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们的“赶大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280
颗粒名称: 先辈们的“赶大营”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115-118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津杨柳青“赶大营”的历史背景和经历。在清光绪初年,由于水灾和家乡贫困,一些人背井离乡选择了“赶大营”之路。他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旅程,途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终到达新疆奇台县,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业。文章表达了对先辈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新疆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 新疆 赶大营 杨柳青人

内容

相传早在两千年以前,就曾有关内驶向西域的道路,印下了丝绸商贾驼队的足迹。清光绪初,关内生意人逃荒求生觅业者奔军营而去,随左宗棠西征大军出关,一边修路一边进军,形成了通向新疆的大车路。他们一路上随军做生意,故称之为“赶大营”。
  天津杨柳青屡遭水灾,先辈们在清光绪初有“赶大营”的人家,其数之多难以计算。新疆平定后,他们从商从农者甚多,大都聚居于迪化(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奇台县,其中也有回民。本分从业者,早都发家致富,扎根边疆,娶妻生子,后继有人,为家乡人传递着新疆的信息。
  “赶大营”乃父亲生平之大忌,他常说;“只要家乡有口棒子面,哪怕能吃个半饱,也不去做死在口外的野鬼”。那么父亲又为何冲破旧俗,违背祖训,背井离乡“赶大营”呢?是因为故乡有情天无情、沃土留人灾不容。
  1918年初秋,一场罕见的大水灾吞没了天津杨柳青部分大堤,摧毁不少田园,冲走了眼看快要到手的“棒子”。村民断粮断炊,有些人家只得拿起打狗棍、讨饭碗沿街乞讨,有的投亲觅业各奔东西,渡荒逃生。
  父亲为了求生,不得不选择“赶大营”之路。由亲友相助,才凑够母亲的车费,父亲凭借自己的两条腿上了路。
  背井离乡,告别亲情,惜别的悲声笼罩了连串的马车,老的抽泣,小的放声,挑担的汉子也都心酸泪下。老房子,亲人们,在西行者缓缓的步履中渐渐消失,车上的哭泣声一直延续不尽,汉子们望着担子里的儿女,也难断思乡之情。
  回民车主马老五是“新疆通”,他给乘客们传诵新疆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维吾尔族好客热情,憨厚勤劳,能歌善舞,吃的是白米细面,穿的是丝绸衣衫后,才渐渐打破车里的悲伤和沉闷,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连串的马车队像一条长龙,尘烟滚滚蠕动在漫长的大西北路上,汉子们尾随车后,挑担随行。经历一百零八天的长途跋涉,走过了九十九个站口,一路之上,逢站下榻,遇水停车,只要能躺在光土炕上伸腰,睡眠一宿也倍感舒坦,再能喝口热茶,顿感疲劳尽消。如逢有水无站之地,就铺地盖天,风餐露宿,合衣而卧,凌晨再行。
  大雨不出站,小雨照样行,妇女孩子在车上借助车篷避雨,汉子们头顶破油布片,踏着泥泞路,感受凉爽雨,照常赶路。
  到了甘肃境内,人困马乏,步履艰难,双双布鞋磨破。每到一站,家人手持银针为丈夫挑泡消毒,缓解伤痛,有些汉子实在忍不住疼痛,便弃车歇站,随后再追车同行。
  行至嘉峪关车停人休,等众人赶到。“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时”,立刻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顿时哭声四起,悲痛万分。马老五的一声“咱图个吉利,都莫须哭了!”呐喊禁住了哭声,天睛云散。雄伟壮观的天下雄关“嘉峪关”城楼,展现在大家面前,都啧啧叫好。
  车队出了甘肃,人马已疲惫不堪,但仍人人忍耐,向新疆哈密行进。
  在行进途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进入视野的是无际的戈壁沙漠,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
  汉子们把顽强而有力的脚步踏向天山以西的这条前人开凿通向西域的路时,留下了他们无尽地悲伤和叹息,苦涩与希望。
  走进新疆境内后,仍是大自然那广阔无垠的沙漠,仍是看不到边际的戈壁滩,疑虑间向车主打听:“难道这就是荒凉,冬季手握棒棍小解的新疆?”车主摇头解释,这里是“赶大营”最艰辛的地界,多少人把倔强脚印都留在这里,他们席地而卧,老羊皮袄就是铺盖,炒面口袋就是锅灶,依水而住,不敢有误。睡前划一指向西方的箭头做为标记,以免迷失方向,否则就会进入迷魂阵,命去黄泉,尸骨留在此地。大伙听了这描述都不寒而栗,像是去鬼门关一样。他又开腔说:“大家莫急,到了哈密,就见到人烟,过了七角井就到木垒县,再经老奇台,就达目的地古城子了。”
  每到人烟聚居的地方,难民们的眼帘里都是青山绿水,树木葱茏,人的面目红润光滑,顿顿食白面,家家像过大年一般。这丰衣足食的景象,诱的大伙满心豁亮,都兴奋得瞪大了双眼,急切地欲与奇台县相见,同亲朋相会。
  木垒县城与杨柳青镇相似,镇虽不大,但也很诱人,人们心里的荒凉不再留存,求生、繁衍、创业、致富欲望大增,再也听不到叹息之声。
  这支逃荒求生“赶大营”的马车队,历尽千辛万苦,行程八千里路,终在七月底抵达古城。
  在“亲帮亲,友帮友”的互助下,他们做起了各自的营生,永远告别了失落、饥荒、悲伤、苦涩、贫穷,向兴业、致富迈进。
  没过多久,他们开始两极分化,富裕者奔向迪化,后来开起金店、商号,越开越大,生意越来越火。在奇台县的百业皆从,开货栈、制糕点、坐商号、开酱坊、亮技艺、开饭庄、当菜农、卖炒货、出小摊,从艺唱大鼓,卖小吃搞卤制……由温饱走向各自的创业之路。对振兴当地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曾经“赶大营”过来的先辈们都已过世,但他们曾在死亡线上挣扎,以不凡的胆识,惊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迢迢西北路,段段寄深情。原来的老路已大变模样,旧貌变新颜。柏油路面取代了土路,铁路畅通无阻。
  “赶大营”是杨柳青镇人用千辛万苦为后人矗立的丰碑,它记载了多少血和泪、苦与乐,至今震撼着后人,为后裔传颂。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西青文史第十一册》

本书分西域商旅图、杨柳青骄子、百业竞身手、文化大融合、寻访赶大营踪迹、寻访赶大营后裔栏目,收录了《赶大营的天津人 》、《已故诗囚王子钝》、《高万发的甜蜜事业》、《礼门公所的性质》、《赶大营的兴衰》、《新疆杨柳青后裔有多少》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秉忠
责任者
左宗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