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精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43
颗粒名称: 寻访精武
分类号: I269.7
页数: 10
页码: 4-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宁河区的期刊的杨柳青的寻访精武,包括发现精武、精武镇的尚武精神、走进精武、精武寻踪、传承自有后来人。
关键词: 杂文 当代文学

内容

发现精武
  冯景元
  镇,是金地。真金为镇。
  乙未春日,一部十余年编修的《南河镇志》,让我看得意纵情奔,神色翩然。想起曾读过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百花出版的《津门谈古》一书,对大小南河勾陈历史的用语:“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小南河村庄就存在了,到了宋代,小南河名称始在正史上出现”。书引《宋史•武经总要前集》:“沧州横海,军有九寨,此地为小南河寨”,并注明“南河,宋代时黄河冲击之功”。千年前,古黄河循运河北流,入海河前向东决出一股,经张家窝、傅村下至双港,史称这股水留下形成的河叫“南河”,后来宋设边戍的小南河寨,即由此得名。
  这一段载记,和《南河镇志》说,基本相同。说明南河镇地,脱胎于黄河东决,是孕育中华民族古黄河的嫡孙,在城市千年史上,这里尽管十年九灾,久经旱涝却始终是其步有韵,其声有记的古镇、重镇、名镇。
  一块地域的发达,除地处要口,位上得风,有村落镇邑,人居房屋建筑外,还得有水。气乘风散,“界水则止”,所谓风水,其要在水,风在云空是时过,水在地底是穴脉,得风在次,得水为上。一部南河镇史,淳厚、真实的记下了南河地理位属的九辖之转:秦归上谷郡,汉属渤海辖,魏是河间地,隋改沧州属,宋元明清属永安、属乾宁、属靖海,属天津县、府,直至近现代,被称为静海东乡,卫南洼地后,仍先后辖归过,西郊、南开、和平三区,可见其“有水可钓,有土可耕”,位在棋地,诸区皆取的历史悠久之要。
  用现代发展话语说:这里河流纵横,近内傍外,交通便利,林果丰盈,人居密集,宜耕宜工,亦林亦鱼。1967年建南河工业区,集中毛条、帆布、床单等许多厂家,是天津市重要纺织工业基地之一;粮食产量多年在万吨以上,1999年达到14690吨,创史上最高;养殖业长兴不衰,历史上大牲畜马牛驴骡,以驴为主,今天畜牧业,牲栏家禽水产,以猪鸭鱼见长。我在天津居了一世,早就知道津门卫南洼处,有个人称“枣园”的地方,叫大南河、小南河。秋天天津市面上的澄盈的瓜果中,就有南河枣园的枣,脆甜脆甜的。《南河镇志》载,枣在南河有四百余年的栽种史,老运粮河两岸遍枣林,年年五六月枣花香,霍元甲威震天下的迷踪拳,就是每日隐在南河枣林中练就的。
  包括傅老钓鱼,马五爷盘炕的南河传说,在我幼时居过的红桥河北一带,都家喻户晓。有个打鱼的傅老,在河边救了个无家可归的女子到船上,这女子不嫌弃傅老子贱家贫,成为他的儿媳后,被张天师发现是蛇精。老年间城里的居家,没有洋炉子的时候,都是外屋垒灶台,里屋盘炕,一般人盘炕倒烟,灶不旺,唯“乐善好施的马五爷盘炕——火快,炕热,烟道通”。没想到这个在民间近似活佛的马五爷,真名马泰安,就是大小南河的。
  南河镇,是天津最早的一块聚地,这里有风更有水,聚气更聚人。南河镇十八个村落,除小南河始兴北宋,牛家坨开端于金,大南河起建于元,其余宽河、傅村、阎庄子、陈家台等十五个村落皆始自“燕王扫北”,与600多年前的天津建城同步,而且大多是明建文至永乐年间自山西移迁至此。南河镇人的姓氏逾260家,其中牛坨子牛姓,在南河定居近900年,延续30多代;创立马家庄窠的马姓人,从南京到南河,也超过600年。在老天津卫人口中,这里是与杨柳青、军粮城齐名的地方。明万历年间,影响中国的大科学家,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致力南种北引,屯垦种稻,四次来津,就是从南河起始踏勘,而后从水岸入河,下到葛沽的。
  这里有文脉,出进士、举人。很早,读《津门诗抄》,就读过南河镇人写的《饮邑西浣园闻蝉》,作者边维新就是大南河村的举人,授任过巩县知县,陕西知州,后因病返乡。他的诗写归乡饮宴中,“夕阳断续”,“明月清奇”,“隔林蝉韵似催诗”,其中借蝉韵感怀的诗行:“传来秋意生庭树,曳得残声过别枝”,写得格外凄切、情真。
  文友,笔名晨曲,现已是中国作协会员的当代小说家王洪海,原是安徽宿州人,17岁来到小南河后,在南河镇的水土上找到文根,成就写作事业,创作出撰写地域人文、在报上连载的《霍元甲》、《赶大营》、《荡寇卫南洼》等七部长篇书稿。
  这里有武魂,一生侠义,肝胆中华,被世人尊为“盖世英雄”、“精武元祖”的霍元甲,出生落草就在小南河,他的故居至今坐落小南河村街的高台上,一座典型南河格局的三合院,包括正房三间,中间院落,加东西配房,是1939年天津闹大水前,卫南洼人口赞的“东程西左,不如小南河霍”的砖瓦大房。霍元甲一生侠义事迹很多,几例发生在乡里的原态故事,镇志上都有专编记载,他一生最值得后人作神拜谒的,是武以修德,怯弱图强,在大清损殆,王朝没落的年代,以一个“质朴如村农老圃”的南河人本,和练就的超世武功,打败凶顽的俄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在百年前在那个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的弱中国时代,在上海倡扬创立“强国强种,重铸黄魂”的中华精武会。这是英雄霍元甲去世后,孙中山亲为《精武本纪》作序,并题写下“尚武精神”四个大字的本议。
  2011,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期间,我在《天津日报》曾专门以《霍元甲·精武百年》为题,发表过一版文字,讲述在侠武之上,霍元甲在天津,在南河,当是最以作神尊的,他为我们这方水土,带来的武为浩象,茵世津德,无上人旺,堪与天齐。
  精武会至今在全世界华人居地,都仍有分会组织,参加者几十万人,遍布海内外。2010年南河召开《世界精武·霍元甲英雄会》时,有人眼见马来西亚一位精武会弟子拜谒霍元甲,一进陵园大门,就开始磕头,一步一磕,直磕到位在陵园最后的霍元甲墓前。为写本文,我在霍元甲纪念馆一块有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字的,致南河开会回执的展版前,逐字句抄下这段话:“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很高兴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亲切问候。众所周知,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深谙和精通武学,需严于律已,勤学苦练和无私奉献。我相信这些财富,会使你们一生受益匪浅。祝你们万事如意,大会圆满成功。”这就是影响,这就是瑰应。精武武在,神在,任是国父、总统,无人不拜。
  有南拳王之誉的,原国家武术队队长、现霍元甲武术学校校长郎荣标和总教练侯冬媚,也原都不是南河人,他们同样受精武感召,霍元甲吸引,成为新南河镇人的聚至神明近边,建成武术学校。从1999年建校开始到现在,面向全国招生,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文武兼备”的武术人才和尖子学生,不但代表城市,在国内历届全运会上,成为金牌大户,而且多次走出国门,远赴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毛里求斯,进行武术表演和文化交流。
  2012年,受命为天津采写报告文学《经济之冠·百年石油化工巡览》时,在滨海新区渤海石油钻探公司,得遇的当代中国十大杰出工人,有“钻井神牛”之称的牛星壮,就是在南河定居时间最长的牛坨子牛姓人。他的神奇,在中国石油行业无人不晓,1987年曾因处理事故井,被飞瓦打在头上,昏死过去三天,左右脑开颅做了手术后,依然坚定的站在井台上,一干30年,而且从渤海湾到青海省,成为“打一口,成一口,盈一口”手下无废井的神钻。2000年,在青海高原被称为“魔鬼域”的开特米里克地区,创造用一只钻头,从710米打到1800米深处,单钻进尺1090米的青海油田记录;2005年率队新疆,又惊人的穿越地底蠕动层,创造开钻六口,交井六口,进尺33285米的100%合格工程。
  南河谱神奇。南河人,在南河,是人,出南河,净神。在南河枣园长大,走出南河,连孙中山、奥巴马都敬尊的霍元甲不用说了,过去的马泰安马五爷、边举人边维新,现在的王洪海、郎荣标、牛星壮们,都是。
  2009年南河镇正式更名精武镇,南河成过去,精武是未来。作为地名,南河淳厚,极富乡韵;精武伟浩,极具精神;对于我,这片土地既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我很早就知道它,而且60年代末,家妹随同工作所在的床单五厂,迁到南河最早的永红工业区时,当时身着军装的我,就专门乘车到过那时的南河。陌生在,2010年首建“精武门·中华武林园”一期工程,霍元甲纪念馆奠基未久,我就应约数度来过,并且在落成典礼之际,为霍元甲陵园的重建撰写了“阴阳合浦,天地为碑,草木发华,日月并明。传奇镇邑,好快盛举,土木怀阔,文武同恭。元甲生身地,津西南河村,为纪念中国精武春秋千月,元甲盖世百年,集天下朝宗人愿,重修精武元祖陵”的石刻碑文,然而未几年过后,此次再到精武镇,不但霍元甲纪念馆旁又坐落出一个武会馆,而且天体般硕大的南河镇体育公园开辟,周至宽舒、完全现代的社会服务中心建成,雍容典雅、环落成抱的学府商务大厦布落,整个镇区发展变化得让我一丝不识了。先前,一个有草丛生,众鸟飞落的卫南洼,如今洞开天宇,予飞五彩凤凰。
  精武历史是南河,南河未来是精武。南河是水,精武是神;南河是上篇,精武是下篇。它在这片聚落千年,仅有志作记的“境内大水”,“平地行舟”,“一片汪洋”,“破命、绝收”,就达十数次之多的地域上,在霍氏元甲“迷踪拳”的一招一式中,始终抒写着一个自强、图强、奋强的“强”字。倡扬“崇德、尚武、实干、自强”精武精神的精武镇人,必将揭开这片水土的一页新章。
  精武镇的尚武精神
  ——访霍元甲文武学校
  王道生
  听说霍元甲文武学校建校于1999年9月18日,内心深处立感一种震撼。“九、一八”那是个什么日子?耳边立刻响起了那悲壮的歌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离开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一直在关内流浪,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九一八,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日子!从那一天起,日冦的铁蹄开始踏进中国的领土,东北三省三千万骨肉同胞沦为了亡国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是中华儿女拍案而起的日子!起来,起来,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看到霍元甲文武学校建在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的故里——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原名南河镇)心中立刻生出由衷的敬意。在外国强盗瓜分我国土、掠夺我财富、侮辱我国民为“东亚病夫”的时候,出生于西青小南河村的霍元甲怀揣拳拳爱国之心,凭着高超武功,多次挫败俄国拳王、英国力士、日本柔道高手的嚣张气焰,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令国人扬眉吐气。学校建在此地,使霍公的爱国精神得以传承,强身健体,强国强种。每当清明时节,全校师生满怀崇敬之情,身着素装,胸戴白花,缅怀这位“雪国耻,振中华”的民族英雄。这真是一个育人爱国的好地方。
  是谁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时间,这样的地点,建设了这样一所学校呢。原来是中国武术界的两个年轻人。一位是郎荣标,他十一岁习武,十三岁进天津武术队,十七岁入选国家队,先后荣获世界锦标赛、亚运会锦标赛、全运会锦标赛个人全能冠军,十年间,总计获国家以上级别的金牌四十六枚,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武术运动员。他现在担任霍元甲文武学校的董事长,校长;另一位是侯冬媚,郎荣标的夫人,她六岁习武,九岁进专业队,十五岁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到退役时已荣获国际、国内重大比赛金牌共三十九块,是全国最具实力的女选手,被人称之为金牌专业户。她现在是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总教练。这样顶尖的武术选手,自然会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高度关注。美国,新加坡等众多国外体育协会多次发来邀请函,高薪聘请他们出国执教,并承诺办理永久居住的绿卡,对此他们付之一笑。他们不为名所惑,不为钱所动。他们的理想抱负是,继承中国老一代武术家的遗志,传承中华武术国粹,办一所武术学校,回报祖国,回报家乡。在郎荣标和侯冬媚的旗下,汇聚了一大批与他们志同道合的冠军教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郎荣标带着他的办学团队,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克服了常人难以逾越的困难,在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师资的条件下,白手起家,硬是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办成了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校。
  早春二月的一天,我到访霍元甲文武学校。在学校大门前,迎面影壁墙上那“勤学修身,成才报国”和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格外醒目。走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教学楼上书写的“厚德宏志,博文精武”的校训,和“学子沃土,冠军摇篮”的几个大字气霄云天。在接待室荣誉柜里,陈列着一排排、一座座金光闪闪的奖杯。在郎荣标的办公室迎面摆放的,是一个腾空展翅的巨大雄鹰玉雕,侧面放的两个玻璃柜里摆满金牌,不须多问便可知道主人的身份,功绩、报复志向和地位。
  郎荣标说:“刚建校时我们只有五十个学生,而今年已经发展到一千五百多个了。”这使我想到目前反映学校办学水平质量的指标有很多,但最直接的体现在学校的生源上,尤其是民办校,因为家长是最追求现实的。好学校不愁生源。当前学校一到招生周期,都要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明的暗的合法的违规的,什么招都使,从校长到职员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生源还是没有把握,而霍元甲文武学校不显山不露水不搞招生宣传,学校生源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学校发展速度,迫使学校不得不一再的扩大基础硬件建设,以满足生源膨胀的需求。这应该是对学校工作最有权威性的评价。
  十五年来,这所学校培养出国家运动健将10人,国家一级运动员30人,二级运动员700多人,荣获世界冠军三个,国家冠军60多个,省市级冠军700余个。十五年来,这所学校先后组队出访美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待几十个国家的运动队来访,在国内先后组织一百多场大型公益演出,自编自演大型武剧《武·传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应该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宗旨,当然也是武术运动的宗旨。每年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体能测试,一般学校的学生能达到满分的(12分)极少,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满分。他们还把武术操练普及到附近的四所中小学。
  有人以为,武校学生只会练武,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介武夫。其实,霍元甲文武学校的文化课与其他校使用的是一样的统一教材,十几年来,在天津市组织的各科统一测试中,还没有一个不合格的。靠武打天下。靠文固根基。霍元甲文武学校办学十五年的口头禅,高质量的训练和高水平的基础课教学,是学校追求能文能武的基础。
  在学校餐厅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块巨大匾额,上面是孙中山先生给精武会题写的四个大字“尚武精神。我们一起谈论起什么是尚武精神?孙中山先生当时为什么题写这四个字?郎荣标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任列强宰割,中国急需要崇尚武力,并使它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依靠强大的军力驱逐外侮。我们联想到现实,官场腐败,军内腐败,全民信钱,一切向钱看。外强炸我使馆,撞我军机,抢我领土领海,掠我资源。青年体质下降,又将成为“东亚病夫”更甚者不知何为英雄。最近看到一篇报道,有一个日本记者到中国某大学演讲,问当时在座的听众。你们谁知道黄继光、邱少云?一名大学生抢答:“我们在座的都知道这两个傻冒。”这个日本人回到日本写了一篇文章《中国青年的堕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办起霍元甲文武学校,就是要重新举起尚武精神的旗帜。
  这几十年我们一直被一种理论欺骗着,麻痹着:只要把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就上去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是太平盛世了。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理论是歪理邪说。历史证明,大清帝国经济总量居世界老大,但是却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并不发达,但敢于和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较量,靠的是统帅的决断和军队的忠诚、善战。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属于二流,但军力仍然是一流,谁敢轻易碰它?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却还尚未完成国家统一,连被邻国掠夺的领土都未能收复,何谈强大?何谈太平盛世?
  我们现在清醒了,要想建设祖国,首先要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环境。而和平不是乞求来的,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尚武精神,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开国元勋身上,十大元帅七个受过重伤。十个大将也有七个重伤。军科院史学馆的镇馆之宝,是粟裕大将火化时在他头颅里发现的三个弹片。我们的江山就是靠这些先辈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他们这种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应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霍元甲文武学校选择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故居地办起武术学校,选择国耻日作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建校日,正是在传承着这种精神,希望它星火燎原,照亮我整个中华!
  走进精武
  陈丽伟
  精武
  是一个点
  在地球上
  找到她
  脚步都感到温暖
  精武
  是一个词
  在字典里
  看见她
  历史的风就扑面而来
  精武
  是一个人
  在时间里
  找到他
  就找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
  精武
  是一种拳法
  在血脉中传承
  从过去
  一直演练到未来
  精武
  是一个镇
  在大天津里
  走进她
  就走进了天津的深处
  精武
  是一个梦
  生长在很多人心里
  实现她
  是几代精武人的愿
  精武寻踪
  周童
  一说到“精武”,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霍元甲”。这位著名爱国武术家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若问霍元甲的故乡在哪里,想必很多朋友答不上来。其实,霍元甲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精武镇的硬汉子。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耳边回响着这令人心潮澎湃的旋律,走近精武之前,首先在百度里查找,输入“精武精神”网页上出来二百多万条与之相关的信息。顺手打开标题为精武体育的词条“中国传统武术,也崇尚武德,但是仅局限于习武之人的自我修养。精武体育第一次将武德的第一要素定为“爱国”,大大拓展了武德境界。
  精武体育打破了传统的武术门派,综合了中国各派之武术精粹;吸取了适合国人健身的西方竞技体育的元素,形成一个具有群众性、广泛性、普及性的强身大格局。
  精武体育秉承了霍元甲先生的容人间豪气于一体,聚仁人志士于一堂,求大同,为民众的博大胸怀,坚忍不拨,排除万难;弘扬爱国、正义、修身、助人的精武精神。近一个世纪以来,精武体育名扬天下,而霍元甲成为民族的骄傲。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精武体育机构。精武体育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它原来的内容,成为炎黄子孙一种民族的情愫”。
  看过资料后,心里稍稍有了点粗浅的精武印象:精武体育第一次将武德的第一要素定为“爱国”,并且在崇尚德行的背景下,打破传统吸收精华,继而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性又富有个性的武术门派。出生在武术世家的霍元甲自幼习武,并不断接受当时革命党人的进步思想,在津沽大地上树立了不畏强梁、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
  有一幅名为“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油画非常精彩,作品中融汇了巴黎和会时的场景,主体部分是霍元甲激战英、日、俄三国大力士的情景,而后面万里长城则寓意整个中华民族。再现了霍元甲力雪国耻、扬我国威的一生以及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书在霍元甲的一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曾读书,可能霍元甲只是个有名的武师,而不会是著名的爱国武术家。纪念馆珍藏着孙中山先生为霍元甲的亲笔题字“尚武精神”,并展示了孙中山为悼念霍元甲所作的《精武本纪序》。此序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孙中山一生的言论与著述中关于体育的最为完整、最为直接的表述。
  目光从遥远的历史回归当下,做为传承人,精武镇在农业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及农业产业化建设。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粮食、蔬菜、养殖、灌溉,集团化、规模化的新兴农业在古老的精武大地上蓬勃发展。追求高尚的品格,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继承精武特有的文化基因,发扬精武积极的处事态度和工作作风,不空谈,多实干,不等不靠,兼容并蓄,成为精武人做事的精神核心。
  “崇德尚武实干自强”已经不仅仅属于智慧、勤奋的精武人,更属于当前,处于大变格时期的中国以及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
  传承自有后来人
  翁芳芳
  自古英雄出少年。走进毗邻霍元甲纪念馆的霍元甲文武学校,扑面而来的便是英姿勃发的少年正气,永不服输的英武之气,一身是胆的威武之气,精忠报国的爱国之气。
  那此起彼伏的呐喊声,那拳脚打斗的厮杀声,那棍棒磕碰的格斗声,足以让人感觉到“初生牛犊不怕虎,天下唯我是第一”的少年壮志,英雄胆魄。
  置身这1400名少年组成的武术方阵之中,怎不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万千。他们给予我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无一不是秉承大侠霍元甲的遗志,为弘扬精武精神而献身的鸿鹄之志;无一不是继承中华武术的精华,为弘扬民族千年伟业献身的报国之情。
  这座已有15年历史的霍元甲文武学校,为了弘扬霍元甲和精武精神,为传承和发扬迷踪拳这一武术瑰宝,为中国武术培养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着。
  霍元甲文武学校远不是当年的精武会,它是一座建有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5000平方米宿舍楼和6000平方米训练场馆的现代化的武术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学校教职员工近200人,其中:武术教练40名,文化教师60人。
  不仅教学条件是一流的,教师更是一流的。享有“南拳王”美誉的校长郎荣标,11岁习武,1988年开始凭着过硬的武功和超人的毅力,像霍元甲那样驰骋武坛,先后荣获“世界武术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南拳冠军”,共获得金牌46枚,成为中国武坛金牌大户。他的办校宗旨就是,为传承发扬精武精神,让霍元甲创立的迷踪拳后继有人,尽心竭力,披肝沥胆。为把学校办成“精品校”、“名牌校”,造就出更多武林精英,勇担重任,不懈奋斗。
  总教练侯冬媚6岁习武,15岁摘得“全国武术锦标赛地蹚拳冠军”桂冠,在国内国际武术比赛中共摘得39枚金牌。她的教学理念是,传承是根本,发扬是目标,只有二者的恰当结合,才能更好地将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发扬光大,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武林新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学校的学生们,从呀呀学语开始,从步履蹒跚起步。从春寒料峭,到烈日高照;从秋风乍起,到飞雪飘飘;从闻鸡起舞,到月上柳梢。不知吃了多少苦,不知流过多少汗,不知磨破多少鞋,不知打了多少茧。
  老师们的勤谨教学没有白操劳,学生们的勤学苦练没有白付出。15年来,霍元甲文武学校成绩斐然,捷报频传。不论在国际赛场还是在国内赛场,每年都不止一次地把金牌捧回霍元甲的家乡小南河。
  从小在小南河长大的时俊杰一举摘得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金牌。
  在第二次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李奕萱捧回金牌。
  在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张杰获得冠军。
  在“第十届全运会”、“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全国武术学校武术比赛”、“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天津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运动会”等大型比赛中,共获得金、银、铜牌2000余枚。
  鹊起的盛誉,为所有毕业于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学生铺展了一条继续弘扬精武精神的星光大道。有的进入全国各大专院校继续深造,有的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有的被选送到国家、天津市武术队或外省市武术专业团体。
  霍元甲文武学校学生还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全国八省市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全国健身大拜年”、“华夏少儿艺术节”以及天津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天津市建卫六百周年“等大型公益演出。15年来,为传播、弘扬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和霍家的迷踪拳法,曾出访过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瑞士、毛里求斯等十几个国家。还接待了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的来访学习。
  不难看出,霍元甲文武学校,不仅成为了传承发扬精武精神的专业基地,也架起了向国内外传播霍元甲精武精神的桥梁与纽带。
  我们可以告慰大侠霍元甲了,你的事业后继有人,你的精神正在发扬光大。霍元甲文武学校的师生们正以全身心地投入,继往开来,沿着你的方向,在充满灿烂阳光的大道上,为实现你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