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七庄乡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7010
颗粒名称: 第四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21
页数: 31
页码: 111-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七庄乡农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生产关系、生产条件、种植业、养殖业。
关键词: 李七庄 农业

内容

第一章 生产关系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一、土地私有
  李七庄地区北部与天津市区相连,村庄处于“卫南洼”之中,历史上是“蛤蟆尿泡尿就涝”的土地贫瘠地区。
  考古发现,宋、元开始,在此地就有人居住。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山东、山西、安徽等地移民陆续来此定居。
  明成祖册封有功之臣,在京津地区“跑马占地”,成为领主,此地百姓则沦为庄户。广大农民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荒地变成耕地。
  梨园头村的58顷土地(1顷地等于100亩),最初为一谢姓财主所有。后来归了孟家。清朝同治年间(1860)转卖“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20世纪中期又被转卖给奉系军阀、曾任天津市警察局长的丁振芝手里。
  高庄子20多顷土地为郑姓财主所有,人称“龙袍郑家”,郑家持有皇帝颁发的“龙票”。王兰庄、大倪庄、小倪庄的全部土地为“黄河道邢家”所有。邢家有人做过侯补道员。
  王姑娘庄则是明朝一个官僚的女儿出嫁时的嫁妆。宁家房子村是“天津八大家”之一宁星普在天津郊区购买的房地产。武台村、凌庄子是大财主孙稚庵的佃户村。此外,境内有一部分“善田”“学田”。其产权属于“国有土地”俗称“官地”。
  据天津县档案记载“学善”两产在县有悠久之历史。这些“学田”“善田”产权属于天津县政府,各村设“庄头”和“包租人”。他们再分租给当地农民收缴租金。
  学田:王兰庄1顷21亩(121亩)。
  善田:李七庄5顷73亩(573亩);邓家店41顷86亩(4186亩)房175间,佃户78户。
  李七庄“善地”5顷73亩有佃户59户,年租金704银元。其分租实况是“庄头”王通养身地53.8亩,农民王庆等15户共18段麦地138亩,平均每户9亩。王升等16户共20段地148亩,平均每户9亩。李焕章一户稻地55亩。张玉成等10户园田51亩。平均每户5亩,不毛荒地13亩。余皆可种未种,庄头占有土地相当一般佃户之6—10倍。42户佃户实际佃种土地不足400亩。
  邓家店“善地”原为4186亩。有佃户78户,年租金359银元。分配实况是“庄头”陈连弟“养身地”(包括房基地和官场)13段,麦地101亩。孟连升等纳租户16户租种12段,共202亩。无定佃户分租地90段,大田地6顷68亩(608亩)草地420亩,荒地26顷26亩(2626亩)全部租金由78户佃户负担。
  日本侵略者在李七庄地区建立的农场有位于凌庄子村的南海农场,经营者近藤库太郎,占地700亩;位于王兰庄村的有协荣农场,大川农场,天津产业第一农场,分别占地753亩、64亩、247亩。位于纪家庄的有酒井农场,裕兴农场,分别占地300亩、688亩,还有位于卫津河畔的天津卫津河电化水利组合,占地5352亩。
  这些农场大都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米谷统制会控制,接受在津之华北垦业公司贷款。
  二、剥削方式
  在封建主义土地占有关系中地主对农民的主要剥削方式是地租,地租分为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实物地租农民租种的土地分上、中、下3等。上等土地是“五五”分成,中等土地“四六”分成,下等土地“三七分成”。货币地租每亩5角钱,交完租后农民所剩无几。
  “庄头”是“佃户”的中间剥削,“庄头”“包佃户”,他们包租的大都是比较好的地,所占土地超过佃户甚多,租金、耕作由佃户负担。
  高利贷剥削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另一种形式。农民为了生产生活不得不向财主或高利贷者借贷,利息三分到五分。甚至有3个月本利平的。农民借贷必须有红契,用园田抵押。到期不还本利一起滚。土地园田就滚到财主手里,农民就成为佃户。
  高利贷还有借粮食的。春借一斗秋还一斗五或二斗,有的春借一斗高粱秋还一斗五小麦,甚至春天借豆饼秋还小麦。
  第二节 土地改革
  一、四十天运动
  1949年2月间,人民民主政权的天津县第五区政府设在梨园头,各村也相继建立了村政权和民兵组织。春天梨园头、王兰庄、高庄子、大小倪庄成立了以贫雇农为主的农会。
  1949年3月15日中共天津县委作出《关于四十天农村工作的决定》,旨在用40天时间以生产(普遍的)救灾(灾区)为中心任务,扫除生产障碍,解决土地问题。在发展生产的原则上适当解决无地和少地农民的生产资料以达到不荒地不减产的目的。具体任务是“没收200亩以上大地主之土地和生产资料,废除地主富农出租土地的所有权,取消二地主的中间剥削。为有准备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作准备。”共没收了大地主土地500亩,粮食250吨、大牲畜5头,分给生活困难的贫雇农。
  “四十天运动”还不是全面的土改。因此封建土地占有状况仍然存在。广大贫雇农和下中农都迫切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二、土地改革
  1950年春天,天津市第十一区派工作组到李七庄、凌庄子、赵金庄、宁家房子,召开群众大会讲解政府的土地政策,讲解划成分的根据及有关政令。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没收征收地富土地的亩数,工作组还认真分析了李七庄、赵金庄、凌庄子等几个村不重视农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需要分配土地的贫雇农名单,并鼓励一部分群众向工商业方面转化。
  1951年底至1952年3月,中共天津市委和天津县人民政府在灰堆召集全县民兵和积极分子,举办土改训练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讨论了刘少奇同志“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指示”。明确了土地改革和“四十天运动”不同之点是要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从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彻底翻身。
  在党的领导下各村农民协会推选出土改委员会,成立和健全了农会,组成贫农团。
  农会首要任务是划分阶级成份。中农和贫农是在农会内部采取“自报公议”的办法确定的。然后交土改委员会批准,地主富农成分由农会根据剥削量确定。为保证土改工作顺利进行,各区政府建立了“土改法院”。
  农会除了给地主留下和农民等量的土地及生产资料外,其余土地和生产资料全部没收。
  李七庄地区共划地主和富农30户,没收土地1924亩。有251户贫雇农分得土地。
  三、土改补课
  李七庄地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政治背景复杂。1951年“土改”工作不彻底,相当一部分村庄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互助合作等工作死气沉沉,中共西郊区委根据天津市委指示精神,于1954年12月至1955年3月开展以互助合作发展生产为中心,发动群众认真解决土改运动中的遗留问题,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土改补课运动。重新划分了阶级成份,解决了土改运动的遗留问题。土改补课清理出漏划地主30户,没收土地1555亩,有220户贫雇农分得了土地,不少农民购买了新农具,有一户贫农贴对联:“年年过年今年好,回回翻身这回真。”此后,李七庄地区掀起了合作化新高潮。
  第三节 合作化
  一、互助组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农具,情绪高涨。但是农民特别是贫雇农生产工具不足,资金短缺。为了帮助农民特别是贫雇农翻身后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在生产资料私有的情况下按自愿原则互助互利鼓励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境内农民有换工习惯,每逢农忙季节亲朋好友合伙生产,以弥补自己在人力畜力农具方面的不足。1952年春季,梨园头村李金铸成立了李七庄地区第1个互助组,至7月底梨园头、王姑娘庄、高庄子、王兰庄村除地主富农外,绝大多数农民组成了互助组。1953年掀起互助合作高潮,在参加互助组的1195户农民中,贫雇农1076户占90.1%,中农119户占9.9%。
  二、初级社
  1954年初级合作社开始酝酿建立。1955年梨园头村的郭万柏、张万鹏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境内第一个初级合作社取名为"继光社”。初建立时地少人多,粮食、牲畜、农具、资金缺乏,人称“穷杜"。初级杜为解决社员的吃饭问题,组织一部分劳力到国营粮库翻晒粮食,以赚钱买粮。又分出一部分劳力去市里清厕所、拉脏土、挖河泥,以解决肥料问题。初级社建立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援,用国家贷款添置了急需的水泵和其它农具。当年“继光社”获得了丰收,稻谷平均亩产400公斤,玉米、高粱也获得了高产。粮食按劳分配,初级社巩固发展。
  三、高级社
  1956年,李七庄地区处于单干户、互助组、初级社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局面。是时共有初级社43个。1956年春季,程村、边村、邓店、于台村的4个初级社率先合并,成立了“建华”高级社。其它3个乡也用了7天时间相继将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杨楼、武台、辛院、凌口、蔡台、王台等村成立了“太阳升”高级合作社,李七庄、赵金庄、宁家房子、凌庄子成立了“光芒万丈”合作社,纪庄子与黑牛城成立了“万年青”高级合作社。梨园头、王姑娘庄,大倪庄、小倪庄、高庄子、王兰庄6个村成立了“梨园头高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使处于单干、互助组、初级社时的农户一跃成为“社员”。鳏寡孤老弱农户,半农半商或半农半工户也统统入了社。以前被初级社拒之门外的地主富农及其子女一部分取得正式社员资格,一部分被定为“候补社员”,由群众监督改造。高级社取消了土地入股分红。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即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集体所有,收获物凭参加集体劳动多少分配,实行民主理财,小段包工,定额超额有奖和包工定产等农业生产责任制,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四、人民公社
  1958年8月23日,中共西郊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和河北省委《关于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在西郊区成立了东风、红旗两个人民公社。境内4个高级合作社和万年青高级合作社的纪庄子村都属于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5月4日,南开区人民政府将东风人民公社更名为卫南人民公社。
  境内各村被划为卫南人民公社的两个管理区,即:李七庄管理区,辖李七庄、凌庄子、赵金庄、宁家房子、纪庄子五个村;杨楼管理区,辖梨园头、王姑娘庄、高庄子、王兰庄、大倪庄、小倪庄、杨楼、凌口、辛院、蔡台、于台、王台、邓店、程村、边村15个村。
  1958年11月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人民公社对管理区大队小队的生产资料无偿调用。劳动力按军队的营连排编制,农业产品分配实行半供给制,社员生活实行食堂化。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统一调拨,俗称“一平二调”,刮起了共产风。极大地挫伤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1960年11月卫南人民公社划归和平区,即派工作组到各生产队刹抑浮夸风、特殊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共产风等“五风”,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将公社核算单位改为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把产权下放到生产队。
  第四节 生产责任制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农村进行重大改革。到1982年底,全公社全部实现责任田、口粮田“双田制”。口粮田的收获归自己,其余土地实行责任承包,村集体收取承包费,并对农民承包的土地实行有偿服务,村集体坚持四统一,即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作物布局、统一培育和调配优良品种,统一排灌,统一植物保护和防疫、灭病。其后,公社解体,改建为乡。乡干部及村干部实行干部岗位制。
  1984年全乡除土地实行责任制以外,牲畜大车、大型农机具、农用汽车全部折价转让给农民。果园、鱼池、坑塘承包给个人,由集体与承包人签订合同书,每个承包期向集体交纳一定数量的承包费。把权、责、利结合起来,基本实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第二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劳动力 耕畜
  一、劳动力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批劳动力转入乡村企业。进入90年代第三产业在境内迅速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逐年下降。
  二、耕畜
  境内耕畜主要有牛、马、骡、驴,多为本地传统品种,马为蒙古马,驴为本地灰毛驴,骡多为驴骡。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均是农户自养。
  实行合作化后耕畜入社(组),变成集体饲养,各生产队设饲养棚,有专职的饲养员。这一时期,牛马驴等耕畜数量下降,唯有骡的数量增加,因骡性温和耐粗放,使役性强。
  1982年李七庄乡有马267头、驴88头,耕牛仅有20几头。
  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后,由于农业结构发生变化,耕作规模变小,大耕畜都作价分给农户饲养。
  第二节 水利电力
  一、水电机构
  1980年以前,公社农田水利工作由农业组代管,设专人负责水利电力,遇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临时组建指挥部。同年成立水电利站。负责全公社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排涝。代管区级、乡级泵站,春天调水支援春耕,雨季负责防汛排涝,站长张玉祥,副站长王玉亮。
  1985年建立李七庄乡电力管理站,站长杨树德,副站长王文友。
  二、河道
  引河 八里台至波水洼引河长15.4公里。八里台至凌家口引河长8.2公里系民修,凌家口至波水洼引河长7.2公里系早于乾隆十年(1746)、二十九年(1765)、三十六年(1772)三次水利案内挑挖。
  李七庄至官庄引河,长约78公里,乾隆二十九年(1765)、三十六年(1772)两次水利案内挑挖。
  卫津河 光绪十七年(1881)春季李鸿章下令新开卫津河,由八里台至卫南洼、柳淀、秋麦洼等洼地,开挖正河计50余里(25公里),并与白塘口、双港、北里八口、聚宝庄(现巨葛庄)等村共通支河八道,全长共130里(65公里),是解放前本地区灌溉及航运的主要河道。
  赤龙河 分南、西、北三系。其北系流经峰山庙、大寺、贾庄、大任庄、郭庄子、蛮子营(今海河弯村)、双港,入海河。由大任庄上溯经周庄子、倪黄庄、门道口,向西延伸流经境内梨园头、大倪庄、高庄子、王兰庄、李七庄村南折向东至纪庄子流入卫津河,是解放前天津市区排涝及天津县南乡运输灌溉的主要河道之一。
  津港运河 1959年挖成,1978年拓宽,上口宽12米,水深7米,流量20立方米/秒,全长35.5公里,是人工季节河,南起马厂碱河,向北流经复兴门处入海河。功能为农田用水和汛期排涝。流经境内纪庄子、李七庄、王兰庄、大倪庄、高庄子、小倪庄、梨园头,长6公里。
  丰产河 1950年开挖,1956年竣工,1971年改道,西起杨柳青镇前桑园,与南运河贯通,东至王兰庄与卫津河汇流,全长14公里,是排灌两用的人工河道。流经境内的程村、于台、邓店、王台、蔡台、武台、杨楼、凌口、王兰庄,长4公里。
  污水河 起自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城市污水泵站,经地下管道流至境内四号房西排河,经辛院至梨园头污水泵站,全长4公里。
  程村排水河 第一段工程于1959年开挖,从纪庄子至四号房;第二段工程于1966年续挖,从四号房经程村至西大洼排水河西侧高村闸。两段工程连通后统称程村排水河,全长11.43公里。
  运粮河 由静海县良王庄南运河段分出,往东进入西郊。经东琉城村南老君堂村北,穿过傅村,再经小南河东北进李七庄乡,从边村西南穿杨楼村至王兰庄往南,经大倪庄、梨园头向东入大寺乡,而后进南郊区入海河。解放后,运粮河干涸。今梨园头村、边村等地仍可见远粮河故道。
  三、泵站
  市级泵站 始建于1959年,由天津市建设局负责设计兴建,座落在李七庄乡辛院南、大沽排水河上,距辛院村约2公里。组装10台700毫米立式轴流泵,单站能力为10立方米/秒,为单排型,主要承泄天津市区讯期沥水及平时城市污水,将泵站上游污水排往南郊区,再经塘沽区东沽入海。
  区级泵站 原名梨园头泵站,后改名为西郊区第七扬水站。该泵站建于1957年,由西郊区水利局和梨园头乡共同投资30万元,装备500毫米卧式水泵两台,每台流量0.5立方米/秒,负责梨园头乡南洼、东洼5400亩耕地的排灌任务。
  乡级泵站 1978年建“于边邓”站,1992年重建;1995年建联村洼泵站。总装机6台600毫米泵,排水量共48立方米/秒。
  村级泵站 每个村都有固定泵站1—2个,排水量都在1立方米/秒;另外每村遇有旱涝灾害时,还临时架设1—2个泵站。
  四、防汛排涝
  李七庄地区地势低洼,河流纵横,解放前十年九涝,历史上称“卫南洼”。
  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工作,改善生产条件,1951年天津市第十一区政府领导凌庄子人民在北洼挖河道2.5公里,开垦荒地500亩,当年种植水稻,并获得了好收成。
  1956年,西郊区完成划乡工作后,各乡政府领导农民大搞水利,梨园头乡六个村人民联合作战,用了40多天时间挖掘丰产河(4公里长6米宽3米深)引水灌溉东洼1500亩地,使过去的盐碱洼变成了稻田。第一季便获得了亩产250公斤的好收成。
  1958年,梨园头乡开挖津西大排干渠,引用城市污水灌溉梨园头乡5400亩耕地,且能将沥涝洪水直排海河入海。
  1978年,李七庄人民公社成立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带领公社10多个村农民共同改造“联村洼”,这个洼淀共有4000多亩土地,分别属于杨楼、凌口、武台、辛院、梨园头、王台、蔡台、大、小倪庄、高庄子。这次改造使咸水、淡水分家,并开挖支渠,把大插花的土地变成了沟渠配套树木成行的方田。乡级泵站区级泵站配套成龙,联村洼变成了稳产高产的丰产田。
  解放前每到夏季,静海县境内的沥水都流入境内的缓洪洼。1954年独流碱河工程完成后,截住了静海县夏秋季之沥水。程村、边村、邓店3个村人民将缓洪洼改造成良田。1984年程村、边村、邓店3村联合开挖一条污水河,引城市污水灌溉缓洪洼稻地,并修建了一条公路,解决了3村的排灌和交通,缓洪洼得到彻底整治。
  五、电力
  李七庄乡用电以津浦铁路支线划分。解放以前,支线以北各村分属天津市十一区和六区,有照明用电。津浦支线以南各村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开始用电,到1961年全公社普及照明用电。
  津浦支线以南各村从1958年开始使用小型电泵排灌,西郊区电力局为大村(千人以上)安装50KVA变压器,小村安装30KVA变压器,并由电力局为各村培训电工一人。
  线路 截止到1995年,境内高压线路有571,572,573,574,575,576,978七条,常年不停电。其中573线路是1993年李七庄乡自己集资修建的专用线路,全长8公里。
  电力设施 1955年有86台合计电容量9300KVA。1993年有146台合计电容量25750KVA。1994年有156台合计电容量27510KVA。1995年有186台合计电容量32520KVA。
  第三节 肥料农药
  一、肥 料
  解放前乡内农民种地均施用农家肥,以大粪、厩肥、猪粪堆肥和炕灰为主,且大多施用到园田,大田一般较少施肥。
  互助合作化以后,农民为了多打粮食,开始到市内居民区、机关、学校清理厕所;他们还组织积肥队挖河清淤,将河泥晾晒做为肥料,并“拉岗子”把城市垃圾与农家肥混合,给稻田施底肥。
  1957年以后开始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肥效高,价格低,但污水中的工业废水内含铅砷、汞等有害物质,污染较重。
  人民公社化时期,政府号召社员大力发展养猪业。生猪卖给国家,猪粪交给生产队,由队里补助工分,参加年终分配,促进了社员养猪积肥的积极性。
  近年来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化肥种类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二铵复合肥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科技知识不断普及,农民对有机肥料越来越重视,除自己积肥外,还购买城市粪肥,经与城市垃圾混合发酵做为园田底肥,有时也用猪粪和鸡粪。稻田和大田多用城市污水和化肥,土地盐碱化、板结化的趋势明显。
  二、农药
  解放以前,乡内农田不使用农药,遇有蝗灾、虫灾常束手无策。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农药被逐渐推广应用。常用的农药有“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敌百虫”、“氧化乐果”、“百虫净”、“菊杀乳油”、“蚜螨净”、“灭扫利”、“2.5功夫乳油”、“敌杀死”等;还有专门防治西红柿各种病害的农药“灰霉一号”、“速克灵”、“代森锰锌”、“克双清”、“早霉灵”、“万霉灵”、“病毒灵”等。近年来一些剧毒和残留性强的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1605”等被禁止使用,而为一些高效低毒残留性小的农药取而代之。
  1993年全乡使用化肥317吨,农药42吨,农用薄膜198吨。1994年使用化肥447吨,农药20吨,农用薄膜203吨,1995年使用化肥549吨,农药21吨,农用薄膜228吨。使用的药械主要是手摇背负式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
  第四节 农具 农膜
  一、农具
  乡内传统的农具主要有耠子、犁、耙、耧、砘子、钉钯。三齿、四齿、锄头、手锄、镰刀、铁锨(平锨、掘锨)划拉子,搜子、杈子、木锨、簸箕、碌碡、水斗、人力龙骨水车、小拉车、独轮车、马车。传统的粮食加工用具有碓、石磨、碾子、箩等。
  解放以后,传统农具开始改革。1954年,乡内开始使用马拉步犁、双轮双铧犁。水车、人力龙骨水车也逐步被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大型龙骨水车所代替。1957年后电力水泵完全代替龙骨水车。1995年电动大流量水泵已经普遍使用。龙骨水车已绝迹。
  1962年3月,李七庄公社拖拉机站成立,地点在王台村西。有东方红—75型,东方红—28型,链轨式拖拉机各1台。配套农具有五铧犁、七铧犁、九铧犁、24片园盘耙和轻耙等。
  1969年拖拉机站迁至梨园头铁厂。站内有拖拉机75型、54型、7型各一台。各村生产队也陆续添置了手扶拖拉机、东方红70型拖拉机和铁牛牌四轮拖拉机。拖拉机站的任务是完成全公社的耕地机耕,为公社各大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先后共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00名。
  1973年4月,李七庄公社成立了农机管理站,站长张瑞才。农机站的任务是管好农业机械并研制农机的配套机具。1974年公社农机厂研制了手扶拖拉机和东方红—70型拖拉机的配套割晒机,同时还改进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液压悬挂系统,试制了东方红—20型拖拉机的曲轴。
  1975年以后各村队陆续添置了55型拖拉机,农机站购买一部天津产140型汽车。到1980年各村已有汽车19部,在运输方面,汽车取代了畜力大车和拖拉机。到1982年全乡有拖拉机114台,汽车29部,个体运输户开始出现。
  二、农用薄膜
  1976年李七庄公社科技站成立后开始推广农业技术,农用薄膜开始使用,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包括地膜复盖、育秧、塑料大棚技术。科技站和以后成立的科学技术协会在大力宣传和试点实验的基础上逐渐使农膜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广开来。到1981年,有塑料大棚189亩,1995年塑料大棚巳发展到4000亩。1991年乡科技部门又从北京引进“防老化”农膜,这种农膜能用四个季节,每亩塑料大棚菜地比普遍农膜节省开支2261元。仅此一项全乡4000余亩菜地即可增收节支900多万元。
  第三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粮食作物
  一、水稻
  纪庄子村早在200多年前就栽种水稻,质量可与小站稻媲美,因此所产稻米也称“小站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境内强征土地10000多亩,建立农场种植水稻。
  互助合作化后,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开荒种稻。但由于缺乏排灌设备又无电力,化肥很少,因此种植亩数不多,产量较低。
  1956年中共西郊区委,区政府号召农民大力扩增水稻种植面积。高级社时大力兴修水利,开荒种稻,使乡内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0余亩。选用的稻种主要有“银坊”、“水源300粒”和“蚌珠”等。60年代为了适应高肥密植及抗病虫害的需要引进“野地黄金”、“农垦39”、“农垦40”等新品种。1983年又引进优良品种“1187”,水稻由原来亩产250公斤增加到亩产550公斤左右。此时广泛种植的水稻品种还有“中作321”。1983年以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工副业、第三产业以及房地产开发和国家征用土地,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二、高粱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乡内种植普遍。主要品种有大红散码,大白散码,瞎尾巴粘。50年代,主要品种有小红散码和小散码。60年代引进多穗千斤红,鹿邑歪头。70年代引进遗杂7号,原红10号,津杂4号,津杂9号。
  解放前,一到雨季洼淀中一片汪洋,农民们撑船或者淌水推着大簸箩,去收割哪些浮在水面上的刚刚成熟的高粱头,每亩能收10—15公斤。1960年前,高粱是境内农民主要种植作物,亦是主要口粮。60年代以后,开始种植杂交高粱,多穗高粱,分枝大红穗等,亩产可这250公斤左右,同时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高粱逐渐用作牲口饲料或酿酒。1990年以后不再种植。
  三、玉米
  解放前,洼地种高粱,高地种玉米,一直延续到1965年,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品种多为“灯笼红”、“金皇后”、“白马牙”、“黄马牙”,亩产一般50公斤左右,70年代开始引进杂交品种,产量逐年提高。80年代又引进“单交种白单4”,“鲁原单4号”,“鲁原单8号”。90年代以后种植“津唐1号”、“津玉103”、“津鲜1号”,由于蔬菜和水稻面积大幅度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锐减,只在园田里少量种植。农民将其作为土特产尝鲜或送礼,余者拿到市场销售,颇受欢迎。
  第二节 蔬菜生产
  境内农民历史上多在河边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园田种植少量蔬菜如白菜、萝卜以自给。清末民初,境内普遍种植洋葱,品种为天津“荸荠扁”,到1960年一直是蔬菜主要品种,1960年以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70年代无人种植。程村所产的胡萝卜口甜,个头匀称,产量高,每到收获季节农民肩挑或车载船运到市内卖钱后换回粮食。
  1962年,天津市提出近郊区要“以菜为纲”,满足市区人民生活需要。并采取供给菜农返销粮油及经济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农民按所签合同计划种植并将产品上交蔬菜公司,乡内蔬菜种植得到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蔬菜市场价格放开,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科技人员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传播科学技术,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蔬菜新品种不断上市,成为天津市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一、主要蔬菜品种
  叶菜类: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芹菜、莴笋、苋菜、芫荽、圆白菜、油菜、雪里蕻、香莛、菲菜、茼蒿、落葵。
  葱蒜类:大葱、大蒜。
  甘蓝类,花椰菜、绿菜花(西兰花)、苤蓝。
  根菜类:旱萝卜、白萝卜、胡萝卜、水萝卜、紫菜头、芥菜、蔓菁。
  茄果类:西红柿、茄子、辣椒、甜椒。
  瓜类:黄瓜、冬瓜、南瓜、苦瓜、丝瓜、佛手瓜、西葫、匏瓜。
  豆类:蛇豆、菜豆、弯豆、豆角、滚子、荷兰豆。
  水生菜类:藕
  二、西红柿培育
  西红柿,有“菜中水果”之称。境内种植西红柿历史长,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销往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成为创产值利润最高的蔬菜品种。
  栽培 50年代境内农民开始种植西红柿,春季露地种植,用庄稼秸杆和苇子在地边扎成风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上市晚。1972年边村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试验塑料大棚和地膜复盖技术,结果西红柿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了3~4倍,收获期提前了一个多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乡政府和乡科技站迅速在全乡推广大棚技术,到1995年达到4000余亩。单是早春西红柿一项上市量就达到了2000万公斤,创产值2000万元。
  选育良种 1989年从北京引进优良品种“强丰白果”,抗脐腐病能力强,发病率低,生长势强,果粉红色,光滑不裂,成熟集中,整齐度高,商品性态好,产量高,单果重200克以上,亩产最高可达7500公斤,适合当地栽培。
  工厂化育苗 1981年杨楼村蔬菜专业户采用冬季电热线育苗新技术,育出西红柿苗株茁壮整齐,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解决了土地承包后一家一户育苗难的问题。苗株移栽前,每亩施优质圈肥7500公斤,再结合深翻土地增施磷肥30公斤,移栽后再每亩施西红柿专用肥40公斤。移植时,小架定植,每亩保苗4500株,株距35厘米,行距50厘米。
  销售 1980年以前主要自销或交蔬菜组。然后由蔬菜公司统一调配,销往市内各国营蔬菜店。80年代以后,在西红柿主产区的梨园头、于台、程村一带自发形成批发市场。到旺季农民将新摘的西红柿运到公路边,市内及外地商贩就地采购。1992年3月,乡政府和王台村在津涞公路北侧建立李七庄蔬菜批发市场,解决了李七庄乡农民卖菜难以及梨园头、武台、程村、于台一带道口交通堵塞问题。
  第三节 林果林业
  一、植树造林
  境内地势低洼盐碱,境内树木极少,解放前有大户人家在坟圈里栽种树木,村内的高处房宅边种有少量梨树、枣树、椿树、槐树。据传邓店村高台上有3棵臭椿树,高耸挺拨十几里外可望见其树身树冠,1938年发大水淹死。凌庄子村土地庙有一棵百年古槐相传是凌庄子许姓先民栽种,胸围已达100厘米,村民十分爱惜,妥为保管,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四新庄村西有一条“土垅”(土埂)上面酸枣棵丛生,有4棵百年大树。此树夏季早晨开一种小白花散发阵阵幽香,晚上闭合,北方极少见,据林业专家鉴定,此树只在长江三峡附近生长,名为“卫茅”,四新庄人民视此树如珍宝,当做好风水的象征。
  1962年乡内种了几千棵泡桐树大都未能成活,唯有蔡台小学院内的一棵至今有30多年了,胸径达110厘米,学校师生垒砖台保护并立碑纪念。
  1970年以前,年年栽树,由于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结果是“春天一棵杆儿,冬天一个眼儿”,即使有少量成活也很快被人砍伐。
  1991年7月乡林业站成立,副站长张宝兰。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植树造林的地方法规,各村都成立了林业队,每年春季植树的成活率不断提高,普通高达90%以上。截止到1995年李七庄乡实有林地面积120亩。
  二、果树栽培
  1949年之前,境内有几十棵枣树、苹果树、红果树,分布在各村高台上或农民宅院内。1956年梨园头高级合作社在王兰庄、小倪庄、高庄子3个村之间建“联村队果园”。有苗圃4亩,苹果树370棵,桃树130棵,梨树77棵,杏树70棵,海棠5棵和一些葡萄树,果园总占地面积76.14亩。为当时西郊区第一座果园,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将果园分给了几个大队,后全部被砍伐。
  1980年后,武台、蔡台、梨园头等村都栽种了果树,到1995年底全乡共有果树921亩,成果面积851亩,其中苹果树成果566亩,梨成果树77亩,葡萄成果树131亩,桃树成果树97亩。
  第四节 植物保护
  一、粮食作物病虫防治
  1949年以前,农作物发生虫害(蝗虫、粘虫、钻心虫等)主要靠手捉挖埋等手段。少量发生时可人力消灭一些害虫,大量发生时则束手无策,造成粮食减产。尤其是蝗虫大量泛滥时,常常颗粒无收。
  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药被广泛应用,科技人员指导农民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特别是公社成立科技站及各村成立科技组后,负责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选用抗病、高产的良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推广化学除草,药肥混施等技术,农作物的病虫害大多都可以控制或消除。
  境内自70—80年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它粮食作物除玉米尚有极少量种植外,已无人种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稻瘟病是一种病菌性疾病。主要分为节稻瘟、穗颈稻瘟和粒稻瘟。发病时间为每年8月中下旬。此病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①选用抗病良种;②培育壮秧;③加强肥水管理促使苗株茁壮成长,增强其抗病性;④注意田间卫生及时除掉杂草,一旦发生稻瘟病,则用“稻瘟净”、“三环唑”800倍喷雾,即可防治。
  虫害为害水稻生长多发生在旱年,主要有二化螟、稻飞虱(境内主要是褐飞虱)和干尖线虫病。二化螟一年内可发生三代。第一代螟虫发生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的在秧田和草地上。第二代螟虫发生在每年7月中旬和8月上旬。第三代螟虫发生在每年9月初,防治方法用内吸性药品1605等喷洒。稻飞虱、褐飞虱发生在干旱年间的7月下旬和8月上旬,水稻抽穗前危害稻株。防治方法有药物防治;喷洒“敌敌畏”、“乐果”等杀虫药,并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干尖线虫病发病时间一般是在苗期,真叶在4—5片叶时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是前期预防,严格把好种子检疫关,选用无病良种。用药剂温汤浸种将虫卵杀死在未下种前。
  二、蔬菜病虫害防治
  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灰霉病为主,此种病害是西红柿生产中最难治的病害。
  采取花期管理,晴天上午放风使大棚温度升高,中午棚温升至36C,上午浇水。发病初期适当节制并摘除病果。
  第一次用药在室植前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洒。
  第二次用药在沾花期,第一穗果开花时用配合的2.4—D或防落素释液中加入0.1的5%速可灵可湿性粉剂或可湿性朴海因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内着药,还可单用保果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3克、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第三次用药掌握在浇催果水前一天。以后视天气情况确定。必须用药时注意轮换或交替及混合施用,并尽量用烟剂,每亩用20%的速克灵150—200克烟雾剂防治。
  蚜虫的防治蚜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也为害豆科、茄科蔬菜,因其繁殖力强,发展较快。一年发生约40代,从春菜到夏菜秋菜都有可能遭受其害,防治方法每亩用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菊脂类农药3000—4000倍液喷雾。
  小地老虎 一年发生3代,第一代发生在6月上旬,到7月下旬此代幼虫为害最重。防治办法在蛾子发生高峰后每亩地用5—10毫升溴氢菊脂加水50—60公斤喷淋消灭幼虫。或可用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蛾子。
  第四章 养殖业
  第一节 水产养殖
  一、渔业养殖
  境内地势低,洼淀甚多,解放前砖瓦窑业兴旺,窑坑也很多,一遇洪涝便长时间积水,人们便以打鱼捕虾糊口养家。凌庄子、宁家房子农民利用天然坑塘养鱼,将在野洼里捕涝的小卿鱼和拐尖子(鲤鱼苗)投放到水坑里任其自然生长,即所谓的“人放天养”。
  1956年以后,各个高级生产合作社开始养鱼,首先是王姑娘庄在东洼鸭场一带坑塘养殖,其后梨园头、宁家房子、凌庄子也开始养殖。是年,天津水产公司在水产学校附近开始兴建鱼苗孵化池,引进青鱼、草鱼、白鲢、鳙鱼四大优良鱼种,所孵化的鱼苗开始在梨园头等村鱼池放养。
  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成立东风养殖场,开始养殖鳖、鳗鱼、鳝鱼等特种鱼。1965年,东风养殖场从南方聘请技术人员孵化鱼苗。东风养殖场改名为东风鱼苗场,主要孵化鳙鱼苗、花白鲢,开天津市鱼苗孵化之先河。孵化的鱼苗销往天津市各郊区及河北省、东北三省。此后天津市所建的鱼苗场多从东风鱼苗场学习技术。是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和南开大学生物系的帮助下,境内农民利用城市生活污水肥水养鱼,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境内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养鱼业。1980年,养鱼水面2217亩,鱼产量452840公斤。1982年,养鱼水面1901亩,鱼产量549400公斤。
  1985年1月,市政府提出“苦干三年解决我市人民吃鱼难问题”。国家从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短短的3年,全乡养鱼水面达到8458亩,鱼产量达到2157500公斤。
  1988年以后,由于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发展,鱼池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改粗放粗养为精养,并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鱼产量不断提高。1992年引进武昌鱼,尼罗罗非鱼,胡子鲶等新品种。1993年后,养鱼专业户纷纷走出家门到外地承包渔池,将先进的养鱼技术和资金带到外地,截止到1995年底,养鱼专业户在武清、宁河、东郊区共承包鱼池4万多亩,产量每年都达到6万多公斤。
  二、观赏鱼养殖
  境内是天津市及华北地区较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之一。到1995年底全乡观赏鱼养殖水面达到3100平方米,其中凌庄子、凌口、于台、辛院、李七庄的养殖水面最大。品种有红龙睛、墨龙睛、狮子头、泡眼、五花、珍珠等。这些观赏鱼分别销售到东北三省、河北省、山东、北京、内蒙古等地,并经外贸部门远销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每年收入达250万元以上,成为致富的新途径。
  第二节 畜禽养殖
  一、畜类养殖
  养猪业是李七庄乡优势传统饲养业。解放以后为了发展生猪生产,政府号召农民多养猪,多积肥。高级社、人民公社时,由社里统一买猪仔,发给社员饲养,猪粪交队。生产队给养猪户记工分,年终分红。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家对肉、蛋、禽价格放开,乡里出现了不少养猪专业户。他们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用市内饭店剩菜剩饭搭配粗料养猪。猪的品种以长白、杜洛克、施格等瘦肉型猪为主。1985—1995年10年间乡内每年商品猪出栏数达12000—13000头,成为天津市著名的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乡内还进行仔猪繁殖。于台村农场从1989年以来饲养优良种猪350头,每年繁殖仔猪除自养外,还能供应乡内其它养猪专业户。
  二、禽类养殖
  1980年以前,境内只有一些农村妇女饲养少量菜鸡、九斤黄等品种,产蛋量少,用来换取油盐酱醋,被群众戏称为“鸡屁股银行”。1980年以后养禽业得到发展,境内主要是饲养蛋鸡。1986年,全乡养殖蛋鸡达到50000只,除了村办养鸡场外,各村出现了不少养鸡专业户。1986年以后,由于饲料涨价及管理等因素,有不少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善的专业户停止饲养。加强科学管理的养鸡专业户得到发展壮大,杨楼村的于洪九饲养量达到60000只以上,固定资产达150万元。该村的宁志强也饲养了3000只蛋鸡。
  第三节 疫病防治
  一、鱼病防治
  自人工养鱼发展推广后,始发现鱼病,并且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日趋严重。流行的鱼病有白头嘴病、鱼打印病、草鱼肠炎、鱼寄生虫、毛头藻病等。1990年成立李七庄乡多种经营公司,下设养殖站,科技人员协助养鱼专业户防治鱼病。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建立了水质化验室,购置了仪器,负责水质检测和鱼病的分析及防治,特别是对鱼苗投放前的水质分析检测。水质不符合鱼苗投放标准的池塘不准随意放养,从而杜绝了因氨氮中毒而大量死鱼的现象。新开挖池塘使用前,以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鱼苗投放前对其进行药物浸洗,投喂消毒饲料,并定期投放药饵,增设增氧机,或用人工增氧,经常换水保持鱼塘水质清新。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后,有效地控制了鱼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鸡病防治
  养鸡业的发展促使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养殖站与李七庄兽医站共同负责鸡病防治,并负责对养鸡专业户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鸡瘟病、鸡白痢、马立克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并掌握了给雏鸡打防疫针,切喙、拔羽等技术。
  三、猪病防治
  主要猪病有口蹄疫、猪瘟、猪胃炎、猪丹毒、伤寒。乡养殖站和兽医站专门负责全乡畜病的检测与防治,并为各村培训配备畜牧防疫员,全乡建立了畜病防治的网络体系,疫情汇报已经制度化。
  乡养殖站和各村防疫员,狠抓疫苗注射,在春秋两季注射,免疫密度在98%以上,各种猪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附一 天津市稻谷生产合作社
  1948年河北省庆云县难民王福藻等30余人发起,并组织了“天津市稻谷生产合作社”。经天津市社会局局长胡梦华批准成立。
  胡梦华局长批文:
  案据庆云县难民王福藻等发起组织天津市李七庄稻谷生产合作社一案,经查尚无不合,准予筹备后,已于三月二十九日午后二时,在本市第二区二经路三十六号召开创立会。并由本局派员出席指导,在案。兹据该社检同表册呈请登记到局经核尚无不合,除准登记外,相应检同原呈创立会决议录、成立登记申请书、业务计划、社员名册、章程各一份一并函请。
  查照为荷此致
  河北省社会处
  局长胡梦华(印)
  附决议录、登记申请书、业务计划、社员名册、章程一份。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九日
  赞助人名册
  徐东怀 男 商人 庆云
  任书绅 男(国民党)党员 庆云
  徐东莱 男(国民党)党员 庆云
  徐宝晶 男 商人 庆云
  以下略。 '
  该合作社于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召开创立大会,是日并召开社员大会通过了《天津市李七庄稻谷生产合作社章程》:
  章程共八章三十一条:
  (一)总则
  (二)社员
  (三)社役及资产
  (四)组织及会议
  (五)业务
  (六)结算及盈余分配
  (七)解放
  (八)附则
  (三十一条文略)
  附二 新开卫津河碑记
  新开卫津河碑建立年代已无从查考,碑文系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书,碑文如下:
  天津为众水交汇之区,群流人海之道。地当尾闾、禹贡九河。同为逆河入於海,即今直沽地。每伏秋间,川谷涨溢,宣泄不及,势必泛滥,四乡其受害最巨者,南乡尤甚,续邑志已详言之,兹不具述。夫邑,犹身也,河,血脉也。血脉壅,则身病,河壅则邑病,不壅不病也。按邑城东南地势洼下,以故时雨暴涨值奔漫平铺,伤稼极多,迄无乐岁。而光绪庚寅夏运河漫溢,奔注下流。兼之积潦霪霖,更有漂庐舍、鱼人民之患。制军合肥李伯相驻节津门,恻然轸念。洞悉本原,以为民所天惟食,民食所出惟是土田。种莳水旱无虞,傥非因势利导,亟开支河以达於海,虽频年睿防,为目前补苴计,徒劳无益也。雇兴作自官工匠率多。冒滥而窳惰、易滋驱使。以民间闾未觌乐成而劳怨辄起。伯相爰於辛卯仲春特下创开河渠之令。檄总统淮军盛营卫军门汝贵专董斯役。军门固甚乐,为民去害,而即利者也。不惮驰驱,躬往相视,督率幕僚、度土功、慎财用、分派勇弁,更番操作,以均其势。於是畚运锹飞,莫不勇往从事。下於洋码头设三空大闸一座,上由八里台以达卫南波水、柳殿、秋麦港等洼。开挖正河计五十余里,并於白塘口、双港、八里口、聚宝庄等村共通支河八道。统计正河、支河130余里,桥11座,今岁五月而全功告竣。河成伯相锡成曰卫津。斯役也,悉出公帑、兼资勇力不费民间半缗,俾蚩蚩者氓,不识不知即免漂没之害,且长享灌溉之利。伯相之赐岂有津涯乎。我伯相痌瘝在抱,大德涵孺,其为畿辅蒸民造福惠浦无穷之善政,枚举莫罄。即此除津邑南乡百余年之水病,详审利害,不撼摇於浮汉,独断独行。抑且知人善任,告厥成功。其仁智迥越寻常矣。津南耆老,共戴伯相之德相与刻石记之,以垂永久。

知识出处

李七庄乡志

《李七庄乡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李七庄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变迁和发展,重点描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七庄乡各项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李七庄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