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911
颗粒名称: 散文林
分类号: I267
页数: 14
页码: 26-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宁河区的期刊的杨柳青的散文林,包括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游走平原、我的家乡、走进天鹅湖、独处、签收。
关键词: 散文 当代

内容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李峥
  “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习近平说,谈到爱好,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你知道,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为什么读书?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但愿领导人的表率能引起普通人的效仿和“跟风”,让读书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从而保持思想活力,启发智慧,滋养浩然正气。事实上,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当下市场卖的好的书往往更注重实用,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要的是“现得利”的惊喜。诚然,带着功利之心去阅读,确乎不会空手而归,而无故乱翻书,就像生活中某些偶遇、偶感远比刻意要深刻。书没有雅俗之分,只要喜欢,只要能让自己的身心愉悦,可以是名家经典,也可以是通俗小册。
  这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作家苏童曾谈到,很震撼的阅读往往是在很松弛的状态下获得的。当你带着明确的目的来阅读,获得的感受截然不同。“青年时代的读书是天赐的时间机遇,可能你现在读的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会在未来某个时机创造你都没法想到的奇迹。”
  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能获此殊荣,与其童年时很迷恋读书不无关系,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看书成为了他的最大乐趣。他小学五年级辍学参加农业生产,读完了村子里能借到的所有小说,“童年时期的阅读,对我后来的创作非常有用,大量阅读的同时,反复品读经典文字,并融入自己的思考。”莫言自述小时候看了书之后就会编故事讲给别人听,当他写小说的时候,感觉不是他写小说,而小说在找他。这样的读书,就不再只是功利的读书,而是交流,是成长。
  阅读的重量时“重”、时“轻”,“轻”是通过无目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2014甲午马年,愿更多人行动起来,马上读书,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
  游走平原
  孟宪华
  今日,今日是古城平原。
  沿着历史走过……
  古槐、文昌阁、森罗殿、西寺、千佛塔、龙门、桃园、琵琶湾、三国文化广场……历史与现代、梦幻与现实在清晰中模糊,在模糊中清晰……
  龙门之外,旧树在前,悠悠古道,漫漫驿站。往事千年越,那槐香沉素雅浸心,朴实透着洁白。难怪秦始皇策马歇驾,生不能在,那就留下魂魄融入平原的“虬龙槐”。
  弦上,荡漾着平原人代代的梦想。
  风吹来了,天圆地方的是“文昌阁”;生死相邀一杯酒的是“霞衬桃园”;“钟声四野皆成响,清籁传来任往还。”的是“晓钟鸣梵”;千佛塔,一千个佛超度着时光;琵琶湾弹起了后羿与嫦娥凄美的爱情故事;三国广场让我又回到了三国的情节里,仿佛一切就在眼前近得让我触摸到了他们的心跳……
  思绪,已在路过的朝代中醉去。忽然,一支农民起义军铁马涉河而来,光绪二十五年秋九月朱红灯、李长水义和团拳首扶清灭洋,那大刀扬起的血河,只在阴阳相聚的森罗殿前流淌。而千年之后,古道残阳仍在,只有遗址诉说着血雨腥风……
  千里迢迢,胜地遥遥。一个朝代,等我到达。
  “龙门楼”上的“龙门”二字拖住我的腿步。
  我终将被一首长诗收住目光,这样的长诗永远留在这里,让所有经过的目光变得安静而美好,让所有的品格变得高尚而坚强。这首诗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过平原》。
  光阴拂过小城,我停在《颜真卿三表贴》中间,顶礼膜拜。求真求清,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句子,在岁月深处溢出幽幽的墨香。
  一定有这样的日子,我在三月走进平原的桃花园。捧一壶东汉老酒,挑一肩千年花魂,踏一径涿郡晓风,对着桃花畅饮。如果不曾深醉,我知道我会遇到刘备、关羽和张飞,邀他们一起再次为我举酒结义,对天盟誓。然后,默默等待情投意合的仁人志士走进我的视野,与我同醉同盟义结金兰。
  桃园如画,花事似梦。侧耳聆听,龙门之下,是谁策马而过,扬一径落花,任那哒哒的马蹄穿过叮咚作响的琵琶湾,走进桃花春雨的帘后。又是谁,守望每一个黄昏,站在颊川桥的尽头,独自吟唱一首《刘备在平原》?
  河之洲,水之湄,撩起尘世的面纱,着了纸墨,横跨千年。那烟水茫茫的古渡流淌着,只留下诗的咏叹。
  岁月剥蚀着记忆,一个又一个圆月终被琵琶湾奏出的一支曲子抚出泪水,时光渐行渐远,只有琵琶湾的水依然清澈如昨……
  这里令我如痴如醉的不只是传说,还有意义深远的文化内涵。石刻、古槐、墓碑、文昌阁、千佛塔、三国广场……
  这是一座具有王者之气的小城。乾隆驻跸、秦皇渡津、文昌帝君修阁、刘备坐镇平原……
  这是一个有着诗情画意的地方。“一湾、两环、四区、八景”。“画桥烟雨”、“霞衬桃园”、“杰阁远眺”、“云凝古渡”、“晓钟鸣梵”、“长堤桃李”、“龙湫响应”、“古城蔼影”。
  携着怀旧情怀,在平原游走。步移景异,如同置身于画中,探不完的境,解不开的谜。
  时光静好。安谧,古朴,典雅,祥和的小城,平和、安详的人们,他们的日子也是安逸、快乐的。
  漫步平原,无论是谁都会发现新奇和感动。
  漫步平原,花香,鸟鸣,小桥,流水,人家。“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住在绿中”。
  漫步平原,讲诚信、重信义,重商、亲商,政通人和。
  平原是一首抒情诗,深刻而隽永。平原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挂在心幕。
  平原从悠长走来。
  平原向美好走去。
  今日,今日是古城平原。
  今日,是我,是我的平原。
  哦,平原,我心中的高原!
  我的家乡
  吴志刚
  “一水苍茫会众流,畿南回望使人愁,遥看杨柳疑为岸,行到芦花不见洲”。她地处京畿之地,众流会聚入海之口。她北拥子牙,南枕运河,既有着万条飘逸的青丝纽带,又有着千年沉郁的文化积淀。
  她就是我的家乡——杨柳青!
  儿时的记忆中,她曾经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凄凉。低矮的民居,大多数还是泥顶泥坯。虽有几家大院,也都是残破不堪。几条狭窄的街道,大多是土地,如遇风雨则更是满地淤泥。俗语说“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旧社会的杨柳青,横竖不过三里地”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前百、后百、七姐妹,在我儿时的心目中那就是非常大的商场;回民、大众、西郊饭店也是那一时期最有名的饭堂。
  如今,你已分辨不出她的面容,一切都变了模样。西青道、柳口路、柳霞路、新华道等平整的柏油路面,川流不息的车辆,宽敞顺当。道路两旁绿化带繁花似锦、郁郁葱葱;镇内四通八达的街道,便民公交往来穿梭,出行更加便捷。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幢幢林立的大厦。石府、通联、福祥、鸿禧等酒楼鳞次栉比;还有宝华街的小吃店,国美、百顺等大型商场;更有明清街古朴的建筑,交相辉映,既古老又时尚。
  那小贩遍地、人车争道、遍地垃圾已成为过去。粉饰一新的楼宇,给她换上了新装;宽广的杨柳青广场上柳绿、草鲜、花香。那颇具意蕴的雕塑、洁白的罗马玉柱,辉映着蔚蓝的天空,交织成一组清新、整洁、和谐的画面。柳溪苑的别致、世纪新苑的大气、莱茵小镇的幽静、英伦名苑的优雅将她妆扮得更加妩媚璀璨。御(运)河上那弯弯的拱桥倒映在清清的波光里,宛如一条白色的彩练飞跨其上。御河岸边那丝丝绿柳轻抚着晨曦中人们舞动的英姿、静夜下遛晚的身影,笑容在人们的脸上荡漾;“遥望远波无限景,恍疑身寄吴桥西”。生动地描绘出依依杨柳岸,微微运河波的美景,竟恍如置身枫桥渔火。
  “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美传;魁星点状元的典故;普亮宝塔的神奇传说以及华北第一民宅的气魄;更有那赶大营的壮举,都给她增添了无限的眷恋和无尽的遐想。
  这是你吗?怎已找不到你旧时的身影?只有那丝丝的垂柳和弯弯的御河、古老的年画和文昌阁的风姿,才能唤起我的记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你的身旁。“多情杨柳纷如织,绾住离情眼独青”。她就是我的杨柳青,我永远难忘的家乡!
  走近天鹅湖
  李建文
  一直以来,对歌剧、古典音乐这类高雅艺术敬而远之,坦率地说,我不知经常上演这类艺术作品的天津大剧院的门向哪边开。直至昨晚,应一友人力邀,才有机会上天津大剧院观看了由天津芭蕾舞剧团演绎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让我对高雅艺术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
  天津大剧院座落在著名的天津文化中心,外观恢宏壮观,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高端、大气、上档次,橙黄的灯束把夜色里的大剧院正门前的几个大立柱装点的柔美端庄。80元一张的门票,相对水滴体育馆动辄几百元的演唱会门票并不算高,这样一个剧院,为已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市民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上的诗意栖息地。
  大剧院的入口处是大理石地面,铺着红地毯,给每一位来这里的观赏者以尊贵的感觉,不过大剧院的空间没有想象的大,内饰也没有想象的精致。趁演出还没开始,打量了一下四周的观众,年龄基本上在30岁以下,以女性观众为多,大概是女性更喜欢艺术。座间有大量虚席,大约40%的座位是空着的。这也能理解,曲高和寡。在舞台两侧的墙壁上,高悬着两方液晶显示屏,用以显示剧情字幕。
  今天上演的是柴可夫斯基作曲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一共四幕,随着主题乐曲,红色的大幕缓缓开启,浓郁的俄罗斯风情扑面而来。第一幕: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有一个古城堡,国王正在举办一场有外国使节参加的宫廷舞会,在盛大的舞会上,刚愎自用的国王宣布,要在邻国来参加宴会的多位公主里为王子择偶,这时天边飞来了一群天鹅,王子仰望天空,沉醉于天空中天鹅的美丽,离开宴席的公主,拿起弓箭,向天鹅飞的方向奔跑;第二幕:在优美的湖光山色里,出现了20只天鹅,她们都穿着白色的裙子,那么善良美丽那么纯洁无瑕,她们在优美的景色里穿梭跳跃,旋转,玩得十分开心,尤其是那四小天鹅,手拉手在优美的旋律里欢快起舞,脚尖轻盈灵活,似乎在钢琴上跳跃,步伐整齐的像一个人似的。王子禁不住对这群天鹅的首领——天鹅公主深情表白,可是表白却被万恶的魔王听见;第三幕:万恶的魔王扮演成骑士,派一个穿着黑色裙子的女子伪装成天鹅公主诱惑王子,王子为其优美的身姿与曼妙的舞姿所惑,成其感情俘虏,此时天边,有一只天鹅伤心飞过;第四幕:王子来到他和天鹅公主相识的天鹅湖边,忧郁地漫步,此时,熟悉的旋律响起,天鹅公主归来,王子迷途知返,公主原谅了王子,可是万恶的魔王又出现了,王子抱着天鹅公主跳进湖里,以生命来捍卫爱情的尊严。在这关键时刻,20只天鹅出现了,她们一起战胜了魔王,正义战胜了邪恶,美丽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颂。
  全剧以舞蹈来讲述故事展开情节,虽然在表达手法上比较含蓄,却把情感表达得一咏三叹、淋漓尽致。原来芭蕾舞剧没那么神秘,它们也是来源于生活,加以艺术的表达,只要你去体会触摸,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乐曲之美,舞姿之美,装饰之美,舞台编排之美,甚至爱情之美、人性之美,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享受。付出区区80元,却收获如此的精神大餐,值了。
  独处
  房磊
  喧哗的白昼过去,我独自坐于房中,一盏台灯一杯香茗,这世界重归于宁静。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虽有些寂寞,但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因为在独处中,我可以享受宁静,没有爱,没有怨,没有激动,没有烦恼,面对自我,与一颗宁,静的灵魂对话。
  独处是一种能力,一种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外在的沟通,而独处是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独处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
  独处是一种心灵的休养方式,它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充分休息而饱满,即使久不活动而倦怠时,它也能最敏锐的品味新的印象,唯有带着一颗自足的心灵去活动,我们才能心安理得且确有收获。
  我是喜欢独处的,以至于为自己定了一个原则,每个周末的夜晚,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在独处中,我享受人生。
  牵手
  希彦
  不知不觉中,我和老伴已过金婚之年。要用“牵手”这个词来形容我和老伴走过这五十年,而不如用“相依为命”这个词更为恰当。
  回忆起至今还从来没有过当着父母和孩子们的面、乡亲们的眼,我俩牵手走在那土路和油渣路上,因为我这个人太保守,太古板,太传统。
  去年国庆节,我和老伴旅游来到了北京。正赶上是“十一”,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布置得庄严一新,一篮盛满了牡丹花和各种果实的大花篮装饰在广场的正中央。国色天香象征着建国64年来,祖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金秋大地结满了丰硕的果实,象征着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国富民强,洋溢着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气氛。
  我和老伴有幸与来自北京的各地朋友欢聚在天安门广场,共贺祖国的生日。我紧紧的握住老伴那粗糙的大手,拥挤在天安门广场的彩色板油路上那如潮人海之中。此时,生怕与老伴走散走失了,更有一种难舍难离的感觉,牵着手向前走呀走!这一幸福的瞬间早已被大外孙拍下了一连串的难忘镜头。
  牵手走进紫禁城故宫的中轴路上,游览着午门、金水桥、太和殿、乾清宫、神武门等清皇朝能工巧匠们精心构建的规模宏大的古典建筑群,走过东西巷长廊,参观了青铜器、瓷器、工艺、钟表馆,特别是来到书画馆,观赏了书墨飘香的国画书法作品,饱尝了大师们妙手挥毫眼福的同时,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倍感崇敬,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的了解。
  牵手坐上人力厢包车,到了颐和园和园石牌坊门前,走过昆明湖畔的长廊,相互搀扶着一个个台阶地登上了一眼望不到顶的石梯,来到佛香阁,千手佛龛雕刻在塔壁上,仿佛置身于中华民族古典文化艺术永远长存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
  牵手漫步圆明园。修复后开放的今天,变得像花园一样,可称为“菊香雅韵、爱聚圆明”。今天正是秋高气爽,菊香满园,垂钓成荫的季节,人们兴奋的怀着追古的心情来到圆明园遗址。可遗憾的是展现游人眼前的却是一片残骸废墟,令人心痛!难忘的是一八六零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了圆明园,掠夺了国宝,烧毁了古典建筑,血染了中华大地。眼前的这些就是中华民族被外敌侵略造成血的灾难的历史见证,也留下了腐败无能的清皇朝受欺辱的真实写照,为华夏世代子孙留下一幕不忘国耻的历史教材。
  牵手漫步在北海公园的柳荫路上,在那大白塔下的清乾隆皇帝御笔“瓊岛春阴”的石碑旁,留下我们老俩口了的身影。在希望相携百年的同时,也忠心祝福伟大祖国的各项事业腾飞发展、蒸蒸日上。
  牵手乘地铁来到奥运村。一眼就见到了鸟巢和水立方这一宏大的建筑。参观后我深有感触,这钢铁框架大跨度的宏伟建筑与那明清皇朝能工巧匠们用木料雕琢的古典艺术建筑有着鲜明的对比。古建筑象征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现代的建筑诠释着国家科技的发达与进步,标志着国力的强大,创造出具有世界一流的气势雄伟的建筑,同时也证明了只有劳动人民才能创造历史的一切,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也表明了中华民族有志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能力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七天的北京之旅是短暂的,却使我更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才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乾坤转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今昔的回忆镜头,记录了人生一幕“夕阳晚情”爱的憧憬,我和老伴会手牵手快乐幸福共白头!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