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74
颗粒名称:
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
分类号:
B222.2
页数:
3
页码:
6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的情况。其中包括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孔子仁思想观念的内容、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思想观念
孔子
内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与弟子共同所著的《论语》,为我国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论语》这部经典中,充分体现孔子思想方面的,便是“仁”。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所言,讲“仁”可达109次之多,由此可见,孔子在批判继承春秋时代以来的思潮中,是极为强调“仁”的重要性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仁”呢?
一、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
从社会时代背景的角度而言,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度的大转变时期。
而对当时的大转变,或许身处其中的孔子,未曾意识到社会意识形态的逐步变化,但他充分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天下无道”。《论语?季氏》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他以为,社会政治良好时,则礼乐征伐是由天子以定夺,而反之,则是由诸侯决定了。为什么会由诸侯决定呢?孔子没有讲,或许“天下无道”之时,天子就没有权力以维护礼乐征伐之事了,而是由乱臣贼子掌握实权了吧。而事实也即为如此,《论语?季氏》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这些掌握政权的大夫就是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由于这三家都是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并且,《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孔子曰“相维辟去,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当时社会都衰落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面对“天下无道”,不得不使孔子进行反思。而孔子思考的最多的,便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的思考。当然,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从历史观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时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推动,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因此,在对于人的反思中,孔子认为,对于人的评价的标准,或者说是,对于理想人格所具有的素质,便是仁。因为孔子认为,只有人做到仁,社会的礼乐征伐才能“民德归厚矣”。
以上,是从宏观的社会时代角度,阐释了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
接下来,从微观个体角度,来阐释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就个体而言,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道德上各种类型的人,而其中谈及最多的便是“君子”。“君子”可谓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与君子类似,还有圣人、贤人,等等。这些都是指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只是这些人格道德的程度上,有“量”的差异罢了。孔子认为,“圣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君子”是可望且可及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而君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论语?宪问》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首当其冲的便是仁,此外,在《论语?里仁》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仁是成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核心品质。孔子是推崇君子这种理想人格的,因而势必会推行其核心的品质,即“仁”。
综上,由于当时的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孔子理想的人格构建,这样,孔子将“仁”的思想观念提出了。
而孔子“仁”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呢?
二、孔子仁思想观念的内容
孔子讲“仁”,从《论语》中看,前提和基础应该是强调人的真实性情的表达,即“仁”的必要条件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正如其所言,“巧言令色,鲜以仁”。而这一点,冯友兰先生也提到,他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主要基础。此言得之。且《论语·子路》有言,“刚毅木讷近仁”,也能够说明情感的真实性,是仁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而凭借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点,孔子将其阐述的很到位,即“直”。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生存在社会上之根本,并且孔子将其也作为处世为人的方法之一,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国军选拔人才,能够参看“直”,那么也是一种智慧,即“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从而能够达到“不仁者远矣”的效果。因此,在孔子看来,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罔”不“巧”,便是“直”。但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就一定是“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所谓“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因此,孔子要用礼乐与文献加以约束与训化,使真实的感情虽得以自然流露,但不至趋于“邪”,而是归于“正”,最终表现于“直”。而这一点,也表现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与观点。或许,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礼乐文献的原因之所在,换句话说,礼乐文献是为“仁”服务的。有了“仁”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仁”的表现内容又是怎样的呢?在《论语?颜回》中,有集中的论述——颜回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因此,一言以蔽之,孔子所谓仁,其内容为,在礼的前提下,用自己出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对大众的一种博爱。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对所有的各色人等都要归于“仁”吗?因此,孔子又对此提出了“知人”的看法。所谓“知人”,实质上在阐释施“仁”的对象,即在了解人的前提下来进行施“仁”、为“仁”。而在了解别人,知晓别人之前,首先是要了解自我,因此,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其弟子曾参也同样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符合了君子的标准,然后再推己及人、施“仁”,而这就要先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所以,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等。显然,这里孔子将孝悌也归于“仁”的范畴之中了。在向自己亲人为“仁”之后,便要向别人施“仁”了,这就需要“知人”了。而如何“知人”呢?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以,孔子对于阿谀奉承,当面恭维,夸夸其谈者,是批判的,这也与之前,他对于“仁”的前提,即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相呼应的。在知晓了自己,了解了别人之后,便可以为“仁”了。那么如何为仁呢?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他还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一角度,来阐述“为仁”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即把别人与自己都完全看作同一体,而平等对待,这就是“仁之方”,这也正是孟子所继承并提出的“推己及人”之思想。
总之,孔子的“仁”是将“情感”与“理性”合二为一的,是符合逻辑的“仁”,这或许也是孔子在提“仁”时,总喜与“知”并论的原因了。
以上,便是有关孔子“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为人为“仁”之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与影响呢?
三、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宏观的社会时代的角度而言,孔子之所以要用“仁”以待人,待事,附加之礼乐文献,实质上,孔子思想追求一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社会现实。可是,那样的日子是一去不返的,因为或许孔子不知晓当时的“礼崩乐坏”所蕴含的重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也不可能明白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不可阻挡的生产关系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但孔子的愿望是美好的,他渴望着“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井然的社会秩序;渴望着“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的稳定的社会现实;渴望着“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的无私平和的君主;渴望着“天下有道则见”的良臣贤子;渴望着……,可是太多的渴望,是不能单单依以“仁”,附之以礼乐文献所能够至及的!所以,我们只能够说,孔子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因此,孔子“仁”的推行,是没有实现他所期望的那样的理想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积极影响,而这影响则是体现在后世统治者及历代各朝文人臣士对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即使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为其统治本身的需要,但这于上于下,或许也是双赢吧。
从微观的个体角度而言,孔子的“仁”的推行,使个人更多的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人变邪归正,使人弃罔从直,使人远恶近仁,终成为一君子;孔子“仁”的推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自己,反思自己之所以为人,进而近赤,进而爱人,终建立起“言忠信,行笃敬”的道德操守;孔子“仁”的推行,使人更为明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刚毅骨鲠的重要与独立人格的必要;孔子“仁”的推行,使人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的天下重任。因此,孔子“仁”的推行,就个体而言,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并伴着忠恕的温存,为历代文人贤士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人所必不可少的品质。
以上,是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简要评析。
或许,孔子已于我们相去甚远,你我也不曾记得他的音容相貌;或许,孔子也有他的局限缺失,历史长河也使他几浮几沉;或许,孔子也有他不曾实现理想的慨叹,后世仁人也随之面面相觑;或许……可是,孔子没有走远,相反,他伴随着你我的出世与入世,伴随着你我的而立与不惑,伴随着你我的现实与理想,穿过时光的隧道,我们感受到他温存的教诲,看到他平和无私的传道,亲闻他有教无类的授业,是的,朋友,孔子就在你我的身边,与我们朝夕相伴!
重温经典,重温孔子,重温《论语》,或许,你我会收获含泪的微笑与温脉的感动!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静
责任者
孔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