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026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养殖业
分类号: S4
页数: 7
页码: 133-139
摘要: 1
关键词: 李七庄乡 养殖业 农业

内容

第一节 水产养殖
  一、渔业养殖
  境内地势低,洼淀甚多,解放前砖瓦窑业兴旺,窑坑也很多,一遇洪涝便长时间积水,人们便以打鱼捕虾糊口养家。凌庄子、宁家房子农民利用天然坑塘养鱼,将在野洼里捕涝的小卿鱼和拐尖子(鲤鱼苗)投放到水坑里任其自然生长,即所谓的“人放天养”。
  1956年以后,各个高级生产合作社开始养鱼,首先是王姑娘庄在东洼鸭场一带坑塘养殖,其后梨园头、宁家房子、凌庄子也开始养殖。是年,天津水产公司在水产学校附近开始兴建鱼苗孵化池,引进青鱼、草鱼、白鲢、鳙鱼四大优良鱼种,所孵化的鱼苗开始在梨园头等村鱼池放养。
  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成立东风养殖场,开始养殖鳖、鳗鱼、鳝鱼等特种鱼。1965年,东风养殖场从南方聘请技术人员孵化鱼苗。东风养殖场改名为东风鱼苗场,主要孵化鳙鱼苗、花白鲢,开天津市鱼苗孵化之先河。孵化的鱼苗销往天津市各郊区及河北省、东北三省。此后天津市所建的鱼苗场多从东风鱼苗场学习技术。是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生物系的帮助下,境内农民利用城市生活污水肥水养鱼,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境内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养鱼业。1980年,养鱼水面2217亩,鱼产量452840公斤。1982年,养鱼水面1901亩,鱼产量549400公斤。
  1985年1月,市政府提出“苦干三年解决我市人民吃鱼难问题”。国家从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短短的3年,全乡养鱼水面达到8458亩,鱼产量达到2157500公斤。
  1988年以后,由于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发展,鱼池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改粗放粗养为精养,并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鱼产量不断提高。1992年引进武昌鱼,尼罗罗非鱼,胡子鲶等新品种。1993年后,养鱼专业户纷纷走出家门到外地承包渔池,将先进的养鱼技术和资金带到外地,截止到1995年底,养鱼专业户在武清、宁河、东郊区共承包鱼池4万多亩,产量每年都达到6万多公斤。
  二、观赏鱼养殖
  境内是天津市及华北地区较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之一。到1995年底全乡观赏鱼养殖水面达到3100平方米,其中凌庄子、凌口、于台、辛院、李七庄的养殖水面最大。品种有红龙睛、墨龙睛、狮子头、泡眼、五花、珍珠等。这些观赏鱼分别销售到东北三省、河北省、山东、北京、内蒙古等地,并经外贸部门远销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每年收入达250万元以上,成为致富的新途径。
  第二节 畜禽养殖
  一、畜类养殖
  养猪业是李七庄乡优势传统饲养业。解放以后为了发展生猪生产,政府号召农民多养猪,多积肥。高级社、人民公社时,由社里统一买猪仔,发给社员饲养,猪粪交队。生产队给养猪户记工分,年终分红。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家对肉、蛋、禽价格放开,乡里出现了不少养猪专业户。他们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用市内饭店剩菜剩饭搭配粗料养猪。猪的品种以长白、杜洛克、施格等瘦肉型猪为主。1985—1995年10年间乡内每年商品猪出栏数达12000—13000头,成为天津市著名的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乡内还进行仔猪繁殖。于台村农场从1989年以来饲养优良种猪350头,每年繁殖仔猪除自养外,还能供应乡内其它养猪专业户。
  二、禽类养殖
  1980年以前,境内只有一些农村妇女饲养少量菜鸡、九斤黄等品种,产蛋量少,用来换取油盐酱醋,被群众戏称为“鸡屁股银行”。1980年以后养禽业得到发展,境内主要是饲养蛋鸡。1986年,全乡养殖蛋鸡达到50000只,除了村办养鸡场外,各村出现了不少养鸡专业户。1986年以后,由于饲料涨价及管理等因素,有不少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善的专业户停止饲养。加强科学管理的养鸡专业户得到发展壮大,杨楼村的于洪九饲养量达到60000只以上,固定资产达150万元。该村的宁志强也饲养了3000只蛋鸡。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鱼病防治
  自人工养鱼发展推广后,始发现鱼病,并且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流行的鱼病有白头嘴病、鱼打印病、草鱼肠炎、鱼寄生虫、毛头藻病等。1990年成立李七庄乡多种经营公司,下设养殖站,科技人员协助养鱼专业户防治鱼病。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建立了水质化验室,购置了仪器,负责水质检测和鱼病的分析及防治,特别是对鱼苗投放前的水质分析检测。水质不符合鱼苗投放标准的池塘不准随意放养,从而杜绝了因氨氮中毒而大量死鱼的现象。新开挖池塘使用前,以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鱼苗投放前对其进行药物浸洗,投喂消毒饲料,并定期投放药饵,增设增氧机,或用人工增氧,经常换水保持鱼塘水质清新。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后,有效地控制了鱼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鸡病防治
  养鸡业的发展促使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养殖站与李七庄兽医站共同负责鸡病防治,并负责对养鸡专业户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鸡瘟病、鸡白痢、马立克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并掌握了给雏鸡打防疫针,切喙、拔羽等技术。
  三、猪病防治
  主要猪病有口蹄疫、猪瘟、猪胃炎、猪丹毒、伤寒。乡养殖站和兽医站专门负责全乡畜病的检测与防治,并为各村培训配备畜牧防疫员,全乡建立了畜病防治的网络体系,疫情汇报已经制度化。
  乡养殖站和各村防疫员,狠抓疫苗注射,在春秋两季注射,免疫密度在98%以上,各种猪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附一 天津市稻谷生产合作社
  1948年河北省庆云县难民王福藻等30余人发起,并组织了“天津市稻谷生产合作社”。经天津市社会局局长胡梦华批准成立。
  胡梦华局长批文:
  案据庆云县难民王福藻等发起组织天津市李七庄稻谷生产合作社一案,经查尚无不合,准予筹备后,已于三月二十九日午后二时,在本市第二区二经路三十六号召开创立会。并由本局派员出席指导,在案。兹据该社检同表册呈请登记到局经核尚无不合,除准登记外,相应检同原呈创立会决议录、成立登记申请书、业务计划、社员名册、章程各一份一并函请。
  查照为荷此致
  河北省社会处
  局长胡梦华(印)
  附决议录、登记申请书、业务计划、社员名册、章程一份。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九日
  赞助人名册
  徐东怀 男 商人 庆云
  任书绅 男(国民党)党员 庆云
  徐东莱 男(国民党)党员 庆云
  徐宝晶 男 商人 庆云
  以下略。
  该合作社于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召开创立大会,是日并召开社员大会通过了《天津市李七庄稻谷生产合作社章程》:
  章程共八章三十一条:
  (一)总则
  (二)社员
  (三)社役及资产
  (四)组织及会议
  (五)业务
  (六)结算及盈余分配
  (七)解放
  (八)附则
  (三十一条文略)
  附二 新开卫津河碑记
  新开卫津河碑建立年代已无从查考,碑文系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碑文如下:
  天津为众水交汇之区,群流人海之道。地当尾闾、禹贡九河。同为逆河入於海,即今直沽地。每伏秋间,川谷涨溢,宣泄不及,势必泛滥,四乡其受害最巨者,南乡尤甚,续邑志已详言之,兹不具述。夫邑,犹身也,河,血脉也。血脉壅,则身病,河壅则邑病,不壅不病也。按邑城东南地势洼下,以故时雨暴涨值奔漫平铺,伤稼极多,迄无乐岁。而光绪庚寅夏运河漫溢,奔注下流。兼之积潦霪霖,更有漂庐舍、鱼人民之患。制军合肥李伯相驻节津门,恻然轸念。洞悉本原,以为民所天惟食,民食所出惟是土田。种莳水旱无虞,傥非因势利导,亟开支河以达於海,虽频年睿防,为目前补苴计,徒劳无益也。雇兴作自官工匠率多。冒滥而窳惰、易滋驱使。以民间闾未觌乐成而劳怨辄起。伯相爰於辛卯仲春特下创开河渠之令。檄总统淮军盛营卫军门汝贵专董斯役。军门固甚乐,为民去害,而即利者也。不惮驰驱,躬往相视,督率幕僚、度土功、慎财用、分派勇弁,更番操作,以均其势。於是畚运锹飞,莫不勇往从事。下於洋码头设三空大闸一座,上由八里台以达卫南波水、柳殿、秋麦港等洼。开挖正河计五十余里,并於白塘口、双港、八里口、聚宝庄等村共通支河八道。统计正河、支河130余里,桥11座,今岁五月而全功告竣。河成伯相锡成曰卫津。斯役也,悉出公帑、兼资勇力不费民间半缗,俾蚩蚩者氓,不识不知即免漂没之害,且长享灌溉之利。伯相之赐岂有津涯乎。我伯相痌瘝在抱,大德涵孺,其为畿辅蒸民造福惠浦无穷之善政,枚举莫罄。即此除津邑南乡百余年之水病,详审利害,不撼摇於浮汉,独断独行。抑且知人善任,告厥成功。其仁智迥越寻常矣。津南耆老,共戴伯相之德相与刻石记之,以垂永久。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