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东寓法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419
颗粒名称:
东寓法鼓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寓法鼓是清乾隆中期形成的传统民间花会,以大觉庵花音法鼓为源头,包含丰富的曲牌和道具,浩浩荡荡的队型和设摆方式,以及多样的表演方式,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
西青
东寓法鼓
民间艺术
内容
一、东寓法鼓及其曲牌的由来
东寓法鼓约生产在清乾隆中期,至今已有两百三十多年。那时是以于成功为主,组建了东寓法鼓。在当时出现形式极为简单,除有一对大旗和有限的几件乐器外,别无其他。曲牌来源于大觉庵(今西营门乡前园村)花音法鼓,后经先辈经心编组,有了东寓自己的曲子,如“五福捧寿”、“龙虎斗”、“八仙过海”、“老瘸腿”和套曲“单打”、“双打”、“开三钹”等。这些曲牌的旋律引人入胜,故此被同道厚爱而借用。唯“开三钹”一曲,独有东寓会中高手方可演奏。此曲演奏起来,如聚精地倾耳静听,必生入仙境之感。
二、东寓法鼓的鼎盛时期
在民国初期,刘金合、李春兰等前辈为主,在先人们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又苦心经营了几十年。日本降服后,东寓法鼓几乎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可与市内著名的法鼓相媲美。到十年动乱时期,东寓法鼓的全部道具,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粉碎“四办帮”后的1977年,中央发出抢救民间艺术的号召。这时又以而今健在的曹连发老人为主,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不辞辛苦,克服一切困难,东找西筹,耗费了十多年时间,把失掉的和残缺的珍贵道具,加以增添和修补。到1990年又使东寓达到了二次鼎盛。
三、东寓法鼓的道具
东寓法鼓的道具有会锣两面、分领会头锣和导会二锣;大旗两杆名曰门旗;软对四条,硬对两条,高照灯四个,木雕格式挑三对,茶筲三对,圆笼两对,鸡罩筐两对,二人板凳十六条,大鼓一面,鼓抬一个,串灯两杆,大督旗一面。另有小旗数十面,提式灯笼数十盏。
四、东寓法鼓的队型
领会头锣头前带路,后跟门旗相对。门旗开处显示出软对四条,呈一字横排。硬对两条并肩相靠。高照四个各自为伍。格式挑三对、茶筲三对一线交叉、圆笼两对、鸡罩筐两对一一相随。二人板凳十六条分八人肩扛,二路队队型。导会二锣与领会头锣随时互递信号。元帅宝座庄重压队,后有串灯左右点缀。大督旗压阵威严耸立。晚间,数十盏提式灯笼散布全局,更显示了会的活跃。全会浩荡荡恰似一支凯旋归来的威武之师。
五、设摆和行会
设摆时按行会次序排列盘踞。门旗一对,牙青色旗面,上书“东寓法鼓老会”六个大字。粉色飘带、白绸蜈蚣边,上冠青铜锥型旗顶,三面云子片有五色绒球相嵌,随风舒卷。此为阵之首。软对硬对上书藏头对联,供留意者观后品味,为阵之精华。高照灯空悬而体大,使人远眺,此为阵之胆。格式挑、茶筲精工雕刻,上刻花草禽兽,栩栩如生。如夜晚燃烛,灯花蠕动,更显得活灵活现,玲珑剔透,此为阵之髓。鼓抬上雕象腿狮头,此为阵之帅。圆笼内盛茶食外放茶具,供会员充饥饮水。鸡罩筐内放乐器,此为阵之需。鼓后串灯并立,此为阵之衬。大督旗上冠锥型青铜旗顶,顶住三面云子片,镶嵌五色绒球,顶盘围绕灯笼穗,旗面白绸蜈蚣边,青绒压面围,橘黄旗面上书“东寓法鼓”四个大字,并刺绣图案彤阳展鹤、海水江牙,此为阵之威。全会打盘,若威严帅帐。
行会时,领会头锣斜挎贴囊,除领会外还要向有关集体和个人递贴示拜。会前头锣和鼓前二锣前后呼应,锣打一棒起行,锣行二棒落场表演或停演起行。会与会相对时首先各收住响声,领会头锣递贴互换。全会人员将手中物件用双手举过头顶,以示礼拜。而后互相恭维,互相礼让,穿插过往。东寓法鼓每出会时,首先奔往六安会所,绿轿下处表演一场,请轿随会上街。收会时仍将绿轿安送原处方可下会。
旧时出会有两种方式一是当地官方召集所辖区域,所有花会聚合宽敞所在,排列顺序,指定路线,全线走完方可收会。二是自由拜客,收取资助,以做经费。
六、东寓法鼓的会出形状
全队拉开达近百米,手持物件者近百人。队伍的庞大,是任何别的花会不可比拟的。观众望去,各种旗帜随风摆动,五彩缤纷。门旗会之门面,软硬对、高照灯会之仪仗,各种挑担,挑担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袍,腰系绿色腰巾,长袍下襟上掖,手持五色布掸,双臂扭摆,扁担颤抖、上下起伏。如夜晚燃灯,远处眺,此起彼落,真象金龙腾跃。会队乐手身着长袍、头顶礼帽,端庄文明。铙手排列鼓前,持铙者抱月胸前,戳转音出柔似太乙招术。持钹者搂闪差声,仰俯高低,挽手翻飞上下,刚若八击拳路。鼓手高挽袖口,俯首庄正,杖击轻重,韵生迟速高低,风云变幻。当鸽手围绕鼓后,随曲快慢,点缀全局。最后督旗压阵,好不壮观。
(以上全篇皆是对前辈传说的回忆,无文字记载)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十三册》
本书分寻根成果、风物掌故、传说故事、当城砦考栏目,收录了《津西民间文化调查》、《田连元习武杨柳青》、《杨柳青老平房结构中的“天沟”》、《杨柳青插柳驱联军》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树今
责任者
于成功
相关人物
刘金合
相关人物
李春兰
相关人物
曹连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