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妇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77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妇联
分类号: D442.8
页数: 3
页码: 290-2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境内的妇女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开始形成,曾名为“妇女救国会”,后改名为“民主妇女联合会”和“妇女联合会”。妇联会的领导机构沿革包括主任由妇女代表大会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从县到乡逐渐建立妇女代表大会层级。每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妇联主任和执委会委员。妇联会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宣传婚姻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扫除文盲等活动。改革开放后,妇联会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倡学习技术和法律知识,推动妇女参与市场经济,整合资源和资金支持,发展妇女的自主经济。妇联会还在妇幼保健和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工作,组织捐款捐物和办实事活动,评选大量优秀妇女和家庭。
关键词: 大寺镇 群众团体 妇联

内容

一、机构沿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称“妇女救国会”,简称“妇救会1949年改称“民主妇女联合会”,1959年11月,改称“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会”。妇联会是由各单位妇女代表大会选举委员会委员,由委员推选主任1名。1951年12月,境内天津县五区所辖10村,有妇女代表68人。
  1953年建乡后,由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妇联会委员,乡妇联主任为不脱产干部。
  1963年2月,公社妇联主任改为半脱产干部。1979年以后,妇联主任为脱产干部。
  二、代表大会
  1972年5月28日,召开大寺公社妇联会第一届代表大会。根据毛圭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五项条件和“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选举产生了公社妇联会第一届执委会。主任:李庆俊、副主任:范培玲、王汉黎。委员8人。
  1980年3月28日至29日,召开大寺公社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3名,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明确今后的奋斗目标。大会选举马德茹、于秀芝、宋凤玲、李庆蕴、马仁凤、高玉芬、张克明、陈宝贵为大寺公社妇联会第二届执委会。马德茹、于秀芝、宋凤玲任副主任。
  1983年9月15日,召开大寺乡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代表61名,大会听取了第二届执委会的工作报告,选举马德茹、宋凤玲、高玉芬、陈宝贵、于秀芝、李庆蕴、李宝俊7人,组成大寺乡妇联第三届执委会。马德茹任主任,高玉芬任副主任。大会还选举出出席区妇代会的代表。
  1991年4月27日,召开大寺乡第四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代表54名,大会听取了第三届执委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于秀芝、孙巨芳、李庆蕴、张宗梅、孟凡云、高玉芬、陈宝贵7人,组成大寺乡第四届妇联会执委会。陈宝贵任主任,孟凡云、高玉芬任副主任。大会选举陈宝贵等11人为出席区第六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三、主要活动
  解放初期,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境内涌现出一大批妇女干部。她们在发动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现男女平等、宣传婚姻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扫除文盲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合作化以后,妇女劳动力被彻底解放出来,村妇联主任兼任生产大队的妇女队长,委员兼任生产小队的妇女队长。她们带领妇女同男人一样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充分显示出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妇联组织为落实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部署,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争当“三八”红旗手竞赛活动。1983年,乡妇联认真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教育活动。号召和带领妇女为发展和振兴经济再立新功。
  1989年开始,乡妇联积极创造条件,对各条战线上的妇女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双学双比”(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至1991年,共办妇女实用技术班80期,有6050名妇女参加了学习,并树立起50个妇女种田示范户,百名种田能手。
  1994年开展了评选30名参与市场经济女能人,30名女技术员,50名种植、养殖女能手活动。以推动“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广大妇女中掀起学技术、练本领、参与市场大流通及比成绩,做贡献,人人争当女能手的高潮。参赛妇女达7600名。其中村办企业3325名,乡办企业1532名,个体企业587名,种植业1969名,养殖业162名,服务业25名。参赛妇女中有女管理人员7名,业务员14名,会计师12名,助理会计师143名,会计员134名,计量员15名,保管员45名。
  在评选女能人活动中,重点抓了培训、实验、生产一体化基地建设。1993年以来分别在5个村建立了花卉、韭菜、化工、蔬菜、水稻等5个基地。同时建立了“双学双比”档案和表册。
  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农家女,已成为有胆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女能人和女强人,如奔驰公司建材部副经理董桂敏,即是销售部经理,又是推销员。一年的营业额达到240万元,按公司规定她全年上交纯利15万元,结果年终上交了20万元。又如个体女厂长张洪春,1991年承包乡里倒闭的表盘厂,经她两年精心管理,厂子起死回生,连年获利。两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1994年她又自筹资金建了标牌厂,两个厂年获纯利20多万元。
  1995年,镇妇联发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到“二次创业”中去,将“双学双比”活动达到高潮,提出“四学四比”(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学先进、比成绩、比贡献、比意识、比精神)的要求,提出“巾帼豪杰齐动员,二次创业迎挑战,投身改革展英姿,再造家乡做贡献”的战斗口号。这一举措在全乡妇女中引起强烈反响,一年来,全乡妇女,特别是35岁以下的妇女,争相参加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和工、农业科技培训班。在广大妇女中,文化热、文凭热、科技热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镇、村妇女组织及广大妇女积极开展为“二次创业”储蓄资金活动。共储蓄1000多万元,提前40天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任务。
  妇联会长期肩负着妇幼保健、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老年人工作。积极组织妇女学习《妇女权益保护法》、《母婴保护法》和《天津市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法》。经常捐款捐物,为幼儿、老年人和困难户办实事。建立和巩固妇幼保健网和托幼园所。对14周岁以下儿童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网。通过办班培训,加强了对妇女优生优育教育。1991年至1995年,每年发动千名娘子军投入到绿化村庄和庭院植树活动,还建立了两个“三八”林带。
  1978年至1995年,年年坚持开展评比表彰工作。曾授予的称号有“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合格家长、模范母亲、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及先进集体等。1991年至1994年,共评出市级文明户2户、区级文明户17户,市级“三八”红旗手2名,市“双学双比”女能手2名,青凝侯、大任庄妇联会于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五好妇联会。大寺乡妇联会于1991年和199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妇联组织。1995年在全乡8568户中,评出文明家庭2846户,遵纪守法户5188户,合计占全镇总户数的94%。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