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图书馆
西青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西青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与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6250
颗粒名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的历史与现状
分类号:
J218.3
页数:
9
页码:
89-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柳青年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历史悠久,数百年来一直是杨柳青民间文化的符号。其印绘结合的传统工艺和丰富多彩的题材使其成为中国木版年画的代表。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杨柳青年画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影响,面临许多挑战。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一民间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工作。
关键词:
年画
杨柳青镇
非物质文化
内容
源于明代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几百年来已成为杨柳青民间文化的符号。其印绘结合的传统工艺、丰富多彩的题材,使杨柳青木版年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伴随着乾隆年间年画店铺“戴廉增画店”的兴建,杨柳青年画得到空前的发展,以杨柳青为中心的“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画乡风貌逐渐形成。杨柳青年画的繁荣影响了当时国内的很多木版年画画种,成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
作为一种草根文化,杨柳青年画从诞生就深深扎根于百姓生活。历经六百年的兴衰与沧桑,其余韵一直绵延不绝。如今走在杨柳青明清街,大大小小的年画店铺“画牌相招,旗幌相对”,画乡盛景似又重现。不是年节,年画店铺的生意却也兴隆。来杨柳青旅游观光的人,很多在临走时都不忘带上一张杨柳青年画,或收藏或馈赠亲朋,亦或是带上几张年画剪纸或几副年画扑克,他们认为杨柳青年画的吉祥和喜庆会给人带来好运。
杨柳青木版年画现状调查
店铺与作坊 乾隆至嘉庆年间,是杨柳青年画的全盛时期。杨柳青相继出现了年画作坊一百多家,全镇年画业从业人员多达3000余人。嘉庆年间,戴廉增画店在丰台开设作坊,聘请画师招募徒工就地生产,相继有10多家画店在此设立作坊。此后十几家画店相继去东北开办画市,覆盖了东三省。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战乱,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交通中断,即告停业,杨柳青镇再无一家画店。
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组织年画老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恢复了年画生产。1956年成立了“杨柳青镇和平画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画社与天津“荣宝斋”合并,更名为“杨柳青画店”。1960年画店迁往市内,镇内30余年再无一家个体年画作坊、店铺。1987年杨柳青画社曾在镇内设立分社,1991年画社在石家大院设立展卖部。
1992年,霍庆有、霍庆顺兄弟在霍秀英、韩秀英等年画老艺人的帮助下成立了杨柳青第一家私人年画作坊“玉成号画庄”。1993年张克强在其兄张克森的帮助下成立了第二家私人年画作坊,1996年王淑红成立了第三家私人年画作坊,同年张克强在新华道南侧开设了杨柳青第一家年画店铺“艺德成”(后改名为“年画张”)。1998年,李艳成在原光明路西侧成立了“古柳祥”画庄(店铺)。1999年,王晋成立了“古柳村”年画作坊,转年在文化路南侧开设了“古柳村”画庄(店铺)。
中共西青区委、区政府为大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2003建成杨柳青明清街,为杨柳青年画提供了集中展示和销售的载体。在区文化局的积极扶植下,明清街上的杨柳青年画店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先后有富贵画庄、年画张、玉成号画庄、古柳祥画庄、古柳村画庄、文盛阁等一批年画作坊在明清街建立。2003年至2004年杨柳青年画作坊已发展为21家,店铺增至23家。杨柳青镇被评为中国文化传承魅力名镇以后,明清街上又出现了博艺画坊、增靖斋画庄、御盛轩、华云斋画店、御河轩、宝鼎轩、宝强画店等年画作坊、店铺。目前,我区已有年画店铺近40家,年画作坊30家,集中在明清街的店铺有30家,其中有6家画庄为前店后厂式,其余多数在它处设作坊。
杨柳青年画木版调查 杨柳青木版年画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古木版便也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遗产。
由于抗日战争,一些珍贵古版有的被当做劈柴卖给饮食摊点,焚于炉火,有的成了缸盖、切菜板,有的被搭建鸡窝。几百年的艺术精华,濒临灭绝。加之农耕社会的渐渐远去,年画赖以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贫瘠。
解放后,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民间文化遗产予以重视,进行了收集、整理工作。1954年河北省文化厅派干部到杨柳青以劈柴的价格收集了齐健隆等著名画店之优秀画版16000斤,共441套,1568块,存放于正定大佛寺,后运回杨柳青画店(现为杨柳青画社)保存。
1991年,西青文化局重新挖掘、整理年画相关资料,征集到古旧年画木版200多块,可惜多为套色板,线板很少,且不成套。也有很多民间艺人,为搜集、保护年画资料付出了艰辛。“玉成号”传人霍庆有就是其中一位,他跑遍了杨柳青的四邻八乡和天津郊县的十里八村及中国年画产地,收集找寻到有价值的古旧木板百余种。为进一步摸清家底,2005年西青文化局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年画普查工作,查到张家窝镇年画艺人存有古旧木版42块,新刻木版10块。现在杨柳青镇内作坊除“玉成号”外,古柳祥有少量木版,多为新刻。其余作坊木版极少。
杨柳青年画印制方法的发展与变化 早期杨柳青年画为绘本年画,即通过人工起稿、勾线、着色完成一件作品。后来出现了过稿年画,即完成作品创作、定稿后,勾出线条作为底样,然后将白纸覆在上面进行摹制。明代,木版单色(朱、墨)印刷方法的出现成为杨柳青年画的一大进步,使年画得以批量生产,年画产量骤增,当时印制的杨柳青年画多为神马类。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印制方法,出现了木版套色印刷。明中后期,人们把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成为杨柳青年画的一大特色,杨柳青年画艺术风格正式形成。
由于战乱,很多木版被践踏和焚烧。辛亥革命后,石印年画在上海兴起,很快发展到天津,当时直隶教育司社会科石印了部分年画,称为“改良年画”。民国后期,艺博林画店(后改为德利生印刷局)印制了胶印杨柳青年画。解放后,杨柳青木版年画恢复生产。20世纪80年代,杨柳青年画社大量生产胶印杨柳青传统年画约数百万张,同时丝网版杨柳青年画出现。
杨柳青年画彩绘方法调查过去的杨柳青年画基本分为粗活、二细子、细活三个档次。在杨柳青年画业的鼎盛时期,每年上千万张被销往三北地区的杨柳青年画,90%以上为粗活,当时的粗活年画是老百姓过年的必备品。极少量的细活、精品供王府大内的贵人、衙门的王公大臣享用。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提高,年画粗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目前的杨柳青年画艺人都以年画精品细活及“二细子”的彩绘方法绘制年画,但彩绘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调查,近60%的年画作坊由从艺多年、经验丰富的年画老艺人指导彩绘,绘制年画比较精细,基本保持了杨柳青年画的传统风格;近30%的年画作坊的经营者经过较长时间的拜师学艺,基本掌握了彩绘方法,绘制的年画水平一般;有少量的年画作坊经营者学艺不久,未能掌握年画传统彩绘技法,绘制的年画粗糙,水平低劣。
目前,彩绘所用颜料大多为国画颜料,少数用广告颜料,传统植物、矿物颜料的研制方法已基本不用。描金、熏粉、醒粉、刺道、描花等杨柳青年画的独特传统技法在当今的杨柳青年画作品中已很少见。
杨柳青年画体裁、题材变化情况杨柳青年画的题材起源于民间宗教信仰,逐渐发展为历史典故、小说传奇、仕女娃娃、戏出人物、师祖神马、吉祥图样、财迷图样、博古花卉、时样、历画、灯画、风筝纸等,人间世俗生活无所不包。
杨柳青年画的体裁形式真实地再现了时代生活的方式。门神、斗方、灶神、炕围画、窗傍、窗画、缸鱼就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生活的居住环境。人们在大门上贴武门神、在房门上贴财神、在板门上贴门童,影壁、粮囤上贴斗方,灶旁贴灶王,水缸上贴缸鱼……。所以,为顺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杨柳青年画中贡尖、板屏、条屏、横三裁、屏对、立三裁、炕围、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缸鱼、窗花纸、格景、选仙图、洋片、月光、天地家堂等应有尽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和审美意识的提高,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和体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崇尚知识、相信科学,使得师祖神马类的年画逐渐失去了市场。仅有少数地区沿袭了贴灶王的习俗。历画曾是过去年画中印数最多的一种,几乎每家每户必贴,人们由此参考一年的节气,便于按时耕作。现在这类历画已被日历、月历、年历所代替。由于娱乐方式的不断丰富,形象生动的影视片和图文并茂的书籍代替了历史典故、小说传奇、戏出等“墙上电视”,这类题材的年画也逐渐减少。
现在杨柳青各年画作坊多以仕女娃娃、吉祥图样为主,吉祥娃娃尤为突出。娃娃类的年画有连年有余、福寿三多、四季平安、连年如意;仕女类的年画有金玉满堂、福善吉庆、渔妇、仕女游春;吉祥图样类的年画有三星图、寿星图、长寿富贵。同时保留了过去著名年画艺人的年画作品,如高桐轩的瑞雪丰年、潇湘清韵、四美钓鱼;钱慧安的南村访友、竹林七贤等。
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和体裁。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土坯房到砖房再到楼房,门神、门童、斗方、窗条等都失去了张贴空间。
目前保留的杨柳青年画的体裁形式有:大幅的贡尖、立屏、对屏、横竖三裁。增加了长卷、册页辑的品种,如六米长卷《百子图》、三米长卷《琴棋书画》、《渔童乐》、《罗汉图》及《娃娃戏》、《十二生肖》、《九凤朝阳》、《大过新年》等;多种娃娃册页及红楼梦等专辑也相继问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杨柳青年画,这颗珍藏在民俗艺苑的明珠不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以其无穷的魅力扩展了自身的载体,延伸辐射了陶瓷、纺织、纸制多种艺术形式。如餐具中的盆碗碟勺,屋内陈设的瓶罐器皿、围巾、手帕、扑克、风筝、书签及信封、明信片、邮票、年历、剪纸等。可以说,杨柳青年画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杨柳青年画复兴工程硕果累累
年画是杨柳青民俗文化的奇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任何外界的冲击都不能毁灭其精神的内核。改革开放和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杨柳青年画作为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重新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2000年,西青区政府为了让西青区的孩子们从小感受民俗文化的熏陶,了解杨柳青的文化内涵,传承年画技艺,将杨柳青年画纳入西青区地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为培养杨柳青年画的创作、绘制人才奠定了基础。
2003年1月20日,文化部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弘扬民族民间艺术,西青区政府启动了杨柳青年画复兴工程,杨柳青木版年画也由此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业试点项目之一。
2003年西青区文化局投资50多万元修复了安氏祠堂,将其辟为集收藏、展览以及现场绘制表演为一体的杨柳青年画馆。年画馆用三个展室,分别展示了年画历史沿革、体裁、题材、代表作品、工艺流程等。并采用与游客互动形式,让游客参与其中,亲手刷印、绘制年画,激发了游客对这一优秀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年画馆自开馆以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普及了年画知识、促进了年画的传承和发展。
2004年9月成立了杨柳青年画业协会。协会本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广招年画业相关人才,致力于研究、完善杨柳青年画理论,丰富创作题材,使杨柳青年画的产品形式更加丰富,行业行为更加规范。协会先后组织了杨柳青年画交流展、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展、知识产权讲座、年画工艺培训等多项活动。目前,协会吸纳会员100余人,年画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为发展和繁荣具有中国民族魂魄的杨柳青年画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4年西青区政府与南开大学合作,举办了学制两年的杨柳青年画大专人才培训班,旨在培养一批既有传统的民间技艺,又有文化艺术底蕴,同时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经过两年深入系统的学习,20余名学员已毕业,为杨柳青年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杨柳青民间艺术走向世界的新生力量。
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抓好杨柳青年画复兴和传承的同时,西青区委、区政府为扩大杨柳青年画在国内和国际影响方面做了诸多的努力。
2004年,在潍坊国际风筝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全国木版年画展中,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来自全国30几个年画产地的年画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取了唯一的金奖。众多年画产地的同仁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精湛工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04年12月19日至2005年2月26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引起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及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等天津媒体都作了重点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05年10月参加了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意大利·中国天津周活动,期间展出了数十幅杨柳青木版年画经典作品,使杨柳青木版年画又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知名度。
2006年1月参加了“中国文化韩国行”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魅力名镇杨柳青年画民俗展”。展览以年画、年画题材的剪纸、泥人、书签等为主,充分展示了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瑰宝。展览受到了韩国政界、学界、文化界、金融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推广和弘扬中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落实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系统的展示普查成果,西青文化局在中共西青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编辑了《杨柳青木版年画集成》。集成内容包括杨柳青自然人文背景、杨柳青木版年画历史成就、代表作品、现存状况、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集成编委会人员除了重点调查西青区杨柳青镇、张家窝镇外,特别将范围辐射到天津宁河芦台、宁河东丰台、北京市、山东杨家埠、河南开封、河北武强、四川绵竹等地;先后采访了包括戴廉增后代戴敬勋、戴昌贤,齐健隆后代齐志柯,徐少轩后代徐松年,义成永后代杨立仁、杨仲达及王学勤、霍庆顺、霍庆有等在内的年画专家、美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退休干部等数十人;并赴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等查阅了大量资料。搜集整理文字12万字,资料图片近千张,并拍摄成100分钟的专题片,全面立体的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
2006年6月,杨柳青年画被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柳青年画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颗镶嵌在古镇上的明珠也定会放射出更加绚丽、璀璨的光芒。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十册》
本书收入文章16篇,包括西青区重要的古代遗址,古代墓葬,杨柳青庙宇的来历和传说,魅力名镇杨柳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家大院,独具特色的天津热带植物园,精武精神、浩然长存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明录
责任者
张广文
责任者
霍庆有
相关人物
霍庆顺
相关人物
霍秀英
相关人物
韩秀英
相关人物
张克强
相关人物
张克森
相关人物
王淑红
相关人物
李艳成
相关人物
齐健隆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西青区文化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西青区
相关地名