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5
页码: 127-1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津南区大寺镇的经济作物种类和种植方法。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包括豆类、麻类、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和药材等,其中豆类种植最为广泛。这些作物在不同的时期和年代种植,种植面积和品种也随着政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文章还介绍了该地区在种植经济作物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种植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 大寺镇 种植业 经济作物

内容

一、品种
  境内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豆类、麻类、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药材等。
  1、豆类
  农家品种有大青豆、小金元。90年代初引进诱变33。杂豆有红小豆、绿豆、豇豆、黑豆。
  2、棉花
  解放前至60年代种植农家品种,1970年以后无种植。
  3、花生
  有大花生、小花生、伏花生。
  4、芝麻
  主要品种有霸王鞭、大八杈、小八杈。
  5、向日葵
  主要品种有黑籽、白籽,以独头伏向日葵为主。
  6、蓖麻
  以青茎刺果品种为主,60年代以后种植红茎光皮果。
  7、麻类
  主要有青麻、红麻、黄麻等。
  8、药材
  主要有红花、牛滕、枸杞、甘草、连翘、金银花、牛蒡子、板兰根等。
  二、种植
  境内种植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以豆类为主,多与粮食作物轮作、套种。蓖麻、葵花籽多种于沟边、河堤或闭散地块。
  50年代,所产油料作物除留足种子外其余全部由国家收购。1962年,国家实行交售油料作物奖售食油政策,芝麻、花生等作物面积一度略有增加。
  1968年,经济作物面积1900亩,豆类占98%以上。
  70年代,各红医站陆续建立药材基地,1970年药材种植面积40余亩。1980年以后退药还粮。
  90年代以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及种类逐年减产,至1995年,境内经济作物只有豆类、蓖麻籽、葵花籽等。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