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计量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7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计量演变
分类号:
TB91
页数:
1
页码:
2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中国度量衡制度在清末至今经历了不同阶段,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
大寺镇
计量管理
计量演变
内容
清末,度以营造尺,量以漕斛,权衡以库平两为标准。
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权度法》设甲乙两制:甲营造尺库平制,乙万国权度制。境内同时使用库平制和万国权度制。
1928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米突制为标准制,同时还规定与标准制有简单比率关系,与民间风俗相近者为市制。
1935年,量器一律改用新制。“七七”事变后,商民又交替自由使用,以致新旧量制混用,度、衡一直沿用旧制。
解放以后,于1950年取消斛、斗、升、合。1957年初步开展几何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声学计量。1959年推广国际公制;改革秤制。在推行公制期间允许市制暂时使用。1986年开始,禁用市制,采用公制。1995年,计量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新时期。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