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间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6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间习俗
分类号: K892.421
页数: 16
页码: 423-438
摘要: 本章记述了章李七庄乡清朝及民国时期,特别是乡内的衣着服饰、饰物、发式和饮食等方面的生活习俗。
关键词: 民俗 民间习俗 李七庄乡

内容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衣着服饰
  服装清朝及民国时期,乡内百姓多穿棉布衣服。自己裁剪、缝制,颜色多为冬黑蓝、夏白、灰。年轻妇女和儿童穿着较鲜艳。乡民冬季穿棉裤棉袄。裤腰齐胸,扎宽大的布腰带,裤腿用腿带子绑扎,棉袄男为直襟疙瘩攀,女为斜襟疙瘩攀。青壮年男子经常系一种腰里硬,用硬夹子或皮革胶带做成,对腰部起保护作用。
  民国以前农民一般用土布,民国以后开始用“洋布”,富家绅士服装多用绸缎。富者和教书先生裤褂外罩长袍,长袍有单夹、棉、皮之分,均为斜襟偏攀,外罩马褂,谓之“长袍马褂”,长袍马褂衣料多为绸缎。民国后,也有用洋布或礼服呢者。夏季男子多穿单裤、单褂、布背心、裤衩,女人穿过膝单裤,名曰“水裤”、单褂。女子春夏秋冬都带兜兜,即兜肚。多用红布做成,上绣花鸟龙凤,做工讲究,保护胸腹,也有装饰作用。个别男子也带白色兜肚。春、秋季男女老少则都穿夹裤、夹袄。
  建国初期,衣服式样变化不大,面料则随生产发展逐渐从平纹布变化为哔叽、斜纹、单面卡其双面卡其、华达呢、平绒、条绒等。青年时兴穿学生服,干部和教师穿列宁服、中山服。
  1966—1976年间一度崇尚军便服,面料也以人造棉、的确凉、涤卡等化纤织物为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男女服装的品类款式及面料逐渐新潮化、高档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根据季节和爱好,穿用喇叭裤、牛仔裤、港式筒裤、中山服、制服、学生服、西服、运动服、茄克衫、皮甲克、休闲服、毛衣、毛裤、羽绒服、呢绒大衣、裘皮衣裤。女式服装变化更快,长短裙、一步裙、套裙、斜裙为时尚服装。男女青年衣着款式与城区青年无甚区别。
  饰物 清朝及民国时期,年轻妇女有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儿童有佩戴金银或包金手镯、脚镯、长命金锁的习俗。50—70年代逐渐消失。80年代配戴饰物的习俗又逐渐兴起,不仅青年女子戴金手链、金项链,金耳环及钻石戒指甚至中老年妇女、有些中青年男子也戴金戒指或钻石戒指。
  冠戴 民国时期,富家子弟及文职人员戴礼帽(春秋帽),农民一般春秋戴六瓣合缝的瓜壳帽(帽衬儿)、夏戴草帽。草帽有三种,一种是用高梁杆皮编制的斗笠式,一种是用马伴草编制的伞盖形,一种是用麦秸编制的礼帽式。冬季,男子多戴毡帽头或用兽皮做的皮帽。也有人戴用棉布和兽皮缝制的耳罩。老年妇女则戴一种叫“抹护”的帽子。这种帽子无顶盖,从前额沿两耳围到脑后,有松紧带,前额嵌饰品,两侧绣花点缀。
  建国后,男子春秋戴解放帽、八角帽、呢子圆顶帽、前进帽(鸭舌帽),夏戴宽沿儿草帽,冬戴棉帽和长毛绒帽。老年妇女戴一种黑色平绒帽,青年妇女戴线围巾和各色方巾。60—70年代男女青年盛行戴军帽,80年代以来,时兴鸭舌帽、博士帽,夏凉帽、各式旅游帽,妇女戴纱巾及各色各样的毛线帽。
  鞋袜 清末及民国直至60年代,男女穿鞋多为自做布鞋,中青年穿实纳邦洒鞋,老年男子多穿圆口布鞋。冬季乡内农民拉冰、凿冰打鱼,用拖床在冰上运砖拉苇子时,要穿绑鞋,或称“牛皮绑”。鞋用牛皮制成,用皮条绑在脚上,里面絮上麦秸、稻草、鞋底捆上铁抓子。妇女穿布面绣花或缎面绣花的鞋。小孩子鞋有猫鞋、虎鞋、兔鞋、猪鞋,多为巧手妇女缝制,式样美观,堪称艺术品。
  60—70年代穿自制布鞋的人逐渐减少。穿球鞋、胶鞋、皮鞋、旅游鞋、雪地鞋、皮暖靴者增多。
  乡内农民60年代以前都穿自制的布袜子。70年代尼龙袜子完全取代了自制的布袜子。
  发式 民国以前女子发式较为讲究,未婚女子一般都梳独辫,额前留有齐眉短发称“刘海”,又称“齐眉穗”。已婚妇女发型为“盘头”,发髻上横穿一支长簪子,簪子有金、银、铜和骨质的。老年妇女多梳发髻。民国以后女子开始剪发,至1931年前后,青年妇女开始留短发,农村青年妇女仍以梳单辫或双辫为主。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年轻女子发式多样,有披肩发、波浪式、荷叶式、钢丝式板式等等。
  清代男子发式单一,都是前半部剃光头,脑后为一发辫。民国时期男子多数剃光头,学者绅士留分头。小男孩剃头留帽圈儿,还有的小孩子留歪桃头,侧留一细长发辫,或在脑后梳一长辫。
  解放后到70年代男子发式变化不大。80年代后老年男子剃光头者渐少,多留平头、分头,中青年男子多留分头、背头,留长发者渐多。
  二、饮食
  主食 清代及民国期间,乡内主食以高粱为主,玉米、小麦、谷子为辅。其中的传统食品有贴高粱面饼子、窝头、糊饼、两面馒头、面条、合子、菜团子、馅饼、包子,稀食有玉米面粥、高粱面粥、山芋粥、胡萝卜粥等。其中的风味食品有捻捻转,即将快要成熟的大麦用碾子碾去皮,煮熟后在石磨中磨成寸余长的条,加蒜泥、麻酱等调料拌食。有贴饽饽熬小鱼,即将洗净择好的小鱼控净水分,用油、葱、姜、蒜等炝锅,放入糖色、盐,将鱼倒入锅内加汤,在锅边粘上玉米面或高粱面饼子,大火熬,鱼熟了,饼子也熟了。其中的粗粮细作食品有轧恰饹,即将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好,用专用的恰饹床子压出条来,煮熟浇卤子、拌菜码而食。有蒸发糕,即将高粱米用水泡软,在小石磨上磨成浆,沉淀后,加面肥发酵后兑碱,上锅蒸,有时加小枣。有金裹银饼,即用白面皮裹上玉米面或高粱面烙饼,两色两味,风味独特。
  度荒食品 建国前,乡内灾害频繁,百姓以野菜掺些粮食度荒,常吃的野菜有黄蓿、苜蓿、马齿苋、稗子、地梨、老鸹筋、阳春苗、曲曲菜等,还有榆树皮。其中稗子为度荒食品中的上品,有“家粮食数麦子,野粮食数稗子”之说。
  菜肴 农民长期食用自腌咸菜,芥菜、蔓菁、萝卜、白菜等,都可腌制。同时,素有吃蚂蚱的习惯,秋季此类昆虫较多,且肉肥籽多,用盐水煮熟炒干,味道鲜美。冬季以大白菜为主,其它菜有萝卜、土豆、豆腐等。自制豆瓣大酱、虾酱,春季吃羊角葱醮酱,有“大葱醮酱,越吃越胖”之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内人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大米白面成为主要食粮,油、肉、蛋、禽、鱼、奶类的食用量大幅度增加,全年都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
  饮料 主要有茶和酒两类。茶叶,喝茶原为“乡绅”和“文化人”的高雅之举,改革开放后,茶叶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居民喜饮花茶、绿茶。80年代以来除喝茶外,各种饮料消费量日渐增多。酒类,建国前农村喝酒的人很少,普通农民只在冬季严寒时为避寒而为,喜庆婚嫁家中有客人时才用酒。建国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喝酒的人渐多。80年代以来,喝酒已极为普遍,饮酒已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之一。
  三、居住
  筑造建国前,兴建宅舍前要先看风水,然后祭告土地神。建房期间必须“挂红”,意在驱邪。忌妇女尤忌寡妇踏入房基地。安门窗、上房檩时要贴对联,外间屋中檩上要贴画有八封阴阳鱼的图形,要放鞭炮。如逢下雨称作“浇梁雨”,视为吉兆。上梁之日远亲近邻送油条20棵,或送4—6斤挂面,称做“送小礼”。近亲则要挂红幛,房屋建成后,主家要选吉日迁居并宴请宾朋作为“稳居”,两户并山墙盖房时东宅要比西宅略高1—2行砖坯。
  建国后,50至60年代末,农民盖房由生产队派工,年终决算时由生产队按制度扣除盖房人部分工分。70年代以来盖房多由专业工程队承包。但亲戚朋友送礼及稳居习俗仍沿袭。
  结构解放前乡内农民世代居住土坯房,房屋结构有三檩、五檩,甚至七檩(指进深)。分一明一暗(两间房)、一明两暗(三间房)、一明三暗(四间房)、连三间连四间等。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厢房分居东西,比正房矮。正房是一明两暗连3间的,两头为居室,中间为堂屋,在堂屋建两盘锅灶,并放水缸摆佛案,正面墙壁上贴“天地君亲师”。两间里屋各盘土坑与外间锅灶相通。炕头墙上留一个小窗户,俗称“婆婆眼”。据说是留给婆婆监视儿媳辈,兼作猫儿入屋的通道。盖土坯房讲究宽宽的地基,矮矮的房,房子要矮,房子结实,冬暖夏凉。
  民国以前窗户为百格窗,糊粉连纸。民国以后将百格窗中间装上一块玻璃,往后逐渐不用百格窗,窗户上部改为“活四扇”,下半部三块玻璃俗称“三块瓦”。土坯结构的房子雨季到来之前要将屋顶和墙壁泥一遍,以防漏雨浸水。经济条件好的,将外墙抹上白灰,外刷青灰。富裕户盖房打地基时要砌上十几行砖碱,屋顶用苇芭,苇芭上泥,再铺苇把,然后再铺瓦,叫“穿靴戴帽”,是上等房。
  建国后至50、60年代,住宅结构无大变化。
  70年代后,乡民开始盖砖瓦房。1976年唐山地震后开始用水泥石子钢筋打圈梁,仍多为四合院。80年代住宅建设发生巨大变革,打破旧的三间格局。正房两间盖成大客厅,东西正房做卧室、洗澡间、厨房。地面为水磨石或地板磁砖。门窗也逐渐用铝合金材质。建筑多为砖木混凝土结构。
  陈设解放前,农户家俱陈设简陋。多用条案、连二桌、连三桌、炕桌、木椅、板凳、蒲墩、蒲团、碗橱、碗架子、坐柜、大柜、八仙桌等。少数人家有缸套、被阁、梳妆台,一般农户有茶壶、茶碗、蜡台、香炉、油灯、大镜、手镜、抬头镜等,富有之家还有硬木油漆佛龛、瓷花瓶、帽筒、成套茶具、硬木框大镜、硬木框对联、条山轴、团八扇、座钟、挂钟等。
  70年代新式大立柜、被阁、角柜、酒柜逐渐风行。80年代沙发、组合家俱、床头柜、写字台等又取代了70年代的家俱。90年代以后,家庭装修更加豪华典雅,组合家俱、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吸顶灯、壁灯、石英钟、组合音响进入了平常农民家。冬季取暖安装暖气炉,夏季用电风扇,部分家庭还装上了空调器。
  1988年宁家房子村开发房地产,全村平房全都改造成公寓式楼房;1993年又盖起了别墅式住宅,屋内装修豪华,各种现代化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人均住房面积达75平方米。
  赵金庄、纪庄子、凌庄子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发商品房,部分农民搬进带暖气、煤气、温泉的高档楼房。王兰庄、于台村、边村、武台、凌口村也陆续盖起楼房。
  四、出行
  解放前乡内农民外出大都步行。雨季乘船,冬季坐冰拖床。贩菜、卖粮多用独轮车。偶有庙会,坐“拉脚”的小驴车,这种小驴车初为木轮,后逐渐有了铁轮。建国以后才开始广泛用胶轮大马车。乡内有极少富豪人家有自行车。
  建国初期,乡内人民仍以步行为主,陆路货运主要靠胶轮大车。
  50—60年代开始,自行车增多,但那时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自行车也很难买到,因此为数不多。青壮年农民多骑大铁驴①,这种车一般能驮货一、二百公斤。70年代以后每家有数辆自行车,少年及妇女骑轻便自行车。自行车成为普遍的出行工具。
  80年代农用三轮车及农用汽车基本上取代了驮货的自行车,汽车运输基本上取代了胶轮大车运输,出现了汽车运输专业户。公共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公交16路、161路、168路、157路、170路都经乡内通往各地,津港铁路每天有客车通往大港。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的长途客车有的从境内经过,有的以本乡为起始终点。招手就停,人们出行十分便利。截止到1995年,乡内已有101户农民购买了小轿车。
  ①“大铁驴”,60、70年代流行农村的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其车架是用管壁较厚的镀锌管焊成,车架较长,车的前叉子也是用铁管焊成,车的前后瓦圈用钢板制造,车条是较粗的8号车条,车带是特制的力车胎,没有前后挡泥板。此车坚固耐用,特别适用于农村驮运货物,走泥泞道路。
  第二节 岁时习俗
  一、传统节日
  春节本地风俗春节活动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这一天家家煮腊八粥,泡腊八醋,腊八粥用江米、粘黄米、豇豆、红小豆和小枣、核桃仁、花生、栗子肉,加白糖、红糖煮成。腊八醋用红皮蒜泡醋,密封到腊月三十食用。从腊八节开始,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做新衣服。
  腊月二十三,解放前家家户户都供灶王爷。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晚上家家都要“辞灶”,送灶王爷上天,将旧灶王爷烧掉,换上新请来的灶王爷,灶王爷两边贴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为“一家之主”。“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副裹脚条,老头儿要顶新毡帽”。从此天天有活动。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
  二十五,窟隆堵,其意一为糊窗户,一为还清旧债,并把年内所借的东西一律送还。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准备佳肴。
  二十八,白面发,发面蒸馒头。
  二十九,贴倒酉,家家户户都贴春联、窗花、吊钱年画,此前妇女要做完针线活,正月里不能动针线,否则婆婆眼瞎,有舅舅的要理发,因有正月里不准剃头,否则要死舅舅之说。
  三十(除夕),上午男人们到祖坟祭祖,晚上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家宴,晚饭后全家包素馅饺子,祝来年“素素静静”。包完饺子,全家品尝糖果、花生、瓜籽,尽情玩耍说笑,谓之“守岁”。子夜十二点全家人开始蘸“腊八醋”吃素饺子,并燃放鞭炮,谓之“咬岁”。第一碗饺子先敬神灵,祖先。烧纸钱和全神像,谓之“发大纸”,老人还要喝几口登岁酒,这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
  80年代,电视普及。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伴随着人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夜晚。
  大年初一互相拜年,从亲门近支开始,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要拜到,要“宁漫一村,不漫一户”,有不和者言归于好。
  如有孝在身则不能出去拜年,谓之“守孝”。
  正月初二家家户户争相早起抱柴禾、挑满水缸,谓之“进财进水”。解放后,时兴初二年轻人携妻子儿女到岳父家拜年。70、80年代此风更盛,所以正月初二又称“姑爷节”。
  未婚男青年也要到对象家去拜年,然后将对象接回家中,男方父母要给未过门的儿媳压岁钱。晚上把对象送回家,不在男方家中过夜。
  初三以后男子出村访友,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十五以后为拜晚年。
  春节期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面条),初三的饸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又称“破五”,各家都要包饺子捏小人嘴,意在不让小人搬弄口舌,妄生祸端。初五还有送穷之俗,早起将除夕的脏土果壳连同簸箕,其上放一个女性模样的纸人一齐倒掉。乡内风俗同捏小人嘴一起进行。
  初五之后是“合子加八,越过越发,合子加九,越过越有”,一直到正月十四。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文娱活动的高潮。解放前乡内蔡台、王兰庄等村都要办庙会。早晨从静海县各村来的“小车会”、“高跷会”、“旱船会”便集聚街头表演节目,一直到深夜。凌庄子、边村约在清同治九年(1870)前后有“法鼓会”、“吹歌会”,正月十五齐聚街头,笙、管、笛、箫、鼓、锣齐奏。程村的高跷会很有名气,每年到天津“天后宫”参加灯会,各村的灯会更是绚丽多彩,有鱼灯、龙灯、宫灯、人物灯等。孩子们也打着各式各样的灯,唱着“打灯笼烤手啦,你不出来我走了,有打灯笼的都出来呀,没有打的灯笼抱小孩子呀,金鱼拐子大花篮呀”的民谣,一直在街上玩到深夜,嘻笑之声不绝于耳,家家户户吃用粘黄米面和糯米面裹上糖馅团成的元宵。
  正月十六晚上人们在村外燃起篝火,青少年围而烤火,口中念道;“烤烤鞋不生疥,烤烤腚三年不生病,烤烤手三年不冻手,烤烤脚三年不发烧。”
  清明节 每年公历四月上旬是清明节,解放前及解放初乡内人民均要扫墓祭祖。先给先祖坟墓培土,割除杂草,然后摆供品,烧香,焚纸钱,跪拜。解放后清明节是缅怀革命烈士,纪念先烈的日子,人们到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后人。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传统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孩子们都要在胳膊上戴老虎搭拉,门前插上艾草,门侧贴用红布红纸剪成的“剪蝎子”图,这些风俗50年代后逐渐消失,70、80年代又兴起。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小枣、竹叶或芦叶包成粽子,也有用白面蒸成“糖粽子”,新婚夫妇和已定婚的青年送粽子、酒到女家,称之“送节礼”。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也称“鬼节”。乡民都要到在村边或亲人坟前烧纸钱。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农业年景基本上成为定局,年景好时村上由老年人出头集资,做会烧香上供摆酒宴,祈祷丰产丰收。晚上在河边和坑塘放“河灯”,各式各样的河灯顺风流动,蔚为壮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春节、端午节之后的第三大节日俗称“八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月饼,又值各种水果都已成熟,夜晚人们坐于庭院堂前,赏月庆丰收庆团圆。女孩子们带着月饼和用泥巴捏成的“兔儿爷”给月亮奶奶磕头。然后吃月饼,把“兔儿爷”扔到河里,笑着跑回家,不许回头看。
  二、其它节日
  元旦 (元月一日)又称新年、阳历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放假一天。农民乃不过此节。
  妇女节 3月8日,本名国际劳动妇女节,俗称三八节。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庆祝表彰妇女先进工作者和五好家庭。
  植树节 3月12日,全民进行义务植树活动。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建国后逢此日机关学校张灯结彩开座谈会、庆祝会,表彰劳动模范,并放假一天。
  中国青年节 5月4日,由共青团组织青年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表彰各行各业的青年。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少先队基层组织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游园、联欢、游艺活动并吸收新队员。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7月1日,各级党组织举行座谈会、报告会,表彰先进党员和先进党支部,并吸收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日,地方政府对驻军指战员、荣复转退军人及烈军属进行慰问,驻军也开展爱民活动,并组织军民联欢。
  教师节 9月10日,1985年确立,历年此节日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召开庆祝会,表彰模范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区、乡、村领导到学校慰问教师。
  国庆节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挂国旗,悬挂彩灯并举行各种联欢庆祝活动。放假2天。
  第三节 婚姻习俗
  一、旧式婚姻
  建国前乡内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还要根据生辰八字、属相是否相冲相克等等方面,决定婚姻是否能成,规矩繁琐。
  提亲和订亲 男方到了婚姻年龄便托媒人给说亲,媒人介绍男方情况(男子本人及家庭状况),若女方同意,便将女方的“生辰八字”①送到男家,这叫过小帖。男方接到女方的生辰八字,找星相士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合婚”。若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中有生肖冲克或五行冲克则不能“合婚”,就要“退八字”。若男方认为可成亲时,将龙凤呈祥“红柬”书写生辰年月和文约放入木匣,外裹红布,连同彩礼由媒人送往女家。女方收到彩礼和龙帖后也将女方的名帖放入匣内,由媒人带回,这叫订亲,又称“过字”下订礼。
  送聘礼、过嫁妆 订亲后男方要给女方一定的财物。家贫之人事先讲好,给多少钱粮。结婚前女方将陪嫁物送到男方俗称“过嫁妆”,有两抬、四抬,最多有十二抬。若正月结婚,“过嫁妆”必须在腊月过完,如用车“过嫁妆”,不许套驴,否则不祥。
  做被褥送日子 结婚前男方找公婆健在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俗称全科人)做被褥。在被褥角上放上枣栗子花生取意“早立子”“儿女双全”,婚前3个月内男方要将择定的婚期写成“鸾书”由媒人送给女方俗称“送日子”,女方认可后婚期不能更改,当地风俗认为改婚期死婆婆。
  结婚前男女双方门口都要贴喜字,男方贴双喜字,女方贴单喜字。
  接亲 男方接亲时带提匣,内装“四彩礼”,较普遍的是剔骨肉,四根相连的肋骨及一块肉,意谓骨肉分离;宽心面,自擀的加宽面条儿,取意让女方母亲放宽心,女儿出嫁不受气;四个苹果,取四平八稳之意;麦麸一包,因麸谐音“福”。
  解放前男方接亲用轿或用棚车,新娘子上轿前扎大腰带,娘家要在腰带里两头各装四块钱,压腰。用红布盖头,家人鼓励新娘大哭将眼泪(金豆子)掉在家里。
  接新娘的轿或车进村后,新郎穿长袍马褂戴“帽衬儿”迎接。新娘来到婆家门,男方有人隔着大门问新娘大脚小脚女方答“小脚”,此举谓之“拦门”,新娘跨入门后口中含糖谓之“甜头儿”,女方及贵宾入宅后把娘家带来的灯点着一直到次日清晨。新娘入屋舍后要盘腿坐炕上曰“坐福”。
  拜堂 转天按择定的时辰“拜堂”。桌上供天地神像摆弓箭及水果香烛等,两侧贴大红喜字,新娘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新郎用拴有红绸的称勾,或布尺将新娘的红盖头勾下后,男左女右坐在炕上,亦名曰“坐福”。
  合卺 新郎新娘坐福时,大宾放好炕桌斟上两杯酒。夫妻对饮。随后端来4个熟饺子让新娘新郎吃,边吃边问新郎是生是熟,新郎必说“生”,意示可生孩子,称为合卺。
  闹洞房 洞房花烛夜,3天不分大小,入寝前由嫂子们给扫炕焐被。念喜歌说逗笑的话:“一撩门帘把头抬,天上的凤凰飞进来”“新笤帚扫新炕,两口子睡觉别尿炕”,焐完被褥叫一两个小男孩儿在炕上滚一滚,谓之“滚炕席儿”祝早生男孩。
  认亲 婚后第二天女方亲属到男方“认亲”。
  坐三天 入洞房到回四,新娘要在炕上盘腿坐3天,不许上厕所,此时新娘不得不少吃饭少喝水,以便闯过这一关。
  回四 新郎到女方拜见岳父母之后,夫妻返家不得过了日落,俗传日落回家婆婆眼瞎。
  新娘要等1个月后娘家来接,头一次准许住十天,二趟住九天,俗称“十加九越过越有”。
  二、新式婚姻
  建国后,乡内贯彻国家《婚姻法》,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结婚。但大多数男女青年仍需经人介绍,双方无意见可以继续交往,双方比较满意后就要“相家庭”。相家庭后无意见可以订婚,订婚时男方给女方买订婚戒指项链,或数额不等的钱。
  双方到了法定年龄到国家民政部门登记并领取结婚证书,并做婚前体检。
  定日子,结婚日期由男方与介绍人共同选择良辰吉日并征得女方同意,经双方同意后,结婚日期不能更改。
  送嫁妆,结婚前一天,女方派人将嫁妆送到男家,男家给送嫁妆之人喜钱,并设宴款待。
  建国初期多用马车接亲,后来用拖拉机,80年代后则用小轿车。接亲车来到男家,新郎给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下车,新郎新娘步行到新房,主持人逐一介绍家长、主婚人、介绍人及各位宾朋并鞠躬行礼,双方家长、主婚人要做简短讲话。
  一部分青年男女盛行旅行结婚,到风景名胜地度婚期,不摆宴席,旅行结婚后给亲友发些喜烟喜糖。此举受到社会重视成为新风尚。
  一些青年组织,社会团体还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十一”组织集体婚礼。结婚青年男女不摆宴席,胸带红花,由领导人讲话跳集体舞。这种活动虽为数不多,但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三、其它婚姻习俗
  娃娃亲 旧社会两家出于友情,为年龄幼小的孩童订下婚约,待成人后完婚,即使中途有一方发生意外,如伤残等,也不能毁约。
  换亲 贫寒之家无力给子女成婚,两家(或三四家)互换女儿做儿媳,称之换亲。也有因父母双方情投意合,“爱好做亲”,这种婚姻往往年龄差距大,且女到男家自知是换亲而来,遇有不如意往往忍受,以求保持自家兄弟的婚姻。
  童养媳 贫苦之家迫于生计,将未成年的女孩许婚于男方,后即送婆家收养,以求温饱,称夫为兄或弟,待女孩成年后择吉日同居谓之圆房,并举行简单的拜灶王婚礼,改兄、弟为夫。童养媳因年小家贫,远离父母,形同奴仆,颇受婆家虐待和亲友轻贱,完婚生育后始有改善。
  指腹为婚 至亲友好两家相善,妻各有孕,不待出生双方老人便为其未出世的子女订下婚约,长成完婚,如所生子女性别相同,则为朋友。
  结阴亲 已死而未婚配的男女不得埋入祖宗墓地,经由各自的亲属四处张罗,为死者履行“结婚”仪式,将男女骨骸取出各入新棺奏乐鸣鞭一如生者。然后便可抬至男家墓地并骨合葬结为阴曹夫妻,谓之“结阴亲”。
  冲喜亲 男女双方订婚后未及完婚,一方若病,则提前完婚,为患病的一方冲去晦气,称“冲喜”,有时冲喜不成病者死去,则酿成悲剧。
  第四节 丧葬习俗
  一、传统丧葬
  小殓 俗称“停床”,弥留之际,亲属为其穿上寿衣,俗称“装裹”,抬放在床板上,晚辈守候在身旁,谓之送终。“停尸”要“铺金盖银”,头枕莲花枕,双脚下置脚枕,点长明灯焚香烧纸上供。屋内镜子须全部翻转或蒙盖,上床板前死者身上摆七星钱,一手中放一个烧饼,口中放一枚铜钱,胸部放一枚铜钱,口中所含之钱要在入殓时取出。绝气后,长子手持一饭勺,边敲门框边呼“爸妈,上西天择好道走哇”。三呼之后亲属方可痛哭。
  报丧 人死后,即于大门前挂桌前纸。用灰纸或白纸,每张纸分四段相连,其张数与死者年龄相等,或取整数(如死者七十九岁,纸放八十张),在门口放时按男左女右挂出。随即派人分头报丧,如死者是女性要立即通知娘家,共商后事。死者子女逢人磕头,“孝子头满街流”,替父母赎罪。
  奔丧 长辈去世,子女应火速奔丧。至亲一进村便放声大哭。乡邻亲友携纸钱前往“吊唁”,俗称“吊纸”。死者入棺前吊唁者多为女性,由儿媳女儿陪灵。入殓后男性亲友吊唁,由男性遗属陪灵。
  戴孝 嫡系子孙披麻戴孝,旁系子孙只戴孝。嫡长子长孙的孝帽上有结,孙子的孝帽上有一个红绒球,曾孙的孝帽上有两个红绒球。外孙子则挂兰绒球,未婚亲属的孝服均以红色为标志,女婿的孝服为漂白布缝制。
  报庙 长子手持面罗,内装麸皮、酒和黄钱纸,其它亲人随其后痛哭前行到土地庙祭祀,一日三次报庙,直到入棺为止。参加者脱掉一只鞋,父母都已亡故则要脱掉两只。
  入殓 人死后第二天中午或下午入殓。入殓时用红布铺棺材里,众人遮住阳光,长子抱头,小儿子抱脚,其它按顺序分别抱有关部位,将死者稳入棺内塞上七个垫尸灰包,衣袖内放两个馒头或烧饼,盖棺前由长女持棉球蘸清水或香油,擦拭死者的五官,谓之“开光”,并念颂词,“开眼光亮堂堂,开鼻光闻着香”,此时禁哭声,开光后撤去遮光席盖上棺盖,由长子开始依次钉盖钉,屋内的香案,长明灯移于棺前,放一火盆,上供烧纸钱。
  棺材材质一般为松柏木,讲究十三段,即用十三块整木板打制。官宦人家棺材材质更为讲究,多为上等的柏木、无结,无朽。贫穷人家用杂木薄板,或板皮,俗称“狗碰头”。有的人家穷得买不起棺材,只好到棺材铺或富户家求一口薄皮棺材,更有的人家甚至用芦席卷埋。
  题柩 在棺材头上用扁字题写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死亡年。男性称“先考”、“太公”,女性称“先妣”“太君”。夫妻亡故一人字写单数,双亡字为双数,若在棺材上直接书写,孝子跪陪直至题毕。死者如是女性,棺材后面画有荷花,荷花下画有莲藕,示有儿辈,几节藕标志有几个儿子。如只有女儿则以荷花花瓣表示几个,有几个女儿荷花上画几个花瓣。
  送路 入殓后的晚上,由“忙活人”拖着点燃的苇把子,死者亲属每人手持一棵点燃的香按选定的路线往村西为死者送路,行路时和尚道士奏哀乐,在选定的地点烧纸马、牛、车等。回家时不走回头路,不许回头看。归来后亲属均在灵前行跪拜礼称之为“行家礼”。
  出殡 第三天早晨或上午将棺材抬出庭院放于选定地点,由司仪按所排礼单顺序拜灵。于灵前由长子把陶罐摔碎,名“摔老盆”。然后长子扛引魂幡,亲属相随,起程到墓地,一路上抛撒纸钱,过桥或拐弯处放鞭炮,有孕妇女不到墓地。
  下葬 到了墓地,孝子先给祖上各坟烧纸,如父母已先亡故一位,还要哭祭一番,才破土挖穴,随着亲属将馒头咬一口后扔进墓穴,落棺,如是合葬棺头要摆齐,儿女一齐发,然后用红布搭在两棺之上,俗称“搭桥带”。亲属各抓一把土扔在棺材上由忙活人埋成坟形,将引魂幡插在坟头上。葬后儿媳们各抓一把坟土,俗称“发财土”。进家门时要过火,吃一块糖或吃一个糖馒头。
  圆坟 下葬后第二天早晨,为坟墓添土,称为圆坟。并用七棵高梁秸杆,横三竖四插在坟头,名曰插房子。
  从死者死亡那天算起每7天到墓前祭祀一次,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每七天为一期,四十九天为七期)。
  孝子要守孝100天,服孝期间不能剃头,不得饮酒,不许接近女色。
  二、新式丧葬习俗
  建国后,政府提倡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乡民知识水平、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丧葬仪式也进行了改革,仪式和程序大为简化。普遍重视“厚养薄葬”。建国初期仍实行土葬,但不再诵经搭棚做道场,引幡已被花圈花篮取代,披麻戴孝被戴黑纱取代,磕头也改为鞠躬默哀,还增加了召开追悼会新形式。
  80年代,旧的丧葬习俗回潮。披麻戴孝、搭灵棚、请乐队、扎彩轿、糊纸人、纸马、纸彩电、纸冰箱,动用数量很多的车辆,大摆宴席,收礼、烟酒、肉、粮油、蛋、糕点、茶、饮料,消耗数量大,成为农民一大负担。
  乡政府不断宣传,改变这一现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制定相应规定。规定穿孝只能戴三道箍,孝帽,白带,白鞋,不准穿白孝服,不准念经,念佛,做水陆道场等。各村都相应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和思想觉悟高、德高望重的老人们组成,贯彻执行上级政府关于“移风易俗”,改革丧葬制度的规定,对不按上级规定大办丧事者进行批评劝阻,不听劝阻者“红白理事会”则有权强行制止。经过宣传教育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已有效地制止了旧的丧葬习俗的回潮。
  三、火葬
  乡内是在70年代开始实行火葬。一般情况是在人死后在家停灵3天举行简单悼念仪式后火化,亲朋送花圈,表示哀悼。各村普遍建立了骨灰盒堂,在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存放在骨灰堂,或存放于殡葬管理部门。80年代旧的丧葬习俗回潮期间,火葬也一直坚持下来,火化率达100%。
  第五节 生育诞辰习俗
  一、生育习俗
  祈子、催生 建国前,婚后不生育妇女须到大寺的峰山庙、蔡台的娘娘庙或市内的天后宫烧香许愿,用红线“拴娃娃”。如孕妇产期已到迟迟不生,娘家须送一箍筷子取“快生子”之意。有的孕妇回娘家吃捞面,谓之“过刀面”,切断子恋母胎之情。
  分娩 生孩子都要请“老娘婆子”,孩子出生产房挂红窗帘,挂红布条,禁止生人进入。婴儿出生后要请一位哺乳期妇女来喂第一口奶,叫做“开嘴儿”,生男孩者请生女孩者开嘴儿,反之亦然。产妇分娩后先吃小米稀饭,煮鸡蛋,谓之“定心汤”。婴儿的“衣包”埋在产妇的窗户根下,俗传“埋的越近,孩子越密”。
  洗三 婴儿出生3日举行“洗三”,洗儿盆内放进4个鸡蛋,姥姥舅舅及近亲都掏钱放在盆里多为双数,名曰添盆,实际上是对“老娘婆”的酬谢。
  枕前程 婴儿第一次枕枕头时,枕下须垫些书本、钱币等,以祈盼孩子前程远大。
  捏骨缝 产后第7天产妇吃饺子叫捏骨缝。
  起名字 按家谱排列;按生辰八字中五行相生相克;起贱名,如狗蛋、狗剩等。
  十二晌 抓百岁十二晌,婴儿出生12天叫“十二晌”,全家和亲友吃喜面祝贺,婴儿满月随母亲到姥姥家叫“挪臊窝”。婴儿降生100天过百岁。戴长命锁,穿“百家衣”。姥姥家还要送100个糖、枣蒸成的面桃,邻居分食,意谓百病百逃,逢凶化吉。还要叫婴儿趴在炕上“抓百岁”。婴儿身旁边堆着书、笔、算盘等,从第一把所抓之物看孩子性格,预示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
  二、诞辰习俗
  寿诞俗称“生日”。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均改善生活相庆,一般于生日前一天吃饺子,生日吃捞面,称“催生饺子长寿面”,这一天蒸馒头,忌食死面卷子、烙饼之类,吃发面图发达。长辈过生日全族晚辈前来拜寿。亲友亦携礼来相贺。老人年届六十为整寿,谓之六十大寿,要隆重祝贺。出嫁女儿要给老人买肉、酒等,亲友也要送寿桃、寿面、糕点、水果为之祝贺。近年又时兴送生日蛋糕,其它礼品也越来越丰富。年届八十庆“八十大寿”。儿童过生日,家中长辈往往为其购买生日礼物以使其欢乐。
  第六节 陋俗禁忌
  一、陋俗
  迷信 解放前,生产力低下、科学文化落后、陈规陋习很多。敬鬼神,信奉黄(黄鼠狼)、狐(狐狸)、柳(蛇)、白(刺猬)、灰(鼠),敬之若仙;算命相面,批八字,看风水。认为人有“魂灵”,小孩啼哭嗜睡,认为是被鬼神摄去灵魂,张贴“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一类的招魂贴,由奶奶妈妈拿着孩子的衣服去叫魂。或请巫婆“看香”,耗费钱财,延误病情。家有灾难或病人,则认为得罪了神灵,或坟地风水不好,求神拜佛,烧香还愿,迁徙坟地以乞求神灵,甚至求神请巫婆、神汉、道士赐给圣水仙土。遇到旱涝,虫雹风等自然灾害,便去求龙王、求神佛。
  建国后取缔了反动会道门,大力破除迷信。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封建迷信之风收敛,但有些迷信活动并未根除。
  赌博 解放前赌博之风盛行,斗纸牌,掷骰子,推牌九押宝等均有活动。尤以春节或农闲时最盛,有人因此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建国后政府禁赌取得显著成就,但70年代以来赌博之风回潮,打麻将,推牌九,掷骰子,游手好闲者以赌为业,且赌资巨大,政府予以禁止并严厉打击。
  缠足 民初以前,妇女从六七岁开始缠足,脚趾骨变形终生不能恢复。成为中国妇女的一大灾难,辛亥革命后政府禁止妇女缠足,并下令缠足妇女放足,形成老年妇女中部分人的“半大脚”。建国后彻底铲除了缠足恶习。
  歧视寡妇再婚 建国前,寡妇被说成“妨人精”“扫帚星”,若想改嫁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歧视。改嫁从说亲到结婚不得超过一个月,寡妇到男家前先到村边楼抱大树,以防再去妨死后夫。随娘改嫁的孩子同样受歧视,被蔑称为“带犊子”“拖油瓶”,要改随继父的姓。进家时要从墙头上翻进院后才能进屋。
  二、禁忌
  解放以前,乡内禁忌很多,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婚丧禁忌 男人死了,其妻决意不改嫁可随送丧之人进墓地。如果进了墓地,就不能再改嫁。父母亡故不过“五期”,孝子不能到别人家作客。过春节不能到别人家拜年。并不准贴红纸对联,只能贴兰纸对联。忌孕妇进墓地。
  议婚禁忌 犯属相俗称“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锉”,“龙兔泪交流”。魏姓忌与姓朱、马、羊、郎、毛、苟的结亲;而姓朱、马、牛、羊、郎、毛、苟的忌与郭姓结亲,怕被吃掉。成婚之前忌男方向女方送梨。忌正月提亲,正月提亲死媒人。
  其他禁忌 孕妇不能坐在产妇的炕上,因这样会叫别人的新生婴儿把产妇奶水带走,孕妇不能进入正在兴建的房基地。忌姑姑迎亲,忌姨送亲,“姑不迎,姨不送,姑迎姨送,姥姥舅舅得场病”。忌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春节、初五、正月十
  五、腊八。
  忌借尿布偷尿布俗称尿布为“褯子”与“借子”同音。忌孩子生疹子时烙饼。
  除夕至正月初五忌说“完了”“没了”等不吉利之言;忌二月二动刀剪;忌正月剃头、做针线活;忌招待客人单数菜肴;忌吃饭时叼筷子或用筷子敲碗碟;忌盖新房低于或高于两邻。忌院门对着房屋烟囱、大道及大门。忌妇女寡妇进盖房工地,忌单日搬入新屋。忌屋内盘炕过中檩。忌接房时往西接,俗称接东不接西,接西死前妻。忌茶壶嘴对着客人,忌客人在时扫地。忌烧剪掉的头发,否则被认为是对父母不敬。

附注

①“大铁驴”,60、70年代流行农村的一种特制的自行车,其车架是用管壁较厚的镀锌管焊成,车架较长,车的前叉子也是用铁管焊成,车的前后瓦圈用钢板制造,车条是较粗的8号车条,车带是特制的力车胎,没有前后挡泥板。此车坚固耐用,特别适用于农村驮运货物,走泥泞道路。 ①“生辰八字”:古人以人的生辰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组成八字,如人生辰年、月、日、时为1945年农历九月二十七、下午六时生人,根据他的生辰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他的生辰八字是丙戌、戊戌、戊辰、辛酉。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