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首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502
颗粒名称:
卷首语
页数:
1
内容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大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我国农民曾面临两次重天机遇: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废除了旧土地制度,将约7亿亩土地分给了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连续九年大丰收,使农村经济“旧貌换新颜”;二是上世纪末的农村改革,中央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创造和意愿,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跃入了新中国成立织来的黄金期。站在全局的高度加以审视,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这一时期的宏伟目标。我国的现实国情是,13亿人口中9亿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具体讲,在这一时期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使城乡同步发展,共同进步。
近年来,我区在全国大趋势的影响下,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区、街镇、村三级联动,千方百计支农、帮农、惠农、优农,大力度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文明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建设,富裕、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如雨后春笋大批涌现。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走向全市及全社会的前列。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能不为我们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纵情高歌吗!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子如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