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俗语西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70
颗粒名称:
俗语西青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15
页码:
49-63
摘要:
俗语西青收录文章周总理情系画乡、情牵卫南洼、张家窝疙瘩爷庙千年酸枣树,体现西青区地方文化。
关键词:
文化
西青区
内容
周总理情系画乡
戴仲勋
“寻根大运河”活动伊始,周总理关心杨柳青年画的往事就成为寻根活动的重要选题。经过挖掘、梳理,我们将其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周恩来1898年生于运河名城淮安,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此后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建国后成为共和国第一位总理。他与西青文化有着割扯不断的渊源,少年时他不但曾拜师韩慕侠学习武功,建国后更是关心着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并曾亲自视察杨柳青画店。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享誉海内外。一般认为杨柳青年画起源于明代(在“寻根大运河”活动中,我们听到起源于宋金的说法),兴盛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道光至民国时开始衰落,但年画生产规模仍很大,有年产年画两亿张的记录。但日本侵华后,杨柳青年画业遭到重创。画版被劈毁无数,甚至被敌人拿去盖作碉堡、垫道路、堵决口之用。一些珍贵的古版甚至被当作劈柴烧火。杨柳青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精华濒临灭绝。
刚刚解放时,杨柳青年画的处境没有大的变化,这一艺术形式没有得到地方的足够重视。门神、灶王之类的年画被当作迷信用品,以致很多年画画版被毁,一些个体年画艺人被限制经营。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关爱着杨柳青年画的人士把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有关方面,甚至国务院。当时国务院专门就此发文《对于民间艺术,不能粗暴对待,应该说服教育》,这个文件是周总理亲自签下来的。
1952年,中央专门派员调查杨柳青年画的情况。1953年,在有关部门的直接帮助下,由年画老艺人韩春荣、霍玉棠、张兴泽,在已经倒闭的“德盛恒”、“新记”、“景记”年画作坊的基础上,由韩、霍二位老艺人腾出自己的七间房成立了年画生产互助组,并请老艺人陆思荣、尹青山、王顺安参加,收霍秀英、韩秀英为徒。当时任杨柳青镇文化馆馆长的戴敬勋专门从国家征集的杨柳青年画画版中留了111块给互助组做生产年画之用。在此前后,杨柳青的艺人们把众多珍贵的年画画版和画家原作捐献给了国家,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给予了妥善保护。其中,戴廉增后人戴荣山老先生捐赠尤多。本文作者的父亲年轻时就曾在戴老先生家中看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诸多收条,其中有的收条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的。由此,也足见周总理当年对杨柳青年画的重视。
在镇文化馆的扶持之下,互助组恢复了年画生产。1956年,互助组在杨柳青镇文化馆的协助下成立了“杨柳青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这期间,各级政府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合作社还在运河岸边的二街河沿大街一号的院内新建房十余间,业务也得到很大发展。1958年天津荣宝斋与“杨柳青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并于1959年改名杨柳青画店,由原址搬到运河南岸的十六街和平大街1号。据相关人士讲,杨柳青画店在河南的店址院门朝向运河,为两进或三进四合院,院中有一棵高大的槐树。
1960年旧历正月初三,周恩来总理携邓颖超同志亲自来到画乡杨柳青视察杨柳青画店。一进画店,周总理首先问:这里的老艺人画画年头最多的是谁啊?有人介绍说是张兴泽师傅。总理握着张师傅的手问他画了多少年了。张师傅回答说自己十七岁画画,如今已经七十三了。潘忠义老师傅要跪着和总理说话,总理赶忙把他扶起来。潘老师傅说,总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不能怠慢,不敢抬头。总理笑着说,那是过去,我们新中国不兴这个。参观中,周总理关切地询问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和解放后的发展状况。画店的同志一一做了介绍。周总理高度评价了杨柳青年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贡献,对杨柳青年画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周总理平易近人,大家说话一点都不拘束。张兴泽师傅向总理介绍说,杨柳青年画一年“鼓”一张,但不知“鼓”到哪一方,有一年年画上画了一头小马驹,一下跑了。总理听到此风趣跑到哪里去了?张师傅说,跑到山西去了,晚上还在坑里喝水呢,有人见过……惹得周总理、邓颖超和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周总理和邓颖超还到印刷、彩绘车间参观,并向同志们问好,问画师们有什么困难。老画师霍玉棠说:“有一种颜料买不到。”周总理问:“什么颜料?”霍玉棠说:“就是藤黄。”周总理说:“我回北京后给你们想办法。”临别时,周总理特别对老画师们说,你们都是年画老艺人,要努力发展这一艺术。随后,同在场的人一一握手告别,健步走出画店,乘车从镇南驶离杨柳青。不久后,周总理从北京给霍玉棠寄来了藤黄。
此后,周总理一直惦记着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在总理的关怀下,1960年3月,画店招收了60名学员,成立了杨柳青年画训练班,培养了年画专业技术力量。同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年画资料征集活动。5月,杨柳青画店迁往市内,原址改作“杨柳青年画工厂”。1964年,周总理找到老舍先生,说他十分关心杨柳青年画的发展,特别是杨柳青年画日渐衰落,请老舍先生替他到杨柳青了解一下年画发展的情况。4月,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老舍先生来到杨柳青做调查,并与画师座谈。画师们向老舍先生详细介绍了杨柳青年画的发展情况,老舍先生做了详细记录。老舍告诉当时杨柳青画店的经理盛玉洪说,周总理了解杨柳青年画,对你们的工作很关心,临来时总理让我帮你们出点主意,我个人意见就是围绕着那四个字“推陈出新”。老舍让盛玉洪多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并让他想办法把画店中的老画版和艺术珍品找个地方保护好,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国家财产。同时让盛玉洪多爱护关心那些老艺人。后来,盛玉洪才认识到,这是总理根据当时的形势对杨柳青年画的保护策略。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杨柳青年画中的很多作品被当作“四旧”,难以计数的木版被毁。绘画停止了,艺人改行了,“杨柳青画店”的牌子也被摘掉了。直到1973年,在周总理“在发展工艺美术方面,除了反动的、黄色的、丑恶的以外,可以生产,并积极组织出口”的指示下,国务院批转了外贸部、轻工业部《关于发展工艺美术生产的报告》,杨柳青年画才得以正名。
周总理对杨柳青年画的关爱一直温暖着杨柳青人,特别是杨柳青年画从业者的心。1978年,在周总理八十寿辰之际,杨柳青画店职工在《美术》杂志发表文章《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视察杨柳青年画店》,作为对这段总理对杨柳青年画关爱之情的纪念。1978年9月,杨柳青画店出版了张福龙创作的新年画《杨柳春风》,作为对当年周总理视察杨柳青画店的纪念。
情牵卫南洼
晨曲
1、卫南洼在哪里
卫南洼,是指天津卫南面的洼地。要想说清卫南洼,就要先说清天津和“卫”的由来。
明初,燕王朱棣在北京稳坐龙庭后,决定在海河的三岔河口处设卫建城,以拱卫北京。三岔河口上游的南运河段当年是朱棣率兵南征渡河的地方,被称作“天子渡津”处,因此这座新城取名天津,天津城从此诞生。何以又称天津卫?卫是军队建制,据说相当现在的军区、军分区。天津城因为战略位置重要,朝廷设两个卫的兵力在此,因此,天津城就被称作天津卫,如同叫“天津军区”一样。
有了天津卫,才有卫南洼的称呼。
天津老城南门以外其实就是洼地。民国初年,南市那个地方就很洼,到处是坑塘,因市场在南门的南面而被称作南市。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年轻时在南市撂地摊说相声,就常在坑塘边。城市逐渐扩张的同时,地势也在逐渐增高,卫南的洼地也不断向南退缩。
天津老城南门向南6里称六里台,8里称八里台。从明清到民国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卫南洼的定位应该从这里开始。八里台向南,有东大洼、西大洼、跑水洼、黄花洼、大波洼、青泊洼,再向南还有团泊洼。卫南洼就应该是这不足方圆百里诸洼的总称。卫南洼基本上都在现在的西青区境内,只有团泊洼在静海县。
之所以把水上公园建在八里台以南,是因为那里本来就坑塘多,水面阔,距天津卫又近,最适合建一个叫做“水上公园”的公园。
卫南洼有着抗击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传统。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清军将领聂士成率部与义和团一起在八里台顽强阻击侵略者,直至战死,英魂永远留在了八里台桥头。西大洼位于城建学院以南,工业大学以北,外环线以西,地属西青区精武镇和张家窝镇。八国联军派300多人扫荡西大洼各村义和团,被义和团伏击消灭20多名侵略兵。为报复,英美日又集结3000人的力量,向西大洼扑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西大洼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结果消灭100多名侵略军,义和团也有很大损失。
卫南洼是著名武术之乡,产生过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和韩慕侠。霍元甲三挫前来中国嚣张的西方大力士和日本柔道队,并首创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会,英名至今蜚声海内外。韩慕侠也曾打败过外国大力士,在天津生活期间,任过周恩来的武术教练。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冀中军区曾派来两个武装中队到卫南洼开展工作,一个是武工队,一个是手枪队。两个武装中队在卫南洼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留下很多佳话,至今为后人传颂。
文革期间,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在卫南洼的团泊洼生活一段时间,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团泊洼的秋天》。从此,团泊洼与文坛结下深厚情缘,并将因此永载史册。
2、黄须菜、龙须花
如东北黑土地的粗犷豪放、西北黄土高原的热烈火辣、江南水乡的温情柔美一样,卫南洼也有自己独特的格调,那就是——坚韧、顽强。
史书载,早在汉代,卫南洼及周边地区就曾两次遭受渤海水溢,被海水浸泡若干年。后来,海水虽退,却使这一地区的土质含存了极其浓重的盐碱。这一方水土从此成为苦水咸土,两千年来,盐碱含量极高的卫南洼严酷地考验着这里的植物和人民,同时也造就了这一带植物和人民独特的品格。
在卫南洼,盐碱滩地常年身披白色碱面,土质僵硬发死,踩在上面嘎嘎作响。种子种在这样的土里,难以发芽,即使发芽了也难以生长,顽强地生长出来,盐碱也会把根咬死。因此,树木花草和庄稼都怕盐碱滩,无法在那上面存活。然而,唯独有一种叫黄须菜的植物,却能在盐碱滩上独领风骚。
黄须菜无须施肥,无须呵护,不怕旱涝,不怕风雨,能顽强生存在冒着白色碱面的滩地上。黄须菜的生命力坚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不论春季夏季,黄须菜都一茬又一茬地从盐碱滩上钻出来,黄嫩黄嫩的幼芽,看上去十分惹人疼怜。
最是春季青黄不接时,一群一群的幼男幼女,一手提野菜篮,一手拿镰刀,到盐碱滩上去采黄须菜。黄须虽是野菜,却是过去卫南洼人离不开的充饥之物。粮食不够吃,人们就用黄须菜和面做菜饽饽或菜团子,拌上棒子面蒸巴拉子,用黄须菜充好菜包饺子。因黄须菜是野生,得来很容易,人们还大量采来晾干,以备冬季食用。如今,50岁以上的卫南洼人,很难找到没吃过黄须菜的人。据说,现在的理工大学新校区北门周边,有农家院餐馆还在经营黄须菜做的菜团子,用别具一格的风味和绝对环保的绿色食品招牌招徕顾客。
卫南洼人最喜欢龙须花,种得满院子满胡同都是。喜欢的原因是龙须花既好看又容易栽种。龙须花又名“死不了”,与黄须菜同属马齿苋科。龙须花花开五颜六色,娇艳美丽,十分喜人。龙须花与黄须菜一样,生命力极其强大。掐一段龙须花的花茎,随便插到哪一堆土里都能存活,很快报答你一道艳丽的风景。龙须花和黄须菜一样,旱也罢,涝也罢,风也罢,雨也罢,不论怎样打击,怎样折磨,她都不死,都会顽强地存活。因此,龙须花被人们赋予“死不了”的尊称。
这是卫南洼盐碱滩的造就。“铁杵磨针,滴水石穿”,弱者只要具备了坚韧、顽强的品格,最终总能战胜强大无比的对手,成为胜利者。黄须菜与死不了花就是实证,充分体现了卫南洼坚韧与顽强的品格。
卫南洼人也同样,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在凶恶的外国侵略者面前,在各种各样的生死考验面前,卫南洼人从来不低头,不屈服。因为,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与黄须菜和死不了花一起,在盐碱滩上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无比的本领。
3、卫南洼三件宝
过去,卫南洼曾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叫“卫南洼,三件宝,薄地、丑妻、破棉袄。”
这很奇怪,与常理大大相悖,“薄地、丑妻、破棉袄”都不咋地,怎就称为宝了?
其因在历史,属于那个特定时期。民国初年,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这一带摆开了战场,闹得民不聊生,鸡犬不宁。乱世出英雄,也出狗熊,各乡土匪趁天下大乱纷纷揭竿而起,占据一方,强抢豪夺,欺男霸女,令卫南洼人每天都处在心惊胆战、水深火热之中。在那种生存状态下,谁还敢正常地追求幸福美好?只能把薄地丑妻破棉袄视作珍宝了。如若不然,就有你好看的,不信试试,贫穷人家若娶了漂亮媳妇,日子可能就无法安宁,豪强们会时刻想办法打你的主意。家有高处的水浇地也不行,地主豪绅大户人家会眼馋,眼馋了就要千方百计弄到手。这些都是解放前的事,解放后土地归公,走集体化道路,肥地薄地都无所谓。至于漂亮媳妇,解放后有人民政府做主,即便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谁也不敢咋地。
第三宝“破棉袄”属于例外,在卫南洼,解放前是宝,解放后仍然是宝。我这个50后生人,也还拿它当不少年宝贝呢。其因是,它宝就宝在不值钱,通体大补丁,黑色棉袄上有时还补上白布补丁、花布补丁,那是找不到黑色布所采取的权宜之计。那样的破棉袄倘若存到现在,当有两个去向,一是赶紧仍进垃圾堆,二是遇上有见识的人,当真正的宝贝作为文物收藏起来。
至于如此之破的破棉袄为什么会被卫南洼人当宝贝,没干过农业活的和70后的年轻人就不好理解了。卫南洼人打理庄稼活向来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早晨吃完饭,牵着牛扛着干活的家伙下洼,步行到几里以外或者更远的地方去劳作。中午饭就在地头吃,其实就是一个棒子面饽饽,一块老咸菜外加一壶凉水。午饭不咋地,但午饭后的那一觉却非常好,找一个向阳的斜坡,把破棉袄向土地上一铺,下面有既柔软又温暖的破棉袄做床垫,上面晒着美美的太阳,那个舒服劲就甭提多惬意了。人们在享受罢午觉后常说的一句话是,“啊,他奶奶的,真美,给个县官也不换!”
破棉袄不光能助人在日光下酣睡,还能御寒。因为它破,在干活时就不用太在意,能无所顾忌地甩开膀子干,即便再把破棉袄弄破也不心疼,回家后再补上一块补丁而已。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它才被卫南洼的劳苦大众视为三宝之一。
卫南洼的三件宝已经成为历史遗迹,当后人每每再谈起它时,总能在这一形象地记录中感觉到过去卫南洼人的生活状态,也能领略到前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4、打苇子
打苇子就是割苇子,但不是用镰,是用锉刀。锉刀是铁板打成,刀刃锋利,宽约一米。两根木棍支撑住锉刀,上方有一横把手。锉刀高约1米2,这样的高度正好供人手握横把向前推。
卫南洼因洼地多,坑塘多,因此芦苇就多。有些村子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比如小南河,苇地近6000亩。青泊洼、团泊洼、小孙庄、青宁侯等村庄都有很大面积的苇地。
打苇子要等到入冬后最冷时开打,一般在三九前后。还要在最冷季节中每一天的最冷时刻打,因为越是冷,靠近冰面的苇子根部才越脆,锉刀在冰上见到苇子才能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易如反掌。因此,要在凌晨3点就吃过早饭出发,平板车上拉着锉刀、干粮、捆苇子的绳子和其它所用工具。人们全副武装,不是枪炮,而是御寒的棉衣、皮袄、皮帽、毡靴、大棉手套、护耳之类。
步行7、8里,来到芦苇荡,依然是满天繁星在眨眼。人们亮出锉刀,开始在冰面上大显神威。战线拉开,你追我赶,人们推着锉刀跑,锉刀带人快如飞。是很潇洒,却并不轻松,看人们御寒的衣帽便知,一件一件地向下脱,直脱到只穿个单褂。一百米,二百米,大片大片的芦苇倒下了,排成一条条长龙。锉刀手杀红了眼,继续大开杀戒,后面的作勾手也不示弱,把打下的苇子利落地捆成捆。很快,矗立得密密麻麻丈余高的大片大片芦苇荡不见了,后面都变成一捆一捆倒在冰上的苇子捆。
东方初露鱼肚白,漆黑之夜无奈地灰溜溜地退避三舍。再看挫刀手,一个个头发热气蒸腾,发根上出汗,发稍上却泛白,汗珠子顺脸颊向下流,却没功夫管。常听人说“白毛汗”,一直不能理解汗怎么会长白毛,从那以后明白了,敢情白毛汗就指这。干嘛这样拼命啊?不这样拼不行,因为太阳一出来,冰面上的苇子根就不那么脆,再锉就要费老劲了,他们是在抢占良机。
八、九点钟时,沸腾的芦苇荡开始归于平静。人们升起苇火,烤带来的饽饽或其它食物,吃得非常香甜。有人喝带来的水,也有人就凿芦苇荡的冰块吃。之后,便是把打下的苇子运回村,拖拉机、马车、平板车都上了芦苇荡的冰面,各种欢笑声,吆喝声,机器的轰鸣声,又使芦苇荡喧嚣起来。冰面很厚,汽车开上去也没问题,但那时生产队没有汽车。
剥洋苇是为了出口日本。其实洋苇并不“洋”,也是产自卫南洼,是一种不空心的铁杆苇子,身量不高,长相挺直。把这样的苇子挑出来,用一种人们发明的特殊工具叫“穿子”,剥去洋苇身上的叶子和黑节,让洋苇通体洁白。据说,洋苇是日本人用来做窗帘的,挑在窗外,晴天遮阳,雨天挡雨。
有苇地的村庄不光是要打苇子,拉回家后还要投苇子,将根部的杂质投出去,再把粗壮高大的苇子拔出来,分出等级,各派用场。有织席的,有编苇箔的,有扎把子用作盖房的,有造纸的等等。本来是农闲的冬三月,有苇地的村庄就闲不住,更忙。
卫南洼在过去不光大量出产芦苇,还大量出产鱼虾、野鸭等水产品。
5、村庄、房屋
卫南洼人都知道,天津老城南门向南,有一溜8个台子,即炮台庄、六里台、七里台、八里台、武台、蔡台、王台、于台。其实,何止8个台子,在卫南洼的土地上,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个台子,只不过余者都没以“台”命名而已。
村村有台,庄庄在台上,这是卫南洼独有的风景。究其原因,卫南洼是退海之地,地势低洼。这里又是九河下梢之地,太行山麓下来的多条河流都汇集津门,每逢雨水多的年份,南运河、子牙河就承受不住压力而决堤形成水患。洪水猛兽首先袭击的就是卫南洼,然后进入渤海。可以想象,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一次再次承受水害是多么不幸。房屋被洪水冲垮后,先民们才知道,要筑台建屋,方可安澜。于是,在无奈之下,要建房就必须先筑台。筑的台子不够高,没能经受住又一次的洪水考验,大水过后,人们唯一能采取的对策只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把庄子台儿再加高。这就形成了一种景观,当下次洪水再来时,卫南洼成为一片海洋,而各个被台子举起来的村庄都如飘浮在海洋上的小岛一样。
这就是过去的卫南洼村庄,此景观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如今都进行房改拆迁,庄子台儿也平了,再想看老庄子台儿已经很难。
过去,卫南洼的房屋基本都是泥做的,土坯垒墙,房檩苇把子做盖,上面压上胎泥,再用稻草做捻草和泥,把泥和得越熟越好,然后泥房盖和墙皮。
做这些活儿很辛苦,要费大力气。每年春季雨水来临之前,要去洼里取熟土,因为熟土粘性好,能起到保护房盖与墙皮的作用,生土性大,容易裂,有了裂纹,雨水便可乘虚而入,破坏房盖和墙皮。是用人力平板车把土往庄子台上拉,拉土蹬坡很吃力,需要憋足一口气才能闯关。一车土拉上庄子台,总要气喘吁吁,汗水滴落,脑门子青筋暴跳。这仅仅刚是第一步,上了庄子台,把土卸到自家门口,还要一筐一筐抬到院里去。院子比胡同又高一大截,就要把土再向高处请一截。熟土与捻草搀和均匀后,中间扒个坑,再去庄子台下的大坑里挑水,一挑又一挑,如走泰山十八盘,享受尽了人生磨砺。然后是和泥,泥和得越熟越好,如同烧瓷器,泥和得好才能保证瓷器烧得好,泥房的道理也一样。泥和好后就要往房盖上扔,用泥叉,一叉又一叉,把泥请上最高处。从去洼里拉熟土开始,到把熟泥请上房盖,等于把一车又一车的土从海拔4米请到了海拔10米的高处。经过一年的多次雨水冲刷,那些熟土又从海拔10米的高处回到海拔4米的原位。第二年春天,再次重复一年前的工序。如此循环往复,卫南洼人已经这样生活了千余年。
少年时的我,充分享受到了这种人生磨砺。为了谋求生存,卫南洼人与大自然的争斗从来就没停止过。为了取得争斗的胜利,卫南洼人不惜一切代价!
但是,少年时的我,每到春季泥房时,总会在想,不就是害怕雨水冲刷房盖造成房屋漏雨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办法是有,挂瓦即可,但是需要钱,卫南洼人没钱。后来,时兴盖油毡,我力排众议,捷足先登,结束了千年一贯制的泥房程序。再后来,红砖瓦房代替了土坯房,现在,楼房又换三次了,一次比一次上档次。如今,泥房用的工具泥抹子、泥叉、四齿,水筲等已经很难看见。
6、鱼翻坑与蛤蟆吵坑
过去的卫南洼水多,水多鱼就多。老人们说,只要下大雨,高粱地里都有鱼。高粱地里本无鱼,那么,鱼是从哪里来的呢?老人们又说,下大雨时水气大,鱼能在水气里飞,从河里,从坑塘和芦苇荡里起飞,飞累了就落在高粱地里。是否属实,没考察验证过。不过,高粱地里,老牛道的车辙里确实都发现过鱼。
卫南洼鱼多是不争的事实。文革时期,我参加生产队劳动,有一次大雨过后,去庄稼地里放水排涝。路过一座小桥时,奇观出现了,桥下流水湍急,激流处有密密麻麻的泥鳅,争先恐后地向桥上跳。桥上有很多,有些蹦跳着又落入水中。那时,因为鲤鱼、鲇鱼、鲫鱼都吃不过来,所以泥鳅没人吃,不像现在,泥鳅价格很昂贵。
那时,人人都有一个布做的饽饽兜子,夕阳西下收工后,人们就跳进河里去摸鱼。用嘴叼住饽饽兜子,两只手在水里摸,逮住鱼就装进饽饽兜子,时间不长,就能摸上来几斤,回家后便可吃上棒子面饽饽熬小鱼。
记得有一次,在苇地边上为生产队打草,发现一个地方的鲫鱼实在太多,成群结队,黑压压的。我看着眼馋,受欲望的支配,便约两个不错的队友,第二天没去上工,偷偷去逮鱼了。那天,我们每人逮到上百斤。过瘾是非常过瘾,只是没处处理。那个年代,是不准提着小称去卖东西的,正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做买卖是政治问题,到处有人抓。可是,那么多鱼自家吃不完,怎么办,就送亲朋,送不完,就只好晾鱼干,弄得满院子腥。结果,我们仨人都犯错了,遭到停工三天的惩罚。
至于“鱼翻坑”,要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缺氧。缺氧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了,要么是坑里的鱼太多,要么是天气太闷热,这两种原因都会造成缺氧,缺氧后鱼就浮头。现在,专业养鱼的池子里都有充氧机,为防鱼浮头会及时充氧,过去都是野生鱼,人们一发现哪个坑塘里有鱼浮头了,就会大嚷大喝着“鱼翻坑了”,纷纷拿着家伙去捞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卫南洼人在常遭水害的同时,更多地是享受水利,比如各种丰富的水资源。
“蛤蟆吵坑”也是卫南洼的一大奇特现象。有一个快板书里唱,“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净收碱疙瘩”,这话放卫南洼最合适。过去的卫南洼就是这样。
在大旱年月,坑塘见底,河水断流,蛤蟆都会了无踪影,甚至半年不见,蚂蚱就多了起来。突然有一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下个沟满壕平,那时候,你到夜里听吧,满洼都是蛤蟆叫。“咕呱、咕呱……”,彻夜不停。因为蛤蟆多而显得气势非常大,东洼、西洼、南洼、北洼,整个世界似乎都是蛤蟆的天下了。卫南洼有一句口头语,在形容很多人都抢着说话时,就说“这个乱呀,像蛤蟆吵坑似的”。
说蛤蟆吵坑是奇特现象就奇特在,下雨之前满洼根本看不见蛤蟆,怎么会一夜之间突然出现那么多?它们在下雨之前都藏在哪里?是躲在泥土里了吗?至今不明白。
7、拔麦子
1969年的时候,卫南洼还时兴拔麦子。
记得那年麦熟时节的一个清晨,我所在的生产队开始拔麦子。是从村西张家洼子那块地开始拔,然后是门前地、项家坟,一路浴血奋战,风卷残云般扫荡过去。把拔麦子说得如此刚烈,并非做作,那天的确如此,确实是在浴血奋战。
初次拔麦子,我并不晓得它的厉害。只见队长打头阵,提了提要拔干净要捆结实的要求后,向遥远的地南头张望一眼,突然一脸刚毅,啐一口唾沫在手掌上告告油,猫下腰去就狠命地拔起来。干活能手们一个个紧紧跟随,每人拔4个眼的麦子,人人如狼似虎。平静的麦地很快沸腾起来了,成熟的麦子被连根拔掉,由于用力过猛,被拔掉的麦子总要甩过头顶。于是,令我惊讶的镜头出现了,麦根上几乎都带一个铃铛似的土疙瘩,那些土疙瘩都无情地砸在拔麦子人的头上、背上。但,没有一个人理会,麦子空中舞,土蛋蛋围人飞,热烈场面越发热烈。打头的似乎害怕后面的人超过自己,后面的人好像非要超过前者不可,形成你追我赶的紧张局面。
我是排在后面上阵的,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一开始就拉开弓字步,学着他们使足力气。可是,时间不长,我就觉得力不从心了,不能向那些英雄好汉那样拔得如此潇洒,如此轻描淡写。不知是力气不够还是因为我意志不够狠强,手里抓过来的麦子不能一口气拔掉,而且手掌很疼。我定睛一看,啊,原来起血泡了。我的心一哆嗦,这可如何是好,这才刚刚开始啊。看一眼前边的表叔,表叔拔得正带劲。表叔也突然停了下来,看了看手掌。我惊问,您的手也起泡了?却见表叔嘿嘿一笑,其实脸上的肌肉并没笑,很严肃。突然,表叔把手掌放在嘴边,用牙齿咬住血泡,狠命一撕,用块布缠起手掌,伏下腰去又开始拔。我被震惊了,瞪大眼睛看着他。其实,表叔身子骨很单薄,可他给我的印象是,浑身上下连毛发都显得是那么刚毅、坚强。看着表叔一闪一闪的手上有红色,便知那是鲜血浸透了布。我想,这还真有些轻伤不下火线的味道,拔!跟上!于是,我屏住呼吸,咬咬牙,学着表叔的样子又拔了起来。土蛋蛋不断砸在我的头和后背上,我心里说,这就是收获,只要土蛋蛋能一直砸下去,就说明我跟上队伍了。
卫南洼的土质不光盐碱含量高,而且无沙性,不松软,下雨后是胶泥,干旱了就会成死硬的土疙瘩。因为是这样的土地,卫南洼的粮食产量一直很低,到文革时亩产还只有100多斤。只所以麦子根带土块,就是因为麦苗被盐碱咬死很多而变稀且长得不高,很难保住土质的墒情,土才变得僵硬。后来,经过多年的“农业学大寨”,挑沟挖河改土治碱,逐渐改变了盐碱地的性质,加上科学种田培育新品种,粮食产量才逐年增高,亩产一直增到800斤,有的超千斤。
我们拥有的时代是个飞跃进步的时代。拔麦子,我们的先辈从一千多年前就拔,一直拔到文化大革命;土坯房,我们的祖先从一千多年前就住,就那样每年泥房,一直泥到文化大革命。50后生人最幸运,因为,最原始的和最先进时尚的他们都经历了,他们的人生凑齐了酸甜苦辣咸。他们最完美。
卫南洼人坚韧、顽强、刚毅,那是这一方水土所决定的,无法改变。别人想学也学不到,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张家窝疙瘩爷庙千年酸枣树
尔洪琪
在京沪高铁天津南站以西600米,西青区张家窝镇张家窝村,有一座明代建筑风格的疙瘩爷庙(原名:杨八郎庙)。三棵酸枣树分别生长在庙后中央一棵,庙前东西各一棵,形成后三角队形,护卫着庙宇。
庙前那两棵酸枣是最形象的左右将军造型树。庙前东边那棵酸枣树,巨根右伸,树干向左倾斜,腰间的枯枝伸向左上方,就像左腿弓、右腿绷,持兵器的战将;那棵枯枝的顶部很像龙头,龙眼、龙须、龙嘴的逼真造型指引东海潮涌。整体树形又像持拐杖百岁挂帅的佘太君,树帽是佘太君的凤冠,喜鹊窝和那对喜鹊又是佘太君的发卡和盘头针;那棵枯枝又像宝塔和净瓶,整个树形就像托塔李天王和观音菩萨,保佑佘老太君百战百胜。庙前西边那棵酸枣树向右弯曲,就像武士拉弓射箭,又像穆桂英、杨排风舞枪弄棍,还像杨八姐等窈窕淑女,迎接杨家将胜利凯旋的舞姿身影。
庙后那棵酸枣树,自然雕塑了将帅与神佛的造型、山水甲天下的造影。这棵酸枣树干上的老枝杈均已折断,三棵新枝耸天疯长。空腹的树干,分成18部分紧紧搂抱在一起。树干上雕有如来佛、姜太公、孙悟空、穆桂英、圣诞老人和秦琼的尊容,还有十八罗汉的身影,还有兵器、令箭和雉雉翎;阳面树干上如来佛的头面、下颚、衣襟一眼就能看见,而且那三棵新枝分别是冠纱和佛手。绿期时的这棵酸枣树,就像桂林山水甲天的石林,要比石林更多一些翠叶、珠果和郁枝藤。绿叶红枣挂满枝头时节的这棵酸枣树,就像英姿飒爽的穆桂英,阳面的树根、树身、树雕、树干上部和树枝分别是穆桂英的战靴、战袍、容貌、金枪和雉雉翎,阴面那两棵枝杈就是穆桂英双肩上的令箭,满树的绿叶红枣就是穆桂英的头饰、金枪上的红缨、令箭和雉雉翎上的花纹和斑晶。雨中的这棵树酸枣树,就是花果山水帘洞,上有雨打叶摆荡果、神佛招手,中有孙悟空把守、圣诞老人祝福,下有十八罗汉念佛。说到树干上的孙悟空雕塑,整体树身就像金箍棒、定海针,那数不清的树枝就是孙悟空变化的千颗金箍棒;说到树干上的神佛雕塑,那么,整体树枝更像千手佛挥天的众手;说到树干上圣诞老人雕塑,那么,树上所有神佛、人物雕塑,以及树枝的拟人造型,就像亿人万物欢呼平安之夜。那么,张家窝疙瘩爷庙酸枣树就是全世界最神圣生、最庞大的圣诞树!雪挂时的这棵酸枣树就像万佛玉雕,雪挂的串串冰柱就像玉皇大帝冠帽檐下的珠宝玉帘。2009年11月1日的那场瑞雪,喜临了正值绿期的这棵酸枣树,白玉、碧玉、翡翠、珍珠玛瑙和钻石等万般珍奇,奇迹般地聚雕在这棵最古老的酸枣树上。
站在地平线上仰望,张家窝疙瘩爷庙与三棵酸枣树,组成巨大的三足香炉和宝鼎,阳光下佛光普照,福祥无量。星月下珠红玉皑,金银锃亮;飞机上俯览,张家窝疙瘩爷庙与三棵酸枣树,雕铸成中华第一铜镜。古铜青玉色的疙瘩爷庙是铜镜,三棵酸枣树是镜架镜托,而且是巧夺天工的佛镜神托。天上的万般神佛都用此镜照亮尊容,了解人间风情,播撒大地的丰收;栖身于张家窝疙瘩爷庙和三棵酸枣树之中,目眺大地、展望天空,疙瘩爷庙就像当代兆亿分贝像素的相机,三棵酸枣树是万向节似的相机架和焦距调节器,以不断调节方向和焦距的特异功能,互相传递着大地与天宇的信息,造福人类;张家窝疙瘩爷庙和三棵酸枣树,又组成奇特的网络发射中心和信号塔,把疙瘩爷庙的佛力神威和枣树神奇,传递给所有的林木和庙宇。同时,以张家窝村、张家窝镇、西青区的宽广大道作网线,以万座楼厦作网点,连通天津——中国——世界,把我们美丽富饶的村、镇、区,尽情地传递。
那么,张家窝疙瘩爷庙后的这棵酸枣树,究竟有多大年龄?传说中的孟良焦赞、穆桂英、秦琼和曹操是否在这棵树上拴过战马?我的回答是:树龄1800至2000年,以上古人都有可能造访过这棵酸枣树。
考证古树的年龄不是看年轮,因为古树到了一定的年龄树心就没有了生命力,逐渐出现空洞,靠的是不断更替的新枝新皮而长寿千年。比如,张家窝疙瘩爷庙后的这棵酸枣树,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空洞;再比如,东北斜、西琉城等村600年以上的古槐树空洞非常明显,只有一些薄薄的树皮和新树枝生长着,您上哪去寻找年轮?那么靠什么方法判断古树的年龄?科学的考证是观、比、考、闻、食、用六个方面。
所谓观,就是观察古树的根、皮、干、枝的老化程度。常言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老皱纹多、发丝少,树老皮开枯断梢。其实人的一生只能见到杨柳树的从小到老,根本见不到枣槐树的衰老,因为30年的杨柳树就开始枯老,300年的枣槐树才开始干梢,500年部分枣槐树开始皮开空巢。酸枣树是枣槐树的寿星老,600百年才出现干梢,800年开始皮裂、枝断,1000余年才开始出现腹空,直径和高度也逐渐缩小,原本树干上的数棵枝杈只留下一二。据我仔细观察,张家窝疙瘩爷庙后的那棵酸枣树原来是5棵主杈,早在几百年前就全部折断,现在只看到直立的那棵残枝。
所谓比,就是比照其它不同年龄的古树。为考证张家窝镇疙瘩爷庙的酸枣树龄,我对比了西青区上千棵300年的枣林,其结果是,树干无变化,只有部分树梢有些见老。由此比较,疙瘩庙的酸枣树龄远远高于300年。为此,我又到北辰区西赵庄600余年的枣树林寻找参照树。让我惊奇地发现,这片枣林里,只有几棵快枣、二秋、苠枣的树干出现皮裂空洞,而所有的酸枣树都是树干完好,枝叶繁茂,突出地表二三米长的大树根仍然紧抓地下,丝毫没有衰老的踪迹。再量西赵庄600余年的酸枣树最大直径70厘米,而张家窝疙瘩爷庙前、后两棵酸枣树的直径分别是:110厘米、140厘米,未垒高台时庙后酸枣树底部直径2000厘米。我断定:庙前那棵酸枣树龄有800年以上,因为树干早已开裂,原有的五棵主杈只剩两棵,其中一棵主杈留下的树结子早已被树皮包裹,很难辨认。再看庙后的这棵酸枣树,50年前没有垒高土台时,树的地表比今天低一米以上。当时,我看到这棵酸枣树时已经老的面目全非,树上的所有枝杈均已老断。树皮只剩下三分之一,只有三棵小杈生长在仅存的树皮上,树干早已空洞数百年,树洞里可以藏小孩儿,树干空洞南北通透,树上部空洞东西通透。当时,这棵酸枣树十多棵巨大树根突出地表近一米,方圆伸展五米,有些树根早已老死悬离地面。由此比照推断,庙后这棵酸枣树要比那些600余年的枣树年长数倍。从网上照片比照,庙后这酸枣树要比山东德州那棵1500年的酸枣树年长数百年!
所谓考,就是考古文物。我在张家窝老村台底下,挖掘到宋代至唐代的古瓷片及腐朽的枣木,考证了张家窝村与古枣树的历史。根据我在京沪高铁沿线,挖掘到万年前的丽蚌贝壳判断,流经张家窝镇的古河道至少有三条。同时我在张家窝镇每个村庄,都挖掘到同样的丽蚌贝壳和上千年、上万年前的牲畜骨头,大牙齿长达9厘米、厚4厘米。以上这些足以证明,古时候的张家窝镇:动物肥壮、植物繁茂、水流清澈浩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人烟富足。
所谓闻,就是闻听张家窝疙瘩爷庙酸枣树的传说,以此作为参考。杨家将造访过这棵酸枣树的传说是可信的,因为当年宋辽在今天的保定、霸州、雄县等地交战时,西青区是宋军的后方腹地,这些有文物和史记。而且,当时这棵酸枣树已经是相当粗壮,是百树之王,是领军盛树。很有可能孟良、焦赞、穆桂英(慕容氏)等北宋名将,在这棵酸枣树上拴过战马、挂过战袍,在树下盟誓、点将。杨家将们一定是拜借这棵树的灵气打胜仗,哪位求胜好强的战将也不会放弃穆铁柱,把马拴在侏儒树上。我听祖上讲:我们尔朱氏的骑军和穆桂英同属鲜卑人的后裔,一同镇守三关。穆桂英的原型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之妻慕容氏。早在宋代,北京、天津、保定三角地区的旱路必经西青区的沙窝、百万(今:木厂村)、张家窝等村庄。因此就有了老东乡盛名千年的大枣、炒米、画裱。
有可能唐代战将秦琼也在这棵酸枣树上拴战马,舞刀枪。理由有三条:第一条,山东离西青区只有几个时辰的快马路程,秦琼爱马如子,八百里骏骥寻树王,显赫其战马的威力,这是他的风格。第二条,隋唐征战,战事混乱,出征的路线随时突变,因此,在西青区的地盘上少有记载,即便秦琼来到这棵酸枣树十次,也不会有半次文字记载。第三条,雁过留声人过留影,名人足迹万古留踪。西青人传续的史记,历来有百分之百的可信度,再根据唐代瓷片和这棵酸枣树的老龄程度,1400年前唐代名将拜访这棵酸枣树是很可能的。
50年前,我还听老人们说,1800年前三国时期的曹操攻打幽州时,曾经在这棵酸枣树上拴过战马。这个传说也是很有可能的:第一,当年曹操平定河北征冀州,南皮杀袁谭,又率军攻打幽州时在张家窝住过;第二,我在张家窝村台底下挖掘到汉代陶片,还有数千年以前的牲畜骨头;第三,下辛口村西原来有一座三国时期的刘都督坟;第四,据泊头市志记载,南运河的前身是曹魏时期开挖的白沟渠。当时,南运河的支流流经张家窝镇每个村庄。
所谓食,就是枣的食用价值。张家窝是闻名千年的枣乡之首,一树多枣的嫁接技术更是首屈一指,我在东硫城村边,就发现硕大的马牙枣和苠枣同长在一棵树上。张家窝的大枣自古以来就是肉厚甘甜、充饥健胃、消疲增劲,而酸枣糠更是食物极品。有句老顺口溜说得好:大梨膏小孩吃了不摔跤,酸枣糠人人吃了打胜仗!我有切身体会:儿时吃了董庄子大姨家的大枣、酸枣糠,跟对河冯高庄揳镖,轻轻一投就是80米。今秋,58岁的我骑一辆旧自行车在张家窝镇考古,每天持续12个小时,吃把大枣浑身有劲。那么,宋、唐、曹魏的将帅军队饱餐张家窝镇的大枣,就像吃了兴奋剂,更是如虎添翼。由此看来,张家窝镇的古枣树是当时军队的灵性草、大粮仓,将帅们都是慕名而来。
所谓用,就是枣木用具。自古以来张家窝镇的枣树最多,枣木最上等。修造古战车和木制兵器,枣木是首选。我在东硫城村考古到一块枣木的古马车轱辘。当时,百万就是因为给宋军修造船只和兵器,储存木材,而更名为:木厂。
综述,根据以上科学考证,我判断,张家窝疙瘩庙后的这棵酸枣树龄要有1800年以上,甚至要有2000年!
我把张家窝疙瘩爷庙的三棵酸枣树,统称为千年古树,是因为同属一棵千年老根生,庙前那两棵是庙后千年酸枣树的根生子孙,靠西边的那棵是1995年萌生。
我认为张家窝镇张家窝村的疙瘩爷庙前后的这三棵酸枣树,具有八大之最:
一大之最是树龄最长、生长最快、体积最大、身材最高。具我所知,他乡枣树最大直径只有70厘米,而张家窝疙瘩爷庙前后的这两棵酸枣树的直径分别是110厘米和140厘米,那棵1995年的萌生枣树直径是28厘米,要比其它同龄枣树大10多厘米。在没垒高台以前,在没折干以前,庙后的这棵酸枣树高度是20米,庙前东边这棵高度是16米,我目量了上万棵枣树,最高的只有12米。再看庙前西边这棵酸枣树,上下一样粗的树干高达5米之上,因为高台下还埋有1米大几,这是罕见的同龄枣树之最。
二大之最是缝合裂缝最快、最完美。绝大部分古枣树皮开空腹后,整个树干就从地表折断,然后死亡或者根生新树。相反,张家窝疙瘩爷庙后这棵空腹可钻小孩的酸枣树,不但未折断树干,而且腰间新长那三棵新枝就像三个木桶箍,更像三条盘龙,把树牢牢抱住,裂缝缩小到只有5厘米,再也不能钻进小孩。我断定:不久的将来,就看不到树干的空洞,被盘龙似的新枝包裹的天衣无缝。请看庙前东边的那棵酸枣树,未等出现空洞,新枝皮就抢先缝合,而且,快速做到尽善尽美。以上这些,堪称世界第一!
三大之最是活体木雕造型之最。以上我讲过,张家窝疙瘩爷庙的酸枣树,聚集了千百种天然神佛雕像和器物雕塑,这是全球仅有。而且,由于此篇文章文字有限,不能描述此树的众多雕像,再加上我的观察力不强,水平有限,还有更多造型雕塑未能纳入视线。我想,众人观察此树聚焦出来的雕塑造型,那会更加惊天动地。您看此树上:有千手佛保佑张家窝疙瘩爷庙酸枣树无疆万寿!有玉皇大帝举双手高呼:张家窝疙瘩爷庙酸枣树是神雕之最,把我雕琢的淋漓尽致!有如来佛祖惊呼:只有张家窝疙瘩爷庙这面佛镜,才能照满、照清、照亮我的尊容!
四大之最是造访人多之最。有以上北魏、唐、宋的名人,还有不同时期的众多有志人士,更有拜佛求神的千万普众,享有见证抗战英雄气吞山河的英名!
五大之最是求愿还愿之最。古代名将拜见张家窝疙瘩爷庙酸枣树,许愿、还愿取胜;当今,心诚的人们求拜疙瘩爷庙酸枣树,全都还愿。传说,辛卯年十一月初一,一位来自于天津市区的王姓老太太,求拜疙瘩爷庙酸枣树,所许愿的老人好健康、儿女好工作、孙子好学优,现都一一还愿。
六大之最是同根生枣树之最。众所周知,枣树子孙的繁衍全靠根生。下辛口村一棵300年的枣树累计根生300棵新枣树,杨柳青柳叶岛50年的枣树根生100余棵新枣树,我家那棵9年枣树现已根生出30棵新树苗。我在张家窝村考古发现,酸枣树的地表要比村台底层高出1.5米,而且,村台底下的土壤相当肥沃,这足以说明,当时枣树的地势最高且肥沃,非常有利于枣树生长、生根,多子多孙,庙前庙后的酸枣树长得出奇的高大魁梧和长寿,就是这个道理。据说当年,张家窝疙瘩爷庙的酸枣树生出的新树苗有上千棵,就像稻地里的秧苗密密麻麻、枝壮叶绿,有些已经开花结枣,这是世界第一高产根生树。后来,人们选定北面的始祖母树,选定南面两棵粗壮的子孙树,作为镇宝树和宝鼎、香炉的巨足,修建了这座原名杨八郎庙,现名疙瘩爷庙。其他树苗栽入枣树行子,或村庄中,古佛寺那棵古老的酸枣树就是酷像始祖母的子孙树。我越看越激动,越想越奇妙,就在公元1995年春天,就在三月二十三王母娘娘蟠桃会这一天,庙前方西边那棵已经隐身地下多年的千年酸枣树,又萌生出茁壮新苗。今天,这棵新树苗正搀扶、依偎、侍奉、传续、辅佐在始祖母和高祖母暖襟里,共同守护着疙瘩爷庙和天下庙宇,躬身笑迎保佑着前来拜佛的众生,祝福人们还愿到位、如意事成,引领天下枣林,把枣品美食献给人民!
七大之最是先选树后修庙之最,而且是树龄比庙龄年长数倍,这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之最。相反,其他所有的庙和庙中树木,有同龄、有晚辈。
八大之最是天津最古老的枣树文物。古树是见证历史最有说服力的文物,最能证明4000余年黄帝陵历史的,就是陵前的古柏树。张家窝疙爷瘩庙是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庙,疙瘩爷庙酸枣树龄树形、考古史记、名人传奇及验证百种树龄,都是最有考古价值的活文物!
西青区领导,在西青区召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挖掘西青文化资源,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上取得新的进展。要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充分认识西青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把文化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我认为张家窝疙瘩爷庙及其酸枣树是津西第一古庙和第一古枣树,都是最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珍贵的历史文物,应该很好地加以保护深入研究。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