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古今反差之我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636
颗粒名称:
古今反差之我见
其他题名:
学《送东阳马生序》所想到的
分类号:
I207.42
页数:
1
页码:
4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古文,文章展示了作者宋濂的学习态度和对求知的热忱。与现代学生相比,宋濂强调了家贫无书之难和书多泛滥之景、求师之难和师求之难,以及略无慕艳意和校园攀比风的反差。作者认为,学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学习成就的关键,而是学习者的态度。现代学生应该警醒并端正学习态度,不被物质所迷,努力利用好现有的学习条件。
关键词:
学习态度
家贫无书
书多泛滥
内容
最近,学了古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掩卷深思,感触颇深。我除了被文中精美的语句、合理的结构所打动,更敬佩的是作者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深深感到古今求知者(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鲜明反差。
记得我国男足外籍教练米卢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他就是秉承这一理念把中国男足“踢”进了世界杯。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的求学态度是多么的端正。对比其与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有着太多的反差。这些反差足以使我们警醒!
反差之一:“家贫无书之难”与“书多泛滥之景”。
几百年前,宋濂因家穷买不起书,可他手抄借来的书,“弗之怠”。可今日,我们的书包里、书箱内或者家里都有好多课本或者是其他书籍。然而,最大的悲哀在于我们从未认真、透彻、用心地看过一本书。有的花钱买了书,看上一两眼后就成了“摆设”。
反差之二:“求师之难”与“师求之难”。
为了能学到知识,宋濂“尝趋百里外”,寻求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而老师却“未尝稍降辞色”。而每当他遇到老师“叱咄”时,“色愈恭”。可见他为了增长才干,学到知识,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累。再看宋濂当初求学的难处体现到现在的老师身上的情况吧。你看我们的每一位任课老师都是面带笑容、和蔼亲切、苦口婆心“央求”我们多学点知识;课堂上,老师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知识“灌输”到我们的头脑里。可学生不想学,老师奈何?常常听到老师们在一起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班的某某某就是不学习,愁死我了!”
反差之三:“略无慕艳意”与“校园攀比风”。
宋濂的同舍生“烨然若神人”,可唯他“袍蔽衣处其间”。然而他不羡慕,他认为有知识就是最大的快乐。再看今日之校园,“攀比风”刮的尘土飞扬,手机、mp3、名牌服装成了学生们挂在嘴边的常用词汇。试想,学生一旦被这些东西所迷住,相互攀比,还怎么能学到知识?
总之,事情就是这样:对于学习环境和条件都不好的宋濂来说,他学有所成。而今天我们的环境和条件不知要比他所处的时代好多少百倍,我们却没有好好地利用,甚至还在迷惘之中,这是为什么?
是态度吗?
不是态度吗?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恺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