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的传统文化——小戏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柳青》 期刊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333
颗粒名称: 杨柳青的传统文化——小戏本
分类号: G127.21
页数: 1
页码: 50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杨柳青的传统文化之一——小戏本。小戏本产生于清末民初年间,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民谣、太平歌词、杨柳青时调、窑调、号子、小曲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戏本 杨柳青

内容

“区区小本只几层,密密匝匝写分明,说的人间沧桑事,唱的地方风土情”。这是我对小戏本的真实写照。
  杨柳青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不胜枚举。在璀璨传统文化的花园中,又一枝绚丽的奇葩光彩照人,那就是现己绝迹鲜为人知的小戏本。
  这种戏本大约产生于清末民初年间,没署名,无确切作者。其内容丰富,涉及面也广:有民谣、太平歌词、杨柳青时调(韵味与天津时调不同)、窑调、号子、小曲、自由歌等等。这些都是民间传唱、好事者搜集而成。例如号子,那时民间盖房子砸地基,无现代工具,就用一石碾周围梆上木扛子,人们一下一下地将它抬起,再重重地放下,便砸实了地基。为使起落步调一致,便有人站在旁边喊号(口令)。其内容都是吉祥话,既合辙押韵又通俗易懂。唱词五花八门,老词中有历史故事,有新编的,还有现抓的彩,妙趣横生。使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来完成其笨重的体力劳动。这些喊号的人,虽无什么文化,都是业余的“专业者”,但这差事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的。唱得好人们爱听,有人记录下来,这便形成了号词。有多事之人印成小册子,便成了小戏本。
  杨柳青小调《画扇面》,就是民间传唱的自由曲。无人谱曲,无专业艺人演出,也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劳动人民自娱自乐之物。后来有人记录整理印成小册子,到书摊去卖。过去天津北门外的马路上,就有许多专卖小戏本的地摊。据了解,北京学者姜德明老先生那里就收藏有许多小戏本,其中就有《画扇面》,而且就是在那买的。现在这种东西虽然少见,但现在确有收藏者,我们没有挖掘到罢了。
  在杨柳青这块宝地上,在曾经一时的繁荣时期,先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除现在我们看到的以外,还有许多有待挖掘研究的东西。如当时技术精湛的工匠制作的锡器、铜器等工艺品。这些精美绝论的艺术品,散落民间的还有许多,我希望有人去探索它,使它发扬光大。另外杨柳青的酥糖、剪纸等等,与其它地区的绝活相比,只能说是各有千秋而毫不逊色。

知识出处

杨柳青

《杨柳青》

《杨柳青》文学期刊共分为53期,刊物内容包括小说园、散文林、诗歌廊、文艺评论、民间艺海、说唱天地、民间艺海、人物聚焦、运河记忆、庭院深深、菁菁古镇、心路历程、掌心流年、文海拾贝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恩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