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教师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5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教师队伍
分类号: G451.2
页数: 3
页码: 410-4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大寺镇教育发展历程和教师培养、待遇及教研成果。
关键词: 大寺镇 地方教育 教师队伍

内容

一、师资发展
  解放初期,境内教师主要是当地闲散的知识分子,1957年以来,中等师范学校逐年向境内输送师资。1969年,选用一些社会上的知识青年充实教师队伍,俗称民办教师。70年代末,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亦逐年向境内输送师资。1994年,民办教师通过考核,全部转为国办教师。至1995年,普通中、小学教职员工由1969年的158人(含民办教师66人)发展到324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二、师资培训
  1958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小学教师进修了文化、业务知识。1979年,西郊教师进修学校的建立,使境内教师进修工作全面展开。随着中、小学教师文化、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教师进修高等院校课程。
  1、在职进修 1979年以来,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学历合格的教师进修高一层次学历。至1995年,小学教师有25人取得大专学历;中学教师有7人取得大专学历、6人取得大本学历。
  2、脱职进修 1983年至1984年,有11名民办教师脱职到西郊教师进修学校进修,经过2年学习全部取得中专学历。
  3、其他进修 1985年始,中、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者,系统学习教材,分期、分批地进行“教材过关”考试,至1990年,中、小学教师教材“过关”率达100%。1991年8月始,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至1995年,全镇中、小学教师均取得“继续教育”合格证。
  三、教师待遇
  解放初期,教师每人每月领小米110斤。1956年始,实行货币工资制,小学教师月工资为38元;中学教师月工资为43元。
  1979年以来,教师工资待遇逐步提高,是年8月,实行班主任津贴,1985年,实行教师工龄补贴、教龄津贴。1987年,教师工资加发10%。至1995年,小学教师月工资平均为575元,中学教师月工资平均为610元。
  1979年至1995年,按政策将10名教师的23名家属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1986年始,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均由教育部门颁发纪念章、荣誉证书和纪念物品。1987年始,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每年均奖励各级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1990年1月,乡政府投资19万元,在大任庄和芦北口建教师宿舍25所,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25户教师解决了住房问题。
  解放前,教师地位低下,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地位逐年提高。1993年有1名教师当选为区人大代表,1名教师当选为乡人大代表,1名教师当选为区政协委员。
  四、教研成果
  1978年以来,中小学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并撰写论文进行交流。截止1995年底,获市级展示课11节,区级展示课56节,市级论文5篇,区级论文48篇。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