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宋曙光,天津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大学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从1975年起,从事党报新闻工作,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副刊编辑工作中,所编发和创作的文学作品及论文,除了屡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天津市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外,还不断被各类报刊转载,有些并收入《中国当代美文三百篇》、《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等书籍。1996年出版诗集《迟献的素馨花》。2010年又出版诗集《穿越时空的情感》。
当一个人在回首往事时,都会有诸多感慨,或心安、或无悔、或汗颜……那些自己走出来的脚印,就清晰地跟随在你的身后,无法遮掩,更无法更改,就那么相跟着一直走过来。于是,这生命的脚印,就真实地记载下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为事业的献身和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
这相跟着走过来的脚印,如果从1975年算起(我加入天津日报新闻队伍的时间),竟一直走了35年!都说往事不堪回首,但对于一个已将青春年华全部献给党的新闻事业的“老”报人,这段漫长的旅程却是意义非凡,就像一部绵绵延延、洋洋洒洒的大书,内容之丰厚、情节之精彩,不是亲历其中者,不会为之动心、动情和动容。
那时期的《天津日报》还是铅版印刷,对开4版,在文字与纸张的氛围中工作,感受到的是文化气息,那是报纸所带来的新鲜感。老报人说,打开每天的报纸,会嗅到一种油墨香。刚从印刷机上印出来的报纸,都会带有油墨味,这是天天都能闻到的,但弄懂这句话的含义,要在熟悉报纸的印务流程之后。办报人说的这种油墨香,不是单纯指印刷报纸的油墨味,而是饱含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感,局外人当然理解不到这样的深度。
报纸的油墨香,是由各道工序聚集起来的综合气味,排字车间的铅字、记者手稿上的墨迹、出版部夜班编辑的汗水,最终通过轮转机流淌出来,新闻纸上浸润的油墨便有了沁人的馨香。对这种气味的感觉,总是新鲜的,几十年来几乎天天如此。报纸每天都是新的,而墨香随着时间的远去会逐渐淡漠,但那并不是真的淡漠,而是慢慢的沉淀,时间越长久,那墨香反而越醇厚。像新闻纸这样的产品,它们的出版,曾经带有手工劳作的芳泽。当年在排字车间,工人们拼版后给校对和编辑打样子,用的是经过加湿处理过的对开雪莲纸。每当打开盒盖,从潮湿的毡子下面取出纸来,便会闻到一种散发着湿润气味的纸香,因为闻得久了,我便记下了这种单纯而独特的气味,多少年都不曾淡忘。
后来在编辑部里,天天和稿件打交道,嗅觉里似乎总有一种亲切而熟悉的纸香,环绕在身边的,是常阅常新的稿件,它们带给我花草的香气。在文学的苗圃里劳作,心中会有一种沉实感,读到好的作品,一天的工作都是愉快的,编辑所付出的汗水,会使版面发出光彩。“文艺周刊”清新的风格,朴实的文风,美观流畅的版式,已经形成优良的办刊传统。作为园丁,只要勤于投入,园子里自然会有收获,会有诱人的果香,版面就如同田园,一期一季,需要编者花费心血耕作。
留在报纸上的墨迹,是为了让记忆常温常新的,是为让心灵感受幸福的。从阅读中寻求真理的人,生命中会充满无穷的乐趣与真诚。我的办公室里,曾经离去过许多编辑前辈,他们留在这块园地里的足迹,不管或长或短,都是坚实的,也是不能被遗忘的。编辑虽然离开了岗位,他们编辑的副刊版面还在,版面上的光泽还在,温馨和芳香还在。而且,作为副刊编辑,他们对报纸的依恋,已经白纸黑字地永存在版面中了。
35年社龄,有33年是在“文艺周刊”做编辑,在老一代名家郭小川、方纪、孙犁创办的文学园地里学做园丁,默默无闻、甘苦自知,而且远离名和利。一晃33载光阴,留住的竟是一片难以忘却的情缘。作为文学习作者的一块苗圃,“文艺周刊”历经50年而不改刊名,编辑换了一拨又一拨,可谓薪火代代传——这就是传统,优良的党报编辑作风在传承。
身为党报文艺副刊的忠实耕耘者、亲聆过孙犁教诲的年轻后继者、新时期文学园地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在漫长的编刊历程中,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延续着党报这块文学园地的纯洁血脉,在总共见报的两千多期“文艺周刊”版面中,我经历了从1000期到2000期的编辑全过程,而且始终是在编辑工作第一线,为践行这块园地的宗旨和职责尽心竭力,从日常的编辑工作,到策划多种主题文学专版,从开办文学讲习班及举办各种征文活动,到联系国内和本市著名作家、精编副刊版面,都是全副身心地投入,为光扬《天津日报》最富传统的文艺副刊品牌,传接以孙犁为旗帜的党报文艺副刊编辑的优良传统作风,可以说是尽献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请看如下这串名单:臧克家、艾青、郭风、刘白羽、孙犁、叶君健、何为、舒群、雷加、华君武、张志民、李瑛、公刘、罗洛、孟伟哉、蒋子龙、冯骥才、刘绍棠、从维熙、贾平凹、铁凝、赵鑫珊、雷抒雁、赵本夫、毕飞宇……这些闪光的名字,都是新中国文学史册上的光辉,他们的作品,都曾经过我的手,在“文艺周刊”上发表,这既是读者的幸运,也是编辑的荣耀。一个称职的好编辑,既要成为作家的朋友,也要成为业余作者的知音,了解他们的写作情况,及时拿到第一手的好稿。作为检验一个好编辑的标准,不仅要看政治素养和责任感,更要看业务能力,也就是文艺副刊编辑的组稿能力,约不来好作品就无米下锅,这体现了一位称职编辑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懒了不行,粗心不行,守株待兔更不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请看这些报刊:《读者》、《散文》、《散文海外版》、《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作家文摘》等,都曾反复转载过“文艺周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不仅扩大了“文艺周刊”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天津日报在国内报刊界的声誉。
办刊宗旨明确,历史悠久,能为整个报纸增添文化含量的文艺副刊,应该算是好副刊,记得有一年,我去参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召开的报纸副刊工作研讨会。会前,主办者将与会媒体提供的报纸副刊样报,张贴在会议室里,以供参阅。开会时却发现,我带去的多份《天津日报》副刊版面,竟然一份都找不到了。经问,才知是被兄弟报社的同行事先揭走了,他们说喜欢这样高雅的版面,携走一了一份芬芳。
近年来,我编发和创作的作品,除了荣获中国新闻奖散文二等奖,屡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共5次)、天津市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及副刊作品类一、二等奖,天津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优秀作品奖外,有的作品还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文三百篇》、《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等,还曾不断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小说月报》、《作家文摘》、《读者》、《小小说选刊》及《中国当代美文三百篇》、《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新世纪党的建设与组织人才工作全书(上下卷)》等报刊转载与收编。1995年、2010年先后出版诗集《迟献的素馨花》和《穿越时空的情感》,曾荣获天津市第六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文艺周刊”辉煌五十多年的历程,我为它辛勤工作长达33年之久,任期之长、感情之深,外人恐难知晓。王干之、邹明、李牧歌、温超藩等都曾是我的领路人。至今,我记得王干之曾给我修改过诗稿,邹明带我去石家庄参加孙犁荷花淀派研讨会,并赴武汉组稿,与李牧歌无数次往返北京拜见萧军、黄树则……我的其他老领导、比我年长的编辑、同代的编辑,都给予过我无私的帮助,这块园地的丰硕收获,是所有编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打开一册册“周刊”版面合订本,那煌煌版面似可作证,没有心血的浇灌、没有爱心的呵护,没有情感的付出,这块苗圃不会草木繁盛,不会从幼苗长到参天大树,版面的成熟、作者队伍的壮大,是几代编辑承前启后的结果,而我是其中坚守岗位时间最长的一个,这真是一件既让人慨叹,又令人骄傲的事情!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浇灌在一块苗圃里,守望着成长与未来,竟没有一丝的后悔与失意,因为我爱党报的新闻事业,直到现在,我也从未想过付出与回报是否等值,如果说这块文学园地鲜花盛开、游人如织、广受好评就是回报,那便是我所获得的最高奖赏!
回首编辑工作,其实就是检阅你所编辑版面的优劣,“文艺周刊”这块积淀深厚的版面能够延续半个世纪,无疑也证明了编辑的智力与能力。至2009年3月,“文艺周刊”就已创办60年了,一张报纸的文艺副刊能够办刊半个多世纪,确实有着非凡功绩,证明它在读者中具有的影响力。从这块苗圃里崭露头角的几代作家,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熟起来,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为时代增添了色彩。而“文艺周刊”依然葆有青春活力,在历经60载风雨途程之后,将开创它新的篇章。
副刊编辑的流动性很大,这不仅与版面的不固定有关,还经常面临报纸改版而被迫改刊的危险,一旦版面变更,编辑当然也要转岗。在《天津日报》的历史上,“文艺周刊”是个例外,不管社内社外的形势如何变幻,“文艺周刊”始终以它响亮的刊名召唤着读者。我做编辑时,正值青春年汪,又很努力地工作。这样,便亲历了“文艺周刊”从一千期到两千期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用了将近30年,我的整修青春年华,也便奉献给了这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