,分析需求,将新的思路引入工作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公共文化服务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