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之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68
颗粒名称: 文博之窗
分类号: F552.9
页数: 4
页码: 45-48
摘要: 文博之窗收录文章试论『潞水通漕』对西青区的影响,。“潞水通漕”初步形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格局,为今后的漕运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西青区的村落形成及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运输史 西青区

内容

试论『潞水通漕』对西青区的影响
  周建
  潞水既今北运河前身,古称沽水、潞水、潞河、白河。金章宗年间将其辟为漕运河道。“潞水通漕”初步形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格局,为今后的漕运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西青区的村落形成及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潞水通漕”的历史背景
  西青区附近最早的漕运河道是曹操开凿的平虏渠。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为了解决北征乌桓时的军需运输问题开凿了平虏渠,沟通了滹沱河和泒水河水,北连泉州渠,形成贯穿今天津地区的河流干线。是渤海湾西岸最早的一条南北水道。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北征高丽,为了运送给养物资,开凿了自洛口至涿郡的永济渠。其中青县至独流段即沿用平虏渠旧道。因隋炀帝曾坐船经过此河,故史书将其称之为“御河”。隋代永济渠至静海独流后折向西,穿过冀中洼地,经信安、霸州一线直达涿郡。开凿后的永济渠与通济渠、莨荡渠等一起,构成了贯穿我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雏形。
  唐代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人海,在今军粮城附近形成著名的“三会海口”港口,即唐《通典》所谓之“三会海口”的出海口。由于此处临海傍河并建有大量仓储设施贮存漕运货物,可供河、海漕船停泊,“军粮城”及由此得名,并成为天津地区最早的海港。
  宋辽时期,两国以巨马河、海河为界,西青区大部分土地位于界河南侧北宋地界,宋辽分治南北百余年,致使三会海口失去了南北转运的功能。当时西青附近主要河流有北流(黄河)、御河(永济渠)、滹沱河和巨马河,期间北流数次改道。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河决澶州西北,流入御河”。黄河水沿御河向北经界河入海,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黄河改道沿界河入海。尽管当时界河水量丰富,既可向东入海,也可北通潞水,但为“免戎人邀击之患”,漕运河道仍沿用旧永济渠。由于北宋建立了“塘泺”防线,永济渠穿越“塘泺”防线部分亦被称为“保信沙塘”。所谓“保信沙塘”,是指保州到信安之间塘泺防线。北宋末年,宋金联合夺取了燕山府,为驻守燕山府驻军运送给养的漕运船队“自京沿大河,由保信沙塘入潞河,以赡燕军。”说明北宋漕运仍沿用永济渠故道。
  金初统治中心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迁都于燕京(今北京),天德五年正式定都,改燕京为中都,为充实都城,鼓励移民入都,并将宗室贵戚迁入中都,迁都后的金朝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迁都后,金朝为了保证保障首都供给,主要通过漕运和陆路运输两种方式,其中由于漕运省事省力更以漕运为主。金初漕运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沿用旧永济渠,自独流开始折向西北,穿过冀中洼地,经信安、霸州直达涿郡,是漕运的主要河段,主要用于接纳山东、河北、河南的漕粮。另一条平行于海岸线,沿今潮白新河向北通辽东。
  据《金史》所载,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山东粮食喜获丰收,因运河堙塞,不得不从陆路将粮食运入京城。于是金世宗责问户部侍郎曹望:“有河不加浚,使百姓陆运劳甚,罪在汝等,朕下欲即加罪,宜悉力使漕渠通也。”在皇帝亲自督问下,各地加快了对漕运河道的疏浚治理。但是由于缺乏水源补充,此后的疏浚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
  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有人提议开凿卢沟水通漕。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完工,其“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壕,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这就是著名的的金口渠。由于河水含沙量较大,使河道淤积,至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三月,不得不“遣使塞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的金口渠前后只使用了十余年便遭废弃。
  由于永济渠旧道淤塞,新开凿的金口渠也於塞不能使用,迫使人们另觅水源开通漕运。
  二、开凿过程
  为了使“船运至都”,经多方勘察,新的漕运河道沿用了部分黄河故道,自独流经柳口(今杨柳青)至三岔河口转入潞水,北上通州。金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发山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改造后的漕运河道,“东击潞水五十里,故为闸以节高良河、白莲潭诸水,以通山东、河北之粟。凡诸路濒河之城,则置仓以贮傍郡之税,若恩州之临清、历亭,景州之将陵、东光、清州之兴济、会川,献州及深州之武强,是六州诸县皆置仓之地也。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沦州、会州之境,漳水东北为御河,则通苏门、获嘉、新乡,卫州、浚州,黎阳、卫县、彰德,磁州,洺州之馈,衡水则经深州会于滹沱,以来献州,清州之饷,皆合于信安海壖。溯流而至通州,由通州入闸,十余日而后至于京师。’”突出了“信安海堧”(三岔口)的枢纽作用,加速了其周边城镇的产生和发展。自泰和五年实施潞水通漕,至贞佑二年迁都停止漕运。
  三、“潞水通漕”对西青区的影响
  (一)催生了“柳口”等沿河村落
  北宋时,西青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宋辽边界“塘泊”防线之内,由于“濒海斥卤,地形沮洳”,多洼淀,加之黄河改道之扰,境内除御辽之寨铺以外,鲜有民众在此定居。
  所谓“柳口”即“地最冲要,以地多杨柳故名。”《金史》中有柳口巡检李咬住等平叛受奖的情节,巡检作为官称大体始于中晚唐,北宋时形成逐渐形成按行政级别分层设置的模式。金代沿用宋制,在州县、边境地区等设置巡检,其职责是巡逻和逮捕盗贼等。因此处原为黄河故道,章宗五年(公元1205年)之前运河并不经过此地,且明昌年间(公元1190年至1196年)“北流绝”,没必要在此设立巡检。据此推断,“柳口”之名应在章宗以后随漕运运河发展而出现。
  (二)促进村落形成发展
  金章宗(公元1205年)漕运河道未经西青区以前,史书中有明确地名记载的地名寥寥无几。实施“潞水通漕”以后,三岔河口成为漕运枢纽,与三岔河口相距咫尺的“柳口”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运河码头,并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形成。明永乐后大批移民来此沿河定居,形成大片村落,仅运河沿岸的就形成村落30余个,可以说漕运运河的发展促进了西青区村落的形成。
  (三)加快了西青水运经济的发展
  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吸引了大批从业者加入水运行业,据清《津门保甲图》所载,仅杨柳青地区就有“杨柳青者……船户一百六十户,船伙二百七十七户”、“马神庙之西……船户三百三十四户,船伙二百四十四户”,而运河沿岸的小梁庄、张家园子等地也有船户,可见当时运河沿岸水运之兴盛。水运的兴盛不仅养活了沿河沿岸的百姓,也涌现出一批靠漕运起家的豪门巨户,其典型代表为杨柳青石家。石家靠漕运经营几代,最终发展成为“津西首富”。这其中虽有经营者的智慧和辛勤,但运河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独特的水质造就了特色农产品
  甘醇的运河水除了满足沿线居民的生活用水外,也造就了一些独有的特色农产品,除了著名的“沙窝萝卜”外,运河沿岸所产青麻叶白菜及烟叶亦非常有名。《静海县志》中曾写道“菘,即白菜。……昔周顒称乡味之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也,味美而食久,运河沿岸产者最良。”“烟叶,以运河两岸及多瓦砾之高地基产者其味最良”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大大方便了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开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潞水通漕”结束了漕运河道不经西青区的历史,对西青区的村落形成及城镇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