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74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管理
分类号:
F222.33
页数:
1
页码:
255
摘要:
本章记述了大寺镇解放后至1995年期间,大寺公社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大农业总产值均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
大寺镇
计划经济
国民生产总值
内容
第一节 管理体制
解放后,各级政府帮助农民发展农业、手工业;对私营工商业采取指导方针。
1953年,国家把粮食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开始实行计划征购。
1972年,公社革委利用经济手段将生产、财务、物资引入计划经济。
1984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减少了指令性计划,增加了指导性计划。从此,工农业形成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至1995年,又增加了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节 计划编制
一、年度计划编制
1953年开始,各乡人民政府逐年编制年度经济计划,开始实施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1954年,对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植树、大牲畜及生猪纳入计划编制。
1966年,增加工业生产编制内容,至1995年计划编制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财政、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内容。
二、中长期计划编制
为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1955年,各乡人民政府编制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五”规划。1965年编制了发展农业生产的“三五”规划,即《大寺公社第三个五年农业发展规划》,包括粮食总产、上市蔬菜、四旁植树、养猪及人均现金分配等内容。
1980年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较快,为加强宏观指导,编制了《大寺公社第六个五年计划》,将社会总产值发展水平及递增速度纳入计划。
1986年编制了《大寺乡第七个五年规划》,主要内容为工农业总产值及递增指数。
1991年至1995年按照《大寺乡第八个五年计划》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8.4%、工业总产值年递增6.6%、大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1.8%。“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50.1万元、12621.2万元、89379.3万元。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建设、文教卫生及公共设施和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