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大营”的后人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302
颗粒名称: “赶大营”的后人们
其他题名: 寻访赶大营踪迹之三
分类号: F729.522.1
页数: 3
页码: 230-232
摘要: 本文介绍“赶大营”是天津杨柳青人前往新疆的艰苦创业历程,没有史料记载第一代有多少人进入新疆。现在“赶大营”后人在新疆分布广泛,已繁衍到第六代或第七代,总计约60余万人。他们在新疆创业、工作、生活,对新疆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杨柳青后人仍保持着家乡的口音和风俗,对故乡怀着深厚感情,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回到故乡。
关键词: 杨柳青人 赶大营 新疆

内容

第一代“赶大营”有多少天津杨柳青人进入了新疆,没有史料记载。按照新疆的说法,当年“赶大营”是“三千货郎遍天山”。三千人虽说是概数,是泛称,但这足以说明“赶大营”在新疆的影响。从现在“赶大营”后人在新疆的分布情况看,真可以说是遍布天山南北,全疆境内到处都有“赶大营”后人,但较为集中的还是在乌鲁木齐和北疆以及哈密等地,这些人至今已繁衍到第六代甚至第七代。据现在定居在乌鲁木齐的一位“赶大营”后人皮先生讲,他曾做过粗略的统计,如果从第一代“赶大营”人算起至现在,“赶大营”后人在新疆当有60余万众,这个数字可谓惊人。
  在新疆,人们听说我们要寻访“赶大营”的后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多得很!”有人说,如果坐公交车,你会听到十个人里有六七个是讲杨柳青话。这话让我们有些惊讶。一些杨柳青人后人告诉我们,由于祖辈到新疆后为表示不忘本,让自己后代一定要保持说家乡话。久而久之,杨柳青话成了当地普通话。有人说杨柳青话在乌鲁木齐和北疆一带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方言,成为“杨柳青语”,当地人一听就能辨别出来。陪同我们考察的一位新疆同志说,她上学时,班里同学尽是杨柳青后人,一说话就能听出来。她说那时她经常去这些同学家,还在同学家吃过“煎闷子”。
  到底杨柳青后人在新疆有多少,谁也没有做过准确的统计。但是要想找他们,也并不费劲。有时我们在与当地人不经意的谈话中,有人就会主动告诉我们,他就是杨柳青后人,或与杨柳青人沾亲带故。在惠远城参观钟鼓楼时,同行的一位西青区同志无意中听到一个做生意的女孩子在打电话,其口音中带有杨柳青话,就主动打问,那女孩子果然是杨柳青后人。在奇台参观博物馆时,一位年轻的女讲解员听说我们是寻访杨柳青“赶大营”后人,她说她也是杨柳青后人。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可以说我们所到之处,无意中都能碰上杨柳青后人。
  在我们主动采访的近40余位杨柳青后人中,绝大多数是“赶大营”的第四代人,长者90余岁,年轻的也近70岁。他们中既有普通百姓,也有领导干部。听说家乡来人了,要拜访他们,都非常高兴,交谈中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有人激动地说:“我们盼了你们一百多年呀!”“在天祖先要听说你们代表家乡人民来看望我们,也会感到心慰!”这些后人们给我们讲述了很多他们在新疆创业、工作、生活的情况,使我们对历代“赶大营”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说,这些人是近代以来在新疆扎根时间最长、最为稳定的群体,尽管他们已经成为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但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却深藏在心中。他们操着家乡的口音,讲着家乡的土语,回忆着家乡的风俗,自豪地谈着“赶大营”对新疆产生的影响和做出的贡献,他们对故土、故乡的深厚感情,真让我们感到“亲不亲故乡人”这句话的真切。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没有回过故乡,很多人已与故乡失去了联系,但他们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再次回到杨柳青,去看看那片曾经养育了祖先的热土。
  我们在新疆刚开始寻访“赶大营”后人,《新疆都市报》便做了报导。有些“赶大营”后人得知这个消息,希望能跟我们见一面。有些后人非常热情地约我们到家里去吃饭,不去不高兴。在喀什,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前往机场的时候,喀什政协帮我们又联系到一位杨柳青的后人,我们立即驱车前往他家,一见面他就说:“估计你们会来,我从昨天就在等你们。”其实我们在喀什只住了一晚。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本书分西域商旅图、杨柳青骄子、百业竞身手、文化大融合、寻访赶大营踪迹、寻访赶大营后裔栏目,收录了《赶大营的天津人 》、《已故诗囚王子钝》、《高万发的甜蜜事业》、《礼门公所的性质》、《赶大营的兴衰》、《新疆杨柳青后裔有多少》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兆麟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