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韩慕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9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韩慕侠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537-5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韩慕侠,原名韩金镛,出生于静海县青凝侯村。他家是一个五口之家,生活贫困,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农闲时割苇卖柴为生。青凝侯村是有名的武术之乡,韩慕侠从小跟随姥爷王义顺学习迷踪拳。他立志成为一名身怀绝技、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
韩慕侠
传略
大寺镇
内容
韩慕侠,原名韩金镛,清光绪三年(1877)生于静海县青凝侯村(今大寺镇青凝侯村)。是时家庭人口有:父亲韩长恩,母亲韩王氏(小泊村王义顺之女),还有两位姐姐。韩慕侠的祖父韩良模此时已过世,他原是津南区大韩庄子人,约于清同治年间,举家迁至青凝侯村。这样一个5口之家仅在村南有薄田(连同坟地)8亩,且年年荒碱无收。韩家只能靠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农闲时割苇卖柴维持生计。
当时青凝侯村同邻村小南河一样,是有名的武术之乡。大人孩子都喜欢舞枪弄棒,此风历数世不衰。在这里教武术的第一任师傅就是韩慕侠的姥爷王义顺。王善迷踪拳和摩祖拳,早年在东北顺发镖局当镖师,晚年回家后,在青凝侯传艺多年。韩慕侠从小就跟姥爷学练迷踪拳,他白天在村塾中习文,夜晚在练功房里习武。在同龄的孩子中,他以身高力大,拳脚利落而闻名。韩最喜欢听老人们讲述《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等书中历史名将及英雄人物的故事,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身怀绝技、侠肝义胆的神州大使。逐渐养成了不畏强暴,打抱不平及敢做敢为的顽强性格。
韩在12岁时,一次随父亲到天津市东北角卖柴,当地地痞赵秃子硬要强行用极低的价格将两担柴买走,父亲不依,被赵挥拳打伤。慕侠怒不可遏,一阵拳脚把这赵秃子打得连滚带爬,抱头鼠窜。恰在此时遇到天津八大家之一海张五家的管家兼护院镖师周师傅。周让他们以后把柴直接担到龙亭街三义庙张家宅院去卖,后又将其爷俩推荐给张家当长工,从此韩家全家迁至双马桩。周见慕侠聪颖过人,又有迷踪拳功底,就收他为徒,向他传授武功。3年后由周镖师介绍,韩又投拜天津的八卦掌名师张占魁和形意拳大师李存义。这两位闻名海内外的大师连手向他传授技艺,慕侠刻苦练功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至20多岁,其武功日臻成熟,在津名声越来越大。他仍不满足,不顾其父要他娶妻生子的肯求,又变卖家财,携资去南方遍访名师高手。故前人有“韩慕侠年近三十而不娶,携资寻师走天下”之说。
南游途中,在太谷县拜会李广亭、宋约斋、车毅斋3位形意大师,在他们悉心指教下,功夫又有很大长进。后又到蒲州拜会了戴拜陵的后人,也受益非浅。最后到达安徽九华山,找到了他最崇拜的师爷——南派八卦掌宗师应文天。应文天已到暮年,韩在应文天教导下又苦练4年多,直至应病逝为止。应将八卦绝技全部传授于他,临终前嘱他要象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那样,为国为民成就一番事业。韩为了永志师爷授艺之恩,继承师爷的遗愿,遂将“金镛”之名改为“慕侠”。至此,韩经九位名师悉心传授,尽得形意、八卦之真髓,使南北八卦熔为一炉,将形意和八卦融为一体,使其八卦掌、八卦刀、八卦剑、八卦枪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北方武术界的佼佼者。
韩一向认为强国必须强兵,强兵必须练武,因此主张用形意拳来培养一支具有技击格斗之术的当代“岳家军”。经过与其师张占魁、李存义多方努力,终于在民国元年六月,经过教育部、陆军部、内务部考核备案批准,在天津河北大经路河北公园(中山公园)南头,创立了“中华武术会”。但武术会多不同意韩推广形意拳训练军队的想法和做法,二年后,韩离开武士会,于1915年在天津河北区宇纬路宝兴里自办了武术馆,进行义务授徒。
1915年3月,天津南开学校增柔术课,校董严范孙和校长张伯苓聘请韩慕侠任教。韩白天在学校任教,早、晚在武馆授徒。后因武馆逐渐扩大,事务繁多,便辞去南开学校武术教员职务,但仍有不少南开学校的学生继续到武馆练武。其中有周恩来、于文治、梁镜尧、何树新、岳润东等。随之北洋女师学生刘清扬,直隶女师学生乔咏菊、乔咏荷姐妹,也前来武馆拜师学艺。当时慕名前来拜师习武的人很多,对穷人家的子弟不仅不收学费,而且总有一些人吃住在武馆内,其费用全由韩负担。对于富人家的子弟携重金前来拜师求艺,如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等,则送多少收多少。但韩在众多弟子中,唯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与进步青年学生周恩来、刘清扬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周恩来从17岁开始以业余时间跟韩习武3年多,他不仅人品好,而且练功格外认真,进步很快,深得韩师喜爱。他在练武之余,常与韩师促膝谈心。周恩来对韩师有为中华培养一批新的“岳家军”、“杨家将”的理想表示赞赏,也为他炽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气节所感动。同时韩也深深敬慕周恩来为拯救中华而寻求救国真理的雄心壮志。韩常说:“翔宇(周恩来的学名)年小志高,心怀天下,深谋熟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教我怎样做人。”
当时周恩来同住在天津市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的伯母周杨氏一起生活,伯父收入不多,还常失业,生活很清苦,韩知道后常对周恩来解囊相助。1917年,周恩来决定东渡日本寻求救国真理,为此四处筹措路费,韩也为之慷慨解囊。临走前韩请大家在武术专馆门前合影留念时,特意把周恩来拉到自己身边,站在最前面。周恩来东渡日本后,韩很是想念,便把周恩来练功时常用的一口“僧王刀”珍藏起来,以作纪念。周恩来也很想念韩师,便照了一张半身照寄给韩。后来韩在《敬告国人练习形意拳提倡武术书》中写道:“举国昏睡,行将倾陷,有清醒之脑筋者,惟今日青年之学生;有纯洁爱国之思想者,惟今日青年之学生”可见韩从青年学生身上看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
1918年秋,号称“世界第一大力士”、“震环球”——俄国大力士康泰尔来华设擂比武,使国人为之轰动。康已周游欧美46国未遇敌手,身挂11枚金牌取道北京荣归故里,在北京中山公园五色土举行万国赛武大会。他骄妄不可一世,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他命翻译在擂台上大嚷:“康君乃世界第一大力士,今来京特设擂台3天,凡能打一拳或踢一脚者,赏50卢比,能将他打倒一次者,奖金牌1枚”怎奈台下虽人山人海,却无有应者。对此每个正直的中国人都感到无地自容。中华武术曾以光辉业绩彪炳于世,岂容洋人在此耀武扬威,领受“东亚病夫”之名。自八国列强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以来,中国人见了洋人就义愤填膺。因此,人们都盼望着有位武术豪杰挺身而出,打败这个家伙,出出心中的闷气。当时,康决定在北京举办第二次万国赛武大会,电邀各国力士比武。康收到20多个国家的力士回电,表示参赛。是时中国没有官方武术组织,唯天津有个“中华武士会”民间武术团体。于是康致函中华武士会与赛。中华武士会的“赛霸天”张占魁,“单刀李”李存义等众位英雄好汉接函后个个怒发冲冠,经研究决定推选韩参赛。韩自办武术馆后已退出武士会。但考虑到事关国体,义不容辞,决定亲赴北京和康泰尔一决胜负。
八月初九一早,张占魁、李存义、程海亭、王亦韩、刘锦卿、王俊臣陪同韩启程。进京后到中央公园事务所签到,然后派代表王亦韩与康泰尔谈比武条件。王根据众武士意图提出:双方比武必须在5分种内决胜负,死伤勿论,要先立一份生死文书。生死文书签定后,康被中华武士会为国争光的凛然正气所震慑,甚感慌恐与后悔,于是送厚礼勾结当时的警察总监吴炳湘和步军统领李长泰,强行把比武改为演武,通过各自的表演来区分高低名次。众武士对警察总监等人的无耻行径强烈不满,韩愤然说:“生死何足惜,倘不一角,致康君携奖而归,直视我国无物矣。”于是众武士于当晚八点多钟,直取康的住地北京六国饭店。在六国饭店双方通过言辞相激,康不得不按原签定的比赛条件与赛。
比赛开始,康伸右手欲施“握手礼”,韩知其力大,恐有诈,故改还中国武家的“虎抱拳礼”。象北极熊似的康泰尔首先以一个左直拳朝韩打来,韩向旁一闪避开。康霍地伸出右手,直奔韩的咽喉掐来。几乎同一刹那,韩用八卦掌的“挑掌”往上一撩,康这一凶招又落空。康红了眼,翻手就抓韩的手臂。他想凭自己身高力大的优势,只要将韩抓着,悬于空中,任你有天大本事也无济于事,然后再把你摔个半死。然而韩也早想好对策,康虽力大无穷,但致命的弱点是笨拙,反应慢,对付他必须以灵活快速智取。韩所学技艺中有八卦掌和岳家形意拳,八卦掌的八字诀为推、托、走、转、粘、黏、连、随。形意拳中的十二形拳十字诀为窜、蹦、跳、跃、追、曲、伸、弯、缠、捕,形意拳中的五形拳十字诀为勇、猛、断、毒、狠、急、忙、快、力、绝。韩就以这些绝技走行龙,迈虎步,尽速地缠他、黏他。在康的身前身后甚至腋窝下钻来窜去,并不断地用探掌探他的前额。康看见自己周围都是韩,摸不上,抓不住,打不着,于是造成迷、急、慌、乱的心态。一次,当康要抓韩手臂时,韩立即用左手仰掌延康的右臂向前一穿,一缠,顺势一掳,就将康的右臂带入怀中。康猛力向回夺右臂,韩趁机用了一个“八卦转环掌”,架起康的右臂,右脚向前一个“趟泥步”,致使康脚下无根,就在康身形一晃失掉重心时,韩运用苦练多年的绝技“颤掌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开碑劈石之力,双掌如“虎扑形”,重重地击在康的前胸华盖穴上。韩的颤掌力同康的夺臂之力合在一起,只听“轰隆”一声,康象堵墙似的跌出丈外,倒在地下,吐出腹中的食物。韩之所以打他的华盖穴,是因为只取胜负,不把对方打死。华盖穴在胸口窝之上寸余处,打倒后只是呕吐,但伤不着性命。若将双掌击在胸口窝下寸余的巨关穴上,就会把五脏六腑打坏,不出数日即死。这是韩武德所在之处。此时,康想翻身,韩急用脚踩住。韩欲请人拍照,因李存义阻拦而罢。韩喝叫康起来再比,韩之所以要再比,缘这万国赛武大会悬大小金牌11枚,能赢得康一次者奖1枚。韩11枚金牌都要,故非与康比11次不可。康惊慌万状,连连求饶,令一女士将金牌全部交出,并由韩和康共立了一张服输字据,其原文如下:
兹有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周游世界46国,进行武术表演大会,未遇劲敌,凯旋而归,路过中国,在北京中山公园五色土进行武技表演。今与中国武术名家韩先生慕侠角技,甘拜下风,谨将金牌十一面,赠与韩先生慕侠惠存。口说无凭,立此为证。
康泰尔(俄文签字)
韩慕侠(中文签字)
韩将赢得的11枚金牌,全部献给中华武士会。武士会将1枚大金牌赠与韩,10枚小金牌存于武士会,俟后有与外人较胜者,以此奖之。
1919年,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天津学界立即声援支持。当时天津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爱国学生主要有两支力量,一支是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南开学生,一支是以刘清扬、郭隆真、邓文叔(颖超)等为首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爱国学生。他(她)们在河北公园召开“国民大会”,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是时韩带领众弟子到会助威,并对学生的爱国精神表示钦佩。周恩来、马骏、刘清扬等学生领袖为扩大舆论筹款办报纸,发动学生编剧搞义演,韩也主动带弟子并请出师傅张占魁、李存义一同搞练武义演,经过3天的演武和演剧募捐,果然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于七月下旬,《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正式出刊了。
在抵制日货的斗争中,天津当局逮捕爱国学生的行为,激起广大学生的强烈反对。天津所有学校学生到南开广场集合,然后游行示威,由周恩来任总指挥,到省公署请愿。韩派所有的弟子随学生游行,以保护学生。省公署对学生进行野蛮镇压,并扣压了学生代表周恩来、郭隆真、张若名、于兰渚等4人。为了营救学生代表,刘清扬决定南下各省,号召全国各界联合会声援,迫使当局放人。为了刘清扬的安全,韩亲送她乘上南下的列车。随后前往省公署面见省长曹锐,要求当局尽快释放被捕学生。曹对韩有理有据的谈话无言以对。半年之后,迫于全国各界的压力,当局不得不释放全部学生代表。
韩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一直不满足办武术馆,而想用武术训练军队。韩的这一抱负于1925年得以施展。当时受少帅张学良之邀,出任十六军千人武术团的教官兼团长,并兼任东北军武术总教官,所带两个弟子赵云彪和郝俊杰任副武术教官。开始在杨柳青集训,韩用早已编好的简易形意枪法训练士兵,即把形意五行连环枪法简化后的动作用来训练刺杀,也就是把擘、崩、钻、炮、横五枪,变化为步枪的刺、拨、挑、崩、擘五个刺杀动作。简单易学,有很高的实战价值。在杨柳青训练几个月后,武术团参加了第二次直奉交战,奉军败北后,韩将武术团迁到河南省半坡店继续训练。韩训练武术团的本意不是为了参加军阀混战,主要是针对日本的威胁。为了破日军的拼刺。他把武术团编成三支“大刀队”,人员扩大到1500人,即长枪拼刺500人,大刀500人,长柄大刀500人。所谓长柄大刀,就是二尺来长的把和不轻不重的刀片,又称“双手带”。用八卦刀中的“缠头裹脑”等动作要领,施行顺步砍、拗步砍、左右砍、连剁带劈等攻防动作,使敌防不胜防。在训练中,韩不但重视军事训练,还注重思想教育,经常给官兵讲近代史,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还把“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这首当时脍炙人口的老歌填入新词,以激励全体官兵为国而练和为国而战的爱国热情。后由于层层克扣军饷,迫使韩把家中仅有的近百元银元拿出来维持,但武术团终因断绝了军饷而解散。韩愤然辞职回家。北伐战争后,张学良易帜。时西北军趋于瓦解,蒋介石命拥军北平的张学良将西北军残部与东北军合并,改为二十九军。韩慕侠训练的大刀队被编到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日本进攻华北的前夕,宋哲元根据当时的武器装备情况,决定用韩训练出来的武将在各师团组织训练大刀队。时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在天津中山公园训练大刀队时,韩也经常亲临指导。为加快各师团的训练速度,是时还拍摄了一部无声电影。
1933年3月至4月间,日军侵占热河炮击临榆县城,继续向华北进攻。驻扎在长城一带的二十九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抵抗。喜峰口是战略要地,日军以3万兵力抢占喜峰口。二十九军的刘汝明、冯自安、张自忠、赵登禹等部,将各师的大刀队合并成一个大刀队,出其不意地冲入日军阵地,将山头的日军全部砍死。次日,日军又疯狂地全线进攻喜峰口和古北口,大刀队则埋伏在峰峦隐蔽处。待日军一到,便蜂拥而出,奋勇拼杀,给日军以重创。接着大刀队又袭击了日军炮兵阵地,毁大炮,烧辎重。大刀队的勇士虽多牺牲,但使疯狂的日军受到沉重打击,揭开
了长城抗战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刀队的战绩传到上海,上海的青年学生纷纷上街募捐筹款,为前方战士赶制大刀。是时,身居上海市的革命音乐家麦新,怀着对日寇的满腔仇恨和强烈的抗日激情,谱写出《大刀进行曲》,在原稿的标题下写着“献给大刀队”。在大刀队的辉煌战绩中蕴含着韩慕侠的一份苦辛。使有志难酬的韩慕侠得到一些宽慰。
天津沦陷后,日本的军、警、宪、特闻知大刀队是韩慕侠训练的,就到处查寻他。因此韩一家人一年中在英、日、法各租界迁居达11次。后来还是被他们找到,硬逼着他出来为天津警团教练所培训日本人的走狗。韩断然拒绝。由于日伪头目死死纠缠,韩无奈,就故意将自己的左手腕骨折断,又故意把断骨接歪。警团教练所见他确实骨折了,就把他16岁的儿子韩少侠抓去顶替才算了事。韩为此特意拍了一帧露出断手练剑的照片,使后人永志不忘。
韩晚年处于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天津市,与驰骋疆场抗日杀敌拯救中华的革命学生失去了联系,其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只能靠当卖拆押度日。为了生计,在路边摆摊,靠卖烟、糖、水果糊口。但他仍然免费义务授徒,有时为左邻右舍诊病施药等。
他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的光辉业绩;师承百家,勤学苦练的奋斗精神;不畏强暴,敢于为国争光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主张以武强军、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喜爱进步青年,热诚支援学生爱国斗争的情怀;光明磊落,铁骨铮铮,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优秀品格,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奉为楷模。
1947年10月,韩慕侠因病逝世,终年70岁。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慕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