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拾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72
颗粒名称: 文海拾贝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6
页码: 58-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镇文海拾贝的情况。其中包括趣谈谐音字、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等。
关键词: 杨柳青镇 文海拾贝

内容

趣谈谐音字
  杨书森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汉字。汉字中有字形、字义不同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这类字叫做谐音字。诸如;单字的辩、便、变、辨、编、贬、鞭、扁、匾、遍、煸、砭,等等:词组的魅力与美丽,想念与享年,夕阳与西洋,显示与现实,扬威与阳痿,等等。又如今年街头宣传橱窗贴着“三羊开泰”的宣传画,实际应写“三阳开泰”,一因“三阳”依照字面解释为三个太阳,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正阳中天,夕阳辉照。二因《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个符号,“泰”卦开头的三个符号都是阳爻,因此称作“三阳”,均含勃勃生机之意。“开”即开始之意,“泰”做舒适、安乐、畅通之解,“三阳开泰”就是新年伊始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时来运转。那为何将“三阳”写成“三羊”呢?一因今年恰逢羊年,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有吉祥之意,自古就是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的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多被写作“吉羊”。二因“羊”“阳”两字谐音。因此,每逢羊年就将“三阳开泰”写成“三羊开泰”,将其作为吉祥话之一。每年都有吉祥话,诸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等。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谐音字表达言外之意,从而产生许多耐人寻味、别有风趣的故事。
  其一,古人运用谐音字表达情感。古人非常喜欢运用汉字的不同内涵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将汉字的谐音利用的淋漓尽致、得心应手。诸如,郑板桥的得意门生赵拂云,他感叹自己家境贫寒,有一年腊月三十,就在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之女随父上街时看到这副对联,知其含义是“缺一(衣)少十(食)”,于是推门而入,赠送银子二十两,后来因为欣赏赵的才华与他结为夫妻。一副巧妙的对联,居然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解放前,某地有个私塾先生善于运用谐音字书写对联。有一年春节前,他正给众多乡亲写对联时,本村一个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恶霸见此情景,立即上前推开众人,让老先生先给他写。乡亲们议论纷纷、无可奈何,老先生沉思片刻提笔挥就,用谐音字为其写了一副责骂、羞辱他的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横批是“舍我其谁”。大年初一各家出来相互拜年欣赏对联,看到恶霸家门前的对联时都抿嘴而笑、大呼有趣。原来对联的上下各丢掉一个字,上联忘了“八”,下联少了“耻”,整联的意思是:忘(王)八无耻,舍我其谁。因此,众人看后哈哈大笑、忍俊不禁。
  其二,官员运用谐音字讥讽斗智。纪晓岚才思敏捷,利用谐音字智斗和珅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天,纪晓岚去和珅家做客时,进来一只狗。和珅指着狗说:“请问侍郎(纪晓岚的官职名称)大人,这是狼(侍郎)是狗啊?”纪晓岚不紧不慢地还击说:“没想到尚书(和珅的官职名称)大人连这都不知道。告诉你,记住了,看尾巴,上竖(尚书)是狗。”说罢,四周官员哄堂大笑。这时旁边一个官员连忙替和珅解围,纪晓岚问他:“这位大人好面生,不知尊姓大名,官居何位?”那位官员回答说:“本人姓刘,现任江苏御史。”纪晓岚拱了拱手说:“刘御史,久仰久仰!你看,这狼是吃肉的,可是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在座的官员个个笑得前俯后仰。
  其三,文人运用谐音字赋诗抒情。许多文人喜好利用谐音字写诗,抒发或描写人物内心的情感。诸如:例一,冯梦龙在《山歌》中写道,“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送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他巧用“丝”与“思”的谐音,写出恋人之间浓厚的思念之情。例二,金圣叹在刑场诀别时的自题诗中写道,“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他巧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用“莲子”和“梨儿”双关语表达心中说不出的“苦”和“酸”。例三,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他用“晴”和“情”的谐音,刻画了初恋少女含蓄蕴藉的情感。例四,南北朝的民歌《读曲歌》中写道,“三更书石阙,忆子夜题碑。”利用“题碑”与“啼悲”的谐音,表达长辈对儿女的挂念。例五,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他用“柳”与“留”的谐音,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其四,百姓利用谐音字发泄对贪官污吏的愤懑。每当官府腐败、民不聊生之时,民间就会编出许多与时政有关的歌谣。诸如,宋代流行的歌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杀了痛,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歌谣中运用“筒”与“童”、“菜”与“蔡”、“羔”与“高”、“荷”与“何”的谐音字,大骂当时的奸臣童贯、蔡京、高俅、何执中等人。分别用打、泼、杀、吃等表达人民对这些贪官痛恨的情感。此外,由于这些年不少官员贪污腐败,民众也利用谐音字组成词组予以无情的讽刺。诸如:白收(手)起家、秉贡(公)执法、吃(痴)心不改、独具贿(慧)眼、繁荣娼(昌)盛、公而枉(忘)私、检查宴(验)收、敛(廉)政建设、前腐(赴)后继、勤捞(劳)致富、提钱(前)释放、选霸(拔)干部、一捞(劳)永逸、择油(优)录取,等等。
  其五,商家运用谐音字推介产品。商家经常在灯箱、媒体、牌匾上,用谐音字改变成语或字词的含义,以便吸引顾客。诸如:服装厂用“衣衣(依依)不舍”,酒家用“有口皆杯(碑)”,电动车厂用“乐在骑(其)中”,热水器厂用“随心所浴(欲)”,止咳药用“咳(刻)不容缓”,饺子馆用“无所不包”,典当行用“当之无亏(愧)”箭牌口香糖用“一箭(见)钟情”,灭蚊香用“默默无蚊(闻)”,牙膏厂用“牙(哑)口无炎(言)”,胃病医院用“无胃(微)不治(至)”,央视用“精彩视(世)界”,天津电视台用“津彩视(世)界”,医院常写“百医(依)百顺”,食品保健公司常用“食(时)来运转,接生婴儿的协和医院用“时来孕(运)转”,农行推出掌上产品用“横空出市(世)”,山西省招揽旅游用“晋善晋美”,等等。
  运用谐音字表达情感或说明事情效果显著,但在运用时不能滥用,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因此,一要注意运用普通话。各地发音不同,对物品的称呼也不同,如不使用普通话,就会事与愿违。诸如,有个姓董的河南人到一家饭馆吃早点时进门就问:“小姐,睡觉(水饺)多少钱一晚(碗)?”服务员听成是“睡觉”的意思,就不高兴地说,“没有水饺,只有馒头。”老董说,“哦,馍馍(河南称馒头为馍馍)也行。”服务员听后理解为“摸摸”,恼怒地骂道“流氓!”老董将“流氓”听成“六毛”,十分惊讶地说,“太便宜了!那就馍馍吧。”二要注意书面与口头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书面和口头在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如不加以解释,往往也会闹出笑话。诸如,海南省某地领导热情招待外省前来参观的客人,上船游览时他认真的说:“今天风大浪急,大家吃点避孕药(药名避晕)吧。”众人听了心跳脸红,心想,乘船游览,又不去旅馆住宿跟小姐接触,怎么还让吃避孕药?三要给孩子起名时避免意思不同的谐音。诸如:某夫妇给新出生的女儿取名“悦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人叫了几天,觉得名字字义很好,但总跟“月经”两字连在一起,于是要求医院更名。但医院提出必须到计生部门开具更名手续,计生部门则要求须有户籍管理部门的证明。为此,长辈四处奔跑。另外,有些家长给孩子取名为“毕夏”(陛下)、“黄尚”(皇上)、“宫主”(公主)、“温义”(瘟疫)、“黄崇”(蝗虫)、杨伟(阳痿)、建人(贱人)、陶艳(讨厌)、士长(失常)等名字,不但容易助长孩子娇贵傲慢、自命不凡的心理,而且经常引起别人的误会和耻笑。因此,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谭汝为提示,在给孩子取名时勿赶时髦、避免重名、注意谐音。四要在日常交流时避开意思相反的谐音字。由于谐音字音同意异,表达的意思容易被人曲解或反感。诸如:购物选号尤其是购车尾号,国人忌讳14(要死)、1748(一起死吧)、1948(你就死吧),送还钟表忌讳说“送终”,天然气用完了忌讳问“还有气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使用煤气罐。我住的胡同里有个姓张的,他家人口多、用气费,二十多天就得换罐。邻居老李每见此状都关心相问,“没气了,我帮你去换吧。”“这才几天就又没气了?”“您怎么三天两头没气啊?”问的无心,听的有意。老张开始不以为然,时间一长就愠怒反感、擦肩而过、爱搭不理。老李不解其意、依然如故。一次,他见老张又扛着气罐出门,就问,“您怎么总没气啊?”老张听后把罐往地上使劲一顿,“呸”地一声将唾沫啐到对方脸上,“你张口‘没气’,闭口‘没气’,你们家才三天两头‘没气’呢!老大个子不会说话,怎么长的?”老李万万没有想到热脸贴到人家的冷屁股上。从此,两家形同路人、互不说话。
  综上所述,汉字不仅字形优美舒畅,而且字义深邃广泛,是具有色彩、温度、重量、味道、声音和质感的生灵,无愧是华夏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
  浅谈《论语》中之『仁』思想观念
  陈文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与弟子共同所著的《论语》,为我国文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论语》这部经典中,充分体现孔子思想方面的,便是“仁”。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中所言,讲“仁”可达109次之多,由此可见,孔子在批判继承春秋时代以来的思潮中,是极为强调“仁”的重要性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仁”呢?
  一、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
  从社会时代背景的角度而言,孔子所处的是春秋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社会过度的大转变时期。
  而对当时的大转变,或许身处其中的孔子,未曾意识到社会意识形态的逐步变化,但他充分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天下无道”。《论语?季氏》言:“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他以为,社会政治良好时,则礼乐征伐是由天子以定夺,而反之,则是由诸侯决定了。为什么会由诸侯决定呢?孔子没有讲,或许“天下无道”之时,天子就没有权力以维护礼乐征伐之事了,而是由乱臣贼子掌握实权了吧。而事实也即为如此,《论语?季氏》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这些掌握政权的大夫就是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由于这三家都是桓公之后,故称“三桓”,并且,《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孔子曰“相维辟去,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当时社会都衰落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面对“天下无道”,不得不使孔子进行反思。而孔子思考的最多的,便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的思考。当然,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从历史观的角度而言,无论什么时期,社会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力量的推动,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因此,在对于人的反思中,孔子认为,对于人的评价的标准,或者说是,对于理想人格所具有的素质,便是仁。因为孔子认为,只有人做到仁,社会的礼乐征伐才能“民德归厚矣”。
  以上,是从宏观的社会时代角度,阐释了孔子“仁”思想观念的产生。
  接下来,从微观个体角度,来阐释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产生。就个体而言,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了道德上各种类型的人,而其中谈及最多的便是“君子”。“君子”可谓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与君子类似,还有圣人、贤人,等等。这些都是指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只是这些人格道德的程度上,有“量”的差异罢了。孔子认为,“圣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君子”是可望且可及的。“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而君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论语?宪问》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首当其冲的便是仁,此外,在《论语?里仁》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见,仁是成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核心品质。孔子是推崇君子这种理想人格的,因而势必会推行其核心的品质,即“仁”。
  综上,由于当时的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孔子理想的人格构建,这样,孔子将“仁”的思想观念提出了。
  而孔子“仁”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呢?
  二、孔子仁思想观念的内容
  孔子讲“仁”,从《论语》中看,前提和基础应该是强调人的真实性情的表达,即“仁”的必要条件是真实的,而非虚伪的,正如其所言,“巧言令色,鲜以仁”。而这一点,冯友兰先生也提到,他认为,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这是“仁”的主要基础。此言得之。且《论语·子路》有言,“刚毅木讷近仁”,也能够说明情感的真实性,是仁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而凭借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点,孔子将其阐述的很到位,即“直”。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认为,这是人之所以生存在社会上之根本,并且孔子将其也作为处世为人的方法之一,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国军选拔人才,能够参看“直”,那么也是一种智慧,即“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从而能够达到“不仁者远矣”的效果。因此,在孔子看来,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罔”不“巧”,便是“直”。但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就一定是“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所谓“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因此,孔子要用礼乐与文献加以约束与训化,使真实的感情虽得以自然流露,但不至趋于“邪”,而是归于“正”,最终表现于“直”。而这一点,也表现在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与观点。或许,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礼乐文献的原因之所在,换句话说,礼乐文献是为“仁”服务的。有了“仁”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仁”的表现内容又是怎样的呢?在《论语?颜回》中,有集中的论述——颜回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因此,一言以蔽之,孔子所谓仁,其内容为,在礼的前提下,用自己出于内心的真实情感,对大众的一种博爱。那么,问题又来了,是对所有的各色人等都要归于“仁”吗?因此,孔子又对此提出了“知人”的看法。所谓“知人”,实质上在阐释施“仁”的对象,即在了解人的前提下来进行施“仁”、为“仁”。而在了解别人,知晓别人之前,首先是要了解自我,因此,孔子提出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其弟子曾参也同样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了解了自己,使自己符合了君子的标准,然后再推己及人、施“仁”,而这就要先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所以,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等。显然,这里孔子将孝悌也归于“仁”的范畴之中了。在向自己亲人为“仁”之后,便要向别人施“仁”了,这就需要“知人”了。而如何“知人”呢?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以,孔子对于阿谀奉承,当面恭维,夸夸其谈者,是批判的,这也与之前,他对于“仁”的前提,即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相呼应的。在知晓了自己,了解了别人之后,便可以为“仁”了。那么如何为仁呢?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任人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他还从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一角度,来阐述“为仁”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即把别人与自己都完全看作同一体,而平等对待,这就是“仁之方”,这也正是孟子所继承并提出的“推己及人”之思想。
  总之,孔子的“仁”是将“情感”与“理性”合二为一的,是符合逻辑的“仁”,这或许也是孔子在提“仁”时,总喜与“知”并论的原因了。
  以上,便是有关孔子“仁”的思想内容的分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为人为“仁”之后,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与影响呢?
  三、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宏观的社会时代的角度而言,孔子之所以要用“仁”以待人,待事,附加之礼乐文献,实质上,孔子思想追求一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社会现实。可是,那样的日子是一去不返的,因为或许孔子不知晓当时的“礼崩乐坏”所蕴含的重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也不可能明白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不可阻挡的生产关系和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但孔子的愿望是美好的,他渴望着“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井然的社会秩序;渴望着“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的稳定的社会现实;渴望着“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的无私平和的君主;渴望着“天下有道则见”的良臣贤子;渴望着……,可是太多的渴望,是不能单单依以“仁”,附之以礼乐文献所能够至及的!所以,我们只能够说,孔子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残酷的!因此,孔子“仁”的推行,是没有实现他所期望的那样的理想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积极影响,而这影响则是体现在后世统治者及历代各朝文人臣士对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即使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为其统治本身的需要,但这于上于下,或许也是双赢吧。
  从微观的个体角度而言,孔子的“仁”的推行,使个人更多的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人变邪归正,使人弃罔从直,使人远恶近仁,终成为一君子;孔子“仁”的推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自己,反思自己之所以为人,进而近赤,进而爱人,终建立起“言忠信,行笃敬”的道德操守;孔子“仁”的推行,使人更为明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刚毅骨鲠的重要与独立人格的必要;孔子“仁”的推行,使人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的天下重任。因此,孔子“仁”的推行,就个体而言,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并伴着忠恕的温存,为历代文人贤士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人所必不可少的品质。
  以上,是孔子“仁”的思想观念的简要评析。
  或许,孔子已于我们相去甚远,你我也不曾记得他的音容相貌;或许,孔子也有他的局限缺失,历史长河也使他几浮几沉;或许,孔子也有他不曾实现理想的慨叹,后世仁人也随之面面相觑;或许……可是,孔子没有走远,相反,他伴随着你我的出世与入世,伴随着你我的而立与不惑,伴随着你我的现实与理想,穿过时光的隧道,我们感受到他温存的教诲,看到他平和无私的传道,亲闻他有教无类的授业,是的,朋友,孔子就在你我的身边,与我们朝夕相伴!
  重温经典,重温孔子,重温《论语》,或许,你我会收获含泪的微笑与温脉的感动!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