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货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74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货币
分类号: F822
页数: 1
页码: 2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清代开始流通铜元和天津造银元,民国时期出现大钱、银元、京钞、法币、金圆券和晋察冀边币等货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4套人民币和2套金属硬币,其中纸币有不同版面值,金属硬币有两套不同面额。
关键词: 大寺镇 金融 货币

内容

一、清代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八日,天津发布《行使铜元告示》开始流通铜元。
  光绪三十四年(1908)始,流通天津造银元。
  二、民国时期
  大钱 一千制钱为一吊。1918年始在境内广泛流通。
  银元 俗称“现大洋”。在境内流通最多的是“光绪元宝”、“袁大头”。
  京钞 1921年由中国银行发行,在境内与“现大洋”同时流通。
  法币 1936年属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钞票,在境内流通。至1938年被联银钞票所取代。
  金圆券 1947年由中央银行发行。
  晋察冀边币 1948年与金圆券同时在境内流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国人民银行从1948年12月起共发行4套人民币,2套金属硬币。
  纸币 第一套(1948年版)面值有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壹万元、伍万
  元。
  第二套(1953年版)面值有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1955年正式发行。
  第三套(1959年版)面值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1962年开始发行。
  第四套(1987年版)主币分6种,即面值壹元、贰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
  金属硬币 第一套于1957年12月发行,面值为一分、二分、五分3种。第二套于1980年发行,面额有一角、二角、五角、壹元4种。1986年以来,金属纪念币在境内陆续流通。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