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除害灭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5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除害灭病
分类号: R126
页数: 2
页码: 397-39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寺镇在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自1950年以来,大寺镇持续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清理街道和粪堆,建立了保洁制度,改善了卫生环境。同时,大寺镇也注重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对饮食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建立了食品卫生检查小组和饮水消毒站,保证了食品和水源的安全卫生。
关键词: 大寺镇 环境卫生 城市卫生

内容

一、环境卫生
  1950年,各村普遍开展了卫生宣传活动,对大街小巷、粪堆等进行了突击清理。
  1951年6月7日,大芦北口村被评为天津专区模范卫生村。
  1956年开始,每年组织1次捕雀灭鼠活动。
  1958年4月,发动境内男女老少驱赶麻雀,使之无立足之地,累死之雀随处可见。8月组织灭蚊战役,对距村100米以内的坑塘、稻田进行药雾消毒。是年,各村成立了清洁队,建立了固定积肥场,设立了垃圾箱、污水桶,粪便日清日封,并对露天公厕进行改造,改善了卫生环境。
  1964年8月,境内开展了以预防各类传染病为中心的卫生突击月活动,共出动3271人次,清除粪便2790车,封肥2166立方米,拆除不合格公厕63个,新建或改建25个。并对原有垃圾箱,污水桶进行翻新。是年,各大队普遍制定了卫生公约,建立了保洁制度,巩固了卫生队伍。
  1969年,芦北口被评为无蝇单位。
  1970年,王庄子成立了由解放军、红医、队干部和教师组成的军民爱委会,入户宣传卫生常识,发动群众分片包干,常年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是年,该大队被评为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
  1971年,王庄子、大任庄、南里八口被评为卫生先进单位。
  1983年3月,公社管委会制定《爱国卫生暂行条例》,对环境卫生、粪肥管理、户内及个人卫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活动。
  1984年8月,乡政府对各村(厂)实行卫生工作百分考核奖罚办法。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开展。
  1986年,境内开展了以预防狂犬病为中心的灭犬活动。是年11月18日,乡政府在《关于犬类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均不得养犬。准养犬必须进行免疫注射并佩带标志,否则一律捕杀。是年共做免疫797只;捕杀246只,至1995年,每年1次灭犬活动,累计灭犬685只。
  1987年3月,境内掀起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灭鼠活动。乡村两级都成立了灭鼠指挥部。乡政府共抽调干部15人,分片包村,全乡共培训投药员358人,共有53个单位与乡政府签订了灭鼠合同。3~4月共投药8492.9公斤,灭鼠13480只,踏格率由灭鼠前的8.48%下降到0.15%。灭鼠效果为98.23%,是年,大寺乡被评为灭鼠工作一级达标单位。此后每年均由卫生部门对鼠情进行布格监测,适时投药,至1995年,鼠密度一直在0.5%以下。
  1995年,境内15个村都实现了街道柏油化,修建了下水道、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立健全了保洁组织。是年,境内共有合格公厕152个,其中水冲式公厕4个。保洁队16个,专用卫生车35辆,保洁员58名,使卫生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饮食卫生
  1、食品卫生
  1953年,对饮食业人员进行了卫生知识教育。
  1955年2月,根据西郊区行业卫生委员会的指示,境内各乡建立了食品卫生检查小组,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
  1958年,对境内38个公共食堂定期进行检查,要求做到四洁,即厨房洁、饭厅洁、炊具洁、饭菜洁。并对144名炊事员和管理员进行了体检。在操作时要求身着工作服、带口罩,妇女带发帽。添制了防尘防蝇设备,保证了食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964年,要求饮食行业遵纪守法,不得出售变质食品,保证肉食、副食品的新鲜卫生,工具售货。同时对个别门市部违反市人委关于食品卫生的十项规定,继续出售变质糕点等行为进行了处罚。
  1971年,大寺供给服务站加强了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推广了大任庄门市部做好食品卫生的经验,做到柜台勤擦洗、房屋勤打扫、商品勤整理、决不出售变质食品。1981年开始,对个体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不合格者不准营业。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境内广泛开展了学习、贯彻《食品卫生法》活动。成立了食品卫生检查小组,平时对各门市部、食堂、饭店进行检查,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批评教育、停业整顿或罚款。保证了《食品卫生法》的贯彻实施。
  2、饮水卫生
  解放前,境内饮用河水,很不卫生。
  1950年始,各村普遍开展了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对水源进行了投药消毒。
  1953年,境内建大芦北口饮水消毒站,设消毒员1人。
  1955年4月,境内各乡都建立了饮水消毒站,培养了义务消毒员,逐户进行饮水消毒。是年,境内饮用河水人数占85%、井水12%、坑水3%。
  1964年8月,区人委提出了“不喝生水、河水、坑水”的口号。截至9月份,共打井41眼,其中土井26眼、砖井14眼、机井1眼,建开水站19处。各大队消毒员对井水集中消毒。是年喝井水人数达到97.9%。大任庄实现了饮用深井水。至1972年,境内15个大队都实现了饮用深井水。境内地下水含氟量较高,据检测,境内15眼深水机井深度为290~520米,含氟量为2.5~4.2%。因此导致人体骨质脆弱、牙齿发黄,严重威胁着境内人的身体健康。
  1984年,乡卫生部门在周庄子村作除氟试点取得了经验。翌年起在全乡推广。周庄子、大任庄、门道口、芦北口、大寺、王村、倪黄庄、南里八口、青凝侯、贾庄子10个村先后实现了饮水除氟,受益人口22794人,占74.7%。
  1991年开始,大任庄、周庄子、张道口、门道口、倪黄庄、大寺、贾庄子相继实施引入市内自来水工程。至1995年,饮用自来水人数达到13200人,占43.3%。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