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825
颗粒名称: 小说园
分类号: I247
页数: 5
页码: 1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津西青区的期刊杨柳青的小说园,包括我追求真实的故事、一次行骗的经历。
关键词: 小说 当代 杨柳青镇

内容

我追求真实的故事
  老六月雪
  二十几个乡村医生凑在一起,啃了半年精神病学,还差一周就该“作鸟兽散”了,凌教授—T市精神病院的院长在快下课的时候缓缓地说:“不知是否已经把该给你们的东西都给了你们。”
  “不知道。”我低声咕哝了一句,然后抬起头,望着凌教授:“我觉得若按照精神病学来衡量,这世界上恐没有几个人是正常的。”
  凌教授望定我,深度近视镜片的折光使我没能看清他的眼睛在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叹了口气说:“下课。”
  下课?天哪!我忽然意识到:下周的今天将是最后一节课,确切地说是一次座谈会,虽然有一天的时间,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短暂的。我感到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潮在涌动,心沉沉地往下坠。坠落了,胸腔里空荡荡的,空得好酸好痛好无依无靠。
  我下意识地走到校园的林荫路,在那张椅子上坐下。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不,不是这样的。单靠精神病学是解释不了人的行为的。”
  我猛抬起头。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我想起了我们的那次争论。她说了上面的话后,我问她:“你当真不觉得人们的精神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吗?”
  “那得用精神病学家的眼光看。但是如果把某些定义修改一下,那么,精神不正常的人只是极个别人。”她那两颗黑“葡萄”一动不动地盯着我,我如芒刺在背。
  “定义哪能随便修改?”我故作不屑一辩地说。
  “为什么不能?”她理直气壮:“定义是人造的,而人的行为是大自然和社会共同创造的。如果一种理论想改变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的行为,那么,这种理论是否有价值就值得研究了。”
  我心里一动,默默地望着她,直到她红着脸慢慢地走去……
  不知什么时候,风轻轻地溜来了,树叶在低语,林荫路上不再是静悄悄的了。
  “我应该找她谈谈。我必须和她坐坐。”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便痛惜独自坐在这耽误的时间,我猛地站起,转身往教室跑。
  我楞在那里,她就站在我的面前。
  如果我们是学文学的,那我们的对话也许会这样:
  “你也到这里来找……东西?”
  “是的,那天我走时心里很乱。”
  而我们是学精神病学的,这就注定我们的谈话不会高深,也只能“精密”到这个份儿上:
  “想出来了吗?”她问。
  “什么?”我问。
  “你的精神是否有毛病呀?”“有吧……我想。”
  沉默。
  两个人坐在椅子上的两端,沉默。
  谁也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即使她现在起身离去,我也会感觉到她还坐在那。
  当我们分别压迫着椅子的两端时,我就开始醒悟了我对这次培训班的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潮,大部分是为着她。
  “下周……还有一天……我们就分手了。”她终于开口。
  “是的。”
  “你以后……会去看我吗?”
  “我也许……会去的。”我说:“那你呢?”
  “我也许……不会去。”她说。
  沉默,长久地沉默。
  是各自的家庭阻碍了我们友谊的发展?也许是环境。
  风刀霜剑,有杀人的嗜好。
  “我很遗憾,没能吻你。”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很高兴,分手后我们还有一个遗憾相伴,它会时时提醒我们回忆一点什么。”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想,真正的爱是长久的思念。至于一时冲动带来的种种举动常常是靠不住的。”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我想,真正的爱是使对方或为对方保持或创造一种至美,而不能为外界伤害他(她)创造条件。”我说。
  “是的。”她说。
  沉默。
  “分手吧。”我站起身,伸出手。
  她也伸出手。
  两只手握在一起,直到汗津津的有一种温热感。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的精神都有点毛病。”她说。
  “是的。”我说。
  从此天涯孤旅,但有“精神病学”伴随。
  一次行骗的经历
  崔德营
  一个农贸市场里,张大爷一边整理着一车的大蒜,一边正等候着客人的到来。这时一对小两口模样的年轻人来到摊位前,张大爷热情地打着招呼迎上前去。
  “来二斤大蒜。”年轻小伙子连价钱也没问就说。
  张大爷称好大蒜:“正好二斤,十元钱。”
  小伙子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大票。
  张大爷说:“你最好给我零钱,我不好找!”
  “没零钱了,你找我吧!”
  张大爷拿着百元大票,对着太阳照了照,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又在耳朵边甩了甩,确认没有问题后。将口袋里的零钱几乎全掏出来找给了小伙子。
  “过不了几天咱们就该回家了,你还买这么多干什么?”年轻女孩说。
  小伙子对大爷说:“不好意思,我不想要了!”
  说着将张大爷刚找给他的零钱还了过去,将自己的一百元钱拿了回来。
  但刚走了两步,小伙子又回来了。“买就买了吧!吃不完先放着,这样不好意思。”
  小伙子将称好的大蒜提在手里,又将那一百元钱交到大爷手里,大爷刚找的零钱还没放进口袋。一把就被小伙子给夺走了。
  张大爷越想越觉得哪里有问题,又将这一百元钱拿出来照,一看不对,他又请旁边的人帮助看了一下,大家都说这是一张假钱。
  张大爷马上到前边去找,连个人影也看不到了。
  张大爷就像做了错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回到了摊位前。
  想想家里的情境,张大爷竟老泪纵横,放声哭了起来。旁边做生意的也顾不得自己手里的生意了,围过来纷纷劝说。
  “这骗子也太不是东西了,骗谁不行,偏偏来骗可怜的大爷。”有人同情地说。
  “既然这样了,哭天喊地也没用了,还是保重身体要紧。”有些人在劝说大爷。
  张大爷旁边摊位一个上岁数的老人,说:“这老爷子太可怜了!儿子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媳拿着抚恤金跑了,家里的老太太还有糖尿病,眼睛也看不见了,天天需要吃药,孙子在又要上大学急需学费”
  这围观的人群里,有一个人既没买东西,也不像卖东西,好像在闲逛的小伙子,听完这些,转身走出了人群。
  在一间小出租房里,从农贸市场回来的一对年轻人正在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刚才围观的那个人耷拉着脸回来了。正说话的男人对刚回来的男人说:“你回来了!今天虽然收获不大,只花出去了一百元,可是咱们的活干地漂亮,这里也有你的功劳,这十块钱归你了!”说着从捋得整整齐齐的一沓零钱中拿出十元钱递了过来。
  “高兴个屁,这钱全归我了。”说着一把将钱全抢到手里。
  “你小子疯了,要不是我们,你可能已经饿死在大街上了,刚开始干活,你就想独吞,你是想钱想疯了。”那个人摆出动手的架势。
  “你们谁敢动手我就跟谁玩命。”那小伙子像一头发怒的公狮,两眼冒火,挥了挥拳头。
  一看要玩命,那一男一女也就软了下来。
  女的说:“算了!以后多干点活就行了,今天这钱就全归你了。”
  男的小声嘟囔说:“真没有见过钱!”
  第二天天刚亮,年轻男女就叫他起床:“快起,换个地方干活去!”
  “我今天不舒服,就不去了!”
  “那今天的收入可没有你的份。”
  “我不要了!”
  见那对男女有说有笑地走出了出租屋,男孩起床收拾一下,又来到了昨天来过的农贸市场,张大爷还在那里摆摊,看看此时也没有生意,就与老人拉起了家常。老人将孙子上大学的情况表白一番,满脸都是自豪,仿佛忘记了昨天的不快。看到市场的人渐渐增多,男孩起身告辞。
  出租屋内,一男一女正在到处乱找东西。
  男的说:“真不是东西,救他一命,管他吃、管他喝,最后连咱们的老底也给端了。”
  女的说:“快看,这里有一封信。”
  郭哥、林姐:你们好!
  先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再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更不好意思的是将你们的钱也拿走了。但我想说这些钱算我借你们的,过后我有钱了一定还你。
  你们对我的举动可能不理解,在这里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三年前的一天,一个山里娃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高高兴兴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老父亲,老父亲微笑说:俺的孩子有出息了,好好玩几天吧!准备好去上学。
  但父亲的笑容有点不自然,转过头去,还有满脸的苦涩。
  父母只靠种地为生,身体又不好,供一个高中生已经将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供一个大学生,学费、生活费对两位老人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个假期,山里娃想尽办法,帮助别人盖房子、干农活,想多挣点钱,帮父母分担点忧愁。
  父亲也是早出晚归,但每次回到家里总是唉声叹气。
  马上就到开学的时间了,这天深夜两位老人在房间里商量。
  “到现在,孩子上学的钱还差一大节呀!家里值钱的也就是这头牛了,不行明天就把牛卖了算了。”
  “牛卖了那些地可咋种”。
  “管不了那么多了,走一步说一步吧!”
  “不行跟孩子商量商量,咱不上了,上也上不出啥名堂!”
  “那可不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咱可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
  “那你就看着办吧!”
  接下来一个晚上,一边是父亲的咳嗽声,一边是给牛加草料的声音。
  鸡刚叫,父亲就起床,用箅子给牛的全身梳了又梳,梳完后轻轻拍了拍牛头,然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牵着牛向集市走去。
  天就要黑了,还不见父亲回来,山里孩子和母亲就沿着进城的路去找,突然发现父亲像丢了魂似地在游荡,嘴里不停地喃喃:“钱没啦!天榻了!我太没用了!”
  从此,父亲嘴里总是这句话,父亲疯了。
  一个山里孩子上大学的梦想也就从此破灭了。
  不用说你们也应该知道这个山里孩子就是我。
  没办法,我准备行李,随着外出的人流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了一家工厂,谁知道这是一个黑工厂,到了这里像进了人间地狱,连自由也失去了。干了一年,连一分钱也没有得到,最后趁着天黑,翻墙跑了出来。我身无分文,遇上你们时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为了生存,你们说干什么我就跟着干。可是昨天那个情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真地不愿意看到第二个我的出现。
  最后,我也想劝一下二位,这种事太缺德,以后别干了,趁年轻还是找点正经事做吧!
  曾被你们救助的山里娃。
  一个星期过去了,张大爷收到了一张邮局的汇款单,汇款单的留言是:愿您孙子顺利进入大学校门。落款是一个良心未泯的人。张大爷百思不得其解。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