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佳作欣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753
颗粒名称:
佳作欣赏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本文主要记述了诗人王焕墉以及他的作品。
关键词:
杨柳青
杂志
文学
内容
《梦碧词社》与寇、陈、张三公
王焕墉
王焕墉,1942年生于天津,
字容君,号崇斋。师从寇梦碧先
生。任天津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诗
词客座教授。著有《崇斋诗存》、
《诗词基础讲义》等。
我少承庭训,长大后拜寇梦碧先生门下。先师是闻名全国的词家,因词宗吴文英(梦窗)、王沂孙(碧山)两家,故自号梦碧。先生以号行,天津人。
先师曾在日寇侵华时于天津南斜街倡“梦碧词社”。社友极多。有浙江大学(杭州)一代词宗夏承泰先生。著名红学家、书法家、国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著名词家、收藏家、戏曲艺术家,八件国宝无偿献于国家之张伯驹先生。前清进士郭则沄。著名学者黄君坦先生。天津书家、词人孙正刚先生。社中资深之学者多达四十余人。抗战中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曾致函“梦碧词社”赠诗道:“要为民族扶正气,短吟低唱化风雷”,可见词社影响
之巨。词社亦有闻名于世的实业家周学熙先生。
词社有《梦碧词刊》行世,余曾见当年刊物,报纸本每期四页,印刷精良。时洽值抗战时期,仅四期而辍。社中诸友咆濡于雁口鹑网间,虽联情发藻,不出风花,而意内言外之旨或庶几焉。当时伪政权出于对文化团体的抵制,曾派便衣混入词社,社友一望便知,几日后自动退出。先师曾与张牧石、陈机锋、赵浣菊、顾恺白、曹长河、王蛰堪和我共八人小聚联吟,即席联成《高阳台》一阕,会后照片题为“梦碧词社旧友留念(见照片)于此 可见对年轻人之提携。社中旧友已如彩云飘尽, 照片仅为词社之鸿爪而已。
先师曾带我拜见张牧石先生。初见张先生,给我的印象是待人热情、真诚,先生不但极富学识,而且十分健谈,古典诗词、金石、书法诸艺功力颇为深厚。张先生与全国一些著名词学专家及学者交往甚多。张先生与著名收藏家、词家、戏曲艺术家张伯驹(丛碧)先生过往尤密,诗词时相唱合,每年春天海棠盛开时,张伯老必来津与词友共赏海棠,每次必在牧石先生宅住几日。笔者有幸曾在牧石先生宅拜见张伯老,并一同联句。牧石先生与张伯老及诸老前辈诗家在京同赋《牡丹》,众人赋后匿名而评,最后评出两个状元,折封后一为张伯老,一为牧石先生,“牡丹两状元”在京津两地一时传为佳话。
一日我随梦碧先生在牧石先生宅,谈话间一人来访,此人正是兼工词曲的前辈诗人陈机峰先生,先师命我念日前所作七绝,并请指正。陈先生与先师同甲子,著有《琴雪斋韵语》。先师与陈老未晤面前20年,已知其人,在1960年秋,由牧石先生介绍,寇、陈二公相晤,一见如素识。先师对陈公评价颇高,在《琴雪斋韵语》的序中说道“君诚笃,博于才艺,诗、词、曲皆工妙罕俦”。
寇、陈、张三人基于对传统文化的酷爱,又意气相感,在十年浩劫中所遇同酷,当日怪云压地、惊泪浮天,斯时人人可为仇为敌,且万人自危,惟同道相濡沫,相聚时常谈及词法,切磋词学,仅此又恐泄于室外,只能苒灯窗隙,觅句河干,精神生活在槐根藕孔之间,这是何等悲哀和残酷的现实。
三位前辈诗人,在几十年交往中以酬唱、联句、诗钟、酒令为常课,三五日必一聚,十年浩劫间,也未中断。及运动高潮过后,同属逍遥派,相聚益勤。相约每年夏晚于海河边,小集纳凉,时作诗钟之戏,写劫罅以遣日,十年来所得约千条,多为分咏格,曾汇为一编,由陈公手抄名《七二钟声》,吴玉如先生亲为题斋。
《七二钟声》集中多数诗钟为分咏格,从内容上看分为托志、讽喻两类,具有时代气息。托志类,如《远山·鸡》:“纵使烟云迷秀色,不因风雨废长鸣”。诗钟中的“烟云”、“风雨”以喻十年浩劫,鸡不会因风雨而不叫,“长鸣”在风雨中比喻对古典艺术的探求是不会中断的。其志可见。先师有曹雪芹、煤球分咏一联“十年沥血《红楼梦》,一夕成灰黑太阳”。黑太阳语出《清异录》,指古时用炭末、米汁合成的燃烧物,暗指“四人帮”。“一夕成灰”是说凡是反党反人民的注定失败,用典精当,饶有寄托。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焕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梦碧词社》与寇、陈...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