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寺镇志》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63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
分类号:
S511.019.221
页数:
1
页码:
1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津南区大寺镇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现状,包括育秧、栽培等方面。在育秧方面,先后采用了旱育秧、湿润育秧和薄膜保温育秧等方法,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在栽培方面,通过引进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杂交水稻、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和加强中后期管理,使水稻亩产量逐年提高。
关键词:
大寺镇
小站稻
栽培
内容
一、育秧
50年代采用旱育秧,3月底播种,秧苗3片叶后每隔5~7天浇水1次,秧龄50天左右,5月中旬即可插秧。
60年代末,采用湿润育秧,在畦埂四周开沟灌水,并加盖腐熟细肥保温,秧龄45天左右。
80年代始,推广薄膜保温育秧,二叶一心揭膜,再浇水追肥,秧龄35天左右。至1995年境内仍采用薄膜育秧。
二、栽培
1949年,境内长泰村(今属津南区)栽种水稻1198亩,亩产278斤。
1956年,境内种水稻4351亩,平均亩产456斤。
1968年始,推广杂交水稻,是年播种面积3317亩,亩产537斤。1980年,推广亩产千斤栽培法,要求耕地松软、平坦、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并在不同生长期追施化肥,及时防治病虫害,达到高产目的。是年播种水稻5378亩,平均亩产900斤。1986年推广“V”字型施肥法,即适量追施返青肥,重施分蘖肥,巧施穗肥,酌情施粒肥。是年平均亩产930斤。
近年来,加强了水稻中后期管理,做到“三防、二增”,(即防病虫害、防倒伏、防早衰;增粒数、增粒重),使水稻平均亩产逐年提高。1994年至1995年,水稻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
知识出处
《大寺镇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文介绍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的情况,包含了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建置、户籍人口、农业、养殖业、林业、工业、商业等篇章信息,以及各篇章所包含的内容概要。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