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80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兵
分类号:
E158
页数:
4
页码:
330-333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青凝侯村在不同时期民兵组织的建立、发展及其活动情况。这些民兵组织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治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青凝侯村的武器配备情况和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民兵
预备
役部队
人民武装
内容
第一节 组织
1948年12月,境内全部解放,各村先后建立民主政权,民兵组织也相继建立。1949年建起民兵组织的有青凝侯和大芦北口,青凝侯有民兵24名,大芦北口有民兵12名。其他村民兵组织分别于1950年、1951年和1952年建立。
从1950年起,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18~25岁的为基干民兵,其余为普通民兵。同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将民兵年龄改为18~46岁。
1953年,境内建有6个乡,每乡均设1名武装干部,负责民兵工作。
1958年8月始,大搞全民皆兵,东风人民公社建民兵师,下设野战、地方、后勤3个团。各团分别按8~12人为1班,4班为1排,4排为1连,4连为1营,4营为1团进行编制。60岁以下的男女公民皆为兵员,生产队改称连队,实行生产军事化。
1962年5月,境内大芦北口、大任庄公社党的基层组织中设立武装委员,专管民兵工作。
1977年9月20日,建大寺公社武装部,部长安维元,并在全社20个单位(15个生产大队、5个社办厂)都健全了民兵组织。共有民兵5203人,其中,基干民兵4106人,武装基干民兵1097人,战时兵员动员对象940人。全公社为民兵团,下设一个民兵营,18个民兵连,157个民兵排,405个班。公社成立了1个武装基干营,下设14个武装基干连,战时兵员动员对象组成4个特别连。另外还成立了1个“七·五”无后座力炮连,2个“二·八”迫击炮排和1个通讯排。
198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预备役二师六团三营在本乡建立。营部设在乡武装部。人员分布于本区的3个乡和1个市局化工厂(大寺乡、王稳庄乡、李七庄乡、振华毛纺厂),其中大寺乡设有1个步兵连和1个“八·二”无后座力炮连,共84人。
1987年,各乡办厂把民兵班排列入车间班组,将民兵组织纳入企业。车间主任、组长任民兵排长、班长。村办企业也将民兵编入厂中。为充分发挥民兵在企业中的作用,把民兵活动列入企业管理和奖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8年,为实现民兵管理工作规范化,完成了健章健制、建册及表格化统计工作。设有民兵干部、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预备役军人、退伍军人及专业分队人员花名册,目标保卫示意图,快速动作集结联络网,民兵、预备役编制序列表,民兵数质量统计表,预备役人员档案,兵员卡片等。
1990年1月,预备役六团决定,撤销八·二无后座力炮连在本乡的建制,改建制于南河镇。
第二节 武器
解放初期,发给民兵的武器多为过去战争中的战利品,如汉阳造、金勾、套筒等,而且数量也不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央下令将民兵武器全部收回,1969年又发还到民兵基层组织。
1971年9月,天津警备区首次发给民兵一批先进武器,其中有“五六式”冲锋枪,“六三式”自动步枪和轻重两用机枪等。
1973年以后,民兵武器和装备大幅度增加,先后配备了无后座力炮、六〇炮、二·八迫击炮、高炮、地炮、火箭筒、高射机枪、微型冲锋枪等。装备除原配步兵装备外,新配发三防器材(防原子、化学、细菌)、校测距器以及地雷、爆破、电台、和激光瞄准器等。
1981年,政府投资13000元,将9间房改建为单独成院的武器库,分设为器材库、枪支库、弹药库、警卫室等。后又焊制了铁枪柜,平时选配数名民兵警卫,建有值班人员职责,交接班制度细则,武器检查、擦拭、保养、使用、保管、武器安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1982年至1984年,乡武装部连续3年被评为警备区先进单位。
1987年,奉命将武器一律上交到区,由区统一保管。
第三节 政治教育
建立民兵组织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兵进行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战备教育,人民战争教育,民兵的性质任务及光荣传统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政策、法律、法令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开展了三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带头搞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及“为家乡发展经济做贡献”的教育。
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中有分散,并运用了一切宣传工具,如广播、板报、闭路电视等。同时还采取了为民兵乐于接受的其他各种形式,如集体观影,知识比赛,五好民兵流动红旗竞赛,与老山前线战友挂钩,给老山前线战友捐赠礼品,向老山前线战友学习等。
自1984年在各村厂普遍建立青年民兵之家,民兵的政治文化生活更加活跃,青年之家在加强和改善民兵政治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实效。为贯彻落实毛主席“民兵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的教导,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四节 军事训练
为贯彻中央军委积极防御的方针,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为战时储备合格兵员,本镇在不同时期,根据现有条件,军事训练常抓不懈。1980年以前,训练以各基层单位为主。即每年由乡武装部负责训练干部和民兵骨干,再由这些骨干组织全体民兵训练。1988年9月,改普训为周期训练和集中训练。即每年由乡武装部组织集训和派员参加区级集训。这样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提高了训练效果。
历年训练项目不一,现将已训练的项目综述如下:
集合,列队;步枪的使用及战斗性能,步枪的分解与组合;武器的擦拭、保养和故障排除;射击原理和预习,靶场规则、实弹射击和刺杀;冲锋枪、手枪、八•二无后座力炮、高炮的射击及武装泅渡等。
1987年,参加了天津市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研究性演练,在本乡周庄子村拍摄了战时兵员集合和善后工作的实况录像,并由天津电视台播放。同时,本镇还选派了5名优秀射手和6名炮手参加了区对抗赛和观摩演出,博得市委、警备区及各区县首长的好评。
第五节 主要活动
天津是首都北京的门户,大寺镇是天津南门的前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津淄公路两侧有跑水洼、夹道洼、青泊洼、大小鸭淀等空旷地带,均系空投、空降之适宜地段。镇内东距海岸线45公里,也是海上登陆之要冲。镇内民兵在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保卫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军事战斗队、政治宣传队和生产突出队的作用。
建国以来,在历年的抗洪抢险战斗中,民兵都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谱奏出无数曲胜利凯歌。1963年8月,洪水暴发,境内民兵迅速开赴独流减河北堤抗洪堤段上,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超前出色地完成了土方任务。境内共有十几名指战员被评为天津市抗洪模范。
1966年,在子牙新河枢纽工程中,境内民兵在工地上开展五好竞赛活动,出现了很多动人事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69年,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境内民兵大搞防空演习,组织对空射击队,对空射击网,修筑射击工事,挖防空洞,大芦北口构筑了3272平方米的地下防空建筑。同时对广大民兵群众进行了防原子弹、防空袭、防化学教育。时大寺公社建有防空专业队6个(即对空射击队7个排,抢修队6个排,医疗救护队5个排,治安保卫队5个排,消防队6个排,通讯队5个排),各队均进行了专业训练。
1975年,境内成立了民兵小分队,共9人组成,负责收审各大队的流氓、盗窃、打架斗殴行为的人。1976年小分队解散。
1976年,组织民兵参加鸭淀水库工程,圆满完成任务。1982年又组织民兵大战引滦工程,由于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受到市、区领导的表扬。
1984年,武装部、团委、妇联和文化站共同在境内15个村、12个乡办厂建立起青年民兵之家,广大青年民兵不仅利用这个阵地学政治、学文化科学知识、开展文体活动,而且成立了科技推广小组及科技咨询站,在指导工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5年以来,境内预备役战士和民兵,每年义务执勤3天,建立了乡、村巡逻队,日夜对全乡各地段、各重要保卫目标巡逻。
1985年,王村突遭龙卷风袭击,钢材改制厂厂房房顶被掀,房山倒塌,很多机器和成品被砸坏。民兵指导员于盛起当夜召开紧急会议,立即组成40余人的抢险队,由民兵排长于盛锁带领,经过两昼夜连续奋战,使全村电灯通电,电机恢复运转,减轻了龙卷风造成的损失。
1986年,王村民兵排长于盛锁,因其自1983年以来,担任保温厂厂长,产值利润连年上升,受到警备区首长的表扬。同年,贾庄子民兵连长韩振礼因主动向群众传播科学种田知识,推广水稻优良品种,代表乡民兵和预备役出席了天津警备区民兵代表大会,并荣立三等功。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