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亮宝塔·于五爷的师父·皇姑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337
颗粒名称: 普亮宝塔·于五爷的师父·皇姑寺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47-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普亮宝塔与皇姑寺的文化传承密切,于五爷是吕皇姑门下的传承。文中提到,普亮宝塔是杨柳青著名传奇人物于五爷的纪念塔,而于五爷的师父是吕皇姑,吕皇姑又是皇姑寺的供奉对象。因此,普亮宝塔与皇姑寺的文化传承密切。同时,于五爷是吕皇姑门下的传承,而普亮宝塔与皇姑寺之间也有着传承关系。
关键词: 杨柳青镇 名胜古迹 古塔

内容

文化古镇杨柳青有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普亮宝塔,是为纪念杨柳青著名传奇人物于五爷而建的,现在有关部门要将其作为文物进行了妥善的保护。绝大部分杨柳青人,乃至一些外地人都知道此塔,甚至能说出几段关于它和它主人于五爷的传说。可是也许大家并不知道,普亮宝塔的主人于五爷的师父是谁,与北京著名文化遗迹皇姑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据传说,于五爷三十岁左右时曾到宛平县(北京南部)求道,拜高人为师,得到真传,学会了上乘武功,证得六种神通。他的这位师父叫吕皇姑,又叫吕皇圣祖。
  那这位吕皇姑到底是什么人呢?她又是怎么一位“皇姑”呢?她据明代著名史学家谈迁在《枣林杂俎》记载,“已巳(即正统十四年,1449年)上出紫荆关。陕西尼吕氏迎驾,言出行不利。上怒叱捶之,尼坐化而去。”不久发生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皇帝被瓦剌军队俘虏。明人蒋一葵在其《长安客话》记载,英宗被俘后,“常恍惚见姑阴相呵护,皆有词说。而此时兵部尚书于谦已拥立代宗皇帝,并击退瓦剌。一年后,英宗被释放回京,奉命闲居于南宫。此时,吕尼又劝英宗皇帝“肯闭口,深藏舌,安身得坚牢”,以静观变。直到景泰七年(1456年),英宗乘代宗病重之机发动政变,重登大宝,改元天顺,史称“南宫复辟”。英宗感恩吕尼之恩,封她为御妹,在京西西黄村(今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村西)敕建寺庙,赐额曰“顺天保明寺”,寓意“明保天顺”。从此,吕尼被尊为“吕皇姑”,而“顺天保明寺”则被百姓称为“皇姑寺”了。这段历史看似离奇,但皆见于严肃的历史文献,而经近代史学家考证,建寺历史基本与文献记载相符,吕皇姑也是实有其人。
  因为特殊的政治地位,皇姑寺曾兴盛一时。但也正是由于它包含的政治因素,它也成为明皇室政治斗争的一个砝码。据《明实录》等史书记载,在嘉庆年间还曾发生过一场拆庙与保庙的激烈斗争,最后保庙派获胜。尽管如此,二百年后,清康熙年间,皇姑寺毁于大火。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二月再建寺院,康熙五十八年正月落成。康熙帝赐名“显应寺”,寺额“敕建显应寺”,为康熙御笔。但是,民间仍称该寺为“皇姑寺”。
  据记载,“皇姑寺”曾供奉有头戴金色五佛冠,身披红色袈裟的吕皇姑肉胎真身。不过,现在肉身早已无存。虽然如此,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宗教布局更是别具特色,文物众多,是京西重要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解放前,皇姑寺香火极盛,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办庙会。解放以后,皇姑寺尼姑还俗,庙会停办。庙内有的殿宇曾被占为学校,后被居民占用。1987年,皇姑寺成为石景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已经迁出,有关单位开始筹款修缮皇姑寺。
  应该说,于五爷与吕皇姑相距三百多年,不可能是吕皇姑的亲传弟子。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民间传说。但是,基本可以肯定,于五爷是吕皇姑门下的传承。普亮宝塔与皇姑寺渊源密切。从于五爷坐缸而化,到旧时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一(传说中吕皇姑的生日)的祭塔活动,都可以看出普亮宝塔与皇姑寺之间的文化传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杨柳青民间文化底蕴之深厚。
  如今,普亮宝塔也已经得到到政府的妥善修葺和保护,它与祖庭皇姑寺遥相辉映,共同反映出政府对民间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关爱。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本书分历史研究、名胜古迹、地方文化、人物春秋栏目,收录了《古镇杨柳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杨柳青药王庙的戏楼》、《杨柳青年画<霸王出世>图考》、《杨柳青年画师与中国近代大事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冯立
责任者
于谦
相关人物
蒋一葵
相关人物
吕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杨柳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