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技成果
分类号: F127.21
页数: 2
页码: 415-41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大寺镇在农业和工业方面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并获得多个奖项。
关键词: 大寺镇 科技成果 工农业

内容

截止1995年,境内获市、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项,获市局级科技成果奖2项,自研自用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9项。
  一、农业
  70年代,农业科技组织主要从事高粱、玉米的“两杂”制种实践活动。1972年,两杂制种面积已达1500亩,不但满足了境内种子的供应,而且还支援外埠单位用种。培育、选育的高粱杂交品种有:津杂1、津杂2、原杂10、晋杂5等;玉米杂交品种有:丰收105、白单4、烟三6、京早2等。由于推广杂交品种,使高粱单产达到800斤以上,玉米单产达到600斤以上。1987年,祁功成推广“黑籽南瓜稼接黄瓜”技术,使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99%以上。
  1989年,孙连才推广“地热线蔬菜育苗”成果,获天津市农林局科学进步三等奖。是年,“烟薰剂防治韭菜灰霉病”成果获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993年,李盛海、冯长智推广用ABT生根粉喷施葡萄叶面试验成果,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司科技推广一等奖。
  二、工业
  1977年,津钢附件厂自行设计出暖风炼钢炉,提高了炉温,节省煤炭10%。
  1991年,中津制药厂自行设计制造甲砜霉素生产线,获市政府、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一等奖。
  1992年,钛铁实业总公司红光钛铁粉厂,改造一般窑炉为隧道窑,节省煤炭46%,是年,大寺焊条厂研制出“墨头机”,使焊条引弧端蘸引弧剂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市焊条公司采纳了这项成果。
  1993年,钛铁实业总公司大寺电焊条厂研制出“热风炉”,使炉与烘烤箱温度几乎相等,降低煤耗50%,从而克服了手烤炉采用管道辐射散热快、工时长、质量差的缺点。是年又研制出用无极调速代替油泵的“送丝机”,克服了油压机散热差、油温高、影响产量的缺点。
  1994年,门道口振华水暖器材厂研制出扁式暖气片,具有抗压强、散热量大的优点,获市政府、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二等奖,被农业部授予“小康村建设推荐产品”称号。
  1995年,宏利集团利民轧钢厂研制出点焊机,提高了工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