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散文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8004
颗粒名称:
散文林
分类号:
I267
页数:
15
页码:
28-38
摘要:
本文收录了杨柳青地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这女孩,我不会怜悯、滑落指缝的相思、有一种美是家风、折扇文化摭拾、冬、枫叶正红等文章。
关键词:
杨柳青
文学作品
散文
内容
这女孩,我不会怜悯
刘向阳
我不是一个心肠狠的人,但对于这个小女孩,我不会怜悯。
她是个正在天津市理工大学读大三的小女孩。她在去年,荣获了“新生奖学金一等奖”、“人民奖学金一等奖”、校“优秀团员”称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校级和市级“三好学生”称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交通银行残疾大学生励志奖”提名奖。今年,又荣获了校“青春毕业季,最美中国梦”毕业徽章证书、“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校“优秀团干部”称号、“感动校园——天津市大学生2013年度人物”称号和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面对如此众多的荣誉光环,尽管她是个聋哑人,你还会怜悯吗?反正我不会。在她的面前,我只有羞愧。羞愧我对人生的虚度。由此,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都具有平等的生命权力,区别就在于他的人生观是坚强还是懦弱,是乐观还是悲观,是伟大还是猥琐,如果是前者,就不虚此生,令人敬畏。如果是后者,便生不如死,让人唾弃。我说的这个小女孩完全具备了前者所具备的一切,并且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属于她的辉煌,你还能把她看成一个残疾人吗?我也许固执,但我要固执下去,我认为即便身体健全的人也不一定能够与她相比。谁要是不相信,尽可以比比好了。反正我不敢比。
我是先认识了她的作品,后认识她的人的。那还是在四年前,我做《杨柳青》杂志编辑时,收到一篇短文。清新隽永的文字立刻吸引了我。区内的作者我基本熟悉,他们作品的风格我也基本了如指掌。这忽如一缕清风般扑面而来的意境,让我耳目一新,几乎陶醉了。反复捧读,爱不释手。再看作者照片,更是让我喜欢上了这位文学少年、阳光女孩。圆圆的脸蛋儿充满了童真,大大的眼睛忽闪着聪慧。我不禁感叹,真是一个文学的好苗子!
后来,从与文友们的闲聊中,知道了这个小女孩在年幼时,因药物中毒,让她远离了有声世界。也同时让我了解到,小女孩面临残酷的现实,不屈不挠的求知欲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求学的道路上,付出了正常孩子十倍百倍的艰辛,也收获了比正常孩子多得多的成果。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对这个小女孩更加赞叹不已。由此,我想到了张海迪,想到了保尔,想到了霍金。既然张海迪高位截瘫,能成为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既然保尔能在双目失明后,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既然霍金全身萎缩导致脑瘫,还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我们可爱的小女孩就不能有所作为吗?
果然不出我望,这个倔强不屈的小女孩,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小学、初中、聋人高中,还出人意料地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如果这就是奇迹,还有比这更惊人的奇迹。继近20万字的长篇小说《珍惜爱》出版后,她的长篇小说《破茧成蝶》于今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外行人可能不知道,即便入选省、市级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入选国家级扶持项目难如上青天。可是,我们这些奋斗了大半生而没有实现的梦想,小女孩实现了。难道这不是个奇迹吗?
一个人只具有坚强的精神和执著的性格,还不算完美。还必须具有善良和博爱的心灵。这个小女孩就恰恰具备了这一点。她从没将自己视为弱势群体的一员。在她的眼里和心中装的是比她更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她利用寒假期间当春运志愿者,走进车站,为返乡的农民工端水送饭,嘘寒问暖。她连续两年将自己的奖学金捐给了困难生。她还多次将路遇摔倒的老人送回家。在雅安发生地震后,她组织学校社团开展黄丝带活动,为灾区祈祷,为灾区募捐。这些,所有这些,能做到的人并不多,而作为一个同样需要关爱的人却在千方百计地关爱别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可我们的小女孩做到了。
当然,尽管我不怜悯她,党、社会,还有很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她,帮助她。她在接受帮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她的所做所为,都是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诚心诚意地回报党,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我由衷地祝福她赶上了这个倡导和谐,倡导真善美的时代,在这举国上下贯彻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程中,她就是一粒闪闪发光的金子,这粒金子的能量是有限的,可她却能让真善美光芒四射,让假恶丑无处藏身。她就是我倾心赞美的小女孩——朱明静。
滑落指缝的相思
周童
夜,从容的遮住了月亮神秘的微笑,舒缓地在人们疲倦的双眼和纯洁的心灵上掠过。也许只有在黑暗里,人才能显露本性,是天真、是狂放、是颓废、还是快乐……
不止一次的坐在夜色迷漫的窗前。
窗前是一条不算宽畅的小路,路两边自由的生长着许多叫不出名来的植物,不管是否美丽,它们都呈现着从春天延续下来,特殊的、近乎张狂的样子。从墨绿到浅绿再到在鹅黄,油亮的叶片上到处都是季节的眼睛在与周围对视。心情烦躁时,瞅一眼这满世界昂扬的绿,心境也会变得轻松起来。路虽不宽畅,也常常会有行色匆匆的路人闪过。这时的人们已经不再是主角,早以换做绿色乐谱上个个音符,或跳跃、或静止,慢慢地消失在小路的尽头,那一片风景里了。
大自然的神奇之笔为我们画出四季不同的风景,可是,又有谁能比得上蓬勃、躁动,活力四射的暖暖深情?我深深地被这暖的海,绿的洋所沉醉。
每到傍晚时分,总能远远的望到一对老夫妻互相依偎的走过我探在季节里的窗台。老先生的头发早就被岁月的风霜染的雪白,在炫目的街灯的映衬下,散着点点星光。借着点点星光,我看到他身边的一张失去水分、变得褶皱苍老的脸。年轻时她一定是位风姿绰约,温婉可人的姑娘。她也许有过磨难,也许曾经迷茫,但现在,就在这个夜晚,她的眼睛里依旧荡漾着昔日对春的渴望。她雕刻般的皱纹里一定记录了年轻时的浪漫,还有步入中年后的温暖。不知道老先生在说什么趣事,直把太太逗的闭不上已经无牙干瘪的嘴,以至于笑意顺着她弯弯的眼角,延着身体上每一寸肌肤慢慢地溢了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会有如此温馨,像是经过蒙太奇处理过的片段定格在一瞬。
轻轻推开窗,夜风袭来的感觉非常美妙。她多了一份神秘,更多了一份轻柔。舍不得走离这无花的窗台。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远在东非的爱人,那遥远的异邦应该也被浓重的夏所包裹。走在满院绽放的花木中,是否沾了满衣带露的花香?非洲草原上的风是否掸落了你手中困倦的烟灰?
曾经读过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子是我等待的热情
夜更深了,屋外渐渐地浮起了层层薄雾,悄悄地迷漫开来,毫不吝啬的把所有能拥抱的东西都搂入了怀中。我亦被这雾越来越紧的环绕着,索性倒在雾的怀抱里吧!只怕脸上会滑落冰莹的泪滴。
温暖的季节里,人们也会多了几分感触。如同木架上牵牛花的卷须,始终窥视着这个美好的世界,好得到最新的消息。今夜,为你点上一支长燃的香烟,倾听你鼻子中呼出的气息。轻轻地,轻轻地吹落长长的烟灰,如花般随风飘逝在东非的国度里。
佛终于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有一种美是家风
孟宪华
有一种美是家风,那是开在家庭之上的信念与追求之花,高贵,善良,勤劳,真诚,正直,知书,达礼……它如阳光般照耀你,温暖你,精华你,成就你。
一直,喜欢那种情怀。一个阳光明媚的女子坐拥一方庭院,种树种菊种粮食,相夫教子。梵音缭绕.,捧一枚诗心,许周文王、周公的家训在《尚书》中诰辞;不贪图安逸享乐,不荒废时政,不投机倒把坑蒙拐骗,“知稼穑之艰难”,勤劳持家;快乐悦目,向走过的老人致意,向走过的孩童问好,向问路的异乡人指明路途;依着沁满心扉的善良,不管岁月里的误解和伤害,只与真诚结伴而行,将正直重描重写,知书摇曳,达礼锦绣,婉转成四季的风情。
时光的剪影中,我就是那个因贪玩迟归,说谎被父亲关进小黑屋的孩童。我就是那个因被小朋友抢去糖纸而大声咒骂,被慈母罚站了半天不许动的小丫头……我就是那个扶老爷爷过马路,把自己的笔送给没钱的同桌,自己喂兔子挣钱买画书……受到父母表扬的小学生。
流年的风匆匆吹过,多少往事渐行渐远,知天命的人了还是忘不了父亲对我说的话:做人就要正,堂堂正正;做人就要实,忠厚诚实守信用;做人就要真,认真正直坦荡开明;做人就要知,知书知礼知古今。干什么都要干好,要不就不要去干!还有大字不识的母亲对我说的,要尊老爱幼,勤劳善良,正直守法,懂规矩讲道理,吃亏是福,行善行德才能受人尊重。尽管世事沧桑,迷离多变,无论走过怎样的沉浮,不离不弃的都是相约一生的家风。
在我们国家,每个人起步教育基本从“家风”开始,也就是家教开始的。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它不同于现代教育中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贯穿人生始终的潜移默化的传承信念与追求。这是一个家族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
良好的家风决定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也不是不着边际的大道理,只不过是一些做人做事的简单常识。关键是怎样把这些简单的处世之道变成家庭成员的自觉行为。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丰子恺“重礼知礼”,对儿女进行的教导,看似都是“小事”,其实对子女们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的确,好的家风能塑造出健康的人格行为,良好的习性,成就优秀的人生。反之,不好的家风往往导致一个人不良的生活作风,甚至走向歧途。家风,没有国界,却有好坏之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好莱坞女星塔图姆·奥尼尔曾因试图购买强效纯可卡因在纽约街头被捕。她的父亲、著名的花花公子赖安·奥尼尔、哥哥格里芬和同父异母弟弟雷蒙德全都有染毒的历史。可见家风中父母德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风是生命教育也是文明的根脉。好的家风,在于发扬和传承。
美的家风,在细碎的光阴里辗转流传,盈盈安暖人间,点点欢愉俗世。
折扇文化摭拾
房磊
说起折扇,它兴起于明代,盛兴于清代,在民国初年达到顶峰。起初的折扇原是做消暑纳凉之用,后经文人之手,于扇面题字、作画,便做贤人雅士之把玩。明成祖喜折扇舒卷之便,常赐予大臣,并“命工如是为之。自内传出,遂普及天下”。清乾隆八年,清高宗将内府所藏折扇编目列序,题作《烟云宝笈》,折扇由此流传至今。
一把折扇,一人题字,一人作画,方寸之间把书法与绘画完美的契合,在彰显笔墨风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之间的交流。近代的书画家张大千、齐白石、溥心畬等都有扇面作品传世,更有作家郁达夫的《题悲鸿画梅》:“花中巢许耐寒枝,香满罗浮小雪时。各记兴亡家国恨,悲鸿作画我题诗”为世人传诵。
谈及小楷,写在扇面上便再合适不过了。扇面之小,小楷之俊美,在形状各异的扇骨所局限的方寸之间,无不灵动着书者心中的大千世界。行书固然可贵,但小楷也是别有风趣的。就扇面而言,小楷的书写在于布局的合理,结构的紧密以及行文的自然流露。众所周知,扇面上的书写空间窄小而上下不等。这就需要书者在内容权衡的基础上,为扇面设置合理的布局,行文切不可左密右疏,亦或上大下小。而结构的紧密一方面在于字体结构的审视,更重要的是行与行之间距离的权衡。小的折扇自然按其扇骨的排列设置行距,即一只扇骨设置一行。而大的折扇,特别是扇骨较宽的折扇,在行的设置上便要多下些功夫。在保持字体大小一致的基础上,在哪个地方换行才能使视觉上达到一个整体审美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行文的自然在于笔法的纯属和精神的凝聚。一副好的扇面作品,是精、气、神的内在融汇,多一字则臃肿,少一字则无神,只有恰如其分的书写,方可为有限的扇面平添无限的风流雅韵。
一副优秀的扇面作品离不开一笔好字和一副好画。而好的折扇又是由扇面和扇骨组成。扇骨分为大骨、小骨、扇头、扇钉。就材质来说,有玉竹、斑竹、罗汉竹之分,以致兽骨、象牙、玳瑁都可以成为扇骨的材质,但尤以“紫花蜡地”湘妃竹价格最贵。据《万历野获篇》记载,“吴中折扇,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扇头的形状则有百余种之多,如和尚头、琵琶头、葵瓣头、葫芦头等。扇钉作为将扇骨穿钉在一起的轴,以牛角钉最为盛行,有时候也会烫出“寿字钉”、“卐字钉”“太极钉”等。一柄竹子扇骨,或素或雅,在手中把玩,会随岁月而“上色”,及至五至十年,微微转红,包浆润泽,此是竹骨最让人心醉的时候,折扇之玩,从不负人也。
一柄小小的折扇,包罗了文房雅玩的大半之雅,囊括了除玉石之外的竹木牙角全部材质,同时将书法、绘画、漆艺、雕镂工艺吸纳进来,被称作“怀袖雅物”,能折射艺术的大千世界。
冬
吴志刚
你知道冬吗?
远离了春的盎然,走过了夏的葱笼,告别了秋的辉煌,它就来了。
它迈着坚韧的步伐,飘过衰草遍地的田野,掠过枯枝败叶的树梢,悄然而来。它越过河流,河水敛起了粼粼的波光,凝成玉带;吹过大地,大地绷紧了黝黑的皮肤,收藏起万物。就连太阳也将耀眼的光芒收敛,变成懒洋洋的。
它浅吟低唱时,风儿会停下迅疾的脚步,轻轻伴唱;伫立的树林在听,泛黄的麦苗在听,无垠的天空、广袤的大地都在静静地聆听。就连躲避在洞窟里的野兔,也跑出来,在田野里欢跳、舞蹈。这时,太阳会露出橘红色的笑脸,将和煦的光撒遍旷野城乡。
它心绪抑郁时,阴森的寒流就会充斥环宇,凝气为霜,滴水成冰。它要是发起怒来呀,那呼啸的北风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吹得屋宇吱吱做响,吹得树木东倒西歪,呜呜哀嚎。
当心情愉悦时呢,它就会遣出它的使者从浩渺的天空翩翩而下,帮空气滤一滤尘,给麦苗覆一层白色的毯,替建筑换一套银色的装。
这就是冬。
冬的诗篇,清冽而奇特。
首先,冬是宁静的。不像春天万物催生,百花争艳,就连空气中散发出的青青馥郁之气,都会让人心生躁动,蹦出一个又一个的期盼。也不似夏水汤汤,火伞高张,茂树鸣蝉,天地间一切物种都变得那么地沸扬。秋来霜风凄紧,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枯荷雨声,秋山野客,最是使人悲凉感伤。而冬的寒流冻结了这些喧嚣,冬的凛冽,吹走了那些忧伤。静静地,仿佛入定的老僧,让你在这物欲横流的世间给自己留下一方净土,化解内心的浮躁。
冬是淡泊的。那些绿的树,红的花,黄的果,那些姹紫嫣红,都在冬中无形地还原成大地苍郁的本色。尤其那清纯、洁白的使者,更增添了冬的淡然。
冬又是多彩的。君不见,那高远晴朗天空中阳光的妩媚;那横扫千军扬风搅雪的豪情;以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秀美和“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壮阔!即使在衰草遮睛的漫漫视野里,生命也没有停下脚步,更不用说在皑皑白雪覆盖下,那些冬眠花草的淡淡微笑了。
冬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让我们这些整日为世俗奔忙,无法停下脚步的人们,在它的宁静中,沉寂下来,休憩一下自己的躯壳,净化一下自己的魂灵。于宁静中找回自我,于宁静中趋向成熟,于宁静中去参悟人生的真谛。
冬的淡泊,是沉淀,是积累,是酝酿,是万物生长极致后的休整,是抛却一切浮华之后的淡定。它的淡泊,教会我们放下世俗名利,洗尽尘世铅华,淡然而不虚妄。不是消极,不是堕落,是心态,是修养,是理智,更是境界。“淡中出真味”,“淡泊而明智”。用这一份淡然审视人生的足迹,你会发现,不论是童年的纯洁无暇,少年的意气风发,还是中年的不惑和厚重。也无论是一马平川的快然,“冰塞川”、“雪满山”的坎坷,还是“忽复乘舟梦日边”的期盼,都有各自的精彩。
冬就是这样,以它蓄势待发的内敛和睿智,酝酿着春的“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繁华;用它自然的冷静和坚韧,制约着夏的骄阳似火和电闪雷鸣,以它的质朴和凝重,承载着秋的辉煌和收获。
经过了春、走过了夏、尝过了秋,你就会读懂它——冬。
枫叶正红
杨兴梅
晚秋时节,奔波于马路中,看到路旁缤纷多彩的观赏树木,蓦然想到枫叶。这个季节应该枫叶正红,我们何不附庸风雅,去欣赏被大诗人杜牧赞为红于二月花的枫叶?和几个同事谈起,结果一拍即合,但最后决定:拒绝香山,据说人头多过枫叶,使人不得开心颜;选择盘山,听说那里美景如画,漫山红遍,可使人心旷神怡。
都是年近半百的年纪,不必为事业爬坡苦
闷,不必为家庭琐事心烦,孩子已经大学毕业或者即将毕业。没有了物质上的互相攀比、互相嫉妒,有的只是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姐妹们商量一定,说走就走。和投缘的人做喜欢的事,这个年纪我们能做到。
相约旅行车,大家述说着昨天的激动心情。有人说,我昨天晚上十二点才睡,有人说我激动得四点就醒了。有人说,我早晨看了一小时的书,有人说我绣了两小时的十字绣……大家互相打趣、相互感叹,欢声笑语向着目的地出发。
路旁各种树木高低错落有致,颜色红橙黄绿,鲜红的红叶椿、橙黄的杨柳树、明黄的槐树、四季常绿的冬青以及不知名的各种颜色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让人惊叹不已,不用到景点我已经陶醉了。
挂月峰绚烂的色彩在迎接我们,那些多情的枫树、栎树、柿树们以及所有的像根植于此的土著和隐居于此的高士一样的树种,都在这里茁壮成长,自得其乐。
听说红叶最佳观赏期尚有三个看点:一看“叶色斑斓”,十月中旬的红叶树种,在温度和光照改变时发生色彩变化,逐步呈现绿、橙、黄、赤的颜色,观之色彩斑斓;二看“红叶如火”,时间定格在十月底和十一月初,那是让人们如醉如痴的如画美景;三看“落叶飘丹”,十一月中下旬,在飒飒的秋风中看红叶随风飘落的动态之美。
远远望去五角枫、柿树、山楂树层林尽染;红栌、槲栎漫山遍野;成片的元宝枫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一片片娇艳艳的红叶点缀在绿色山体中,攀登其中的我们组成动感的靓丽画面。
那是一片红色,如血的红,一品的红,像年轻人捧着一颗滚烫的心,充满了热情和向往,它的火热可以感染世间万物,最冷漠的教徒看到它也会热血沸腾。那是一片橘红色,像炉中熊熊火焰,它可以驱散严冬,给远行的人带来温暖。你会义无反顾地被它吸引,享受着喜悦,却全然忘记不经意间可能会被伤害。那是一片橙黄色,如冬日暖阳般的色彩,久了也许让人觉得稀疏平常,但这种光芒能温暖你,照耀你,只有失去时才知道整个世界为之黑暗。
我还看到古刹“天成寺”前那两棵八百多年金黄的银杏树。那种金黄的、明黄的颜色象征着高贵典雅,像帝王身上的龙袍,它给人们无尽想象却让人可望不可即。树身上缠绕的鲜红许愿绸带,平添了它的尊贵与成功。
我爱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每一个果实都香醇甜美,每一片树叶都独特美丽。上天对每一片叶子都没有偏爱,然而每一片叶子也得到上天恩泽眷顾。让生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吧,当春暖花开万物萌发时节,它不负春光破芽而出;当盛夏来临阳光普照之时,它历经风雨茁壮成长;当秋风飒飒寒意渐浓之时,它换上节日盛装,把自己最灿烂的形象展示世人;在生命将逝之时,它选择精彩谢幕无怨无悔。
一阵秋风吹的遍地红裳,一场秋雨打动满树情殇。枫叶,当它告别这个世界时,它没有萎顿没有暗淡,它选择艳丽选择壮观,选择了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色彩——红色,看到经霜更红的枫叶我没有伤感,没有悲秋,有的只是对生命的感叹和赞叹。
为绚丽的生命喝彩,为精彩的谢幕鼓掌。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作品
这女孩,我不会怜悯
相关作品
滑落指缝的相思
相关作品
有一种美是家风
相关作品
折扇文化摭拾
相关作品
冬
相关作品
枫叶正红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