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储蓄与信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7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储蓄与信贷
分类号: F832.4;F832.22
页数: 2
页码: 249-250
摘要: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储蓄和信贷的发展情况。从1956年开始,农村储蓄逐渐增长,1980年末储蓄余额达到82万元。198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信用社扩大了储蓄业务并增加了储蓄种类。1994年储蓄额大幅度增长,全乡年末余额达12155万元,1995年末储蓄余额达到15974万元。此外,还介绍了工商信贷和农业信贷的变化。
关键词: 大寺镇 金融 储蓄 信贷

内容

一、储蓄
  1956年,境内各乡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储蓄工作的领导,农村储蓄得到发展。至1980年末,储蓄余额达82万元,是农村储蓄发生较大变化的一年。1983年开始,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信用社扩大储蓄业务,同时增加了储蓄种类。
  1994年,储蓄额大幅度增长,全乡年末余额达12155万元。
  1995年末,储蓄余额15974万元。
  二、信贷
  1、工商信贷
  进入80年代以来,工商信贷的规模不断扩大,贷款范围逐渐向外向型经济倾斜。90年代开始,工商信贷侧重支持商品流通主渠道的资金需求。
  2、农业信贷
  50年代中期,放贷主要是支持农业生产,用于购置农具、肥料、种子、牲畜等。70年代以后,贷款主要用于购置农业机械设备和再生产费用。80年代开始,办理开发性贷款业务。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