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13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政府
分类号:
D625.21
页数:
14
页码:
269-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政府机关工作,分别记述了旧政府、人民政府、政务纪要等。
关键词:
李七庄乡
政府机关
旧政府
内容
第一节 旧政府
1912年改天津府为天津县,境内隶属天津县南乡和西乡。
1933年重新划定市、县分界,境内铁路北(津浦铁路支线)纪家庄、李七庄、凌家庄、赵金庄、宁家房子划为市区,隶属天津第六区。铁道南16个村程村、边村、邓店、辛院、于台、蔡台、王台、杨楼、凌口、武台、梨园头、王兰庄、王姑娘庄、大倪庄、小倪庄、高庄子隶属天津县二区蔡台乡。乡下设保,实行联保制度,10户至30户为一甲,10甲至30甲为一保,10保至30保为一区,也有村与村联为连环保,境内共有16保,112甲。
1937年7月底日本侵略者占领天津,天津成为沦陷区,本地区列为重要治安区。为了强化治安,日本侵略者在各交通要道、桥头和重点村、镇都修筑了炮楼,设立了据点和伪警察所,对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进行残酷屠杀。又在各村强制推行保甲制,建立伪大乡,对军民进行严密控制,明令“一家通匪,邻里连坐”,发放良民证,经常入户搜查,搅得各村民众昼夜不安。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铁路南16个村为天津县七区蔡台乡,铁路北5村仍隶属天津市第六区。国民党政权网罗地方恶势力,组成“保卫团”,在各村仍实行连锁保甲制,发放身份证,逮捕革命干部,横征暴敛,民众苦不堪言。
1948年,纪家庄隶属天津市第六区,凌家庄、赵金庄、宁家房子、李七庄隶属天津市第十一区。其余16个村,隶属天津县第五区蔡台乡,设乡长1名、副乡长2名、户籍员1名、事务员1名、联保主任1名、乡丁数名。乡公所设在蔡台村,王幼泉、李画三、王文秀先后任蔡台乡乡长,秦廷烈、武元珍任副乡长,户籍员程维俊。
第二节 人民政府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纪庄子仍隶属天津市第六区,凌庄子、宁家房子、赵金庄、李七庄隶属天津市第十一区,铁道南十六个村隶属天津县五区。区下设村公所,村公所设村长一人,副村长一人,生产委员、卫生委员、文教委员、房地产管理委员等委员若干人,管理村内事务。村公所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机构,村政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1953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决定将天津县撤销,成立津东、津西、津南、津北四个郊区。1953年6月,津西郊区进行了划乡工作,境内划为5个乡、辖22个行政村。黑牛城、纪庄子为黑牛城乡;程村、边村、邓店、于台为程村乡;梨园头、王兰庄、王姑娘庄、高庄子、大倪庄、小倪庄为梨园头乡;李七庄(含赵金庄)、凌庄子(含宁家房子)为李七庄乡;杨楼、凌口、武台、蔡台、王台、辛院为辛院乡。成立乡人民政府,设乡长1人,副乡长1—4人,秘书1人,委员7—11人。下设7个委员会:即民政委员会、粮财委员会、文教委员会、生产建设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人民武装委员会。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由中共乡支部书记兼任。
1956年,成立农业合作社。梨园头乡为梨园头农业合作社,辛院乡为太阳升农业合作社,李七庄乡为光芒万丈农业合作社,程村乡为建华农业合作社,黑牛城乡为万年青农业合作社。各乡设人民委员会,设乡长1人、副乡长若干人,文书1人,委员3—13人。下设生产合作、财粮、民政、调解、文教卫生、治安保卫,人民武装7个委员会。
1958年8月1日成立人民公社。境内21个行政村隶属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将东风人民公社改为卫南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公社设社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监察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普及委员会、生产部、农田水利部、工业交通部、多种经营部、文教卫生部、财务部、武装部等作为职能部门。将基层信用社和基层银行营业所合并为公社信用社。基层供销社归供销部领导。公社下设管理区作为公社派出机构,管理区设主任、副主任及5—9名委员,负责与公社相对应的工作。
1960年11月,天津市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顿,把三级(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确定下来。社员代表大会(即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负责全公社的行政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生产大队设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生产队建立队委会。
1968年1月24日,西郊区成立革命委员会。公社和生产大队也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一元化领导制度。各区、社、队实行了解放军、革命干部和造反派组织的代表“三结合”。集党、政、财、文大权于一身,统管全公社、生产大队的工作。公社革命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及委员若干人。下设政工组、生产组、文教组,负责党政管理及各种日常事务。1980年,撤销李七庄公社革命委员会,建立和恢复了公社、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3年,撤销李七庄公社管理委员会,废除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党、政、企分开,建立李七庄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李七庄村,辖20个行政村。负责管理全乡的经济、科技、城乡建设、民政、财政、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司法监督、计划生育、街道等行政工作;执行乡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命令;根据行政指令,领导乡所属的委、办、公司及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由乡长、副乡长及各委、办、所、站成员组成,由乡长主持全面工作。
80年代,乡政府设有政府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街道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卫生办公室、教育委员会、财政所、审计所、房管站、运输管理站、农业办公室(农业办公室下设水利站、林业站、科技站、农业经济办公室、农机管理站、多种经营办公室、合作基金会)。工业公司(工业公司下设,生产计划科、企业管理科、开发科、安技科、财物统计科)。
1995年乡政府设:政府办公室,下辖民政、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街道、卫生、财政审计、教委、房管、运输、电管等部门;农业办公室,下辖水利、林业、科技、经管、农机站、多种经营、基金会等部门;工业公司,下辖生产计划、企业管理、开发、安技、财物统计等科室;商业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
第三节 政务纪要
一、50年代至70年代
自50年代初,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解决吃饭问题。种地之外,从事打草运砖、采藕等副业生产。共组织互助组114个。1145户加入互助组。1954年各乡组织800余壮劳动力到独流碱河防汛抗洪。
1958年各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播种小麦5000亩。战胜了春旱、秋涝、病虫害,获得丰收。是年,新建小学11所,儿童入学率达97.77%。新建中学1所。为战胜春旱秋涝,修各种渠道120000米,改建排水河和污水河总长12000米,宽21米,基本实现了水利化。购置拖拉机24台,建立了47个为农业服务的工厂。1959年成立公共食堂29个,托儿所20个,幼儿园24个。建了养老院和妇产医院各3所。其后,农业减产,国家经济困难,食堂解散,开展节粮渡荒,大搞副食品生产,新建阳畦4498个,温室345间。
1978年以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社队共建干渠闸11座,涵洞29座,桥1座,大小泵点107座、支井61座、中小涵洞115座,建中型水电站3座,泵站2座,渗水管3500米,桥闸配套工程26项,社队共挖土方855万立方米,建成稳产高产田6220亩,其中园田5780亩,全社平整土地6000亩,建方田3100块,全社机耕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5%,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1980年,全公社工农业纯收入935万元,人均收入288元,蔬菜上市量556.4万公斤,亩收入263元。淡水养鱼1544亩,总产量150万公斤。果品产量5万公斤。这一时期,科技种田取得了很大成绩,引进大田作物新品种10个和若干蔬菜新品种。计划生育率达85%,独生子女率达67%。安置待业青年336名。
二、80年代初期
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社分设,继而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人民政府和经济管理组织,各村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委会。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以蔬菜和养殖业为中心,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坚持工业和农业一齐上。种植业和养殖业一齐上,集体和个人一齐上。充分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全乡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63%。
1981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5158.6万元,比1979年增长65%。蔬菜上市量2840.5万公斤,农民人均生活水平640元。
投资7500元,修防渗渠1240米,投资2万元,联村洼修涵洞1座。修筑乡、村公路1480米。推行了蔬菜保护地生产,引进推广塑料大棚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并获得成功。
全乡计划生育率达88%,居天津市先进行列。
三、80年代中期
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落实。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向大城市提供更多的副食品。农民生活日渐富裕。农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20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383.5万元,年纯收入4665.2万元。蔬菜上市量33158.5万公斤,鲜蛋上市量18万公斤,猪肉上市量27.5万公斤,水果上市量12.55万公斤
第三产业全年总收114.4万元。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水平1109元。
普及科学教育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106个,参加学习人数4376人。
新建民房164所,32800平方米;楼房8幢,744平方米;总面积33544平方米。修筑村公路(柏油、水泥路面)14700米。自来水入户率达95%,新建公厕52座。集资40万元,修建教室350平方米,购置桌椅1140套。
建中小幼儿班18个,入托儿童1226人,入托率达95%,被评为市集资办学先进单位。
1984年被评为市文明村一个、市文明卫生单位一个。
计划生育率达100%,并达到“三无”(无大月份引产、无计划外生育、无多胎生育)。1984年被评为市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被评为计划生育药具全国先进单位。
四、80年代后期
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贯彻市政府兴工、强农、城市一体化发展,服务于大城市的指示精神。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5471.7万元,农民人均生活水平1852元。蔬菜上市量6580.7万公斤,鲜鱼上市量431.5万公斤。乡投资42万元,修筑公路16条,17120米。改造公共厕所7座,新建公共厕所40座。修下水道19000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婚丧事达到“三无”(无大操大办、无封建迷信、无土葬)。
九十五中学教学楼由区、乡、村三级投资800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示范学校。乡政府又投资26万元,修整校园,建实验室、阅览室等。为解决教师住房困难,新建教职工宿舍534平方米。初中毕业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巩固率达99.3%(市要求95%),初中升学率达80%(市要求70%),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经市区检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标准验收合格。
计划生育率100%,保持市先进单位称号。1988年被评为计划生育药具全国先进单位,1989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全国先进单位。
举办各种专业班,培训6357人次。完成“二五”普法教育任务,合格率90%,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单位。
乡电管站完成低压线改造40000米,新增容变压器10台,总量2330千伏安培。
五、90年代
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主导,以强化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695亿元,农民人均生活水平1895元。蔬菜上市量3050万公斤,鲜鱼上市量230万公斤。乡、村投资451万元(其中村投资137万元)进行村政建设。16个村安装了闭路电视。新建民房9930平方米,并向楼房化、花园化方向发展。全乡计划生育率达100%,继续保持了“三无”。
1990年,从南方引进15个蔬菜新品种,试种获成功,一般亩产2300公斤,每亩产值达5400元。
全乡增变压器27台,共增容4335千伏安,村内进行低压线路改造96公里。
乡投资120万元,建王台农贸市场,占地100亩,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
1991年8月,纪庄子投资800万元,建副食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28820平方米,年成交额8亿元。
1992年提出“奋战三年,经济再翻番”的奋斗目标。到1995年全乡经济指标实现了五个突破:
一是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3.4744亿元(指标13亿元)
二是农业总产值达到4270万元(指标是4000万元)
三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38亿元(指标是10亿元)
四是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14亿元(指标是1亿元)
五是第三产业营业额达到了3.094亿元(指标是3亿元)
农业加强了科技种田。粮食总产达到115万公斤,蔬菜产量达到240万公斤,鱼产量达到621万公斤。大力推广了蔬菜保护地的栽培技术。种植塑料大棚,温室作物2460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引进、推广水稻187号、779号两个高产品种,亩产达到500公斤。同时,全乡建三资企业38家。
宁家房子、赵金庄、凌庄子、纪庄子、王兰庄、凌口、于台7个村,开发房地产66万平方米。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人均生活水平3100元。
教育投资31万元,为中小学校修房屋和操场,九十五中学、蔡台小学、王兰庄小学成为市级达标单位,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100%。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培训6250人次。
计划生育率达100%,乡投资1.4万元,购置B超机1台,为妇女检查身体。为育龄妇女检查孕情。43人主动退掉二胎指标。1994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市级先进单位、药具全国先进单位。
凌庄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温州服装城,年收益41万元;于台村建200亩防渗渠道;于台、邓店、边村改造旧园田工程完成土方2万立方米;乡村公路形成网络,彩石路面4条,水泥路面29条,柏油路面56条。20个村全部安装了闭路电视。
第四节 乡(社)领导人名录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