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运输 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0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运输 管理
分类号:
F550.6
页数:
2
页码:
211-212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卫津河作为境内唯一的水运河道,曾经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日伪政权运输军事设施和军事工业建筑物资,同时也为卫南洼地区的砖瓦窑提供原材料和运输服务。
关键词:
卫津河
水运
运输
内容
一、运输
卫津河是境内唯一的水运河道。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日伪政权控制了水运,为侵华军事设施和军事工业建筑服务。纪庄子、李七庄、凌庄子、赵金庄、王兰庄、凌口等村207只木船运输砖、瓦、黄土、煤等。把卫南洼52家砖、瓦窑每年生产的砖26000万块、瓦390万块,由大任庄、王稳庄的部分船户山东省来津的船户运送,卸于卫津河、墙子河沿岸,供日本侵略军使用。
1948年底,境内被国民党军占领修建城防,百姓南逃解放区,卫津河的木船停运。
天津解放后,境内村庄的船户在卫津河上运输最具特色。卫南洼52家砖瓦窑,所用煤炭和所产砖瓦多用船只运送。凌庄子、李七庄、纪庄子、赵金庄、王兰庄、凌口等村船户的207只木船参加运输。每只船载重量大都在10吨左右,稍大者在15吨—20吨之间。设备简单,无动力。由1人掌舵,2—4人拉纤。劳动强度很大,雇用工人很少,船户自己劳动。运费每千块砖10公斤玉米,1只船1天可以收入30公斤至35公斤玉米。
卫津河运输每年约有8个月的航期。冬季结冰期,个别船民改用“拖床”搞冰上运输。“拖床”由两条长约2.3米,高0.33米、厚0.05米的木条,分别镶嵌有高0.06米、厚0.01米的条铁板,铁板两端翘起,由几根长0.6米的横木联结,上面铺有用竹竿、芦苇或秫秸等编排而成的“拖床”铺垫。可装红砖500块。由1人撑篙,行进速度较快,每日往返1至2次,可得运费5公斤至10公斤玉米。
卫津河木船运输除生产自救外,还参加了城市建设。通过运输砖、瓦,对建设工人新村500间住宅,对修建大沽南路都有很大贡献。此外还参加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三大学府的建设。尤其在参加天津机场的建设中,木船队要在10天之中运送1200万块砖上码头、上火车站转运机场。船民们抢挑重担,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忱。
1955年后,国家压缩基本建设,卫津河上的航运业受到影响。1957年略有起色。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公路交通得到改善,航运业逐年收缩。1963年后水源日渐枯竭,卫津河的航运终止。至1993年还剩下木船18只,做为各村庄积肥挖污泥之用。
二、管理
1948年,卫津河木船运输业统一由砖瓦联营社管理和调配。
1951年7月,天津市运输公司窑业办事处接管了砖瓦联营社,对船只状况进行了检查,制定了河道管理办法,掌握运力与河道情况,使运输走向正规。1963年后,水源枯竭,全部停运。管理到此终结。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