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八编 卫生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53
颗粒名称:
第十八编 卫生 体育
分类号:
R199.2;G812.721
页数:
26
页码:
395-420
摘要:
本编记述了西青区李七庄乡卫生和体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医疗队伍、预防保健、社会卫生管理、医政管理以及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等。
关键词:
卫生
体育
李七庄乡
内容
第一章 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卫生事业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不仅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也没有药铺、药店。仅十几名懂医术的中医,但并不以行医为主。富人得病到市内“马大夫医院”(今人民医院)治疗,穷人则多靠土方、偏方,或到庙里烧香许求佛愿。如遇天灾人祸,流行病肆虐,人民生命健康毫无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改变了缺医少药的卫生状况。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宾水地段医院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地段医院原名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乡卫生院,坐落于津涞公路凌口村东,由50年代初的联合诊所发展而成。1951年,境内第一家联合诊所—梨园头联合诊所成立。有秦廷凯、秦国珍、刘金生、张其品4人,负责人秦廷凯。1954年,赵金庄联合诊所成立,工作人员8人。1956年,程村设立诊所,有张其品、王德仲、冯其中3人。1958年,张其品在高庄子村开设诊所。
1959年,辖区内各诊所及其医务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卫生院。下设梨园头卫生所,有李春太、王德仲、秦国珍、刘海江4人、负责人李春太;邓店卫生所,有王子明、刘玉坤、张家铮、王兆萍4人,负责人王子明。此外尚有芦北口卫生所、大寺卫生所和大任庄卫生所。
1962年初,在东风人民公社卫生院的基础上成立卫南人民公社卫生院,院址在梨园头村,原辖区内的5个卫生所更名为5个保健站。
1965年“四清”(清政治、思想、经济、组织)运动后,卫南人民公社划分为李七庄公社、梨园头公社和大寺公社。卫南人民公社卫生院相应分为李七庄公社卫生所、梨园头公社卫生所和大寺公社卫生所。李七庄公社卫生所设于杨楼村、辖15个村;梨园头公社卫生所,辖11村(包括今大寺镇5村),原卫生院工作人员经过整顿分配到各卫生所。
1969年7月公社调整,原李七庄公社与梨园头公社所辖村及边村、程村共计18个村庄归属李七庄人民公社。1971年冬,梨园头公社卫生所、李七庄公社卫生所合并,成立李七庄人民公社卫生所,所址在杨楼村有房屋8间,医务人员8人,设中医、内、外、妇产和防疫保健5个医疗室。1974年底迁至今址。1983年李七庄公社卫生院更名为李七庄乡卫生院。1989年卫生制度改革、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91年10月,为巩固、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卫生院收归乡政府直接领导,业务及技术性工作接受区卫生局监督指导。
1992年更名为宾水地段医院,全院占地1733.4平方米,有房屋30间,其中诊所10间、中西药房3间,设门诊、中医、西医、妇科、结核、按摩、防保等科室。无住院部,设立观察室和化验室,可进行常规检查和化验。全院共有医务人员15人,其中主治医师5人,医师7人,医士1人。
西青区宾水地段医院(卫生院)历届领导人名表
二、荣华分院
1987年4月1日,李七庄乡成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尿毒症荣华分院,坐落于李七庄北1.5公里处津淄公路西侧,由乡荣华服装厂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合办。初期设病床15张,主要接收尿毒症病人住院治疗。1988年起陆续聘请退休主任医师、医学专家教授试办门诊,就诊人数剧增。
1988年7月1日,以原尿毒病分院为基础,成立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分院。新建改建住院病房和附属科室总面积3612.32平方米,增置病房设备和科室医疗设备等资产191060元,设置尿毒症科、内科、外科、妇产科、脑系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人工肾科、新医门诊等多种治疗科室。建立x光室、B超室、化验室、供应消毒室及辅助科室、并附设多种门诊病房和住院部。床位增至200张,增添心脑治疗器、电吸引器、负离子发生器等先进医疗设备。有医务人员35名,成为能够开展多种医疗业务的综合性医院。
1993年初有病床400张,职工250人,其中医师39人,护理人员81人,技术人员33人。临床有内、外、妇、耳、脑外、儿、眼、肿瘤、消化等十几个科室;还设有西药房、生化检验、血流度、LAK细胞室、高压氧仓、x光室、CT室。并投资800万元建制剂室一座,同时开设专家门诊、综合门诊、有会诊制度。同年4月,由于天津市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分离为第一中心医院和天和医院。乡政府决定自然终止与原第一中心医院联合办医,11月2日荣华分院解体。
三、卫生所
1960年境内有村、队保健站35所。1965年保健站以村为单位进行合并,更名为“红十字卫生站”。1969年统一改称“红医站”。1973年公社拥有大队(村)红医站20个。1983年公社建撤销建立乡政府,大队(村)红医站改称“村卫生所”,全乡共有20个,一村一所。
1985年调整城郊区划,陈塘铁路支线以北划为市区。津淄公路以东的纪庄子、李七庄划归河西区;津淄公路以西的宁家房子、赵金庄、凌庄子划归南开区。至此,李七庄乡保留铁路以南16个“村卫生所”。
1990年开展争创“甲级卫生所”活动,至1995年底,已有13个卫生所达到“甲级”标准。村卫生所的建立,在健全和发展三级医疗网络和推行医疗制度改革中一直起着基础性作用。
四、医疗设施
50年代初联合诊所只有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表等简单器具。多用诊脉诊断,中药治疗。1969年每个“赤脚医生”配备一个红十字保健包,有听诊器、口表、血压表及常见跌、打、涂抹的药品。公社卫生院建立初期,除一台心电图机外,其余均为常规器械。90年代初,增置30mAX光机1台、B超声波机1台,建有化验室,能够进行常规化验。设有观察室、中、西药房,药品在300种以上。
1990年后村卫生所大多达到甲级卫生所标准。各所拥有3间诊室及体重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1994年各村又增设输液治疗,备有200种西药。村民就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
第二节 医疗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只有少数祖传中医。建国后、政府注意培养农村医疗队伍,1954年和1955年分别举办了两期卫生保健员培训班。1960年各村又派出35人参加区卫生科举办的红十字医士培训。境内平均1560人中有1名医士,一支正规的医疗保健队伍初步形成。1965年各村均配备1至3名“红医”,1969年改称“赤脚医生”。
1971年公社卫生院成立,有医务工作者13人。1973年公社卫生院晋升医师6人,大队(村)有赤脚医生49人,医生占有率达2.5%。1983年后,“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每年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合格者领证上岗。至1995年底,乡卫生院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主治医师5人,医师7人,医士1人。全乡有取得证书的乡村医生25人,持证上岗的22人,其中3人获得“乡村医师”职称,外聘医生3人,医生占有率为2.4%。
第三节 预防保健
一、预防接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由政府有关机构进行学生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建国初,医务工作者身背药箱,走家串户,预防疫病流行。
1958年起,由李七庄卫生院(今宾水医院)防预科5位工作人员负责李七庄地段的预防接种和公共卫生管理。1971年李七庄公社卫生院设立预防保健组,专门负责全社的预防接种工作。每年分春、秋两季集中为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和学生接种麻疹、天花、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脑、肝炎疫苗。1985年实行计划免疫,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登记建卡,逐步推进防疫接种程序,即:0—4岁儿童实行卡介苗,糖丸,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白百破)、麻疹苗“四联苗”接种,以防疫病。另外适时接种乙脑及乙肝疫苗。1993年实行强化免疫。0—4岁儿童在全国规定的统一时间内同时服用糖丸,以根除小儿灰质炎。
二、传染病及地方病防冶
传染病防 治建国前,流行于本地的传染病主要有天花、霍乱、疟疾、肝炎、乙脑、伤寒等。由于当时的卫生条件极差,传染病随时危害人民的健康。建国后,医疗制度逐渐健全。措施得力、疫情报告及时,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1966年6月,西郊区建立疫情网络组织。按照各诊所医生所负责的地段开展检疫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消毒,抑制疫情的蔓延。
1963年8月发生水灾,“02”病传播.境内予以重点防治。李七庄卫生院工作人员入户注射副霍乱疫苗,接疫率100%,没有发病区。1964年境内发现副霍乱患者,梨园头公社1人,李七庄公社2人。均及时治愈,未发现带菌者。l975年李七庄公社发现流行性脑炎患者24人,1976年10人,经现场救治,均治愈。1984年副霍乱流行,李七庄乡7人发病,发病率为19.89/10万,均治愈。
经过多年努力,疟疾、天花、鼠疫在境内绝迹。乙脑、流脑、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人数逐年下降。
地方病防治 氟斑牙为境内地方病。因饮用含氟量较高的井水,牙齿长黄色斑点。60年代境内多数村庄饮用自来水。至1975年,梨园头、程村两村仍饮用井水。1985年境内全部饮用自来水,氟斑牙病绝迹。
三、妇幼保健
妇女保健 建国前,各村均由产婆接生。1950年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1951年天津县举办第一期新法接生员培训班。1954年津西郊区教育卫生组培训首批农村保健员。女保健员兼接生员,施行新法接生。1971年公社卫生院建立后,每年培训接生员,全面掌握接生技术。1991年新法接生率达100%,有效地降低了妇女产褥热和新生儿死亡率。
1983年李七庄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和卫生院共同负责妇女保健工作。卫生院负责围产期科学管理,产前检查8次,产后访视至少3次。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为各村49岁以下的已婚妇女进行体格检查2—3次。每年查体妇女700人。1995年查出各类妇科病患者280人。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及时提供医疗服务,保证了妇女身体健康。
儿童保健 乡内的儿童保健工作,由于条件限制,在70年代以前没能很好地开展。进入80年代以后,乡村经济得到发展,国家提倡优生优育,儿童保健工作开始纳入正规。自80年代起,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工作同时进行。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和卡介苗疫苗;出生2个月后服3次糖丸;出生3个月后注射白百破疫苗。0—4岁儿童实行计划免疫;0—6岁学龄前儿童每年进行1次健康普查;6岁以上的中小学生由学校负责,每年体检1次。对检查出的佝偻病、缺碘、龋齿、肠蛔虫等儿童常见病及时予以治疗,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第四节 社会卫生管理
一、机构
1954年乡人民政府设教育卫生组,负责全乡卫生工作。1979年8月李七庄公社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主要工作是除害灭病,搞好环境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同时兼管初级卫生保健和公民义务献血工作。下设办公室,主任李金山。1981年成立李七庄公社卫生管理站,1984年,更名李七庄乡市容卫生管理站。1991年,成立环卫站清洁队。是年6月13日,李七庄乡红十字会成立,会长周玉臣,副会长张文立、李庆茹。
二、环境卫生
50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提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在农村,将管水、管粪和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卫生(简称两管五改),做为长期任务始终坚持。
管水改水 1953年7月1日津西郊区饮水消毒总站设在李七庄,下设7个分站,配设1名消毒员,负责对河水、井水、坑水的消毒。1960年实施改水工程,境内建土造自来水槽24座、后各村铺设管道,建立“公共供水点”(公用自来水)。到1975年全公社21个村庄除梨园头和程村饮水用渠水、井水,其余村庄均用上自来水。
1983年推行饮水入户工程。1984年上半年全乡20个村庄有17个村饮水入户;到9月所有村庄全部完成饮水入户工程。1991年总计投资8.53万元,改上下水道6650米。
管粪改厕 1954年各村开始推行掘坑积肥或泥土封肥、并建起长年积肥队。1958年梨园头等村建立固定集体积肥堆、垃圾堆和脏水桶。各生产小队设卫生员,按时清扫积肥,改变了几百年来家家门前堆垃圾、泼脏水的旧习。
1966年消灭私户肥,各村队设立固定粪场,在村外实行高温封肥、并改进修建公共厕所,使之通风并有照明、防蝇设备。1975年全公社共有固定粪场50处,常年积肥队307人。21个村、队中有10个村、队实现高温封肥,封肥队计108人。公共厕所增至127座。至1977年,固定粪场数增至57处,有8个生产大队实现高温封肥,有公厕138座。1980年各大队成立了专业积肥队和清扫保洁队。专业积肥队实现“人员、粪场、拉运工具”三固定。1984年全乡共有粪场37处,专业积肥队75人,保洁队106人,新建公厕44座。
1990年各村的保洁队、积肥队、消毒队负责村内街道清扫、垃圾清运和厕所消毒。有专业人员160人。各村投资15.3万元。改厕11座、建厕7座,全乡148座厕所中水冲式厕所15座,达标率92%。
改畜圈、牲口棚 建国初期,境内牲畜均由户内散养。实施“两管五改”后,各村陆续设了固定场所实行圈养。1976年全公社有猪圈1794座,其中村内785座,村外1009座,随着牲畜量的不断减少,至1984年全乡仅有牲口棚97座,其中集体42座,个人55座,到1989年,由于电气化、机械化的发展,使得牲畜的饲养量骤减;猪羊鸡禽的饲养也走向专业养殖,牲口棚已寥寥无几,猪圈大量减少。
三、市容管理
1981年李七庄公社成立环境卫生管理站,有职工5人。主要任务是保证境内公路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盖、无乱泼乱倒、无路面污染,清理公社所属各村、厂、单位的道路废土和卫生死角。自1986年起,该站管理范围确定为2条市级达标公路,即:津淄公路李七庄丁字路口南至梨园头桥;津涞公路内李七庄丁字路口西至小南河桥,北至外环线9号桥,实行夜间清扫马路。
1991年成立市容卫生管理清洁队,有职工7人。主要负责路面保洁及垃圾清运,同时负责113个驻乡单位门前的秩序、卫生、绿化“三包”。垃圾的清运,初期用小拉车,后用大马车、三轮车,继而改用农用机械三轮车。90年代则租用铲车、汽车。全队保洁面积35000平方米,每年清运垃圾1100吨,垃圾均运至垃圾处理场。
四、除害灭病
经常性卫生工作 1958年夏天,境内成立“夏季卫生运动指挥部”,组织人民掀起“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消灭大量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改为跳蚤)。之后每年春季都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将夏季流行的各种害虫消灭于萌芽时期。
1973年入夏,西郊区在李七庄公社辛院大队召开防止肠道传染病卫生现场会,并在李七庄召开49个单位食堂的卫生现场会。1974年,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掀起高潮,封肥杀蛹、控制蚊蝇孽生,减少传染病。1975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暑期扑蝇活动,李七庄公社所属10所小学共出动3952人次,扑打成蝇72万余只,药物灭杀5万余只。
1980年后,除害工作由公社爱国卫生委员会统一部署,统一购买六六粉、敌敌畏、鼠药,施洒于厕所、粪场、积肥坑及有关房间仓库中。1984年冬季全乡有22306人参加灭鼠,共灭鼠15274只。进入90年代,除害灭病工作做到了定时定点、统一施药,纳入规范化管理。
灭犬 1991年以后,违章养犬数量增加,扰民害民、影响村容卫生。根据市政府18号政令和“天津市犬类管理办法”,李七庄派出所、巡逻队、卫生组组成灭犬队,开展灭犬工作,有效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发生。
五、献血
自1984年开始实行公民义务献血。乡内各村各单位按照劳力数的1%—
2.5%确定名额。对于义务献血者,单位给予照顾,本人有用血优先权。
六、红十字会
1966年梨园头大队(村)成立红十字卫生委员会,设委员13人,由各生产小队队长、大队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贫协主席、红医、大队长组成。各小队每10户设1名红十字卫生员,全大队共设红十字卫生员14名。
1991年6月13日,李七庄乡成立红十字会。同日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设会长、名誉会长各1人、副会长2人、秘书长及副秘书长各1人,日常会务工作由秘书长负责。天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周士杰,西郊区红十字会长王怀义到会并讲话。会议决定由乡党委书记于廷斌任名誉会长、乡长周玉臣任会长,张文立、李庆茹任副会长,李金山、郭忠会任正副秘书长。第一次理事会全体理事讨论并通过了由秘书长李金山宣读的《李七庄乡红十字会规程》和常务副会长李庆茹作的《1991年李七庄乡红十字会工作报告》。红十字会接受了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赞助。
乡红十字会是为社会实施救护的社会福利团体。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尊老助残、助人为乐,实施人道主义为宗旨。在乡内组织实施救急、救护、护理,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急救、救护,积极宣传防病灭病、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其经费来源主要是红十字会举办的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经济实体收入;区、乡政府的补助和捐拨款;有关方面和个人的捐助;会员缴纳的会费。经费主要用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资助社会困难,表彰和资助有突出贡献的红十字会会员。
1991年5月至11月,境内王兰庄、凌口、蔡台、邓店及李七庄乡香料厂5个基层单位先后成立红十字会。吸收会员140多人,之后每年吸收一定数量的新会员,并进行“包扎、止血、搬运、固定”四大技术的培训。王兰庄红十字会规模大,制度严,工作正规,建立不久即在其下属的各个骨干厂设立红十字分站,有卫生员12人,有成年会员73人。全年处理小伤小病2000人次。之后,每年“三•八”妇女节、红会纪念日、春节等节日期间,村红十字会都要组织会员深入困难户家中,扶危助残,实施人道主义救助。
1991年8月24日,国际红十字会理事、保加利亚瓦尔那市红十字会会长尼古拉•尼古洛夫,副会长维谢林•斯托科夫代表国际红十字会考察了王兰庄村红十字会工作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
1993年王兰庄红十字会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全国基层红十字会先进集体”;会长马庆兰被评为“全国红十字会先进个人”,获得奖章。马庆兰还于1992、1993年连续2年被评为天津市红十字会先进个人。1995年底,王兰庄红十字会已拥有成年会员136人,全年实施救死扶伤29人次,扶危济困13人,尊老助残、助人为乐40人次,卫生救护2476人次。
第一届理事:于廷斌、周玉臣、张文立、李金山、石庚友、于秀华、李恩吉、李宝柱、高文通、张长福、杨树德、王玉香、刘仲才、张玉祥、郭宝忠、轧荣田、秦永志、梅桂萍、张子明、李庆如、刘俊清、王绍华、史家明、刘俊贵、郭宗会、董树林、陈子海、王家来、张绍金、冯树海、李恩发、丁玉明。
第五节 医政管理
一、农村医疗制度
1958年公社化后,曾一度看病不收费,全部由公社负担。1961年开始实行队办或社队联办合作医疗制度,即社员每人交纳2元医疗基金后,看病不收钱,超支部分由社队公益金负担。
1973年改为社员缴纳医疗基金后,门诊病人负担所用医疗费的50%,住院病人医药费用由村里支付。到1973年底,公社卫生院门诊12383人次,出诊3114人次,20个大队红医站门诊269646人次,出诊66633人次。
1991年2月1日,乡政府颁布《李七庄乡农村合作医疗章程》,实施乡、村两级合作医疗,内容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项,以户为单位,自愿申请,按上年度人均收入的1%交纳每人每年合作医疗基金,享受该年度合作医疗待遇。门诊就医不予报销。住院患者在指定的乡卫生院治疗,报销住院期间医药费的50%。经乡卫生院转诊,在区以上对口医院或专科医院住院治疗,报销住院期间医药费的40%。各单位合作医疗工作由李七庄乡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监督执行。
1991年全乡总人口23289人,参加合作医疗的9868人,合作医疗报销535人次,计158105.96元。
二、干部职工医疗制度
1952年,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80年代改为门诊费定额包干,住院费实报实销制度。90年代又改为门诊费、住院费均实行定额包干、绝症实报实销制度,并依据干部、职工工龄长短确定个人负担部分。
第二章 体育
第一节 农村体育
一、机构
早期农村体育多为农民自发活动。50年代初,各村建立了共青团和民兵,开始组织村内青年的体育活动。1954年境内5乡均建立文教卫生组,负责乡内的文体活动。1975年公社成立文化站,主管文体活动。1987年8月成立乡农民体育协会,由主管副乡长张文立任主席,下设秘书组(文化站)。各村、厂先后建立村、厂农民体育协会25个。每年由政府拨经费6000—8000元,各乡办企业给予资助2000—3000元,以开展群体活动,推动体育社会化。
二、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没有体育队伍。建国后,农村体育队伍不断壮大。50年代,于台武术队逐渐形成,延续至今,队员达200人。1954年各村纷纷组建篮球队,农闲时间训练比赛。1975年成立摔跤队,有队员16人。
1980年各村又纷纷组建篮球队、足球队,至1984年有男篮3个、女篮1个、足球队4个、乒乓球队1个。1989年体育队伍空前壮大,共计有篮球队8个、足球队13个、乒乓球队2个、武术队1个、摔跤队1个,象棋小组27个。其后,一些队员忙于生产经营,逐渐退缩,经过整顿,到1995年,有篮球队6个、足球队2个、乒乓球队4个、武术队1个、摔跤队1个、象棋队2个,各类体育队伍共计382人,每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达11000人、约占全乡人口数的50%。
于台武术队成立于60年代初期,教练冯玉生,有武术训练基地一处。自愿参加,年龄、性别不限。初期有学员10人左右,最小的6岁,每日训练项目包括拳术和器械。拳术有长拳、南拳。器械有棍、枪、刀、剑等。多年来,已培养出200多名学员,并多次代表李七庄乡参加区级、市级乃至全国武术比赛及表演赛。捧回奖杯、奖状多项。1986年冯玉生入选天津武术代表队,于是年5月15日至20日参加了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
邓店摔跤队 成立于1975年,教练田双喜,队员多来自边村、邓店、纪庄子、高庄子。每天业余时间训练。器械有杠铃、哑铃、石锁、沙袋、摔跤毯、摔衣等。队员20多人,能坚持正规训练的16人。1993年向市体工大队摔跤队输送5名运动员。经常代表天津市参加国家级比赛。
凌庄子男子篮球队 成立于1957年,有队员18人。1964年建成灯光篮球场,便于队员晚上训练。1984年参加天津市首届农民“致富杯”篮球比赛,获得冠军。
赵金庄乒乓球队 1984年组建,主力队员4人,后备力量充足。多次代表西青区参加市级比赛。
象棋队 以梨园头和纪庄子为代表。梨园头象棋队18人,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15岁。自1990—1995年,每年都要举行全村象棋比赛,吸收众多好手参赛。纪庄子象棋队6人,年龄较高,其中张振声老人获1990年西郊区第五届“致富杯”象棋大赛个人第一名。
三、设施
50年代,仅于台有专门的武术训练场一处,其它各村均以晒麦场为活动阵地。1975年邓店建成摔跤训练房,面积30平方米。进入80年代,体育设施逐年增加。1982年至1990年,境内陆续建成篮球场12个,其中灯光篮球场3个(凌庄子、辛院、边村),普通篮球场9个,普通足球场8个,乒乓球活动室4个。运动器械有武术器械、摔跤器械以及篮球、足球、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
1993年足球场减至2个,篮球场减至5个、乒乓球室增至13个。新增摔跤房一处,面积25平方米。到1995年底,全乡共有篮球场7个(其中灯光篮球场4个),足球场2个,乒乓球活动室13个,网球场一处,摔跤训练房两处,武术训练场一处,棋牌室19间。
四、活动
李七庄乡开展农民体育活动有悠久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多为踢毽、拔河、举重、掰腕子、打抬、打尜、摔跤、抖空竹、放风筝、游泳、滑冰床等民间传统项目。建国后活动项目不断增加。50年代武术、篮球运动普及,各村之间经常开展小型比赛。70年代以后,摔跤运动、足球运动、乒乓球运动以及象棋、健美操等逐渐盛行。进入80年代,各单位以“青年之家”为阵地,开展各种友谊赛、邀请赛。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参加人数逐年增加,由1985年的1000多人增至1991年的5000多人。1988年被天津市体委、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天津市农民体育协会联合命名为“体育之乡”。1991年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全国农村体育协会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五、赛事
国家级 1984年6月,李七庄乡凌庄子篮球队代表西郊区参加在静海县举行的“丰收杯”全国农民篮球选拔赛,夺得冠军,获参加全国比赛资格。是年9月,代表天津市参加在辽宁省营口市举行的全国比赛。
1988年7月,摔跤队代表天津市参加在山西省忻州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中国式摔跤预选赛,62公斤级选手张文凤取得进京决赛资格。同年10月6日至14日,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自行车运动员王绍桂、摔跤运动员张文凤随天津市代表队参加比赛,张文凤获中国式摔跤62公斤级第五名。
市级 1984年10月,邓店摔跤队参加天津市首届“青少年运动会”,夺得一金一银,两个第三名、一个第四名,并有一名队员被评为精神文明运动员。
1984年11月,凌庄子篮球队参加天津市首届农民“致富杯”篮球比赛,夺得冠军。
1985年摔跤队参加天津市农民业余摔跤比赛,取得两枚银牌、一枚铜脾。
1985年9月,凌庄子篮球队参加天津市“金牛杯”篮球邀请赛。10月在武清县举行的天津市第二届农民“致富杯”篮球赛中获得第三名。
1987年5月16日,于台武术队参加区级武术选拔赛成绩优异。男女队员共8人,男子获三个项目第一,两个项目第二,一个项目第三;女子获二个项目第一,三个项目第二,三个项目第三,获得是年6月举行的天津市农民运动会参赛资格。
1987年6月27日,李七庄乡农民体协承办西郊区摔跤选拔赛并派队参加。9月参加天津市农运会摔跤赛,获得中国式摔跤团体第一名、个人获三个级别第一名、一个级别第二名,一个级别第四名。
1988年在宁河举行的天津市第四届“致富怀”篮球赛中、凌庄子队获第三名。1988年5月30日,选派运动员参加天津市农民自行车选拔赛,王绍桂获女子组第一名,宁志宽获男子组第五名。王绍桂被选入天津市农民自行车代表队,参加7月举行的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
1989年凌庄子篮球队在汉沽举行的天津市第五届农民“致富杯”篮球赛中,获得亚军。
1989年5月7日,李七庄乡乒乓球队代表西郊区参加在北郊区举行的天津市第三届“致富杯”农民乒乓球赛。
1990年在东郊区举行天津市第六届“致富怀”篮球赛中,凌庄子队再获亚军。是年乒乓球队再次代表西郊区参加在南郊区举行的第四届“致富杯”乒乓球赛。
区级 1987年3月,有2人参加西郊区象棋比赛,其中1人获个人第一名。同年4月赵金庄乒乓球队在西郊区农民乒乓球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个人分获三、四、五名,取得天津市农民运动会的参赛资格。
1988年乒乓球队参加西郊区首届运动会,获男子团体冠军,男单分获第二、三、五名。
1989年赵金庄乒乓球队获西郊区乒乓球比赛男子团体冠军,包揽了男子单打前四名。
1990年1月12日张振声获西郊区第五届“致富杯”象棋大赛第一名。
1988年5月初至9月底,在西郊区首届综合运动会上,李七庄乡男、女篮球队、田径队,男、女乒乓球队、摔跤队、武术队分获各项比赛的冠军、男子足球队获亚军。
乡级 1984年2月,乡文化站举办全乡农民“春节杯”象棋、乒乓球比赛,80多人参加。
1985年6月1日,于台武术队和邓店摔跤队联合为全乡小学生举行表演赛。8月,文化站举办全乡象棋、乒乓球和足球联赛,160人参加。
1987年12月底,邀请天津市摔跤队、武术队、柔道队与李七庄乡摔跤队、武术队队员举行“庆元旦”体育表演赛。天津电视台专门作了录像报道。
1990年冬李七庄乡农民体育协会与于台联合举办“金鑫杯”武术邀请赛,天津市河西区、和平区、南开区、红桥红、东郊区、西郊区应邀参赛。天津电台、天津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
六、运动会
自1986年起,每年4月李七庄乡都要举办“健康杯”农民田径运动会,至1995年已举办9届(1993年未举办)。常设项目有男、女青年组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赛跑,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手榴弹、4X100米接力;老年男、女组的30米往返托球跑、30米往返钓鱼跑(竹杆系一比酒瓶口稍大铁环,手持竹杆吊起汽水瓶)。1991年又开始增设幼儿组,设4X50米接力、拍球跑、转圈三个项目。
1994年将体育运动与经济工作挂钩,以体育促经济,第八届乡运会以边村盛达集团为依托,举办“罗德斯杯”暨八届农民运动会。
1995年4月16日,乡第9届“健康杯”农民运动会暨首届趣味农民运动会举行。踢毯、跳绳、拉钩、掰腕子、顶气球、投沙袋、拔河、两人三足跑、旱地龙舟(每组三个人、每人双脚分别踏在相同的两块木板上,共同行进)、老年钓鱼跑及幼儿趣味项目。这些活动群众喜闻乐见,趣味性强,有238人参加了各项比赛。
第二节 学校体育
一、体育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境内的学校不断发展,体育被列入教学内容。初期设施简陋,教师短缺,课程单一。
1958年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劳卫制),学校设立体育组,增设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1966—1976年,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被军训和生产劳动替代。
1976年后学校恢复体育教学。1979年境内各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发的《中小学生体育暂行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增置体育器械,培训体育教师,规范推行课间操、眼睛保健操。1985年体育教学步入正轨,坚持“两操两课两活动”、即每周2节体育课,每天1次课间操和眼睛保健操,每周2次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90年代,各校体育工作不断推优出新,形成自己的特色。1992年蔡台中心小学根据《体育工作条例》自编自排一套新颖的课间操,集体操、健美、韵律、武术于一体,既锻炼身体,又增强美感。蔡台中心小学获得“天津市课间活动先进校”称号,副校长孙玉凤被评为市级课间活动先进校长,教师倪祥焱被评为市级体育先进教师。1992年以后,蔡台中心小学的课间操逐渐丰富,至1995年连续被评为市级课间活动先进校。其间教师王宝喜的论文《小学课间操初探》获西青区第六届学术年会二等奖。
全乡中学体育教学,在1990年以前主要是跑、跳、投等项目;1990年以后在此基础上新增体操、技巧、单杠、双杠、球类(篮、足、排、羽毛、乒乓)、武术、韵律体操和舞蹈等项目。1991年九十五中学被西郊区命名为“区级体育优秀校”,体育教研组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体育组”;体育教师杜治华、张延胜的教案在1992年至1994年两个学年度连续被评为区级优秀体育课教案。1995年九十五中学被国家教委命名为“体育后备人才试展校”。
二、达标获级
达标 1957年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后,各校纷纷开展“劳卫制达标活动”,达标人数无考。1966年至1976年间,达标活动基本停顿。
1980年后,重新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自1986年起教育局每年验收各校体育达标情况,是年九十五中学获区级达标校。1987年九十五中学获市级体育达标先进单位。1988年王兰庄中心小学获市、区体育达标先进校。1989年蔡台中心小学获区级体育达标先进校。
1995年境内两所中心小学体育达标率均在100%,九十五中学(含合并前的梨园头中学)体育达标率为98.42%,优秀率46.48%。
获级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包括梨园头中学)多年来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和国家三级运动员数十名。
三、教师队伍
随着境内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师从无到有、由兼职到专职、由业余到专业,力量不断增强。截止1995年底,有中学教师7名,小学教师8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2人,进修本科2人,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9人,拥有高级职称3人,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5人。
1990年,九十五中学体育教师杜治华荣获“全国千名优秀农村体育教师”称号;刘汉清被评为“天津市千名优秀农村体育教师”。是年5月,杜治华与他人合著《体育魅力—亚运会观赏》一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恺的体育教学论文在区交流会上获一等奖。1992年蔡台中心小学体育教师倪祥焱被评为市级先进体育工作者。
四、场地设施
1957年梨园头中学有150米不规则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
70年代,“五·七”中学(今九十五中学前身)建200米跑道田径运动场1个,70年代末各校增设器械区,有固定的单杠、双杠和3个简易篮球场。
1991年梨园头中学与九十五中学合并后,重新规划扩建田径运动场2处,面积6600平方米。另有2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和1个面积2400平方米器械区,教学楼前设羽毛球场1处。蔡台中心小学有150米跑道运动场1处,篮球场3个,小足球场1处。
五、活动赛事
境内各校常规的体育活动包括一年一度的校级运动会,冬季迎春长跑比赛,常规田径训练、球类训练和各种小型单项比赛。
1985年,九十五中学与七十四中学组成女子垒球队,代表天津市参加沈阳分赛区,获得技术第五名。
1994年9月22日,九十五中学的陈静在上海举行的“珍宝杯”第三届精武国际武术邀请赛上,获规定拳术女子丙组第四名;是年,张惠和皮智霞在天津市青少年技巧比赛中分别获女子第一名和第三名。
1995年,九十五中学柳志富入选天津市中学生男子排球队,该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获第六名。
1995年,在天津市七运会中,九十五中学的王金奎、王东海分获举重62公斤级、68公斤级第五、第六名。
九十五中学排球队是乡内、区内的重点代表队。该队成立于1982年,教练系原“八·一”青年队退役队员王恺,后又有教练杜治华、卞庆江加盟执教。在1994年11月2日举行的天津市中学生“水莎莲杯”排球锦标赛上,获高中组冠军、初中组季军,教练员王恺、杜治华、卞庆江获优秀教练员奖。在天津市历届中学生排球赛上均获名次。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