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杨栁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450
颗粒名称:
杨栁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56-58
摘要:
《杨栁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是当代作家冯立所作的一篇文章。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武判钟馗的故事》
冯立
内容
古镇杨柳青以杨柳青年画而闻名,可是大家知道吗?杨柳青有中国最早的民间禁毒组织。而且,杨柳青是这一组织的重要发祥地。至今还保留着部分遗迹和众多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个民间组织叫理门。
理门是一个产生于清朝初期的、于清朝中后期兴盛起来的、带有民间宗教色彩的、以禁戒烟酒、鸦片为主要特色的民间慈善组织,曾盛行于大江南北,过去曾有“南洪门,北理门”之说。
理门的创始人叫羊来如。羊来如是明末清初的民间传奇人物,本姓杨,名泽,字廷贤,山东即墨县人。史书记载,明崇祯十六年,杨泽二十二岁时,中癸未科进士。未及殿试,李自成攻陷北京。当时杨泽正在其朋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许直家中。杨泽忠于明朝,得知崇祯死讯后欲殉国。许直劝其“君未仕,尚可全孝,宜归里奉母,以策后图。”次日早晨,杨泽发现许直已自缢身亡。后又守墓三年。此时清朝已定鼎中华,征召明朝遗老。杨泽为避征召,改姓羊,名宰,后取号来如,隐居于蓟州岐山澜水洞,参禅打坐,研究理学,闭关四十九年。后来羊来如心有所得,创立了一套以儒家忠孝思想为主,综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后来系统化,称为“在理”,也叫理门。由于羊来如极其反对烟酒,禁烟酒便成为了理门的最主要特色。康熙四十年(1702年),羊来如八十一岁时下山传道,从正定到东安(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历时五载,跋涉千里,度化八处,择孝子义士,传弟子十五人,史称“羊祖八度”,其中第五度在天津,第六度在杨柳青。
话说这一日,羊来如来到了杨柳青碾坨咀渡口,见此间景致秀丽,民风淳朴,心忖此地必有贤士,不如在这里观察一下,收一弟子。于是,羊来如面向运河,在河边双杨柳树下盘膝打坐,观察过往行人。人们见一个高大老者蓬头赤足在河边打坐,都很奇怪,且异样眼光打量羊来如。有一位叫董来真的人,见这个老者两眼炯炯有神,相貌不凡,心生尊敬。此时羊来如也正在观察他。见董来真面带忠厚,眉宇间又透着几分灵气,便已有了几分喜欢,于是作歌试探:
“苦海无边水边于,圣宗慈悲度人船,
普度群迷出苦海,得理学道妙中玄……”。
董来真果然机灵,一听此歌便过来答话:“老师傅!我听你说得很有深机,敢请教一言。”羊来如道:“有何见教?”董来真问:“人身上有多少关窍?其名称为何?”羊来如答:“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董来真一听果然是高人,便说:“我愿拜你为师,行吗?”羊来如说:“只要出于真心,心虔意诚就可。”董来真说:“我确实发自真心。”羊来如就把自己所悟的人生道理讲给董来真。董来真又问自己将来如何。羊来如答:“事在人为,只要肯用功。”随后又为董来真讲了修身养性的道理,并作歌道:
“山静则明,水静则清,地静则万物生,树静则枝叶茂盛,人静始能穷理。静也者,理成于中也。周公之制礼乐,老子之道德,孔子之家语,皆蕴和顺于心而发英华,以精诚于中,而形于外也。有心而无为,动以天也。”
歌罢,羊来如又作诗曰:
“堪修大道得长久,若无恒心休乱走,
绕进门户问元关,未曾学识要下手。
始勤终怠志不坚,阳奉阴违多招咎,
只想哄人露天机,神仙暗中笑破口。”
此时又有刘来纯、达来鼎二人踊跃向前道:“老人家大发慈悲,也收我们二人为弟子吧。”羊来如看二人面貌善良,审其来意,又很至诚,于是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为他们一一讲解了世界、人生的道理。讲毕,羊来如飘然离去。
后来,董来真并不满足于所学,希望能得到羊来如更深的教诲。于是,董来真便到羊来如的隐居地蓟县岐山去朝山。可是谁知,这时羊来如已经“火炼金身”(去世)。董来真正在悲伤之际,发现羊来如的遗蜕旁有一个包裹。于是,董来真打开查看,原来是羊来如为使理门流传所整理的一套包括集会、歌赞、摆斋等内容的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董来真得包裹便回杨柳青去,按照包裹规定的程序开始传播戒烟酒的思想。乾隆三十二年,董来真在杨柳青老公所胡同建立了杨柳青理门的第一个活动场所——正安堂老公所。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理门公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禁毒活动场所之一。从此,理门在杨柳青便传开了。
清朝中期,鸦片开始流入我国,许多人吸嗜成瘾,搞得意志消沉,形销骨立,弄坏了身体。更有甚者竟至妻离子散,倾家荡产。而在理门是严禁教人吸烟的,鸦片更在禁忌之内。在理教组织内部,教众相互劝戒,相互监督,形成了一个自觉抵制鸦片、烟酒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而理门公所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戒烟酒的场所。杨柳青许多家庭为使其子弟远离鸦片而送其皈依理教。理教也因此得到很多群众的拥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津西八大家(包括著名的石家大院的石家的八个富户、商贾)为首的杨柳青商铺(主要还是小商贾)成为了杨柳青理门主要的经济支持者。
杨柳青的理门公所主要以互相劝戒的方式督促群众禁戒鸦片,同时辅以赠送由羊来如传下来的以黄芩为主的草药熬制的“茶膏”帮人戒毒。
有民间流传的《劝戒鸦片歌》唱道:一心贪恋鸦片烟,二八佳人去半边,三餐茶饭不想吃,四季衣衫穿不全,五更天明难起早,六亲断绝苦黄连,七情六欲须节制,八方一律要戒烟,九九归一烟戒绝,十分安乐似神仙。
我也曾听老人介绍理门的宣传词:外国鸦片,吗啡药针,金丹白粉,共烈十分,流入中国,害我人民,坑家败产,妻离子分,更有甚者,断子绝孙……立志戒除,断此祸根。(凭记记)
一些历史上理门的主要人物也得到了杨柳青人的尊敬。于五爷、邵二爷都被民间传成了神化般的人物。由于理门领众(主持人)邵二爷是位儿科大夫,杨柳青民间很长时间流传着春天家长领着孩子到邵二爷坟地踏青,去百病的风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理门人物在百姓中是很受尊重的。
据资料记载,在杨柳青镇内及附近村落有公所九处。
(1)东二众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大寺胡同碾子根。早已不存在了。
(2)正安堂西老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后大道老公所胡同内。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是杨柳青最早的老公所。至今尚有遗迹。这恐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理门公所遗迹了。
(3)同安堂河南老公所,地址在杨柳青镇旧运河南岸十六街公所胡同。已不存在了。
(4)复善堂东公所,地址在杨柳青镇后大道取灯胡同北门对过。已不存在了。
这是最主要的几处,称为四大老公所。还有几处,是民国年间建成的:
1.同善堂中公所,地址初建在杨柳青七星庄东,后迁入八街姜店胡同内。
2.永安堂公所,地址在杨柳青西头公议胡同内。
3.西二众公所,地址在杨柳青十街经堂庙内。
4.碾坨嘴公所,地址在本村内。
5.当城村公所,地址在本村内。
据了解,理门在解放后,同红卐字会一样,并没有被定为反动会道门(它的性质我认为应为民间慈善组织)。尽管当时大多数民间组织特别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组织被定为反动会道门,理门仍然在民间活动。但到1957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理门失去原有的以小商贾为主要支持者的经济来源,也就自生自灭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杨柳青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理门的详细历史和情况了。如今,只有极少数的人还知道一些理门的历史与传说。与理门有关的历史遗迹也只有正安堂老公所遗址了。
我们重提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恢复理门,而是要记下这段历史。毕竟理门为禁毒、为中华民族立过功。有清史专家跟我讲,这些历史都是“俱往矣”,我们要做的是文化的留存。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