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国梦·我的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923
颗粒名称:
中国梦·我的梦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25
页码:
4-28
摘要:
本文收录了杨柳青中国梦·我的梦的文学做,其中包含忆江南·张窝行、赞,张家窝示范镇建设、感张家窝新城、张家窝镇文化产业猜想等。
关键词:
杨柳青
文学
作品
内容
中国梦·我的梦
编者按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梦”所诠释的梦想新维度,发醒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奋力拼搏,锐意进取。
《杨柳青》杂志自2014年第二期开始,创办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文学专栏。编辑部于4月29日特别组织西青区文学骨干赴张家窝采风。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力争借助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用作者的笔锋描绘“美丽西青”的大好局面,触及“中国梦”的时代着力点。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满怀期待的奋力求索。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雄关漫道真如铁”;在现实的磨砺中焰炼,“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亿万个期待中纵身而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
来吧,说出你的梦想。那一刻,我们已经在逐梦的路上。
忆江南·张窝行(六首)
陈子茹
一
张窝好,
共友镇区行。
高楼座座蓝天耸,
园林片片伴鸟鸣。
谁不醉其中?
二
张窝好,
亮点似繁星。
家贤社区科学管,
综治网络掌控明。
居民喜安宁。
三
张窝好,
儿童乐融融。
田丽小学高起点,
幼儿教育新水平。
优教树典型。
四
张窝好,
游览伴春风。
蘑菇地带蘑菇壮,
食用菌宴好养生。
美味助游兴。
五
张窝好,
灵芝有美名。
仙物造型美如画,
孢子喷粉云雾中。
灵药促长生。
六
张窝好,
经济攀高峰。
党政呕心造福祉,
万民富庶享太平。
古镇多文明!
赞,张家窝示范镇建设
白青
在最近一次参观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活动中,看到该镇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在基本完成示范镇建设的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1所养老院、2所小学、4所幼儿园、6个社区服务中心和滨河公园、医疗服务中心和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全力打造“舒适、宜居、和谐”的现代化一流居住社区。深为感慨,赋诗记盛。
从一条道路的记忆,古佛寺到老君堂
你会推想这里是那样悠远和苍凉,佛寺孤灯
透过孤零零的窗子,照耀在逶迤漫长的土路上
如今,现代大都市的感觉,跃然出现
从杨柳青南来,退海之地的广袤田园
繁华似锦,满眼春色,无限风光
南北交汇通衢高铁,穿镇而过,南客站
巍然建立在辐辏大道辽阔的平原上
年画的渊源,艺术故园的家乡
形成五百年美丽的代言,依然倜傥
喧嚣的烟尘得到净化
万里晴空,清风悠然
旭日悠悠,碧波荡漾
无边绿柳在流淌的溪水边飘荡
连片高楼大厦摩天矗立
放射的道路联通四面八方
鳞次栉比无边无际的厂房
蘑菇园、灵芝园争相竞放
老人、孩子活跃在宽阔的广场
尽情驰骋耕耘的犁铧,徜徉理想
高水平的学校、医院、托儿所
和服务社区中心雨后春笋般成长
舒适、宜居、和谐的现代化居住社区
实现了几代人辽远的梦想
啊谁曾想当年土路孤灯的张家窝
建造一栋小二楼被称为鹤立鸡群
现在蔚为壮观已然大都市景象
遥想当年的困窘成为梦中的遗忘
社区文化建设,乘势而上
淳朴的乡风民俗演绎成民间花会
继承古老的园艺形成艺术天堂
招待四面八方的宾朋好友游览观光
啊这方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这方令人神往的家乡
仿佛待字闺中美丽的新娘
走出校门的学子荣归
将新生活的甘冽美酒同酿
亲手打造津西发展的明日辉煌
当黄莺滴溜婉转啼唱
当科技园的产品向域外流淌
粼粼鱼塘金鲤跳跃
蓊郁园林到处是丰收景象
经济与社会文明并蒂发展
“四清一绿”增添锦绣华章
和谐稳定,高屋建瓴
率先实现示范乡镇建设的美好理想
感张家窝新城
晨曲
津西古镇杨柳青,镇南张窝起新城。恰如一夜春风至,天津西南放卫星。北起古佛寺,南到东琉城,高楼大厦遍地立,招牌拥挤生意红。尤为夜晚灯红绿,疑似银河灿明星。
开辟鸿蒙,张窝本是蛮荒之处;退海之地,凝结盐碱形成灾情。重碱之地庄稼难收,不适生存人烟稀松。
考古发现,此处曾见“燕国鬲”;高埠之上,出土多件战国陶。由此可知烟火久远,战国此处曾有先民。
战国时期隶属“燕”,秦始皇时称“上谷”,汉代改为“渤海郡”,隋代县名叫“鲁城”。
宋辽对峙子牙河,张窝实为边防线。和平时期,河南河北贸易有往来;战乱发生,万户千家两岸都遭殃。北宋属沧州清池县,“百万窝”便是她的名。朝廷设军寨守边防,百万窝军寨在其中。宋史载,沙窝东11里为百万,张家窝最符此里程。元代时此处军队曾屯田,出土诸多农具可作证。周边村遍植枣林成规模,享祖德至今后代感盛情。
燕王扫北战乱频,百万窝毁初建明。古军寨老村荡然无,因要塞惨遭破坏重。永乐间章姓移民来,搭窝铺重建“章家窝”。未曾想章姓人不旺,后来张子嗣倍显通。随年轮张姓势渐大,“张家窝”从此替旧名。
明亡之后进入清,时代风云变无穷。民俗年画兴古镇,带动周边百家姓。镇南三十六村里,无人不入画行中。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刻版印刷加彩绘,张窝一带画乡成。
思古看今画乡行,感慨良多逛新城。农家小院已不见,高楼大厦插云层。灵芝仙草本难见,不想今日入仙境,满园灵芝斗奇葩,健康长寿送百姓。科技园区发展快,经济增长势头猛。放开眼去看未来,张家窝会更繁盛!
张家窝镇文化产业猜想
胡国平
4月29日,我随西青作协采风团来到张家窝镇,参观考察了该镇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措施、食用菌基地等亮点,感触颇多。
2010年,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龙头,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农村居住社区“三区联动”发展的战略。张家窝镇被确定为第二批试点镇,近年来,张家窝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疑受益于“三区联动”带来的良好机遇。
也许是职业习惯使然,参观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和捕捉能够激活张家窝镇文化产业发展的契合点,通过一个上午走马观花式的粗浅了解,我认为,张家窝镇的文化产业应该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由于没有与镇里的领导和主管人员沟通和交换意见,以下观点全然当做一种猜想罢了。
张家窝镇的示范工业园区,规划面积9.0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已达130余家,天安数码城、深福保创意产业园、北京光华设计瑰谷华北基地等大项目均在其内,几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300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0亿元、利税48亿元。这是一组足以让人心生羡慕的数字,而这组数字早在2011年,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刘红接受北方网采访的《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访谈录》中早有提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组数字却一直没有进入全区文化产业统计的底数之中,或许是被哪位同志有意无意间给“忽略”掉了?
张家窝镇的农业产业园,计划总投资8亿元,规划面积5000亩。目前已建成农业设施面积90万平米,初步形成了花卉、食用菌、有机果蔬、名特枣、园林园艺五大特色基地,打造了食用菌休闲产业园、北方蝴蝶兰基地、灵芝园、葡萄采摘园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引进了新加坡、台湾等7家重点农业企业,并申报成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和3A级旅游景区。这些园区、基地和项目等业态,都是典型的文化产业业态,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张家窝镇在小城镇建设中,还引进了社会山温泉文化创意旅游区项目,这一项目曾经入选我区第三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同时被区文化产业领导小组推荐参加了市级重点项目的评选。
张家窝镇一年一度的“秋季冬枣节”是我区重要的节庆项目之一,它与全区的“民俗旅游节”、杨柳青镇“金秋旅游节”、辛口镇“沙窝萝卜节”等,共同构成了西青时令性特色旅游节庆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8000亩冬枣资源,也已成为冬枣文化、乡土文化、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原生态载体,集采摘、观光、住宿、娱乐于一体的冬枣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灵芝种植基地可以说是张家窝镇的一个亮点,如今已闯出了名堂,叫响了品牌。58个特色种植大棚,不仅成为北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植基地,更成为了观光农业的特色之旅。
此外,张家窝镇还规划有农业文化展示中心,依托食用菌、灵芝、草莓、花卉等现有种植品种,建成不同季节的特种蔬菜展示基地、珍奇花卉展馆、未来农业技术展示基地、主题生态餐厅等,为游客创造一个供参观、休闲、科普、技术推广及经营的现代农业博览园,增强游客的体验参与性,让游客充分了解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在穿镇而过的丰产河沿岸,投资1.5亿元修建的15万平方米的滨河休闲公园,是镇区内集绿化、景观、休闲广场、体育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本镇村民和外来游客免费休闲娱乐、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综上所述,张家窝镇的文化产业,不论是基础还是前景,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是完全可以做成一篇大文章、好文章的。
西青区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截止到2013年,全区共评定命名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3批25家企业,这其中还没有一家是出自张家窝镇的企业,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是引领全国改革开放的“第三极”,作为沿海大都市近郊,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自不用我赘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出台三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可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十分明朗清晰,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我猜想:张家窝镇是不会轻易错过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的吧!
采风张家窝
宁乔帝
为了拓展作家们文学创作视野,今日西青区作协组织作家到张家窝镇进行采风。一路走来,我们讴歌家乡小城镇建设的卓越成就,亲历家乡人民的幸福感受!初夏的张家窝镇在霞光中醒来!这霞光,映红底蕴流长的京杭大运河、妆扮摇曳多姿的青青杨柳、涂染巍峨挺拔的楼群和坦荡如砥的碧野……这些,是可爱家乡张家窝呈现的视觉盛宴!更有,广场上伴乐起舞的闲适人们,在彤彤国旗和茵茵草坪掩映间,灵动了静好的古镇晨曦!
张家窝,您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今日行进在您的土地上,我们通过采风沟通历史与今朝,咏赏家乡圆梦的华彩篇章!
“入村不见树,但闻枣花香。”这是张家窝在大清雍正年间的模样。盛产的快枣和冬枣密植在画意田园的沃土上,使“枣乡”美誉传扬至今!
白驹过隙的时光已然流过。今日相见,张家窝风姿靓丽,焕然一新!
天安数码城,位于张家窝示范工业园区核心地带,是天津市政府重点扶持项目。
当我们走进规划展厅,观看蓝图长远的规划展台,聆听领导振奋昂扬的讲解和构想。天安数码城成为我镇新地标的壮阔图景正在铺展:占地800多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紧邻天津南站与荣乌高速,是集商务、金融、动漫、文化创意等领域为一体的高端综合社区!沃土如金,发展茁壮,这里必将成为我镇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随着深入张家窝,示范小城镇的焕然一新令作家们刮目相看!苍穹蔚蓝、碧树密植、道路拓宽、住宅多姿……喜人新貌得益于镇政府忠实践行天津市政府关于市容环境的总体要求,已形成“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社区、清洁村庄、绿化美化”的喜人局面,观此情景,我们赏心悦目,倍受鼓舞!
可亲的张家窝让我们放缓行进的脚步,徜徉在滨河公园绿茵吐芳的曲径上,激情拂动着作家们的文学思绪。放眼看去:一边是丰产河柔波漾岸、沁芳陶情的美景,一边是家贤里楼宇挺拔、居民各得其乐的健身场面……由此可见,家贤里社区继承与创新的“网格化”管理是取得喜人业绩的根源!
社区新貌令我们欣喜不已,文学灵感激励我们继续探究。于是,大家来到杰盛里社区画室,鉴赏咏赞杨柳青年画的丹青瑰丽!
“家家会点染,户户擅丹青。”起源家乡杨柳青的国粹之艺令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近她,亲眼见证年画从丹青点染到成品展示的动人时刻!
作家们进入画室的脚步声,为宁静的丹青雅室带来一份热闹。但,在我目光所及之处,技艺精湛的画师依然凝神聚气地进行创作,成品贴满了展板,经典的年画“莲年有余”洋溢着动人的喜庆和祥瑞!
看吧!健美可爱的家乡儿童“阿福”、通红自在的运河鲤鱼、青碧如玉的莲叶、粉红盛开的莲花,在荣获全国小品大赛奖、独臂绘画的我镇艺人房先生手中连缀得呼之欲出;“十子抱囍”、“十子抱寿”等寓意美好的作品在年画传人的妙悟中传递祥和与祝福……目光由此放远,张家窝与杨柳青因文化传承而紧紧相连,不老的丹青画笔必将在新时代的西青大地上继续描绘文化繁荣的神韵华章!
张家窝啊,我们在您的境地观览许久,数见示范城镇欣欣向荣之景后,来到国家大力扶持的食用菌休闲产业园和与它紧邻、珍贵祥瑞的灵芝种植园,吟赏现代观光农业谱写的农业强镇新时尚!
蘑菇,这种极具食用和药用价值的中国山珍,被南宋吴三公以“砍花法”广泛种植,并记载于《本草纲目》而传扬于祖国医药史册!今天,我们见到祖国山珍发挥出极好的经济效益,吸引四方游客,助推示范镇的发展!
在有着“蘑菇地带”美誉的种植基地内,我们回顾蘑菇的栽培历程,瞩目历代文人对蘑菇的描绘歌咏,浏览琳琅满目的蘑菇品种以及衍生的众多菜肴……其中,起源于法国、菌丝奶白、状如伞盖的“双孢菇”尤其引人注目。总而言之,这里体现着农为邦本、首惠“三农”的民生大计和时代进步、市场先导的先进理念。通过参观,我愿悠久的中国山珍谱写别致的田园诗篇!
与蘑菇园毗邻的是灵芝园。灵芝,一直是神秘和非凡的圣物!它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白蛇传》中《盗仙草》经典章节演化传奇,并被无数文人墨客赞不绝口的千年祥瑞,今日成为了我们目力所及并可亲口品尝的宝物!
在这祥瑞的灵芝园中,我们见到枝桠分展、色兼金红的鹿角芝和整体酷似“玉如意”形状的名贵灵芝。她们珠联璧合,共同做强灵芝园观光农业的效益,精心绣出张家窝城乡美如织锦的前景!
且行且观,不知不觉中到了回程之时。这次到张家窝的采风,从商业到农业,从社区到学校,从机关到民间,全方位了解了我镇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示范城镇、示范农业,由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转型的卓越成就。我们作家有责任与义务,用手中的笔传扬家乡的日新月异和伟大祖国的复兴愿景。同时也是作家们汲取文学创作源泉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力实践!
张家窝啊,我祝福您的未来如京杭大运河一样壮阔流长,如穿越家乡腹地的京沪高铁一样飞奔前方!在此衷心祝愿家乡人民连年有余,幸福安康!
中国梦 张窝梦
刘宗训
一
清和四月抖精神
一路采风笑语频
直下天安观数码
又从田丽赴园林
灵芝丛中游仙境
蘑菇香里赏白云
科技超拔盈满誉
开心最属张窝人
二
几载新城起枣乡
精工绘就满庭芳
粼粼广厦连天宇
幢幢华居向艳阳
绿柳盈窗香沁室
红桃悦目笑廻肠
三区联动农家梦
旧舍一别入画堂
三
星移月隐日初升
十里滨河涌笑声
白发歌飞人焕彩
银须剑舞脚生风
琴弦律动花合曲
鼓乐音回鸟弄翎
光耀桑榆春不老
休闲胜似城中翁
张家窝镇采风有感
李新
一
孟春艳阳乘车行,
惊羡旧地焕新容。
银楼翠树迎远客,
视频网格亮警风。
诗画耀目逸飞①韵,
歌谣悦耳迦陵②声。
一路畅言皆赞语,
一丝不见老遗踪。
二
一路观光一路夸,
神清气爽享豪华。
悦目比肩大城镇,
响耳赛歌小康家。
蘑菇点点星棋布,
灵芝细细精气发。
企业翘指收益大,
感受科技种庄稼。
洒满阳光的华夏阳光幼儿园
记张家窝镇第二幼儿园
孟宪华
当我第一次走进张家窝镇,远远的就被幼儿做操的场面所吸引。蓝天白云下阳光灿烂,天真活泼的孩子,鲜花怒放的草坪,滑梯、转椅、平衡木、秋千各式各样的活动器械,还有颇具特色的建筑,依附在自然的环抱里,与整洁的大道和明净的民居相映成趣,亲近而又自然,叫人感怀不已。
“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这不是标语,而是刻在楼口墙体上面向全镇人民的诺言。华夏阳光幼儿园这么写的,是不是这么做的呢?怀着好奇我走进去。走进这个装点的像童话世界一样的小天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墙”。“幼幼互动”、“师幼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展现在我的眸子,看着这些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个偏僻的小村,那漏风的土坯墙,单一的铅笔画……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张家窝的孩子真是幸福啊!
你看这现代化的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齐。电视,空调,DVD,钢琴,饮水机等硬件齐全。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玩具角,艺术角,图书角,活动角,休息角,分割有序,不杂乱,活动领域的材料很多,满足了不同儿童的需要。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与他们的水平线高度一致的地方,使幼儿一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幼儿园每个角落都被利用起来了。在这些小空间中,孩子们无拘无束,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发现的乐趣,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小班里,3个老师与25个孩子吃喝拉撒睡形影不离。孩子和老师亲热的程度不亚于和妈妈的关系。我悄悄走到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孩子身边,问她,喜欢在幼儿园吗?答案是:喜欢!这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和图画,还可以溜滑梯啊,我们的营养餐,可好吃了。我还得了两个小红花呢,那是老师奖励我的……
这是一所公办的幼儿园,收费标准在全镇最低。保教费加上伙食费一月一共是450元。这个价位在天津是根本找不到的,我真怀疑收费如此低的幼儿园设施和生活水平怎么会这么好呢?接待我的副园长解答了我这个问题。她说:“镇党委和领导特别重视学前教育,这是政府在张家窝镇设立的第二所普惠老百姓的公立幼儿园,政府要补贴的。”看着这位教龄20年的副园长诚实而美丽的眼睛,我不由的释然。
这所2014年2月才创办的幼儿园,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托班,小班,中班,大班,三层共15个班配置。硬件设施先进,玩具新颖齐全,新设施安全环保,教职员工30多人都是大专以上专业,就连营养师也是有专业证书的。教职员工担负着300多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担负着300多个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寄托和希望,担负着为300多个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之路,洒满阳光的重任。保健员有保健员的岗位职责,教员有教员的岗位职责,园长有园长的岗位职责。幼儿园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练内功,强素质,坚持“尊重个性差异,激励自主发展,促进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秉承“把爱心献给孩子,把安心献给家长”的办园宗旨;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本领过硬、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我情不自禁地赞叹,幼儿园的将来定能成为一所管理科学,环境优雅,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办幼儿园。
孩子的安全健康是一刻也不放松的事情,为此幼儿园聘请专业的营养师给孩子们营养配餐,拟定营养均衡、口味诱人的食谱。食品采购严控质量,再考虑价格;餐具、炊具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孩子们吃的干净卫生,每餐都是营养师配置,“两餐一点”,一周不重复。
孩子入园前必须经过区里的防疫站体检,合格后才能入园。园里每周进行一次体检。晨检由保健员负责,发现问题送到专门设立的隔离室,防止交叉感染;孩子日常服药由家长自己填写药单,亲手签字后,教师方可给孩子用药,以确保安全。
孩子们一天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上午和下午分别1小时。课间操和户外活动相继进行。幼儿园会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更改,调整。比如,夏天炎热,课间操就提前到早上。第一套操是天津幼儿广播体操,第二套操是幼儿园自己编排的徒手操。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提高孩子的素质教育,幼儿园还经常和地方武警进行互动。他们请武警来举行升旗仪式,幼儿们去武警部队表演自己的节目。这样一去一来,孩子们就得到了锻炼和教育。
追求卓越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提升的过程。幼儿园教职员工在这个锤炼、提升的过程中,承担着“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这个庄严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启蒙、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她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行动实践着更多元的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教育方法、更完美的保教服务、更优秀的教学品质,用全心全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美幼教工作这个光荣的、洒满阳光的事业。
五月,阳光明媚。沐浴着阳光,我漫步在华夏阳光幼儿园,每到一处,都会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儿童化气息。那是因为幼儿园有一支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她们的智慧和汗水,满怀爱心的为幼儿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幼小心灵的飞翔、个性张扬和能力的发展创建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坐在副园长的对面,听她谈起孩子,谈起自己钟爱的幼儿教育事业,我感慨万千。从中我才知道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当好“保姆”,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万丈高楼平地起,幼儿教育做的就是基础的工作。俗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当幼儿园教师是辛苦的,不易的,但她们却是认真踏实地热爱着这份神圣而美好的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她身上洋溢的青春活力和充满着蓬勃的朝气,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灿烂的阳光,想起那些在这里生活的美好幸福快乐的孩子。
爱的阳光洒满人间,普惠教育启迪人生。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让我们一起祝福吧!祝福华夏阳光幼儿园越办越好,祝福华夏阳光幼儿园与责任同行,与使命同行,与辉煌同行!
张窝滨河公园歌
李珍奎
5月初,西青作协组织去张窝镇采风参观,浏览滨河公园,感慨不已,欣然命笔,歌之。
六里望不尽
张窝滨河园
春来和风至
草树绿绵延
东起京福路
西临天华边
木秀成林带
花团近亭栏
龙青绣翠球
垂丝柳绦然
松针贴素馨
珙桐叶牵连
繁锦色颜新
丛簇开马莲
金钟扶海棠
紫藤绕石楠
殷殷锦绣红
幽幽郁香兰
且行生留意
王孙不思还
廊道通曲径
甬路鹅卵盘
白桥寻古情
嶙峋置奇岩
丰产渠水明
倒映楼高悬
即有垂钓人
无视车马喧
广场恁开阔
长椅坐休闲
穹霓向天造
华灯耀其环
升平健身处
上下转起翻
沙坑矗滑梯
少儿喜登攀
太极推揉臂
老翁笑延年
如栩雕铜塑
母子乐与欢
是谁策开创
为民造福端
农乡变城镇
改革史无前
斯当大手笔
堪歌唱美观
灵芝传奇
吴志刚
在美丽的天津西青,有一片美丽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美丽的传奇。
——题记
灵芝,这一中国医药宝库的珍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很多关于它的记述:“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作为药物它被收入国家药典,同时它又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
它的神秘传奇,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它生在深山老林,长在悬崖峭壁;采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相传有起死回生之能。
上古时期,灵芝称为“瑶草”,《山海经》记载,炎帝的小女“瑶姬”夭亡,她的精魂飘荡到“姑瑶之山”,“化为瑶草”。《尔雅》则称为“瑞草”,取其祥瑞美好之意。灵芝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一年可三次开花,所以《楚词·九歌·山鬼》中又称之为“三秀”:“采三秀兮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宋代陈仁玉所著《菌谱》序中开篇第一句就是:“芝、菌,皆气也。灵华三秀,称瑞尚矣。”北宋著名诗人秦观将灵芝比喻为传说中的凤凰、麒麟等灵禽祥兽:“草之有芝,犹鸟之有凤,兽之有鳞,从古相传,以为瑞物。”彭祖“茹芝饮瀑,遁迹养生”,寿760岁而貌似童颜,不见衰老;嫦娥偷食灵芝而奔月。后世亦称它为“仙草”。
仙草自然是名贵的。《灵芝赋》中说:“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所以每年的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时,仙女麻姑都要用绛珠河畔采集的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由此又诞生了杨柳青年画“麻姑献寿图”。
仙草自然是灵验的。《白蛇传》中蛇仙白素贞为救心爱之人许仙,潜入昆仑山,大战鹤、鹿二仙童,盗取千年灵芝仙草,许仙服用后得以起死回生;一位令药王孙思邈等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病人在服用灵芝汤后神奇地康复。仙草自然是美好的。相传龙女为治母病寻找灵药邂逅采药青年,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一位美丽善良,名叫灵芝的姑娘,为解百姓瘟疫,上山采药,最后自己变成灵芝,使无数百姓获救。
……
这些传奇故事作为一种文化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长寿图”里的灵芝和寿星;“松鹤遐龄”乃指“松、鹤、灵芝”。灵芝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长寿福禄”、“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吉祥之物,它的影响遍及建筑装饰、绘画艺术、美学、营养学、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
这条河是源源不断的,在它流淌的地方,又不断有新的细流汇入,使她不断壮大、充盛。它流经天津西青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区,那里的“灵芝园”就成为它的涓涓细流。
这里不是深山老林,也没有悬崖峭壁。一条通衢大道,两侧杨树挺拔、国槐碧绿、海棠摇姿、黄杨泛金。各种花草,参差错落,环境优雅。大道中段北侧,一片粉墙灰顶的暖室,里种殖的就是神奇的灵芝,这片土地就叫“灵芝园”。
不过种殖灵芝的并不是传说中的美丽姑娘,而是一位年过6旬的农民,人称“灵芝老人”。
他叫王春利,微胖的身形,憨厚的面容,一副普通农民的长相。如果不是那睿智的双眸,你很难和眼下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曾经创造了全国农民集体坐飞机旅游的新闻;在罹患癌症后,他不仅没有消沉,反而因病结缘灵芝,并在对种植灵芝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成为灵芝种植专家,成功建成灵芝种植基地,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七年来他的身体不仅没有被病魔压垮反而比从前还要康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学习种植灵芝的过程也充满了传奇。从正面请教,没有人教;花钱学习,也没人教;到后来以买灵芝为由,去偷艺、联系感情、投资援建、软磨硬泡,最后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注定就是一个传奇!
看着从菌袋割口处钻出的白色菌芽,逐渐膨大形成椭圆形菌盖,菌盖再逐渐由白色转为浅黄色,由黄色转为红褐色,表面也如涂了一层紫棕漆,油光瓦亮,他陶醉了。几个月后灵芝大获丰收,他创造了灵芝的新传奇。
试种成功后,在成活率和产量得到保证,以及镇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第二年他就把灵芝棚从两个扩展到十个。随着养植规模的发展,又引进了切片机、孢子破壁机等先进设备,解决了孢子粉采集的难题。他的灵芝种植基地闯出了名堂,叫响了品牌,不仅成为北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植基地,更向观光旅游农业延伸。
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游览。
走进灵芝园,中央笔直的水泥路两侧坐落着一排排灵芝种植棚,墙壁上图文并茂的介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灵芝文化。再看大棚中的那些灵芝,无论是形似鹿角的鹿角芝,还是卵圆形的紫芝,一层层的排列在架子上、码放在地上,光泽鲜亮,这些生命的精灵啊,就要走进千家万户,帮人们祛除病魔,为健康保驾护航。大家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品尝着灵芝水,既开阔了眼界,又学到许多养生知识。
灵芝种植的成功,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他进行采访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求援电话,更是不绝于耳。听着一个个殷切的期望,回想自己当初学习种植灵芝的艰辛,为传播灵芝种植技术,让别人少走弯路,他要打破灵芝种植行业的“潜规则”。就像他说的那样“为挣钱,我曾苦干了30年,耗掉了人生最美的一段年华,钱多到一定程度后,也就不再是人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了,人活一生,你能喝多少、用多少?不如把挣来的钱用在对社会有益的事儿上。”朴实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于是,他又酝酿着一个新的传奇。
2013年3月20日,全国独一无二的灵芝免费教习班在灵芝园里开课,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58名学员,在这里学习、实践,临走时谁愿拿什么就拿什么,而且是免费的。有人说他傻,他说管他呢,我成老师了,我有了58个弟子,我高兴就成。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突然的一场灾难,让你一下子跌进深渊,等你从深渊里爬上来时,你却发现已脱胎换骨获得了新生”。如果说《白蛇传》中的盗仙草只是一个神话传说。“灵芝老人”偷艺学习种植灵芝的故事,就是一个现实版的“盗仙草”传奇。如果说“灵芝老人”种植灵芝的初衷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体,那么现在的灵芝园就是他思想的一个升华。
“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你周边的世界,重新规划、设计你余下的人生之路……‘重生’的我活得更加精彩和潇洒。”
如今的灵芝园已经有65个种植棚,占地150亩。一个集种植、加工、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种植的灵芝也销往全国各地,并跨出国门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灵芝园也已成为张家窝镇农业产业园区的一颗明珠,“灵芝老人”战胜癌症的奇迹,种植灵芝的传奇故事,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在华夏大地流淌。他也在不断实践中,继续书写着他和灵芝的传奇。
城镇明星赞
王德林
君不见乘车南下暮春行,
通衢郊野树烟青。
君不见晨风喜沐采风者,
人面阳光悦声色。
目击美景似城郭,
梦逝往昔小村落。
改革深入促发展,
农村旧貌变新颜!
城乡建设一体化,
路广林深卧楼盘。
产业园区连横纵,
招商引资扩方圆。
蘑菇纯,灵芝鲜,
果蔬美,花卉繁。
安居乐业农家裕,
经营生态种植园。
高端企业频落户,
乡亲不愁就业难。
实惠民生无后顾,
干群敬业中青年。
老有所依夕阳苑,
少有所托簇花团。
莘莘学子春笋般,
希望之星院校潜。
公园广场娱百姓,
人文活动设施全。
久违水淀蛙声切,
环境气息融自然。
珑园宅邸豪华墅,
宜居修养胜桃园。
"三区联动"好模式,
社区管理属标杆。
灵杰地,宝华天,
杏花雨,蝴蝶兰。
一方水土一方锦,
后起之秀更斑斓。
好比袖珍小康画,
堪称缩影大壮观!
万千城镇纷崛起,
美丽天津荡彩船。
姹紫嫣红中国梦,
同心共筑复兴篇。
实施“三集中: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
关增社
张家窝镇地处天津市西南部,距市中心10公里,北部10公里是历史名镇杨柳青,南部20公里是北方古郡静海。全镇总面积44.5平方公里,耕地2.6万亩,辖16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
1995年,镇党委、政府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三集中”(即工业向小区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人口向新建镇区集中)的小城镇建设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镇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该镇实施“三集中”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1996年,该镇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1997年,被国家体改委等十一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1996年10月19日,胡锦涛同志到该镇视察,对“三集中”的做法进行了充分肯定。作为天津市第二批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张家窝示范小城镇规划占地约780.31公顷。其中,建新安置区土地面积约241.64公顷,建新出让区土地面积约538.67公顷。另外,拆旧复垦区土地面积为225公顷,涉及拆迁安置16个村庄。目前,示范小城镇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16个村的农民基本上实现了整体还迁。同时,复垦土地面积184公顷,剩余部分2014年底全部完成,实现土地占补平衡。
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了农业经营水平。1995年以来,该镇通过土地依法流转,集中了1.64万亩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62%。成立了农业服务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等1491台套,特别是在全国率先购买了4架农用飞机。全镇百亩拥有农机7.5台,农机总动力达12048千瓦,百亩农机动力60.24千瓦,机械化水平达98%以上。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计划总投资8亿元,规划了“万亩果园”和“8个专业养殖小区”。目前已完成投资7.5亿元,建成农业设施面积90万平方米,“万亩果园”建设已达5400亩,肉鸭、肉牛、猪、羊、鸡、面包虫等专业养殖小区已经建成。其中初步形成了花卉、食用菌、有机果蔬、名特枣、园林园艺五大特色基地,从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了7家重点农业企业。2013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吸纳了850余名“40、50”年龄段的农民就业。预计园区整体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带动1500名“40、50”年龄段的农民就业增收。
工业向小区集中,带动了工业产业升级。张家窝镇是工业型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导,培植出一批以染料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橡胶制品和金属制品为主的镇办集体工业企业。到1995年,全镇工业企业中镇办集体企业152个,其中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38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11个。镇办集体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实行“三集中”模式进行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施“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之后,规划了面积9.08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目前已相继引进企业110家。其中天安数码城、深福保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国储能源总部、北京光华设计瑰谷华北基地等5个大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00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近600亿元、利税27亿元左右。2013年,园区实现年产值104.1亿元,税收4.9亿元,解决本镇1.7万余名劳动力就业。在大力招商引进高新企业的同时,还加大了产业升级力度,一方面砍掉了40多家能耗高、污染大的小企业,一方面投资1亿多元治理了规模企业的污染问题,宏发集团、长城化工厂、津津制药厂等企业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污水排放标准,长城化工厂还取得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彻底改变了粗放式管理局面。
人口向新建镇区集中,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该镇实行“三集中”模式进行小城镇建设以来,总投资达87.3亿元,建设面积206.9万平米,其中农民还迁楼188.2万平方米,配套公建18.7万平方米。镇区内户均居住面积达13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60平方米。镇区硬化道路10万多平方米,上下水、供热、天然气、通信、有线电视管道达10万延米。并建成了1所敬老院、2所小学、4所幼儿园、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滨河公园、医疗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治理中心,引进了707路公交车,开通了312路环镇公交车,全镇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小区绿化率达到了40%以上,实现了绿色生态小区标准。计算机宽带网光纤到楼,五类线入户,不少家庭拥有了电脑,实现了不出家门上网冲浪。自来水入户率、集中供热率、燃气供气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了100%,百人电话普及率达40%以上。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农民逐渐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的文明的城市生活方式转变。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泼乱倒等很多陋习,以及打架斗殴等不文明习惯都得到了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天天洗澡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农民开始重视教育,舍得在孩子学习上投入;注重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参加多种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充实业余生活。
中国梦,西青人的梦
孙玉昆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夺取金牌的运动员,也就不是个优秀运动员。没有梦想的国家,就成不了强国,没有梦想的民族,就不会成就民族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激励起21世纪中华民族的每个子孙。回顾历史,从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革新运动起,中国从一个封建制国家迈出了走向现代国家的第一步。从辛亥变革到五四青年的呐喊,从井冈山上的星火到延安窑洞的灯光,从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发出的一声宣告,到改革开放吹响的号角,唤起了几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弱到强……
四月的初春,我随西青作协部分成员对张家窝镇重点建设项目及示范小区进行了采风,同时参观了农业产业园区的蘑菇基地和灵芝园,他们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按照三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了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使张家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蘑菇来说: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但他们主要长在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山上,由于很难去采挖,人们就开始了人工种植。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当时的菇农有一段歌谣对此曾有真实的写照:“辣椒当油炒,火茏当棉袄,火蔑当灯草。”及“春三月断粮,夏三月借粮,秋三月缴租,冬三月种菇”。深刻揭示了旧社会菇农的奔波与辛苦。现在张家窝的村民用大棚的种植方式,培育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猴头蘑、鸡腿蘑、双孢蘑等十几个品种。蘑菇是一种菌类植物,不但能烹饪出让人“观之动容,味之动情”的美味佳肴,还凭借厨师们的巧夺天工,融入诗情画意,常吃具备防病,治病的功效,无病还可以起到养生作用,能达到一种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和享受。蘑菇还是一种人文的象征,它虽不喜欢阳光,没有坚强的筋骨,却凭借着自己温和宽厚,柔软的肌体,支撑着一把小伞抗拒着疾风骤雨,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张家窝的村民正是用这种宽厚,朴实,坚韧的蘑菇性格来实现自己的富民梦想。蘑菇在大自然里需要在水、土、热、气等条件的作用下,才能长出千姿百态的种类,人才的培育成长与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温暖的阳光做土壤来促进一方人文生态环境的发展,构建起和谐的一方热土。
人是万物之精灵,一但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所用,为人民所用,就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大沙漠升起的一股蘑菇云,实现了我国老一代革命家的梦想,神州5号,6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如今,张家窝镇的村民用宽厚、柔和的蘑菇性格,在家乡实现了自己的富民强国之梦。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中国梦,是你的梦,是我的梦,是张家窝人的梦,也是西青人的梦。
阅读田丽,触摸梦想
李建文
半天的张家窝采风,被主办方安排的紧凑而充实。天安数码专题片带来的视觉震撼与冲击,让人目不暇接;蘑菇和灵芝种植基地旖旎的田园风光,简直美不胜收……然而,在我心中最靓丽的风景却是张家窝田丽小学,她就如同一本内涵深刻丰富的书籍,等着你去打开阅读。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校训“修德尚美,启智健体”。沿着楼梯拾级而上,看到走廊被独具匠心地设计成一个大展厅,琉璃柜里陈列着生物标本,让学生耳濡目染,严谨求实。由于是下课时间,走廊里和楼梯上有不少学生,看到我们,他们有的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有的礼貌的给我们让道,我们也深为他们的青春活力所感染,似乎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书画室里,一件件学生的作品悬挂在墙上,充满着灵气,虽然有些书法作品看起来有些稚嫩,甚至有的字还写的不是很端正,经过同伴提醒我才惊觉,这不是高中生而是小学生的书法作品,小学生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在书画室的黑板上写着书法要诀:“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中锋行笔,无往不收”,我赶快把它拍下来留作自己练习时的指导原则。
正值课间操时间,从书画室宽大的玻璃望去,蓝天白云下,穿着校服的学生正鱼贯而出,在宽阔的操场上整齐列队,开始做课间操。后面的几幢高楼拔地而起,这情景不由让人联想那些正在做操的学生,似早春的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连那些在西青住了几十年的作家们也说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惊叹不已:“市里可没有这么宽阔的操场”,“太美了!这里的小孩太幸福了”……我一边观赏一边感叹如果可以让时光倒流,我就选择来这里读小学。
阅读田丽小学这本书,仅仅是随便翻了几页,就给我“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感觉,以致多次以为我进入的是一所高中。如此恢宏壮观的校舍,如此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在这里不是在展望教育梦想而是在触摸梦想。对他们这些小学生来说,“拥有一个金色快乐童年”的梦想触手可及,然而对于这些小学生的远大人生梦想和建设张家窝的梦想来说,却还在延伸……
这一天,我曾来过
沙尘
这一天,我曾来过
初识你浅浅的笑涡
田丽,是你嘴角的上扬
天安,是你微笑的轮廓
在滨河公园的一角
我是你芳菲瑰润的春陌
是杨柳遮住了情人的视线
是木桥关联着对视的你我
你说
五年的变迁让光景显得陌生
可这憨厚的土地
还是你当初的气息
还是你当初的领颚
还是你用母性催化的勤劳
成就了繁花似锦
成就了满园春色
成就了一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镇
成就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张家窝
这一天,我曾来过
亲吻你发间的芳泽
蝶兰,是你挥袖的艳美
灵芝,是你撑起的伞幄
漫步在蘑菇的世界
自然与生命完美的契合
是谁的脂粉点缀了你的素颜
又是谁的眼泪在我的指间滑落
你说
你不及毒菌的娇艳
可这朴素的身躯
却滋养着一方热土
滋养着一种的体魄
滋养着一个奋进的力量
把陈旧的家乡交给历史
让西青荣誉一个村落
让西青荣誉一个村落
荣誉一种向上的追求
荣誉一个厚积薄发的张家窝
这一天,我真的来过
在你高大的背影里用心去触摸
触摸着一种精神的高度
触摸着一种责任的镌刻
触摸着一串串坚定的脚印
触摸着一道道凹陷的车辙
这一天,我真的来过
在你莞尔的回眸间轻轻地诉说
诉说着一个昨天的故事
诉说着一首今日的赞歌
诉说着一个巨人的引领
把辉煌交给历史,
让生命之泉无限喷薄
这一天,我真的来过
……
附注
注释:①现代著名书画家陈逸飞; ②叶嘉莹,号迦陵,中外驰名诗词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一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二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三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四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五
相关作品
忆江南·张窝行之六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