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七编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43
颗粒名称:
第十七编 科技
分类号:
G322.721
页数:
10
页码:
385-394
摘要:
本编主要记述了西青区李七庄乡科技队伍和科技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科技机构、科技组织、科技队伍、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引进以及科研成果等。
关键词:
科技活动
科技事业
李七庄乡
内容
第一章 科技队伍
第一节 科技机构
1949年以前,境内无科技组织。农业合作化后,乡(公社)设有分管农业的科技人员。1976年建立李七庄公社科技站,隶属公社农业组,成员3人,站长李黎夫。主要负责推广农业技术,供应农资(包括地膜、化肥、种子、农药)防治病虫害,随时掌握农情,为优质高产服务,确保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1977年,科技站由农业组分出成立李七庄公社科技站,成员3人,站长张守仁,1978年成员增至4人。
1984年,李七庄乡蔬菜面积扩大,成为天津市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科研项目增多,科技站成员增至10人,站长张守仁,副站长邓学明。
1987年,乡科技站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进行调整,站址迁至王台村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房10余间,科技站成员7人,站长邓学明,副站长思仁。同年建立了农资服务站,隶属科技站。
第二节 科技组织
到1976年,李七庄公社有20个农业科技小组,每村1个。农业科技小组负责本村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品种的试种推广及病虫害的防治,为本村的农业高产服务。80年代,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纪庄子和宁家房子村已无耕地,科技小组撤销。1984年,科技小组减至18个,成员70余人;1994年,减至16个,成员70人。
1982年6月,李七庄公社成立科学技术协会,设主席1人(由分管农业的主任兼任),秘书长1人(党办主任兼任,主持工作)。科技站成员为科协成员。1990年,科学技术协会下设蔬菜研究会、水稻研究会和林果研究会。
第三节 科技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乡内的科技人员从无到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队伍也在逐渐壮大。科技人员多是由当地培养的,也有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或从外地调进的技术人员。60年代末,全乡有科技人员52人,70年代末,全乡有科技人员108人。80年代开始评定技术职称,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1995年,全乡共计评定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237人,助理师级职称157人,技术员315人,合计748人。
第二章 科技活动
第一节 科学研究
1981年,全乡蔬菜生产实现工厂化育苗,苗壮、苗齐、根系发达,移栽容易成活。
1982年,邓店实验大棚黄瓜高垄栽培成功。不仅能防治黄瓜枯萎病,且比普通方法栽培黄瓜早熟7—10天,增加产量18%。此项栽培经验曾由《天津日报》发表。是年,在大棚里采用电热线育苗实验成功,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创。每年育蔬菜苗112万株,其中西红柿苗80万株,茄子苗15万株,辣子苗5万多株,不但解决了境内土地承包后一家一户育苗难的困难,还供应本市四郊五县用苗;此后在长江以北地区迅速推广。
1984年,乡内又进行了地膜育苗大白菜和陆地种植大白菜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可以增加积温,达到高产目的。
1988年,边村、于台、杨楼采用荷兰暗管排咸技术,共计改造耕地450亩,改造后的耕地能够种植大棚和温室作物。是年,菜花浇灌营养液技术实验成功,提高产量15.3%。
1989年,王兰庄村津兰染化研究所研究出桃红精GDN,填补了国内染料空白。
1995年,梨园头村玛钢厂研制成功“TF方异型铸铁散热器”,为全国首创。该产品金属热强度高,散热性好,安装方便,易清洗,使用寿命长,适合民宅和工矿车间使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第二节 科学普及
1982年成立科学技术协会以后,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展牌、厨窗以及举办科技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宣传。每年的科技周,蔬菜类出展牌及厨窗5次,大田作物出展牌3次。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引进;防治病虫害,农药的使用;化学除草。每年2次组织乡内农村青年、妇女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竞赛。通过科技知识的宣传和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自觉性。同时,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有:
一、科协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讲授蔬菜栽培和管理、南方蔬菜品种的种植和培育、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水稻育苗期间恶病防治及嫁接技术,每年参加培训班学习的有1250—1400人次。
二、科学种田技术咨询服务,每年咨询达13000—15000人次。
三、科技站成员经常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四、每年科技站向科技组发放科技书藉上万册。
五、定期召开研讨会,请农业专家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并组织科技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
第三节 科技引进
1976年,引进推广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蔬菜,试种塑料大棚作物10亩。正式普及塑料大棚种植技术,种植189亩。1981年正式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种植园田120亩。到1995年,这两种引进的新技术种植面积发展到4000亩,比传统农作物栽培技术亩产提高0.5倍,亩产值增加30%。
是年,做番茄11个品种的对比试验共2亩。试验结果,“强力米寿”产量高,抗病能力强,亩产达3500公斤,比普通番茄增产500公斤,为目前最佳品种。
1988年,引进推广水稻1187号和中作321号,品种特点能抗倒伏。亩产400—500公斤。
1989年,引进北京番茄优良品种“强丰白果”。该品种果型佳,色泽美,味道好,肉厚,亩产7500公斤。同年,引进山东黄瓜优良品种“新泰密刺”,亩产达7500—10000公斤。种植番茄佳粉系列“中署4号”,“津研4号”,产量平均增加20%,产值增加25%。还从大连引进冬季不加温温室蔬菜生产技术,获得成功。
1990年,从南方引进苦瓜、绿菜花、荷兰豆、空心菜、长紫3号茄子、菜心、美国香菜、紫甘兰、苔菜等蔬菜品种15个,均获成功。丰富了我乡7、8、9月份蔬菜淡季供应品种,增加了菜农的收入。
1991年,引进了立体栽培技术,比普通栽培每亩增产1500公斤,亩产增值2600元。是年,推广了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技术,可防治黄瓜枯萎病,防病率达96%。是年,从北京农药厂引进高效低毒农药速克灵粉剂杀毒矾、朴海因。从天津市植保站引进多菌灵、百菌清、百虫净,溴氰菊脂、来福灵等杀虫剂。同年,还从北京市引进防老化农膜,该膜能用四个季节,每亩可节省开支2761元。
1994—1995年底,先后引进的蔬菜新品种有:
一、番茄
“402号”,其特点抗病、产量高,肉厚,粉红色,酸甜适中。“中粉1号”,是种子公司新选育的早熟杂交一代品种,果实中等偏大,单果重150—200克,粉红色,扁圆型,果面光滑,结果率高,品质好,从播种到收获约120—125天,亩产4000公斤左右,适于保护地和陆地早熟栽培。
二、黄瓜
“津春4号”,为陆地栽培杂交一代,抗枯萎霜毒和白粉病,侧蔓也能结瓜,丰产稳产,亩产可达5500公斤以上,瓜肉质密,品质好。
三、大白菜
“津绿50号”,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品种,8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生长期50天左右,上市早于其它品种,亩产净菜5000—6000公斤。
“津绿55号”,8月上旬播种,10月初收获,生长期55天左右,适宜天津地区种植。青麻叶型,早熟,叶绿适中,品质极佳,抗霜霉病和病毒病,种植密度每亩3500株,亩产净菜6500公斤左右。
“津绿80号”,播种期在立秋前后,10月底11月初收获,生长期80天左右。品质佳,抗霜霉病和病毒病,亩产净菜7500—9000公斤。
第四节 科研成果
一、获奖项目及个人
1989年,王兰庄津兰染化研究所研究出桃红精GDN,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上获金奖,在全国产品新技术展示会上获银奖。
1989—1995年,李七庄乡科技站被区政府评为科技周活动先进集体。
1990年,李七庄乡科技站被评为天津市“蔬菜工程先进单位”,获得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并获西红柿“丰收杯”一等奖。
1995年,李七庄乡科技站获西青区“二三二”工程成果推广二等奖。
李七庄乡有4人先后获得市级、区级科技先进个人。
邓学明 1984年被评为天津市农业科学普及先进个人。1986年被评为天津市农业系统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西郊区先进工作者,农业系统优秀农民技术员。1991年,获得天津市西郊区人民政府从事农业科技工作荣誉证书。
思仁 1989—1995年被评为西青区科技周活动先进个人。
@ 1986年,获西郊区蔬菜信息先进工作者。
198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部西红柿丰收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张少红 1980年,工厂化育苗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改进三等奖。1983年获区级从事农村科技工作十年荣誉证书。1986年,被评为天津市农林局系统优秀农民技术员。1994年,被评为西青区农林局农业情报先进个人。
二、科技论文著述
邓学明 男,李七庄乡农科站站长,助理农艺师。著有《蔬菜生产保护地高产试验总结》(《天津科技》1981年);《大棚黄瓜高垄栽培经验介绍》(《天津日报》1982年)。
思仁 女,李七庄乡农科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著有《水围墙保护效能和增产效果》(《中国蔬菜》1988年)。
苏学网 男,李七庄乡审计所所长,会计师。著有《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津沽财会》1986年)。
梁宝环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副主任医师,防病科科长。著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广西百色卫生通讯》1983年)。
张义亭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副主任医师,内科医生。著有《利尿药与血糖》(《国外医学内分泌合册》1986年)。
尹宝良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著有《联合化疗治疗肿瘤病并发症血静脉综合症》(《中华肿瘤临床杂志》1990年)。
韩小东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副主任医师。著有《气管隆突下淋巴结炎性肉芽肿性病变的x光诊断》(《中华肿瘤临床杂志》1990年)。
杨剑东 男,天津宾水医院副主任医师,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室主任,中华消化协会会员。著有《发热、腹疼、昏迷、早产》(《天津医药》1986年);《硬化性胆管炎》(《新医药》1991年);《卡铂中毒一例报道》(《中国肿瘤临床》1992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现状》(“天津消化协会讲座”1993年);《几种化疗药物超量误用后急救处理》(“第三届急救大会”1994年);《大剂量顺铂为主对30例食管癌疗效观察》(《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非小细胞癌三种疗效探讨60例》(“全国肺部癌病大会”1995年);《AMZ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全国第四次急救大会”1995年)”《螺清方浸出液对人体HP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1995年);《剥脱性食管炎13例报告》(《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
刘崇文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主管药师,门诊办公室主任。著有《铅硬膏制剂工艺的探讨》(《中成药研究》1984年);《13种中成药所含毒剧药物含量计算》(《中成药研究》1985年);《对“谈谈遵古炮制”一文的商榷》(《中成药研究》1985年);《析部分新方中成药的组方等问题》(《中药通报》1985年);《谈虎骨的炮制与制剂方法相悖》(《药学通报》1985年);《对中药调剂方法的改革》(《中药通报》1986年);《谈中药处方应付问题》(《中医药学报》1986年);《部分中成药的适应症用辞应整理提高》(《中成药研究》1987年);《硃砂“包衣煎煮法”不宜沿用》(《药学通报》1988年);《对人参习惯服法的质疑及改用》(《中药通报》1989年。)
庞华威 男,天津市宾水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兼任天津市农村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卫生技术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西青区医学会会长。自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评《药品集》第一分册—心血管系统药物》(《药学通报》1978年);《四联球菌败血症引起多变性细菌性肝脓肿一例》(《实用内科杂志》1981年);《庆大霉素引起变应性心肌损伤一例》(《天津医药》1982年);《19例变应性心肌损伤临床分析》(《右江医学》1983年);《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医师进修杂志》1984年);《一例“急性心肌梗塞、心房颤动、心力衰弱合并高血钾症”的抢救报告》(《右江医学》1984年);《变应任亚败血症》(《右江医学》1985年);《成人带状疱疹并发心肌炎2例报告》(《实用医学杂志》1985年);《心电图PⅡ/RⅡ电压比值与P1波顶角在肺心病诊断中价值的探讨》(“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会议”1987年);《甲氰咪胍致房室传导阻滞一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荟萃》1988年);《纤支镜检查时的心律改变》(“全国第三届纤维支气管镜学术会议”1991年);《咖啡因中毒一例》(《中华儿科杂志》1964年);《小儿心脏病学》评介(《中华儿科杂志》1979年);《安痛注射液所致变应性心肌损伤一例》(《中华儿科杂志》1984年);《小儿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实用儿科杂志》1986年);《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20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5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安他心抗心律失常疗效与中医辩证关系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年);《中成药所致变态反应二例报告》(《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穿心莲片致变态反应性心肌损伤一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中药“清热合剂”及其衍生方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慢心律对室性早博的疗效与中医辩证关系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中药咳嗽合剂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成人急性支气管炎30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9年);《中药止咳合剂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第二届全国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1989年);《中药“窦缓合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68例疗效观察》(《天津中医》1995年);《糖尿病低血糖致心房纤颤一例》(《中国糖尿病杂志》1995年)。著有科技著作的有与他人合编《内科危重症》、《临床基础心脏病学》。
刘崇文 《药海传奇·求医问药》;(《中国医院大全京、津、沪分册》,1986年卫生部出版)。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