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育管理与科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23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教育管理与科研
分类号: G526
页数: 4
页码: 381-3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教育管理科研包括行政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育科研及成果情况。
关键词: 李七庄乡 教育管理 科研

内容

第一节 行政管理
  民国时期,境内小学分别隶属天津市第11区和天津县管理,校长分别由天津市11区和天津县政府任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天津县设文教科,区设文教助理员1名,小学分片建立中心组。1949年9月26日建立中心校,境内有梨园头中心校、辛院中心校,属天津县第五区区公所管理。
  1953年天津县撤销。津西郊区政府设文教科,南、北片各设1名视导员,领导区内各小学。
  1955年改中心校为联校。境内有梨园头联校、辛院联校、李七庄联校。联校设校长或教导主任1名。属区文教科领导。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境内中小学划归南开区。公社设文教部管理小学;中学属区教育局领导。1960年10月改划和平区教育局领导。1962年,恢复郊区建制,境内中小学属区文教科。
  1968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改联校为一村一校。村建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公社设办事组管理小学。中学属区教育局管理。1969年,公社设文教卫生组。1974年改称公社教育组,管理各小学。中学仍属区教育局管理。
  1979年1月,公社教育组撤销,留1名业教专职干部负责业教工作;贫下中农代表撤离学校。建立李七庄中心小学、蔡台中心小学、王兰庄中心小学。中心校设校长1至2名,教导主任2至3名。中学设校长1至3名,下设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中小学均隶属区教育局管理。1983年,李七庄人民公社改称李七庄乡人民政府,设业教干部1名。1986年,李七庄乡设乡教委,下设办公室,辖各小学及初中校。
  第二节 教育经费
  民国时期,学校经费多为村办民助,即村筹集部分学生学费,含教师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费来源以国拨为主。1982年中央颁发《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条例》。境内中小学及职校办起木箱厂、机加工车间、电瓶车间,彩色地板砖厂、纸袋车间、笔杆车间。至1995年总收入1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教育经费。1984年,集资38万元,改善蔡台中心小学、王兰庄中心小学、梨园头中学的办学条件。
  1985年,政府规定征收教育附加费。另外,增值税、营业税、产品税的提成部分全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5年乡政府筹集奖励资金,至1995年共筹集5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校、先进教师。1995年9月1日,实施“教育法”,要求各级政府保证教育经费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乡内的教育经费自1990年以后逐年增加。
  国拨经费:1990年,62.87万元;1991年,71.24万元;1992年,88万元;1993年,172.8万元;1994年,253.6万元;1995年,281万元。
  教育费附加:1990年,8.7万元;1991年,6.6万元;1992年,5.59万元;1994年,6万元;1995年,3万元。
  乡奖励资金:1985—1995年,计50万元。
  校办厂收入:1982年至1995年,计100万元。
  第三节 教育设施
  民国时期学校多借用庙宇、民房充做教室。课桌椅均为土台、木板。有的学生自带凳子上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限于财力,原设施未变。
  一、小学
  1953—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府增加了教育投入,先后改扩建了一些校舍。除各村均建起了小学外,李七庄、蔡台、梨园头3所联校主校更新和增加了设施。
  1984年,乡、村两级集资办学,筹集资金38万元。将蔡台中心小学校舍拆除,新建教室17个,办公室7个,合班教室1个。建筑面积1317.5平方米。还扩建了王兰庄中心小学。购置课桌椅900套。同年乡政府被评为集资办学先进乡。1986年王兰庄中心小学梨园头分校建教学楼,投资55万元,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1987年翻建王兰庄中心小学高庄子分校,投资3万元,建筑面积236平方米。1989年翻建蔡台中心小学程村分校,投资5万元,建筑面积882平方米。1989年小学配备了符合二类标准要求的仪器室和实验室。1990年蔡台中心小学于台分校建教学楼,投资48万元,建筑面积2175平方米。1995年王兰庄中心小学凌口分校建教学楼,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1995年,小学做到“一无两有八配套”(无危房;有门楼、有院墙;实验室、教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少先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配套)。
  二、中学、职校
  1957年建梨园头中学,建筑面积453平方米。1963年、1984年先后扩大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课桌椅配套齐全。
  1966年建西郊区“五·七”中学(1984年改名为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建筑面积3251平方米,设施配备齐全。
  1978年建西郊区李七庄公社中学,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施齐全。1985年改为西郊区第二职业学校,投资250万元,按照职校专业设置,建筑面积扩大到9000平方米,各项设备齐全。
  1989年,中学配备了符合二类标准要求的仪器室和实验室。1991年,梨园头中学与九十五中学合并,投资800万元,新建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1995年,做到“一无、两有、十配套”(无危房;有门楼、有院墙;教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团队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语音室、微机室配套)。
  第四节 教育科研及成果
  教育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教育的发展要靠科研。进入80年代,乡内的教育教学管理,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境内中小学和职校均重视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把教育科研列入议事日程。定科研课题、定课题负责人、定期召开科研论文年会,评选优秀论文,结出了丰硕之果。
  一、小学
  蔡台中心小学1993年的《优建小队可行性探索》一文,被编入《飘香的硕果树》书中。1994年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一文在《天津电教》第四期发表。1994年的《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与个性的潜在能力》一文,被收入天津人民出版社《普教专题研究》一书。
  王兰庄中心小学1989年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论文获西郊区优秀论文奖。
  二、中学
  梨园头中学 1991年的《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一文,在市教科院《教育论丛》发表。
  九十五中学 1982—1995年,每年均举办论文年会已11届,共交流论文500篇。其中58篇在区级获奖,18篇在市级获奖,4篇在全国获奖。1988年《面对中等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文,获天津市外语研究论文奖。1990年《培养教师的事业心》一文获全国一等奖。1994年,《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一文,登载在北京《初中教育研究》上。1994年学校被评为西青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校长程以泰当选全国教育管理研究会初中委员会学术委员;天津市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西青区教育学会理事、校长学会理事长。
  三、职校
  西青区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5年至1995年共召开八届论文宣讲会。有8篇论文获市级论文奖并在有关刊物发表。1990年《中学化学实验之“铝热剂”》一文获京、津、沪、川四省市化学论文优秀奖。1993年《加强校办实习基地建设》一文,获市级职教系统论文优秀奖。1994年《实施综合教育》一文,获市级职教系统论文一等奖,并在《天津教育》发表。1995年《加强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根本》一文,在《天津教育》发表。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