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文博之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86
颗粒名称:
文博之窗
分类号:
I267.1
页数:
9
页码:
55-6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杨柳青地区在元代以前已经形成,可能是在宋代末期。这一地区的形成与当时的军事防御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关。在北宋时期,为了防御辽军的入侵,沿着界河修建了塘泺防线,并在南岸设置了寨、铺等军事据点。这些据点不仅用于防御,还兼有屯田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屯田逐渐发展成为聚落和城镇,包括杨柳青地区。
关键词:
杨柳青
杂文
当代文学
内容
元代以前杨柳青形成和发展初探
周建
杨柳青是一个很雅气的地名,因出产年画而闻名于世。历史上因为先后划归青州、河间府、武清、静海等地所辖,史书中鲜有记载,亦给后人查阅造成很大不便。因此,其形成的年代及地名产生给后人留下很大的遐想空间。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称“杨柳青”地名由来有“有柳说”、“名人留说”、“赐名说”,时间亦自宋元跨至清代,杨柳青地名起源之混乱可见一斑。
本文试以现有的史料、诗歌、墓志等资料为基础,从杨柳青地区的地形地貌、历史环境变化、生产生活环境入手,探本朔源,理清杨柳青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考证元代以前杨柳青各时期的基本情况。
一、元代以前杨柳青的发展过程
(一)乱流入海的蛮荒之地
西青大部分地区成陆于4000年以前,此时“禹贡大河”(古黄河)即从天津入海,《禹贡·导水》载“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①由于禹贡大河下游游荡不定,在德州以北至天津一带冲击出众多的沟壑和洼淀,即所谓“九河之地”。杨柳青地区就位于“九河之地”中。(见图)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助燕北伐山戎,回国时燕庄公送行,送至齐国境内,齐桓公将今海河以南大片原属齐国的土地(包括现今的杨柳青地区)赠与燕国。齐桓公之所以如此慷慨,就是因为此地遍布沟壑洼淀、人烟稀少。
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善,现西青区界内开始有人来此定居,此时在我区的张家窝、当城、大任庄等地就相继出现了聚落②。而后汉初,又因连续发生海侵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海侵淹没了大部分西青土地(包括杨柳青地区),由于缺乏生产和生活条件,原住民相继迁出,原有的县治也迁移或兼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西青区界内便鲜有人类在此定居。
(二)宋末始有人类活动
唐末五代十国朝代交替更换,战事不断,华北平原满目疮痍、人烟稀少。宋初,为阻挡辽军骑兵骚扰,沿界河(现西青区子牙河以北)修建一条绵延九百里,西起今河北满城县,东至泥沽海口,由河流、淀泊构成的“塘泺防线”。在修筑“塘泺”防线的同时,为有效防止辽军入侵,还在界河南岸设置了许多称为“寨(砦)”、“铺”的军事据点,太宗时就设“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③当时的西青区境内有小南河、百万涡、沙涡、当城等寨,并有驻军守卫。为阻止辽军骑兵冬季经河面进入宋境,又在塘泺中种植榆柳,设置防御林④。经多年经营,“以水泉而作固,建为陂塘,互连沧海,纵有敌骑,何惧奔冲。”起到了“少以兵控扼之,则敌骑无以过矣”的御敌作用。⑤由此可见,当时杨柳青地区处于塘泺防线之内,而且从那时起便开始广泛种植榆柳等树木,这对后来杨柳青地名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当时的杨柳青以南地区,即河北缘边设有大量寨铺,这些寨铺除了防务职能以外,还兼有屯田的任务。北宋沿用汉制实行“屯田以兵,营田以民”的制度,既军人从事的农业活动称为屯田,而百姓从事的农业活动称之为营田。《文献通考》也有记载“屯田因兵屯得名,则固以兵耕;营田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以居其人。”当时的“屯田”由农忙时将校带领士兵在寨铺旁种植而来,而“营田”由招募佃户承租土地进行农业生产,需缴纳一定的赋税。寨铺的军士与招募的佃农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军士需要佃农帮忙打理庄稼、传授技能,而佃农需要军士的保护。因此,当时所有的农业开垦大多围绕在寨铺周围。也就是说当时西青境内除了寨铺守卫的将士、寨铺周边雇佣的佃户及打渔的渔民外,便鲜有城镇及聚落形成,此时的杨柳青地区很少有人类活动。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即遣使与金商讨“举兵相应以夹攻灭辽”之事,宣和二年(1120年),双方签订“海上之盟”,共同约定:宋金共同出兵征辽,灭辽后燕京归北宋,宋将原给辽的绢币“卒与契丹旧数”与金。宣和五年(1123年)金将燕京、平洲等幽燕地区全部占领。按照原定盟约,经再三交涉,宋以绢币50万及“燕租”百万换得燕京空城。随后,北宋设立燕山府,下辖九州二十县,今海河以北地区武清、宝坻等地划入燕山府辖区。由于燕京的回归,宋金之间的边境移至燕京以北地区,原有寨铺失去了御辽的意义,先后移徙废罢,甚至连素有“铜梁门、铁遂城”之称的安肃军、保信军都遭废罢“军营移徙,楼橹毁弃”⑥,整个河北地区一片安定祥和的太平景象。而此时西青境内由于地处后方,没有了敌方的袭扰,人们的生产生活范围逐渐由寨铺附近向四周辐射,这时的杨柳青地区已开始有人类生产生活了,杨柳青地区发现的宋墓即为此时期所修建。
宣和七年(1125年)金灭辽。同年,金兵第一次南下攻宋,其兵分东西两路攻入宋境,徽宗传位于钦宗,建元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至汴京,宋以“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求和。半年后,金兵二次南下,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攻破汴京,俘虏徽宗、钦宗“北狩”,至此北宋被金所灭,西青境内原有百姓为避战乱流离失所,杨柳青地区沦为无人居住的荒地。
(三)金代形成聚落,得名柳口
金代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善,及各种有利条件的产生,杨柳青地区逐步形成聚落,《金史》中称之为柳口。在今杨柳青镇席厂大街曾发现过金代遗址,该遗址紧邻黄河故道,面积约1万平方米。而当时促进杨柳青形成聚落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取消了“禁地”。金初“兵威所加,民多流亡,土多旷闲。”原有兵士、佃农等相继逃亡,甚至沦为女真贵族的奴隶,历经百年开垦的塘泺屯田也逐渐荒芜。女真族长期过着渔猎的游牧生活,为了满足贵族采捕打猎的需求,在今北京南至正定、沧州一带设立了禁地⑦,做为贵族狩猎的场所,禁止百姓进入,当时包括杨柳青在内的西青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禁地之内。承安三年(1198年),金章宗曾到酸枣林(今张家窝附近)一带狩猎。明昌年间,因耕地不足,且“禁猎地太广,有妨百姓耕垦”。金章宗“遂以四外猎地与民”。⑧
二是黄河改道。自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改道天津入海,始终水患不断,仅政和七年的一次水患便“民死者百余万。”黄河入金后水害减少,明昌年间(1190年至1196年)黄河改道南移。黄河改道相对减少了水患发生的可能性,而经黄河淤积的地区土壤得到改良,改善了人民的生产条件,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是实施“潞水通漕”,漕运河道通过杨柳青地区。金朝为了保证保障首都供给,主要通过漕运和陆路运输两种方式,其中由于漕运省事省力更以漕运为主。金初漕运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沿用旧永济渠,自独流开始折向西北,穿过冀中洼地,经信安、霸州直达涿郡,是漕运的主要河段,主要用于接纳山东、河北、河南的漕粮。另一条平行于海岸线,沿今潮白新河向北通辽东。由于永济渠旧道淤塞,新开凿的金口渠也於塞不能使用,金泰和五年(1205年),“发山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新的漕运河道沿用了部分黄河故道,自独流经柳口(今杨柳青)至三岔河口转入潞水,北上通州。为了保证漕运河道的通畅,泰和六年(1206年)规定,“凡漕河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则带“管勾漕河事”,俾催检纲运,营护堤岸。”同时,在漕河沿线设立巡检,负责地方巡逻、维护治安,以保漕运河道安全。“潞水通漕”结束了漕运河道不经西青区的历史,对西青区的村落形成及城镇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由于昌明年间取消了猎场禁地,加之黄河断流改道,客观上为杨柳青地区形成聚落提供了基本条件,而改凿的运河通过今天的西青境内,促进了“柳口”的形成。至此推断,“柳口”(即现今的杨柳青)于泰和五年(1205年)以后,随运河漕运的开通而逐步形成聚落。
(四)金末沦为荒地
金代后期贞佑初年(1213年),蒙古入侵,围困中都(今北京)。“中都食尽,霆遣军分护清、沧河路,召募贾船通饷道。”⑨同时在今三岔河口附近设立“直沽寨”,驻军五千,由原武清巡检梁佐和柳口巡检李咬住任正副都统,主要保护漕运河道的安全。贞佑二年(1214年),中都附近山东、河北(包括西青地区)均被蒙古军队占领,今宣宗遣使求和,蒙古军队退回居庸关。中都解围后,金宣宗决定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贞佑三年(1215年)蒙古军队再次围攻中都,金宣宗决定将河北军户家属迁到河南,而军丁留守河北,继续抵御蒙古军队⑩。此次南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随着军户南迁,大量的难民也不断地涌入河南。宣宗南渡、军户南迁,造成军心涣散,加之援军无望,中都守将自尽,中都落入蒙古之手。至此,“庙社陵寝、宫室府库,至于图籍重器,百年积累,一朝弃之。”河北诸郡(包括杨柳青地区)皆失,军户尽迁,州县官吏纷纷逃往河南⑪,加之当年“晚禾十损七八”,农业生产已近停滞,百姓亦四散逃难。贞佑四年(1216年)河北地区“大饥,人至相食”⑫,残余百姓纷纷逃难,流亡他乡。至此,刚刚形成聚落的杨柳青渐致荒芜,成为无人居住的弃地。
(五)元末再次形成聚落
蒙古实行奴隶制,上层贵族家中役使很多“驱口”(即奴隶,多为战争中俘虏之军民),并在大都(今北京)设立人市,买卖驱口,当“驱口”数量不足时则劫掠附近的百姓为奴。加之金末蒙古军队频频举兵南下,连年战争造成中原人口陡降,故此元代初期西青区广大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荒无人烟,无居民来此定局生产生活。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为满足京都给养一方面疏浚漕运河道,一方面大力发展屯田。至大元年(1310年)曾派军在我区张家窝镇小甸子村附近屯田开荒。漕运河道的疏通、屯田的发展为杨柳青地区再次形成聚落奠定了基础。
元末,全国各地反元起义成燎原之势,一些百姓为避战乱来到杨柳青地区定居。杨柳青镇席厂遗址(金、元、明时期)即为元代遗址。同时杨柳青地区亦出土部分墓志铭,铭文证明元末有人居住且“柳口”已更名为杨柳青。如《明故锦衣卫冠带总旗仁斋高君墓志铭》载:“其先小兴州人,始祖居宝,避元乱卜武清杨柳青里居焉”。《明故處士宋公孺人彭氏合葬墓志铭》载“其先燕山龙虎蔚人也,元季扰乱,鲁祖德用避地南迁,遂居于河间静海之杨青郷”。《明耕乐先生宋公誌铭》载“德用者避元季乱,徙河间静海择属地杨柳青,遂家且占籍焉”。以上资料证明在元末时杨柳青地区已经形成聚落。
(六)元末更名杨柳青
明嘉靖《河间府志》载“柳口,即今杨柳青。”清代《畿辅通志》载“柳口在静海县,即今杨柳青。”现存史料中关于何时由柳口更名为杨柳青的记载较少。近年来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在墓志铭和诗歌中发现了元末关于杨柳青的记载,可作为更名佐证。
(一)墓志铭中关于杨柳青的记载
近年出土的明代墓志铭《明故锦衣卫冠带总旗仁斋高君墓志铭》、《明故處士宋公孺人彭氏合葬墓志铭》、《明耕乐先生宋公誌铭》都记载了元末来到“杨柳青”的史实。
(二)诗歌中关于杨柳青的记载
“杨柳青”一词非地名专属,因杨柳生于春,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常被诗人借“青青杨柳”来抒发情怀,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唐代刘禹锡所作“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隋末无名氏所作“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金代元好问所作“杨柳”。诗歌作为史料必须要有确切的时间地点,而传世的诗赋中,对杨柳青的记载较早,最著名的当属《杨柳青谣》,此诗为元末揭傒斯所作(1274-1344)。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日日相迎苇篱下,朝朝相送苇篱旁。河边病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昨日临清卖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德百不堪。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诗中临清应为“临清万户府”,明朝胡文璧《与彦伦式求志书》中说:“元统四海,东南赋税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沽,达燕京,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有接运厅、有临清万户府,皆在大直沽。”临清万户府原为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至元二十七年“改利津海道运粮万户府为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延佑三年(1316年)更名为“临清运粮万户府”。而“桃花口”位于今北辰区北运河右岸,元代因广植桃树而得名,现更名“桃口”。
由于此诗中有明确的“临清”(临清万户府)、“桃口”、“杨柳青”的地名,而且其地理范围均在渔船正常生产范围之内,使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辅以元代诗人成始终《发桃花口直沽舟中述怀》和袁桷《朱窝杨柳青》互为佐证,证明元末由“柳口”更名为“杨柳青”的史实。
墓志铭和诗歌中关于“杨柳青”的描述,填补了史料的不足,间接证明了元末更名的过程。
纵观杨柳青的形成和发展,自宋末有人类活动以来,经历了金末的聚落雏形,元初的荒废和元末聚落的形成,其形成发展始终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国盛则兴,国衰则亡。明清史料中关于杨柳青的记载资料较多,限于篇幅在此略去。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限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错误在所难免,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附注
注释: ①载自《禹贡?导水》。“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禹贡》中多处使用九山、九江等即证。此处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②见《中国文物地图集?天津分册》 ③《宋史》承矩上言曰:“缘边战棹司自淘河至泥姑海口,屈曲九百余里,此天险也。太宗置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 ④《宋史》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东头供奉官赵忠政言:“界请自沧州东接海,西抵西山,植榆柳、桑枣,数年之间,可限契丹。然后施力耕种,益出租赋,以助边储。”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但少以兵控扼之,则敌骑无以过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臣闻兵家有三阵:日月风云,天阵也;山陵水泉,地阵也;兵车士卒,人阵也。今用地阵而设险,以水泉而作固,建为陂塘,互连沧海,纵有敌骑,何惧奔冲。 ⑥《三朝北盟会编》二十三卷 ⑦《金史》路伯达“是时,采捕禁严,自京畿至真定、沧、冀,北及飞狐,数百里内皆为禁地,民有盗杀狐兔者有罪”。 ⑧《金史》移剌子敬“子敬言山后禁猎地太广,有妨百姓耕垦,上用其言,遂以四外猎地与民。” ⑨《金史》完颜霆“中都食尽,霆遣军分护清、沧河路,召募贾船通饷道。” ⑩《金史》高汝砺“三年五月,朝廷议徙河北军户家属于河南,留其军守卫郡县。” ⑪《金史》许古“河北诸路以都城既失,军户尽迁,将谓国家举而弃之,州县官往往逃奔河南。” ⑫《金史》“四年正月…。是时,河北大饥,挚上言曰:“今河朔饥甚,人至相食,观、沧等州斗米银十余两,殍殣相属。” ⑬网络资料,本文中唯一未验证资料,特此注明。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