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塘泺工程对西青发展的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329
颗粒名称: 北宋塘泺工程对西青发展的意义
分类号: E289
页数: 5
页码: 1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塘泺是中国北宋时期设立的一种军事防线,主要在杨柳青地区形成。其目的是为了防御辽国骑兵的入侵。塘泺防线是利用天然地形优势引水筑堤而建,全长近九百里,由河流、淀泊构成。除了作为军事防线外,塘泺还具有屯田灌溉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塘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现在只有少数人了解和记得这段历史,相关的遗迹也变得很少。
关键词: 西青区 军事防线 塘泺工程

内容

塘泺是我国北宋时期设立的一种军事防线。宋端拱元年,宋太宗将当时界河以南的沟渠、河伯、水泽、水田等连成一片,形成大范围的水塘,深五尺至六尺,有效抵御了辽国骑兵从此处的入侵。塘泺的设立名义上是为了屯田灌溉,实际上是形成了一道军事防线,防御辽国骑兵对北宋的侵犯。西青区境内大部分地区当时就处于塘泺之内。
  一、塘泺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与辽以界河为界,南北对峙。其中界河以北武清县和蓟州渔阳县属辽的幽州府,界河以南均属北宋领地,今西青区境内大部分区域当时均属北宋所辖。
  宋境内,由于界河以北无险可守,因此,北宋除了设立大量砦铺以外,还多次发动战争,试图从辽夺取燕云十六洲,以巩固边境。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也是宋朝为收复燕云失地作出的第一次努力,然而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而辽军经过这次胜利后,便由开始对宋朝的惧怕变为了轻视,并由此开始了长期的肆意南侵,宋辽的战争真正打响了。
  当时的西青区地处宋辽边境,境内有小南河、百万涡、沙涡、当城等寨,并有驻军守卫。由于境内很多洼地积水,不利于辽国骑兵运动,故此很少从此处入侵。于是驻军便在此疏浚水渠、遍植树木庄稼,并实行边政策,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但霸州、信安地区,由于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便于骑兵运动,便成为了辽军抢掠边民财务的重要途径,边境的宋民生活水深火热。于是,北宋迫切需要设立一道防线抵御辽国的入侵,塘泺防线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塘泺从形成至废弃的历史过程
  最早建议塘泺防线的是当时的沧州节度副使何承矩。端拱元年(988年)辽国南侵,宋太宗向各位大臣征求意见,沧州节度使何承矩由于自幼随先臣征战,熟悉边境地形特征,便建议:将顺安以西的易河河水向东导入大海,并且将附近的水域引入其中,在四周筑堤存水,使其形成一个东西宽三百余里,南北宽五十至七十里的泽泊,便可以阻挡辽国的骑兵。等过几年把泽泊淤平后还可以改为稻田。这样的话,屯田附近的守军就可以待在城里,控制住交通要道即可,再也不用四处驻守。而且还可以收获庄稼补充给养,驻军春夏的时候耕种,秋冬练兵,这样的话还可以减少国家的负担。
  宋太宗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利用天然地形优势引水筑堤,一条绵延九百里,西起今河北满城县,东至泥沽海口,由河流、淀泊构成的塘泺防线逐渐建成了。建成后的防线比何承矩初期建议时更为宽广。
  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在何承矩阵守瓦桥商议建立塘泺防线的初期,曾想绘制塘泺区域内的地形图,为防范敌军起疑泄露军机,何承矩用以诗会友的名义,广邀名人雅士泛舟饮酒赏蓼花于塘泺内各水域,并作《蓼花游》数十篇,甚为风雅。而暗中却绘制了塘泺内较为详尽的地型图,密秘送回京师,为日后引水筑堤修筑防线,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依据。
  在修筑“塘泺”防线的同时,为有效防止辽军入侵,北宋政府还在界河南岸设置了许多称为“寨(砦)”、“铺”的军事据点,太宗时就设“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边境地区的和平,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尽管签订了合约,北宋皇帝依然忌惮辽国的袭扰。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下诏告诫戍边众臣:“此者契丹出没不常,不可全恃信约以为万世之安。况河朔地势坦平,略无险阻,殆非前世之比。惟是塘水实为碍塞,卿等当体朕意,协力增修,自非地势高仰,人力所不可施者,皆在滋广,用谨边防。盖功利近在目前而不为,良可惜也。”
  长期以来,由于界河以南的各种水源都陆续被引入塘泺,尤其是庆历八年(1048年)以后,黄河三次北决,对沿线湖泊洼淀产生巨大影响,“浊水所经,即为平陆。”至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其后淤淀干涸,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自是堤防坏矣。”自此,塘泺解体,周围涸出的土地不断被围垦,经过人工大规模扩展的淀泊群逐渐恢复到自然的状态。自端拱元年何承矩建议修至大观二年塘泺防线废弃,前后历经百余年。
  三、塘泺防线的区域范围
  塘泺防线自端拱元年开始建至区域最广时期,水域西起今河北满城县,东至泥沽海口,绵延近九百里,共分九段进行防御治理,各段南北跨度,水深情况各有不同。自东向西各段分布情况如下:
  一段东起沧州界内海西岸黑龙港口,西至乾宁军,沿御河岸,引当时破船淀、满淀、灰淀、方淀四淀合成一体。东西约一百二十里,南北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深约五尺。
  二段东起乾宁军,西至信安军御河西,引当时鹅巢、陈八、燕丹、大光、孟家五淀合成一体。东西约一百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至五十里,深丈余至六尺。
  三段东起信安军御河西,西至霸州莫金口,以水纹、得胜、下光、小蔺、李子、大蔺六淀合成一体。其水蜿蜒曲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五里至六里,深六七尺。
  四段东北起霸州莫金口,西南至保定军父母寨,以粮料、回淀二淀合成一体。其水东北二十七里,南北八里,深六尺。
  五段东南起保定军,西北至雄州,以百世、黑羊、小莲花三淀合成一体。其水东西六十里,南北二十五里至十五里,深八九尺。
  六段东起雄州,西至顺安军,以大莲花、洛阳、牛横、史军、康淀、池畴、白羊七淀合成一体。其水东西七十里,南北三十里至四十五里,深一丈至六七。
  七段东起顺安军,西边具淀至保州,以齐女、宜子、定胜、劳淀四淀合成一体。其水东北三十里,南北百五卜里,深一丈三尺至一丈。
  八段起安肃广信军之南,保州西北,以沉沔河聚为塘泊。南北二十里,东西十余里,深五尺至三尺,也称为沉沔泊,至西山口约三十里。
  九段由保州西鸡的距泉、尚泉二水合成。并入附近的方田稻田。南北东西各十里,深五尺至三尺,也称四塘泊。
  照此推算,沿界河向南约90里之内即今子牙河以南的西青大部分地区全部处于“塘泺”之中,水深按宋尺(每尺约30.72厘米)折算则位于1.5米以上,成为抵御辽国的天然防线。
  四、塘泺防线对西青区发展的历史意义
  在宋辽边境建立的这一道军事防线,自端拱元年何承建议修建至大观二年废弃的百余年间,有效防止了辽国骑兵对北宋边境的侵扰,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然而,由于西青区大部分当时均处于“塘泺”之中,因此他对西青的历时发展也十分重要。
  (一)扩大了耕地面积
  1、斥卤变为膏腴
  由于历史的数次海水倒灌,使我区大部分土地,呈现严重的土壤盐碱化。正如宋吏中描绘的“濒海斥卤,地形沮洳,东北三百里,野无民居。”也就是说这里无人居住遍布沼泽的盐碱地。虽然塘泺防线主要起到军事作用,但100余年的灌溉逐渐排除了土壤中的盐分,使我区大部分盐碱地变为耕地。
  2、沼泽地变为农田
  宋代的西青区附近的塘泺多用黄河和御河(永济渠)之水,河水带来大量泥沙将一些洼淀淤积,不断的淤积抬高了原有的洼地,塘水干后变成可用耕地。
  (二)是西青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业活动
  1、大面积种植稻田
  早期的塘泺防线实行边篱制度,春夏耕种,秋冬练兵。淳化四年(993年),何承矩发动兵丁18000人,在今雄县、任丘、霸县、高阳等地修水利,“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顶水灌溉,”并试种稻谷。第一年试种时由于霜冻颗粒无收,于是引入江东早稻,第二年即获丰收。形成“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蜃蛤之饶,民赖其利。”将“濒海斥卤,地形沮洳”之地改造为鱼米之乡。
  “熙宁九年六月,高阳关言:‘信安、钱宁唐泺,昨因不收独流决口,至今干涸。’于是命河北东、西路分遣监司,视广狭浅深,具图本上。四年正月甲子,诏:‘比修筑河北破缺唐堤,收亏水势。其信安军等处因塘水减涸,退出田土,已召入耕佃者复取之。”可见当时的耕作者主要以佃农为主。
  现今天津以南各洼地,大都是北宋修建塘泺所留下来的遗迹,扔保有蓄水灌溉的功能。
  2、鼓励种植各种树木
  《辽史.兵卫志》记载辽军作战:“必先砍伐园林,然后驱掳老幼,运土木填壕堑。由于本国州县其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沿途民居园桑柘,必夷伐焚荡。”可见由于辽军的多年侵扰,边境树木稀少。
  为了尽快恢复边境树木种植,宋初即颁布建隆植树法令,规定:“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十为差,桑枣半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指派专门的农艺师进行指导农耕,使本地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塘泺工程在初期确实阻止限制了辽国骑兵的袭扰,但是在夏秋季节仍可乘船,尤其是冬季河面结冰时和平地无异,故此,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东头供奉官赵总政言:“界请自沧州东接海,西抵西山,植榆柳,桑枣,数年之间,可限契丹。然后施力耕种,益出租赋,以助边储。”熙宁六年,“立法劝民载桑,有不趋令,则仿屋栗、里布为之罚。”
  宋史记载:“熙宁七年六月丁丑,河北沿边安抚司上《制置沿边浚陂塘筑堤道条式图》,请付边郡屯田司。又言于边军城植柳莳麻,以备边用。”
  原本抵御辽国骑兵的榆柳果树和稻田成为西青区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农业种植活动。
  (三)对西青区杨柳镇地名产生过影响
  为防范辽国骑兵冬季越过塘泺防线,宋沿“塘泺”防线遍载榆柳。同时,为了加固堤防,宋太祖命“缘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由于常年不断的连续种植,黄河沿岸杨柳成行、榆槐参差。金章宗年间永济渠淤塞,于是自独流黄河故道重新开凿连接至三岔口,北通路水,此为漕运河道首次通过西青境内。运河流经今杨柳青一带,因此地杨柳密布,得名“柳口”。后经沧桑变革,历史禅延,元末更名为“杨柳青”。可见,“塘泺”防线的修建对杨柳青镇地名的由来产生过重要影响。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西青文史第十二册》

本书分历史研究、名胜古迹、地方文化、人物春秋栏目,收录了《古镇杨柳青的民间禁毒历史与传说》、《杨柳青药王庙的戏楼》、《杨柳青年画<霸王出世>图考》、《杨柳青年画师与中国近代大事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建玮
责任者
赵匡胤
相关人物
赵光义
相关人物
何承矩
相关人物
沈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