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卫南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72
颗粒名称: 情牵卫南洼
分类号: K292.1
页数: 7
页码: 52-58
摘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天津卫南洼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它起源于明初,当时燕王朱棣在海河三岔河口处设卫建城,以保卫北京。这座城市被称为天津,因此天津卫的兵力在此驻扎。卫南洼是指天津卫南面的洼地,它位于天津老城南门以外。文章还提到了南市和六里台等地名,以及天津城市扩张和地势变化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卫南洼 历史 地理位置

内容

1、卫南洼在哪里
  卫南洼,是指天津卫南面的洼地。要想说清卫南洼,就要先说清天津和“卫”的由来。
  明初,燕王朱棣在北京稳坐龙庭后,决定在海河的三岔河口处设卫建城,以拱卫北京。三岔河口上游的南运河段当年是朱棣率兵南征渡河的地方,被称作“天子渡津”处,因此这座新城取名天津,天津城从此诞生。何以又称天津卫?卫是军队建制,据说相当现在的军区、军分区。天津城因为战略位置重要,朝廷设两个卫的兵力在此,因此,天津城就被称作天津卫,如同叫“天津军区”一样。
  有了天津卫,才有卫南洼的称呼。
  天津老城南门以外其实就是洼地。民国初年,南市那个地方就很洼,到处是坑塘,因市场在南门的南面而被称作南市。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年轻时在南市撂地摊说相声,就常在坑塘边。城市逐渐扩张的同时,地势也在逐渐增高,卫南的洼地也不断向南退缩。
  天津老城南门向南6里称六里台,8里称八里台。从明清到民国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卫南洼的定位应该从这里开始。八里台向南,有东大洼、西大洼、跑水洼、黄花洼、大波洼、青泊洼,再向南还有团泊洼。卫南洼就应该是这不足方圆百里诸洼的总称。卫南洼基本上都在现在的西青区境内,只有团泊洼在静海县。
  之所以把水上公园建在八里台以南,是因为那里本来就坑塘多,水面阔,距天津卫又近,最适合建一个叫做“水上公园”的公园。
  卫南洼有着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传统。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清军将领聂士成率部与义和团一起在八里台顽强阻击侵略者,直至战死,英魂永远留在了八里台桥头。西大洼位于城建学院以南,工业大学以北,外环线以西,地属西青区精武镇和张家窝镇。八国联军派300多人扫荡西大洼各村义和团,被义和团伏击消灭20多名侵略兵。为报复,英美日又集结3000人的力量,向西大洼扑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西大洼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结果消灭100多名侵略军,义和团也有很大损失。
  卫南洼是著名武术之乡,产生过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和韩慕侠。霍元甲三挫前来中国嚣张的西方大力士和日本柔道队,并首创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会,英名至今蜚声海内外。韩慕侠也曾打败过外国大力士,在天津生活期间,任过周恩来的武术教练。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冀中军区曾派来两个武装中队到卫南洼开展工作,一个是武工队,一个是手枪队。两个武装中队在卫南洼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留下很多佳话,至今为后人传颂。
  文革期间,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在卫南洼的团泊洼生活一段时间,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团泊洼的秋天》。从此,团泊洼与文坛结下深厚情缘,并将因此永载史册。
  2、黄须菜、龙须花
  如东北黑土地的粗犷豪放、西北黄土高原的热烈火辣、江南水乡的温情柔美一样,卫南洼也有自己独特的格调,那就是——坚韧、顽强。
  史书载,早在汉代,卫南洼及周边地区就曾两次遭受渤海水溢,被海水浸泡若干年。后来,海水虽退,却使这一地区的土质含存了极其浓重的盐碱。这一方水土从此成为苦水咸土,两千年来,盐碱含量极高的卫南洼严酷地考验着这里的植物和人民,同时也造就了这一带植物和人民独特的品格。
  在卫南洼,盐碱滩地常年身披白色碱面,土质僵硬发死,踩在上面嘎嘎作响。种子种在这样的土里,难以发芽,即使发芽了也难以生长,顽强地生长出来,盐碱也会把根咬死。因此,树木花草和庄稼都怕盐碱滩,无法在那上面存活。然而,唯独有一种叫黄须菜的植物,却能在盐碱滩上独领风骚。
  黄须菜无须施肥,无须呵护,不怕旱涝,不怕风雨,能顽强生存在冒着白色碱面的滩地上。黄须菜的生命力坚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不论春季夏季,黄须菜都一茬又一茬地从盐碱滩上钻出来,黄嫩黄嫩的幼芽,看上去十分惹人疼怜。
  最是春季青黄不接时,一群一群的幼男幼女,一手提野菜篮,一手拿镰刀,到盐碱滩上去采黄须菜。黄须虽是野菜,却是过去卫南洼人离不开的充饥之物。粮食不够吃,人们就用黄须菜和面做菜饽饽或菜团子,拌上棒子面蒸巴拉子,用黄须菜充好菜包饺子。因黄须菜是野生,得来很容易,人们还大量采来晾干,以备冬季食用。如今,50岁以上的卫南洼人,很难找到没吃过黄须菜的人。据说,现在的理工大学新校区北门周边,有农家院餐馆还在经营黄须菜做的菜团子,用别具一格的风味和绝对环保的绿色食品招牌招徕顾客。
  卫南洼人最喜欢龙须花,种得满院子满胡同都是。喜欢的原因是龙须花既好看又容易栽种。龙须花又名“死不了”,与黄须菜同属马齿苋科。龙须花花开五颜六色,娇艳美丽,十分喜人。龙须花与黄须菜一样,生命力极其强大。掐一段龙须花的花茎,随便插到哪一堆土里都能存活,很快报答你一道艳丽的风景。龙须花和黄须菜一样,旱也罢,涝也罢,风也罢,雨也罢,不论怎样打击,怎样折磨,她都不死,都会顽强地存活。因此,龙须花被人们赋予“死不了”的尊称。
  这是卫南洼盐碱滩的造就。“铁杵磨针,滴水石穿”,弱者只要具备了坚韧、顽强的品格,最终总能战胜强大无比的对手,成为胜利者。黄须菜与死不了花就是实证,充分体现了卫南洼坚韧与顽强的品格。
  卫南洼人也同样,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在凶恶的外国侵略者面前,在各种各样的生死考验面前,卫南洼人从来不低头,不屈服。因为,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与黄须菜和死不了花一起,在盐碱滩上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无比的本领。
  3、卫南洼三件宝
  过去,卫南洼曾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叫“卫南洼,三件宝,薄地、丑妻、破棉袄。”
  这很奇怪,与常理大大相悖,“薄地、丑妻、破棉袄”都不咋地,怎就称为宝了?
  其因在历史,属于那个特定时期。民国初年,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这一带摆开了战场,闹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乱世出英雄,也出狗熊,各乡土匪趁天下大乱纷纷揭竿而起,占据一方,强抢豪夺,欺男霸女,令卫南洼人每天都处在心惊胆战、水深火热之中。在那种生存状态下,谁还敢正常地追求幸福美好?只能把薄地丑妻破棉袄视作珍宝了。如若不然,就有你好看的,不信试试,贫穷人家若娶了漂亮媳妇,日子可能就无法安宁,豪强们会时刻想办法打你的主意。家有高处的水浇地也不行,地主豪绅大户人家会眼馋,眼馋了就要千方百计弄到手。这些都是解放前的事,解放后土地归公,走集体化道路,肥地薄地都无所谓。至于漂亮媳妇,解放后有人民政府做主,即便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谁也不敢咋地。
  第三宝“破棉袄”属于例外,在卫南洼,解放前是宝,解放后仍然是宝。我这个50后生人,也还拿它当不少年宝贝呢。其因是,它宝就宝在不值钱,通体大补丁,黑色棉袄上有时还补上白布补丁、花布补丁,那是找不到黑色布所采取的权宜之计。那样的破棉袄倘若存到现在,当有两个去向,一是赶紧仍进垃圾堆,二是遇上有见识的人,当真正的宝贝作为文物收藏起来。
  至于如此之破的破棉袄为什么会被卫南洼人当宝贝,没干过农业活的和70后的年轻人就不好理解了。卫南洼人打理庄稼活向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早晨吃完饭,牵着牛扛着干活的家伙下洼,步行到几里以外或者更远的地方去劳作。中午饭就在地头吃,其实就是一个棒子面饽饽,一块老咸菜外加一壶凉水。午饭不咋地,但午饭后的那一觉却非常好,找一个向阳的斜坡,把破棉袄向土地上一铺,下面有既柔软又温暖的破棉袄做床垫,上面晒着美美的太阳,那个舒服劲就甭提多惬意了。人们在享受罢午觉后常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奶奶的,真美,给个县官也不换!”
  破棉袄不光能助人在日光下酣睡,还能御寒。因为它破,在干活时就不用太在意,能无所顾忌地甩开膀子干,即便再把破棉袄弄破也不心疼,回家后再补上一块补丁而已。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它才被卫南洼的劳苦大众视为三宝之一。
  卫南洼的三件宝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当后人每每再谈起它时,总能在这一形象地记录中感觉到过去卫南洼人的生活状态,也能领略到前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4、打苇子
  打苇子就是割苇子,但不是用镰,是用锉刀。锉刀是铁板打成,刀刃锋利,宽约一米。两根木棍支撑住锉刀,上方有一横把手。锉刀高约1米2,这样的高度正好供人手握横把向前推。
  卫南洼因洼地多,坑塘多,因此芦苇就多。有些村子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比如小南河,苇地近6000亩。青泊洼、团泊洼、小孙庄、青宁侯等村庄都有很大面积的苇地。
  打苇子要等到入冬后最冷时开打,一般在三九前后。还要在最冷季节中每一天的最冷时刻打,因为越是冷,靠近冰面的苇子根部才越脆,锉刀在冰上见到苇子才能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易如反掌。因此,要在凌晨3点就吃过早饭出发,平板车上拉着锉刀、干粮、捆苇子的绳子和其它所用工具。人们全副武装,不是枪炮,而是御寒的棉衣、皮袄、皮帽、毡靴、大棉手套、护耳之类。
  步行7、8里,来到芦苇荡,依然是满天繁星在眨眼。人们亮出锉刀,开始在冰面上大显神威。战线拉开,你追我赶,人们推着锉刀跑,锉刀带人快如飞。是很潇洒,却并不轻松,看人们御寒的衣帽便知,一件一件地向下脱,直脱到只穿个单褂。一百米,二百米,大片大片的芦苇倒下了,排成一条条长龙。锉刀手杀红了眼,继续大开杀戒,后面的作勾手也不示弱,把打下的苇子利落地捆成捆。很快,矗立得密密麻麻丈余高的大片大片芦苇荡不见了,后面都变成一捆一捆倒在冰上的苇子捆。
  东方初露鱼肚白,漆黑之夜无奈地灰溜溜地退避三舍。再看挫刀手,一个个头发热气蒸腾,发根上出汗,发稍上却泛白,汗珠子顺脸颊向下流,却没功夫管。常听人说“白毛汗”,一直不能理解汗怎么会长白毛,从那以后明白了,敢情白毛汗就指这。干嘛这样拼命啊?不这样拼不行,因为太阳一出来,冰面上的苇子根就不那么脆,再锉就要费老劲了,他们是在抢占良机。
  八、九点钟时,沸腾的芦苇荡开始归于平静。人们升起苇火,烤带来的饽饽或其它食物,吃得非常香甜。有人喝带来的水,也有人就凿芦苇荡的冰块吃。之后,便是把打下的苇子运回村,拖拉机、马车、平板车都上了芦苇荡的冰面,各种欢笑声,吆喝声,机器的轰鸣声,又使芦苇荡喧嚣起来。冰面很厚,汽车开上去也没问题,但那时生产队没有汽车。
  剥洋苇是为了出口日本。其实洋苇并不“洋”,也是产自卫南洼,是一种不空心的铁杆苇子,身量不高,长相挺直。把这样的苇子挑出来,用一种人们发明的特殊工具叫“穿子”,剥去洋苇身上的叶子和黑节,让洋苇通体洁白。据说,洋苇是日本人用来做窗帘的,挑在窗外,晴天遮阳,雨天挡雨。
  有苇地的村庄不光是要打苇子,拉回家后还要投苇子,将根部的杂质投出去,再把粗壮高大的苇子拔出来,分出等级,各派用场。有织席的,有编苇箔的,有扎把子用作盖房的,有造纸的等等。本来是农闲的冬三月,有苇地的村庄就闲不住,更忙。
  卫南洼在过去不光大量出产芦苇,还大量出产鱼虾、野鸭等水产品。
  5、村庄、房屋
  卫南洼人都知道,天津老城南门向南,有一溜8个台子,即炮台庄、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武台、蔡台、王台、于台。其实,何止8个台子,在卫南洼的土地上,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台子,只不过余者都没以“台”命名而已。
  村村有台,庄庄在台上,这是卫南洼独有的风景。究其原因,卫南洼是退海之地,地势低洼。这里又是九河下梢之地,太行山麓下来的多条河流都汇集津门,每逢雨水多的年份,南运河、子牙河就承受不住压力而决堤形成水患。洪水猛兽首先袭击的就是卫南洼,然后进入渤海。可以想象,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一次再次承受水害是多么不幸。房屋被洪水冲垮后,先民们才知道,要筑台建屋,方可安澜。于是,在无奈之下,要建房就必须先筑台。筑的台子不够高,没能经受住又一次的洪水考验,大水过后,人们唯一能采取的对策只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把庄子台儿再加高。这就形成了一种景观,当下次洪水再来时,卫南洼成为一片海洋,而各个被台子举起来的村庄都如飘浮在海洋上的小岛一样。
  这就是过去的卫南洼村庄,此景观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如今都进行房改拆迁,庄子台儿也平了,再想看老庄子台儿已经很难。
  过去,卫南洼的房屋基本都是泥做的,土坯垒墙,房檩苇把子做盖,上面压上胎泥,再用稻草做捻草和泥,把泥和得越熟越好,然后泥房盖和墙皮。
  做这些活儿很辛苦,要费大力气。每年春季雨水来临之前,要去洼里取熟土,因为熟土粘性好,能起到保护房盖与墙皮的作用,生土性大,容易裂,有了裂纹,雨水便可乘虚而入,破坏房盖和墙皮。是用人力平板车把土往庄子台上拉,拉土蹬坡很吃力,需要憋足一口气才能闯关。一车土拉上庄子台,总要气喘吁吁,汗水滴落,脑门子青筋暴跳。这仅仅刚是第一步,上了庄子台,把土卸到自家门口,还要一筐一筐抬到院里去。院子比胡同又高一大截,就要把土再向高处请一截。熟土与捻草搀和均匀后,中间扒个坑,再去庄子台下的大坑里挑水,一挑又一挑,如走泰山十八盘,享受尽了人生磨砺。然后是和泥,泥和得越熟越好,如同烧瓷器,泥和得好才能保证瓷器烧得好,泥房的道理也一样。泥和好后就要往房盖上扔,用泥叉,一叉又一叉,把泥请上最高处。从去洼里拉熟土开始,到把熟泥请上房盖,等于把一车又一车的土从海拔4米请到了海拔10米的高处。经过一年的多次雨水冲刷,那些熟土又从海拔10米的高处回到海拔4米的原位。第二年春天,再次重复一年前的工序。如此循环往复,卫南洼人已经这样生活了千余年。
  少年时的我,充分享受到了这种人生磨砺。为了谋求生存,卫南洼人与大自然的争斗从来就没停止过。为了取得争斗的胜利,卫南洼人不惜一切代价!
  但是,少年时的我,每到春季泥房时,总会在想,不就是害怕雨水冲刷房盖造成房屋漏雨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办法是有,挂瓦即可,但是需要钱,卫南洼人没钱。后来,时兴盖油毡,我力排众议,捷足先登,结束了千年一贯制的泥房程序。再后来,红砖瓦房代替了土坯房,现在,楼房又换三次了,一次比一次上档次。如今,泥房用的工具泥抹子、泥叉、四齿,水筲等已经很难看见。
  6、鱼翻坑与蛤蟆吵坑
  过去的卫南洼水多,水多鱼就多。老人们说,只要下大雨,高粱地里都有鱼。高粱地里本无鱼,那么,鱼是从哪里来的呢?老人们又说,下大雨时水气大,鱼能在水气里飞,从河里,从坑塘和芦苇荡里起飞,飞累了就落在高粱地里。是否属实,没考察验证过。不过,高粱地里,老牛道的车辙里确实都发现过鱼。
  卫南洼鱼多是不争的事实。文革时期,我参加生产队劳动,有一次大雨过后,去庄稼地里放水排涝。路过一座小桥时,奇观出现了,桥下流水湍急,激流处有密密麻麻的泥鳅,争先恐后地向桥上跳。桥上有很多,有些蹦跳着又落入水中。那时,因为鲤鱼、鲇鱼、鲫鱼都吃不过来,所以泥鳅没人吃,不像现在,泥鳅价格很昂贵。
  那时,人人都有一个布做的饽饽兜子,夕阳西下收工后,人们就跳进河里去摸鱼。用嘴叼住饽饽兜子,两只手在水里摸,逮住鱼就装进饽饽兜子,时间不长,就能摸上来几斤,回家后便可吃上棒子面饽饽熬小鱼。
  记得有一次,在苇地边上为生产队打草,发现一个地方的鲫鱼实在太多,成群结队,黑压压的。我看着眼馋,受欲望的支配,便约两个不错的队友,第二天没去上工,偷偷去逮鱼了。那天,我们每人逮到上百斤。过瘾是非常过瘾,只是没处处理。那个年代,是不准提着小称去卖东西的,正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做买卖是政治问题,到处有人抓。可是,那么多鱼自家吃不完,怎么办,就送亲朋,送不完,就只好晾鱼干,弄得满院子腥。结果,我们仨人都犯错了,遭到停工三天的惩罚。
  至于“鱼翻坑”,要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缺氧。缺氧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了,要么是坑里的鱼太多,要么是天气太闷热,这两种原因都会造成缺氧,缺氧后鱼就浮头。现在,专业养鱼的池子里都有充氧机,为防鱼浮头会及时充氧,过去都是野生鱼,人们一发现哪个坑塘里有鱼浮头了,就会大嚷大喝着“鱼翻坑了”,纷纷拿着家伙去捞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卫南洼人在常遭水害的同时,更多地是享受水利,比如各种丰富的水资源。
  “蛤蟆吵坑”也是卫南洼的一大奇特现象。有一个快板书里唱,“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净收碱疙瘩”,这话放卫南洼最合适。过去的卫南洼就是这样。
  在大旱年月,坑塘见底,河水断流,蛤蟆都会了无踪影,甚至半年不见,蚂蚱就多了起来。突然有一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下个沟满壕平,那时候,你到夜里听吧,满洼都是蛤蟆叫。“咕呱、咕呱……”,彻夜不停。因为蛤蟆多而显得气势非常大,东洼、西洼、南洼、北洼,整个世界似乎都是蛤蟆的天下了。卫南洼有一句口头语,在形容很多人都抢着说话时,就说“这个乱呀,像蛤蟆吵坑似的”。
  说蛤蟆吵坑是奇特现象就奇特在,下雨之前满洼根本看不见蛤蟆,怎么会一夜之间突然出现那么多?它们在下雨之前都藏在哪里?是躲在泥土里了吗?至今不明白。
  7、拔麦子
  1969年的时候,卫南洼还时兴拔麦子。
  记得那年麦熟时节的一个清晨,我所在的生产队开始拔麦子。是从村西张家洼子那块地开始拔,然后是门前地、项家坟,一路浴血奋战,风卷残云般扫荡过去。把拔麦子说得如此刚烈,并非做作,那天的确如此,确实是在浴血奋战。
  初次拔麦子,我并不晓得它的厉害。只见队长打头阵,提了提要拔干净要捆结实的要求后,向遥远的地南头张望一眼,突然一脸刚毅,啐一口唾沫在手掌上告告油,猫下腰去就狠命地拔起来。干活能手们一个个紧紧跟随,每人拔4个眼的麦子,人人如狼似虎。平静的麦地很快沸腾起来了,成熟的麦子被连根拔掉,由于用力过猛,被拔掉的麦子总要甩过头顶。于是,令我惊讶的镜头出现了,麦根上几乎都带一个铃铛似的土疙瘩,那些土疙瘩都无情地砸在拔麦子人的头上、背上。但,没有一个人理会,麦子空中舞,土蛋蛋围人飞,热烈场面越发热烈。打头的似乎害怕后面的人超过自己,后面的人好像非要超过前者不可,形成你追我赶的紧张局面。
  我是排在后面上阵的,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一开始就拉开弓字步,学着他们使足力气。可是,时间不长,我就觉得力不从心了,不能向那些英雄好汉那样拔得如此潇洒,如此轻描淡写。不知是力气不够还是因为我意志不够狠强,手里抓过来的麦子不能一口气拔掉,而且手掌很疼。我定睛一看,啊,原来起血泡了。我的心一哆嗦,这可如何是好,这才刚刚开始啊。看一眼前边的表叔,表叔拔得正带劲。表叔也突然停了下来,看了看手掌。我惊问,您的手也起泡了?却见表叔嘿嘿一笑,其实脸上的肌肉并没笑,很严肃。突然,表叔把手掌放在嘴边,用牙齿咬住血泡,狠命一撕,用块布缠起手掌,伏下腰去又开始拔。我被震惊了,瞪大眼睛看着他。其实,表叔身子骨很单薄,可他给我的印象是,浑身上下连毛发都显得是那么刚毅、坚强。看着表叔一闪一闪的手上有红色,便知那是鲜血浸透了布。我想,这还真有些轻伤不下火线的味道,拔!跟上!于是,我屏住呼吸,咬咬牙,学着表叔的样子又拔了起来。土蛋蛋不断砸在我的头和后背上,我心里说,这就是收获,只要土蛋蛋能一直砸下去,就说明我跟上队伍了。
  卫南洼的土质不光盐碱含量高,而且无沙性,不松软,下雨后是胶泥,干旱了就会成死硬的土疙瘩。因为是这样的土地,卫南洼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到文革时亩产还只有100多斤。只所以麦子根带土块,就是因为麦苗被盐碱咬死很多而变稀且长得不高,很难保住土质的墒情,土才变得僵硬。后来,经过多年的“农业学大寨”,挑沟挖河改土治碱,逐渐改变了盐碱地的性质,加上科学种田培育新品种,粮食产量才逐年增高,亩产一直增到800斤,有的超千斤。
  我们拥有的时代是个飞跃进步的时代。拔麦子,我们的先辈从一千多年前就拔,一直拔到文化大革命;土坯房,我们的祖先从一千多年前就住,就那样每年泥房,一直泥到文化大革命。50后生人最幸运,因为,最原始的和最先进时尚的他们都经历了,他们的人生凑齐了酸甜苦辣咸。他们最完美。
  卫南洼人坚韧、顽强、刚毅,那是这一方水土所决定的,无法改变。别人想学也学不到,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晨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