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
页码: 423-42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朝和民国时期乡民的衣着服饰和饮食情况,包括不同时期人们所穿的衣服、鞋子、袜子和发式,以及主食和风味食品等。文章描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生活习俗 民间习俗 李七庄乡

内容

一、衣着服饰
  服装清朝及民国时期,乡内百姓多穿棉布衣服。自己裁剪、缝制,颜色多为冬黑蓝、夏白、灰。年轻妇女和儿童穿着较鲜艳。乡民冬季穿棉裤棉袄。裤腰齐胸,扎宽大的布腰带,裤腿用腿带子绑扎,棉袄男为直襟疙瘩攀,女为斜襟疙瘩攀。青壮年男子经常系一种腰里硬,用硬夹子或皮革胶带做成,对腰部起保护作用。
  民国以前农民一般用土布,民国以后开始用“洋布”,富家绅士服装多用绸缎。富者和教书先生裤褂外罩长袍,长袍有单夹、棉、皮之分,均为斜襟偏攀,外罩马褂,谓之“长袍马褂”,长袍马褂衣料多为绸缎。民国后,也有用洋布或礼服呢者。夏季男子多穿单裤、单褂、布背心、裤衩,女人穿过膝单裤,名曰“水裤”、单褂。女子春夏秋冬都带兜兜,即兜肚。多用红布做成,上绣花鸟龙凤,做工讲究,保护胸腹,也有装饰作用。个别男子也带白色兜肚。春、秋季男女老少则都穿夹裤、夹袄。
  建国初期,衣服式样变化不大,面料则随生产发展逐渐从平纹布变化为哔叽、斜纹、单面卡其双面卡其、华达呢、平绒、条绒等。青年时兴穿学生服,干部和教师穿列宁服、中山服。
  1966—1976年间一度崇尚军便服,面料也以人造棉、的确凉、涤卡等化纤织物为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男女服装的品类款式及面料逐渐新潮化、高档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根据季节和爱好,穿用喇叭裤、牛仔裤、港式筒裤、中山服、制服、学生服、西服、运动服、茄克衫、皮甲克、休闲服、毛衣、毛裤、羽绒服、呢绒大衣、裘皮衣裤。女式服装变化更快,长短裙、一步裙、套裙、斜裙为时尚服装。男女青年衣着款式与城区青年无甚区别。
  饰物 清朝及民国时期,年轻妇女有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儿童有佩戴金银或包金手镯、脚镯、长命金锁的习俗。50—70年代逐渐消失。80年代配戴饰物的习俗又逐渐兴起,不仅青年女子戴金手链、金项链,金耳环及钻石戒指甚至中老年妇女、有些中青年男子也戴金戒指或钻石戒指。
  冠戴 民国时期,富家子弟及文职人员戴礼帽(春秋帽),农民一般春秋戴六瓣合缝的瓜壳帽(帽衬儿)、夏戴草帽。草帽有三种,一种是用高梁杆皮编制的斗笠式,一种是用马伴草编制的伞盖形,一种是用麦秸编制的礼帽式。冬季,男子多戴毡帽头或用兽皮做的皮帽。也有人戴用棉布和兽皮缝制的耳罩。老年妇女则戴一种叫“抹护”的帽子。这种帽子无顶盖,从前额沿两耳围到脑后,有松紧带,前额嵌饰品,两侧绣花点缀。
  建国后,男子春秋戴解放帽、八角帽、呢子圆顶帽、前进帽(鸭舌帽),夏戴宽沿儿草帽,冬戴棉帽和长毛绒帽。老年妇女戴一种黑色平绒帽,青年妇女戴线围巾和各色方巾。60—70年代男女青年盛行戴军帽,80年代以来,时兴鸭舌帽、博士帽,夏凉帽、各式旅游帽,妇女戴纱巾及各色各样的毛线帽。
  鞋袜 清末及民国直至60年代,男女穿鞋多为自做布鞋,中青年穿实纳邦洒鞋,老年男子多穿圆口布鞋。冬季乡内农民拉冰、凿冰打鱼,用拖床在冰上运砖拉苇子时,要穿绑鞋,或称“牛皮绑”。鞋用牛皮制成,用皮条绑在脚上,里面絮上麦秸、稻草、鞋底捆上铁抓子。妇女穿布面绣花或缎面绣花的鞋。小孩子鞋有猫鞋、虎鞋、兔鞋、猪鞋,多为巧手妇女缝制,式样美观,堪称艺术品。
  60—70年代穿自制布鞋的人逐渐减少。穿球鞋、胶鞋、皮鞋、旅游鞋、雪地鞋、皮暖靴者增多。
  乡内农民60年代以前都穿自制的布袜子。70年代尼龙袜子完全取代了自制的布袜子。
  发式 民国以前女子发式较为讲究,未婚女子一般都梳独辫,额前留有齐眉短发称“刘海”,又称“齐眉穗”。已婚妇女发型为“盘头”,发髻上横穿一支长簪子,簪子有金、银、铜和骨质的。老年妇女多梳发髻。民国以后女子开始剪发,至1931年前后,青年妇女开始留短发,农村青年妇女仍以梳单辫或双辫为主。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年轻女子发式多样,有披肩发、波浪式、荷叶式、钢丝式板式等等。
  清代男子发式单一,都是前半部剃光头,脑后为一发辫。民国时期男子多数剃光头,学者绅士留分头。小男孩剃头留帽圈儿,还有的小孩子留歪桃头,侧留一细长发辫,或在脑后梳一长辫。
  解放后到70年代男子发式变化不大。80年代后老年男子剃光头者渐少,多留平头、分头,中青年男子多留分头、背头,留长发者渐多。
  二、饮食
  主食 清代及民国期间,乡内主食以高粱为主,玉米、小麦、谷子为辅。其中的传统食品有贴高粱面饼子、窝头、糊饼、两面馒头、面条、合子、菜团子、馅饼、包子,稀食有玉米面粥、高粱面粥、山芋粥、胡萝卜粥等。其中的风味食品有捻捻转,即将快要成熟的大麦用碾子碾去皮,煮熟后在石磨中磨成寸余长的条,加蒜泥、麻酱等调料拌食。有贴饽饽熬小鱼,即将洗净择好的小鱼控净水分,用油、葱、姜、蒜等炝锅,放入糖色、盐,将鱼倒入锅内加汤,在锅边粘上玉米面或高粱面饼子,大火熬,鱼熟了,饼子也熟了。其中的粗粮细作食品有轧恰饹,即将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好,用专用的恰饹床子压出条来,煮熟浇卤子、拌菜码而食。有蒸发糕,即将高粱米用水泡软,在小石磨上磨成浆,沉淀后,加面肥发酵后兑碱,上锅蒸,有时加小枣。有金裹银饼,即用白面皮裹上玉米面或高粱面烙饼,两色两味,风味独特。
  度荒食品 建国前,乡内灾害频繁,百姓以野菜掺些粮食度荒,常吃的野菜有黄蓿、苜蓿、马齿苋、稗子、地梨、老鸹筋、阳春苗、曲曲菜等,还有榆树皮。其中稗子为度荒食品中的上品,有“家粮食数麦子,野粮食数稗子”之说。
  菜肴 农民长期食用自腌咸菜,芥菜、蔓菁、萝卜、白菜等,都可腌制。同时,素有吃蚂蚱的习惯,秋季此类昆虫较多,且肉肥籽多,用盐水煮熟炒干,味道鲜美。冬季以大白菜为主,其它菜有萝卜、土豆、豆腐等。自制豆瓣大酱、虾酱,春季吃羊角葱醮酱,有“大葱醮酱,越吃越胖”之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内人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大米白面成为主要食粮,油、肉、蛋、禽、鱼、奶类的食用量大幅度增加,全年都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
  饮料 主要有茶和酒两类。茶叶,喝茶原为“乡绅”和“文化人”的高雅之举,改革开放后,茶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居民喜饮花茶、绿茶。80年代以来除喝茶外,各种饮料消费量日渐增多。酒类,建国前农村喝酒的人很少,普通农民只在冬季严寒时为避寒而为,喜庆婚嫁家中有客人时才用酒。建国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喝酒的人渐多。80年代以来,喝酒已极为普遍,饮酒已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之一。
  三、居住
  筑造建国前,兴建宅舍前要先看风水,然后祭告土地神。建房期间必须“挂红”,意在驱邪。忌妇女尤忌寡妇踏入房基地。安门窗、上房檩时要贴对联,外间屋中檩上要贴画有八封阴阳鱼的图形,要放鞭炮。如逢下雨称作“浇梁雨”,视为吉兆。上梁之日远亲近邻送油条20棵,或送4—6斤挂面,称做“送小礼”。近亲则要挂红幛,房屋建成后,主家要选吉日迁居并宴请宾朋作为“稳居”,两户并山墙盖房时东宅要比西宅略高1—2行砖坯。
  建国后,50至60年代末,农民盖房由生产队派工,年终决算时由生产队按制度扣除盖房人部分工分。70年代以来盖房多由专业工程队承包。但亲戚朋友送礼及稳居习俗仍沿袭。
  结构解放前乡内农民世代居住土坯房,房屋结构有三檩、五檩,甚至七檩(指进深)。分一明一暗(两间房)、一明两暗(三间房)、一明三暗(四间房)、连三间连四间等。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厢房分居东西,比正房矮。正房是一明两暗连3间的,两头为居室,中间为堂屋,在堂屋建两盘锅灶,并放水缸摆佛案,正面墙壁上贴“天地君亲师”。两间里屋各盘土坑与外间锅灶相通。炕头墙上留一个小窗户,俗称“婆婆眼”。据说是留给婆婆监视儿媳辈,兼作猫儿入屋的通道。盖土坯房讲究宽宽的地基,矮矮的房,房子要矮,房子结实,冬暖夏凉。
  民国以前窗户为百格窗,糊粉连纸。民国以后将百格窗中间装上一块玻璃,往后逐渐不用百格窗,窗户上部改为“活四扇”,下半部三块玻璃俗称“三块瓦”。土坯结构的房子雨季到来之前要将屋顶和墙壁泥一遍,以防漏雨浸水。经济条件好的,将外墙抹上白灰,外刷青灰。富裕户盖房打地基时要砌上十几行砖碱,屋顶用苇芭,苇芭上泥,再铺苇把,然后再铺瓦,叫“穿靴戴帽”,是上等房。
  建国后至50、60年代,住宅结构无大变化。
  70年代后,乡民开始盖砖瓦房。1976年唐山地震后开始用水泥石子钢筋打圈梁,仍多为四合院。80年代住宅建设发生巨大变革,打破旧的三间格局。正房两间盖成大客厅,东西正房做卧室、洗澡间、厨房。地面为水磨石或地板磁砖。门窗也逐渐用铝合金材质。建筑多为砖木混凝土结构。
  陈设解放前,农户家俱陈设简陋。多用条案、连二桌、连三桌、炕桌、木椅、板凳、蒲墩、蒲团、碗橱、碗架子、坐柜、大柜、八仙桌等。少数人家有缸套、被阁、梳妆台,一般农户有茶壶、茶碗、蜡台、香炉、油灯、大镜、手镜、抬头镜等,富有之家还有硬木油漆佛龛、瓷花瓶、帽筒、成套茶具、硬木框大镜、硬木框对联、条山轴、团八扇、座钟、挂钟等。
  70年代新式大立柜、被阁、角柜、酒柜逐渐风行。80年代沙发、组合家俱、床头柜、写字台等又取代了70年代的家俱。90年代以后,家庭装修更加豪华典雅,组合家俱、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吸顶灯、壁灯、石英钟、组合音响进入了平常农民家。冬季取暖安装暖气炉,夏季用电风扇,部分家庭还装上了空调器。
  1988年宁家房子村开发房地产,全村平房全都改造成公寓式楼房;1993年又盖起了别墅式住宅,屋内装修豪华,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人均住房面积达75平方米。
  赵金庄、纪庄子、凌庄子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发商品房,部分农民搬进带暖气、煤气、温泉的高档楼房。王兰庄、于台村、边村、武台、凌口村也陆续盖起楼房。
  四、出行
  解放前乡内农民外出大都步行。雨季乘船,冬季坐冰拖床。贩菜、卖粮多用独轮车。偶有庙会,坐“拉脚”的小驴车,这种小驴车初为木轮,后逐渐有了铁轮。建国以后才开始广泛用胶轮大马车。乡内有极少富豪人家有自行车。
  建国初期,乡内人民仍以步行为主,陆路货运主要靠胶轮大车。
  50—60年代开始,自行车增多,但那时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自行车也很难买到,因此为数不多。青壮年农民多骑大铁驴①,这种车一般能驮货一、二百公斤。70年代以后每家有数辆自行车,少年及妇女骑轻便自行车。自行车成为普遍的出行工具。
  80年代农用三轮车及农用汽车基本上取代了驮货的自行车,汽车运输基本上取代了胶轮大车运输,出现了汽车运输专业户。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公交16路、161路、168路、157路、170路都经乡内通往各地,津港铁路每天有客车通往大港。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长途客车有的从境内经过,有的以本乡为起始终点。招手就停,人们出行十分便利。截止到1995年,乡内已有101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
  ①“大铁驴”,60、70年代流行农村的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其车架是用管壁较厚的镀锌管焊成,车架较长,车的前叉子也是用铁管焊成,车的前后瓦圈用钢板制造,车条是较粗的8号车条,车带是特制的力车胎,没有前后挡泥板。此车坚固耐用,特别适用于农村驮运货物,走泥泞道路。

附注

①“大铁驴”,60、70年代流行农村的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其车架是用管壁较厚的镀锌管焊成,车架较长,车的前叉子也是用铁管焊成,车的前后瓦圈用钢板制造,车条是较粗的8号车条,车带是特制的力车胎,没有前后挡泥板。此车坚固耐用,特别适用于农村驮运货物,走泥泞道路。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