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读写赏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29
颗粒名称:
读写赏析
分类号:
I269.7
页数:
2
页码:
55-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西青区的期刊杨柳青的读写赏析,包括诗人的冗杂与公众的不屑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杂文
当代
杨柳青镇
内容
诗人的冗杂与公众的不屑
白青
当今如果听说谁谁是诗人,得到的大多是面面相觑的尴尬。诗歌本来是尚美的,盛唐甚至成为科考取仕的一科,怎么会如此跌份几乎令人讨厌了呢?直言不讳的说不是公众不屑,而是诗人不争气,许多诗人游离了人群,梦呓般的喁喁私语。古代诗词起码有个平仄韵律的框框,现代诗更加接近口语,这样泛滥的诗人良莠不齐。竟然产生了像“梨花派”诗歌一样的“闹猫”作品。相声的讽刺未免过火了些,说梨花诗是“闹猫”,假如其滥不到春天遍地可闻的雌猫之叫声,令人烦躁不止,谁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诗人的品性不高,自然是了,捧诗人也胡吹乱侃,忽悠公众,这就更加可恶,他们是造成当今诗歌贬值,诗人遭到唾弃的首作恶者。
古体诗词几被瓶供盆栽,成为古董,因为形式上的局限;其次,流传千年,高峰叠现于前,今人难以企及。为之者大多堆砌辞藻,于现实生活油水两张皮,隔靴搔痒。写出真性情诚为难事。达到古为今用,用以表情达意,非得谙熟古韵律又掌握今韵改革者尚可为之。有的初学者如入五里雾中,其作品不外乎“远看城墙齿齿锯”其实并没有任何知识含量,可谓不懂诗就写诗。
仅就现代诗来说,读一读徐志摩、郭小川的诗,不但被诗人的情感所浸染。其遣词用句,诗歌技法之纯熟以及诗歌内涵之丰富简直令人叹为观止,手不释卷。诗歌的属性决定她是凝炼的语言炼金术,是高层次的文学类型。文人无以为诉的时候才诉诸于诗词,抒发不可抑郁的情绪。是“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后的“灯火阑珊处”,不是文字少,省事就是诗歌。
许多现代诗人起步就是“简单省事”,其实大错特错了。这样的诗不仅味同嚼蜡,写着写着,由于没有感情寄托和文学功底,就把自己的其中败絮交代给了公众。公众不胜其扰,谁还看这样的诗?联想平庸之作的成名获奖,不由令人感到沮丧。是“先锋”和“新锐”们忽悠了评委,还是评委不知所云,牺牲了诗坛的纯净度。于是,诗坛芜杂丛生,令公众讨厌。写诗是文学高手的事情,毋庸讳言,诗歌的语言较之其他文学形式要更具语言魅力。所谓如诗如画是耶。写诗要从写小品文,散文诗,书信文学等通俗性的文学开始,不要一上来就以诗人自命。殊不知真正诗人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朦胧诗诞生初期,其《今天》杂志,在街上兜售一空,甚至撕毁的单页也会卖钱。不单是她有对四人帮叛逆的背景,其诗歌语言的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给读者带来审视美感已成定评。当时的政治气候不朦胧就被抓,这就是催生朦胧诗歌的条件,了解了背景更加增加了朦胧诗歌的内涵和厚势。所以读食指《相信未来》北岛《走过广场》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根子《三月与末日》浓郁的诗歌美感总是挥之不去的。可惜的是现在的诗人不学其“诗美”而学“模糊”,模糊的越厉害就越高深,最后弄得自己都说不清表达什么,干脆扔进纸篓。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诗还不是杂草吗?
公众日益对诗歌和诗人的摒弃不是公众不好伺候,是诗人把自己摆在了形而上的地位,诗歌是美学的高层次,诗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书写生活和人生本身的美质。诗层次高,诗人却应该是最“落魄”的。如果本末倒置,上来把自己定位成“高于诗的诗人”就更加令人不屑了。
其实,诗歌从来就是繁荣的,因为人类在不停顿的活动,正是人类的运动美催生了诗歌美。写不出体现诗美的诗人是本身的问题,公众的不屑是可以理解的。生活本身的诗意是充盈的,好诗,会在公众的视野留存。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