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摄影情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584
颗粒名称: 我的摄影情缘
分类号: J421.8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退休后与摄影的机缘。
关键词: 作品 摄影 生活

内容

岁月如梭,时不我待,转眼我已年逾花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年多了。刚退休时,整天无所事事,心里没着没落的,还真有些不适应。不久,区里成立了杨柳青摄影协会,我有幸成为会员并被推选为理事,后经影友推荐,又加入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这为曾经从事宣传工作的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投资近万元购买了数码变焦照相机和电脑等相关设备,重新开始了我的摄影生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虽然我干了30多年的摄影宣传工作,用的都是传统相机,而对数码相机和电脑等高科技知识知之甚少。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数码相机这方面的知识技能,我一有时间就对照说明书反复研究练习,遇到困难经常打电话向影友咨询,并且报名参加了区老年大学电脑学习班。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区摄影协会组织的各项学习交流活动,虚心向摄影专家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数码相机和电脑拍摄、编辑照片了。正当我为自己取得的进步而得意时,“拍摄什么”的问题又摆在我的面前。我买相机不是为了开照相馆,而是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和追求,希望通过相机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经过深入思索,我把“讴歌伟大时代,赞颂美好家乡”作为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将镜头对准家乡的秀美风景和风土人情,用手中的相机捕捉每一个灵感、记录每一次感动,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摄影作品奉献给社会、服务于人民。
  众所周知,随着西青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古镇杨柳青愈加显现出她独特的魅力,这最能触动我的心弦,激发我的创作热情。凭着对摄影事业的热爱与执著,无论酷暑严冬,也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有灵感,我就会背起心爱的相机走出家门,投入到自然与生活的怀抱。我时常漫步在杨柳青广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时常流连在明清古街,回想着久远的过去,聆听着历史的遗韵;我时常徜徉在御河河畔,欣赏着倒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陶醉于物我合一的享受之中……还有西青区举办的文艺大舞台、文化旅游节、多彩黄金周、民间花会展演等等各项文化娱乐活动,都留下了我的身影和足迹。自从拿起相机,我才真正用心观察周围的景物,用心感受身边的真情,用心发现生活中一个个美的瞬间。我也变得越来越乐观开朗了,生活也越来越充实快乐了,周围人戏称我是“摄影发烧友”,我感到非常自豪。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对自己拍摄的每张照片都视为珍宝,因为其中凝结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有时在读者看来不起眼的照片,而对摄影者来说,要付出很多很多的辛苦。去年夏天,为了拍摄御河夜景,我不顾蚊虫叮咬和树丛刺痛,连续几天蹲守在河边,可拍下来的几十张照片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我心里懊丧极了。老伴不停的鼓励我,并且陪我去拍照,给我当参谋,使我倍受感动。我不断变换角度,选取最佳景致,终于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当我和老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已是午夜十二点多了,但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那张照片也成了我和老伴恩爱情深的见证。
  随着摄影实践的深入,我对摄影创作的理解也逐渐深刻,进一步拓宽了摄影题材,把摄影镜头对准了生活中的普通百姓,摄影创作主题更加丰富广泛。我以杨柳青广场为背景,以典型人物为对象,反映他们笑对人生的精神风貌,共拍摄了四十多组照片,并按项目、季节分门别类进行比较,总结拍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摄影能力和水平。例如,在为广场两位骑独轮车、玩杂耍、吹拉乐器的老人拍照时,我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多次邀请他们现场表演,当拍摄的照片大有进步时,也得到影友的肯定和称赞。两年来,在区摄影协会、区文化局和西青报社等有关部门同仁的热情帮助支持下,我的近百幅摄影稿件先后被市、区文化活动网站,《聚焦西青》,《今晚西青报》和《杨柳青》文学专刊登载。其中《喷泉送爽》、《游人桃花同喜庆》等照片,分别在2006年区农行杯“科学发展观在西青”、2007年杨柳青第四届桃花节摄影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在坚持搞好摄影创作的同时,我还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义务摄影服务,曾多次为夕阳美艺术团、女子舞龙队、广场晨练队以及柳苑里、柳溪苑等社区活动义务拍摄照片,共计千余幅。平时也有不少人找我拍照,有的是熟悉的朋友,有的是慕名而来的陌生人,只要有求我都必应,做到“不厌其烦、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受到周围群众的广泛好评。
  曾经有人不理解,说我“这么大岁数图个啥?”,对此我一笑了之,因为我与摄影有着不解的情缘:摄影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提升了自身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还使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增进了友谊;更重要的是摄影创作使我走近大自然,贴近老百姓,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爱好摄影的我来说,摄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在拍摄过程中体会着快乐,得到了满足。今后,我要继续把做一个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业余摄影人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坚持朝着“退而不休”的方向努力,带给自己和家人、朋友和周围人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春天。
  (作者系西青区人口计生委原宣传站站长)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体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