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磕灰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423
颗粒名称:
磕灰的
分类号:
K292.1
页数:
1
页码:
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旧时杨柳青镇的厕所和粪便处理情况。人们用木板箍成圆桶“恭桶”解大小便,粪便由掏粪工收集并晾晒成粪肥。改革开放后,乡镇城市化下水道普及,楼里有卫生间,平房院里的厕所也得到改造,“磕灰的”基本消失了。
关键词:
杨柳青镇
粪便
厕所
内容
说起人的粪便,又脏又臭,人人咯应。可是,吃、喝、拉、撒、睡,天天离不开。粪便的收集和处理也是一件大事。
旧时的杨柳青镇没有下水道,公共厕所很少。我上学的药王庙小学有个厕所,十来个茅坑,定期有掏粪工来掏走,装进车送到粪场,晾晒成粪肥供给农田使用。一般住户是一院一厕,只设一个用木板箍成的圆桶,叫“恭桶”,解大小便叫“出恭”先在恭桶底部撒一层灶膛灰或脏土,每次出恭一次再撒一层灰。“磕灰的”来了,进门喊一声“磕灰”,如见厕所门上搭着裤腰带,就等一会。等女人完事出来,将恭桶夹在腰间,把粪便磕在粪车里拉走,所以称这种人叫“磕灰的”。人们见到这种人,离而远之,看不起。我家住杨柳青十一街仙人胡同(现名利民胡同),在这一带磕灰的姓宋,粗壮高大。解放后却不见了,传说他原来是地下党员,被调走当了县长或区长。北京的掏粪工时传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刘少奇主席的接见,并说你是掏粪工,我是主席,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城市化,有了下水道,楼里有卫生间,平房院里的厕所也得到改造,“磕灰的”基本消失了。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宪文
责任者
时传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