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445
颗粒名称: 文艺评论
分类号: I207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本篇收录了《气韵生动》、《试谈群众文化的价值与时代特征》两篇文艺评论。
关键词: 文艺 《杨柳青》 杂志

内容

气韵生动
  李新
  昨天,读舒婷的《四月的黄昏》。读完,有一股生气在脑屏上盘旋,状若绿野,生机勃发。琢磨良久,忽然,从脑子里凝成“气韵生动”这个词来。我美滋滋地品味,遂又跳出“出神入化”这个词来,真有味道。
  何为“气韵生动”?按词典的解释,指文章或字画的意境或韵味,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个解释固然不错,但终不能令人满意。
  还是舒婷的诗给我作了活灵活现的解释。在诗人青春的峡谷里,春日的夕阳吐着温蕴的余晖,流溢着股股生气,摇曳着绿色的旋律,一股股绿色的音符勃发,跃跃欲试;一缕缕温馨的朝气,云蒸霞蔚,在撞击胸壁,激了出温婉的回响,在旋转历史的唱片,如怨如泣。一幅多么美妙的心画,一曲何等动人的乐曲。
  诗人用交感和通感的现代手法,维妙维肖地舒吐着多年郁积的底蕴,绘声绘色地抒发着心中的忧怨,招人进入她的意境中去寻味,引人唤起自己的意象去会合,气韵活生生地活动起来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招引视觉;一曲动听的旋律,扣击听觉;一缕缕温婉气息,抚慰感觉;一脉脉清新的气息,滋润味觉。真有绕梁三日之功效,让你的神气缕缕释放而进入佳境。
  然而,就我所读到的另一些诗,却是在“俗”谷里徘徊,图解政治者有之,应景钓誉者有之,粗制滥造者有之,这些不是诗的“诗”,充塞着报刊杂志,我想这跟我们的写诗人水平不无关系。
  经济热潮必然会有诗歌的繁荣,大浪淘沙,诗的灵象一定会在朗朗乾坤里飞动起来。
  试谈群众文化的价值与时代特征
  张永良 杨建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宽裕型小康生活,人们从生活、工作、娱乐、休闲、锻炼、旅游中,尽情享受民俗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互动。人们又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之中去彰显自身的文化个性,释放自己的文化激情。同样,城镇文化建设作为人民群众彰显文化个性的社会舞台,又为弘扬和宣传、展示城镇自身厚重的民俗民间文化积淀,提供了一个绝佳机遇和广博载体。
  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的主体,既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又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我们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
  群众文化,作为现代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着广泛的参与性、展示性和公益性。它是时代政治意识的缩影,是城镇道德文化建设的补充,又是人民群众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渠道,还是城镇弘扬和彰显自身个性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西青区委、区政府在城镇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在注重建设人文整体环境的同时,认真落实文化部制定的“四基”标准,积极建设高标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社区文化、田野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职工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像雨后彩虹,缤纷绚丽,多姿多彩,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地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互动。他们在抓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把民俗文化、广场文化与城镇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力弘扬和培育本地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打造杨柳青文化品牌,为展示城镇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提供和架构起良好的现代商业文化模式,有力地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扩大了文化产业规模,同时又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的普及与提高。例如:西青区近年来开展的“民俗文化系列展示”、“峰山医药文化”、“精武文化”、“年画文化”、“颂祖国、赞西青文艺大舞台”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都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亮丽风景,吸引了全国和世界各地游人到此观光。
  实践证明:群众文化既是城镇文化的建设者和惠及者,又是城镇道德文化建设的展示者。要想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与日俱进,把握时代脉搏,把本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城市文明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群众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广博性、亲民性和展示性。真正实现与时代同进步。
  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对开发、利用和挖掘优秀传统民族文化遗存,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个性,改善投资环境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